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趋势、季节性、周期性和不确定因素是影响中国生猪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成本上升和需求刚性增长使生猪价格呈现长期上涨的趋势;生产的阶段性使生猪价格呈现一年以上的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周而复始的周期性波动;生产与消费的季节性使生猪价格在一年中拥有规律的季节性特征;自然灾害、疫病等不确定因素使生猪价格在波动幅度和持续时间上出现非常规性波动。由于中长期生产成本持续上涨,近期内养殖周期和季节性不可改变,对于养殖主体来说,控制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技术、加强疫病防范管理水平比预测价格以调整产量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中国中规模生猪生产的成本与收益,探究提高生猪产业经济效益的途径,更好地指导生猪产业发展,运用2004—2013年数据,分析了中国中规模生猪生产环节每头生猪的成本与收益的各项具体指标,总结了中国中规模生猪生产环节成本收益的现状与变化趋势。研究发现物质与服务费用占生猪产业总成本的90%以上,饲料费用和仔畜进价不断上涨以及其所占成本比例较大是导致生猪生产成本上涨和效益低下的原因,生猪生产收益具有很大的波动性。最后提出了提高养殖技术与研究投入、推进规模化经营与组织化程度等降低生猪生产成本和保障食品安全与价格稳定、增强产业链联系、促进生态养殖等提高生猪生产收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俊青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5):194-197
选取1980要2012年散养生猪相关数据,运用Minot福利模型,测算出生猪散养户生产的短期福利和长期福利,并就散养户生产福利的变动规律和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结果表明,短期福利和长期福利的波动趋势完全一致,长期福利始终大于短期福利但差异并不明显;生猪价格是散养户生产福利的直接影响因素,价格转折点处福利效应变动最大;生猪养殖的粮食投入通过影响生猪供给量来影响散养户的生产福利,是影响生产福利的间接因素。  相似文献   

4.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technical and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of hog production in China using data from the China Agricultural Product Cost-Benefit Compilation(NDRC 2005–2013) and the First National Census of Pollution: Manual of Discharge Coefficient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Industry(IEDA and NIES 2009).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a great variation in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ranging from 0.344 to 0.973 with a mean value of 0.672 that declines over time. Southwest China is found to be the most environmentally efficient region, while the Northeast and the Northwest are the least efficient. Another finding is that technical and environmental efficiencies are highly correlated in hog production; the most environmentally efficient regions are usually found to have high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vice versa. In addition, we computed the output elasticities with respect to each factor inp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feed is the most efficient input, with an output elasticity of approximately 0.551, which is much higher than the elasticity of the nitrogen surplus, other capital or labour. The output elasticity with respect to the nitrogen surplus is 0.287 on average. Finally, the scale elasticity in hog production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1.  相似文献   

5.
利用曼奎斯特指数和倍差法分析中国2001—2016年生猪补贴政策实施前后的生猪养殖效率,旨在科学地对中国生猪补贴政策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该时间段,中国大规模和中规模生猪养殖的规模效率总体上略有增长,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下降明显;生猪养殖规模不同,其全要素生产效率变化也有所差异;大、中规模生猪养殖的技术效率变化指数波动幅度并不大,但是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变化指数波动幅度大,且两者都呈现出同步变化趋势;生猪补贴政策整体上降低了生猪养殖的规模化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饲料等要素投入的多少对不同规模生猪养殖的规模效率影响差异显著,表现为投入越多,生猪养殖规模效率越大。地域GDP越高,大规模和中规模生猪的养殖规模效率也会越大,而且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和畜牧标准化养殖补贴政策降低了大规模和中规模生猪养殖的规模效率。由此可知,中国生猪养殖规模效率的提升并不能过多地依赖于生猪补贴政策,而应该更多地从根本上提高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6.
王瑞峰  李爽 《南方农业学报》2017,48(11):2100-2106
[目的]实证分析贸易成本对我国粮食进口需求函数短期及长期的影响,从贸易成本角度为我国粮食安全、粮食生产及粮食对外贸易等提供理论借鉴.[方法]在马歇尔需求函数的基础上加入贸易成本因素,构建我国粮食进口需求函数,并基于1993~2015年粮食进口数据,对传统进口需求函数和加入贸易成本变量的进口需求函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我国粮食进口需求对收入、相对价格和贸易成本均具有长期和短期协整关系.从长期来看,贸易成本对我国大豆进口需求的影响变化较大,而对小麦、玉米和大米的进口需求影响较小;从短期来看,贸易成本对我国各类粮食进口需求的影响程度较大,尤其是对玉米和大豆的进口需求影响尤为显著.[建议]处理好粮食进口与国家粮食安全的关系;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更好地满足国内粮食需求;实施粮食进口多元化策略,分散粮食进口集中度;降低贸易成本,更好地利用国际粮食市场,以满足国内粮食供需缺口.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河北省粮食安全现状以及草食家畜的节粮潜力,应用2008年河北省统计资料和相关文献的数据,计算了河北省粮食产量及消费量,并根据粗饲料产量,计算了河北省草食家畜的节粮潜力。结果表明:2008年河北省基本粮食需求占当年该省粮食总产量的45%,生猪和家禽饲养耗粮占粮食总产量的57%,粮食生产已不能满足粮食消费需求。加上工业用粮增加、人口增长、城镇化率上升和耕地面积减少,河北省粮食安全压力与日俱增。通过对河北省粗饲料供给量的统计和载畜量的计算,发现作物秸秆和饲草等粗饲料资源还有较大的开发空间。在粮食产量增幅有限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尚未开发的粗饲料资源发展草食家畜生产,每年可节约粮食近765万t,占河北省2008年粮食产量的26.32%,对缓解河北省粮食生产压力、优化城乡居民食物结构和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原雪  张晓磊  杨继军 《世界农业》2021,(1):57-66,76,130
本文使用GTAP模型全面评估了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冲击,并从进口品跨国价格传导、国内需求变动引致的价格冲击、国内中间投入品成本的价格传导以及国内生产要素成本的价格传导4个角度,系统剖析了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中国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具体机制。研究发现:若中美两国严格执行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进口品的跨国价格传导机制会导致中国进口农产品价格小幅上涨,但国内中间投入品成本的价格传导机制会导致中国国内农产品市场价格下降2%~4%。因此,中国政府在制定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对策时,须重点考虑的问题是国内农产品价格下降所带来的“谷贱伤农”问题,而非进口品涨价导致的农产品价格上涨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生猪养殖规模普遍偏小,行业集中度低,生猪价格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波动。影响生猪价格周期的因素很多,养殖规模化是因素之一。本文从养殖规模化的角度,通过分析我国生猪价格周期情况以及美国三十多年生猪养殖规模化进程表明,养殖规模化程度与生猪价格周期逐渐拉长、价格最大波幅收窄趋势一致,在一定程度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从规模化程度、驱动因素、规模效应及政策效应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了中美养殖规模化对生猪价格周期影响的差异性,认为我国以散养户和小户养殖场为主的养殖结构、我国养殖行业自上而下的驱动因素、养殖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以及补贴政策方式的不同是导致中美差异性的原因。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养殖规模化整体规划、行业转型升级、推出生猪期货、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生猪产业链整合等政策建议来发展我国规模化养殖,达到平缓生猪价格周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2012年小麦市场回顾及2013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中国小麦连续第9年丰收增产,国内市场供应总体充足,但受饲料需求旺盛、生产成本上升、国家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并启动托市预案等因素影响,国内小麦价格整体稳中上涨。由于国际小麦价格优势明显,中国小麦进口大幅增加,且以澳大利亚饲料小麦为主。2013年中国冬小麦面积稳中略增,但小麦生产成本刚性增长,同时,国家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预计2013年国内小麦价格仍以稳中上行为主。国际方面,受主产国干旱等不利天气影响,2012/13年度全球小麦较大幅度减产,产需格局由2011/12年度的基本平衡转变为产不足需,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也相应从2012年上半年的弱势波动,转变为下半年的较快上涨。虽然在高粮价刺激下,进入秋、冬季北半球主产国冬小麦播种面积可能有所增加,但一些主产国气象条件比较复杂,其中最大的小麦出口国美国一些主产区遭遇持续干旱天气,对作物生长不利;加之发达经济体为刺激经济发展,竞相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势必助推国际商品价格上涨,2013年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也存在震荡上行动力。  相似文献   

11.
对广东省2012 年生猪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从区域分布、产业化水平、价格变化、成本收益、碳足 迹测算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重点对2013 年广东生猪产品的价格进行了分析,并对2014 年广东生猪产品价格进行了 预测。研究结果表明,2013 年广东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生猪价格前期变动呈野V冶字型,波动较大,后期趋于平缓;猪粮 比价在蓝色、黄色、红色、蓝色预警区间徘徊;2011 年广东生猪产业碳排放总量为4 062.32 万t,2012 年为4 110.61 万t。据此提出了构建和完善病死猪无公害处理体系大力发展循环型生态养猪业,进一步优化生猪业健康发展环境 多举措切实推进行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
依据全国农产品生产成本调查资料,利用全国牛奶生产的超越对数投入成本距离模型,计算了中国主要省份牛奶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重点分析河南省牛奶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差距,提出河南省牛奶生产的技术投资政策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生猪不同饲养方式生产成本变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统计指数因素分析模型,对2000和2003年我国生猪饲养业不同饲养方式的生产成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分散饲养50 kg生猪,2003年的生产成本较2000年增加了6.83%,折算金额为19.15元,主要是由于直接物质费用上升了7.69%和人工费用增加了5.09%,分别使生产成本增加了16.58元和3.08元;规模饲养50 kg生猪,其2003年的生产成本较2000年增加了8.74%,折算金额为23.79元,主要是由于直接物质费用上升了11.19%和人工费用降低了6.85%,分别使得生产成本增加了26.94元和降低了1.63元。直接物质费用和人工费用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各项物资的价格及劳动日工价上涨所致。最后提出了鼓励发展中等规模的生猪饲养模式;大力发展饲料工业,加大工业反哺饲养业的力度;提高劳动效率,以减少劳动力成本;加强疫病防疫,降低疫病防疫项目费用等四项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河北省小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河北省小麦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在生产方面,河北省小麦产业发展的优势为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流通领域,小麦调出保持较高水平且出售价格平稳;在消费领域,小麦市场容量较大,高端市场需要旺盛。小麦产业发展的劣势主要为部分品种抵制自然灾害能力较差,机械化农户采用率较低,农用物质成本投入较高,农户获得市场信息的途径较少等。机遇和挑战主要是粮食绝对安全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等,最后从优化基本农田结构和生产布局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中国玉米和圆白菜生产中化肥投入的需求价格弹性,化肥和劳动的替代弹性以及化肥和机械的替代弹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构造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和影子替代弹性,利用2004—2016年中国主要玉米和圆白菜产区的化肥及其他要素投入与价格数据,采用似不相关回归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化肥价格、劳动价格和机械价格等各类价格变量对玉米生产中的化肥投入量具有显著影响,化肥价格变量对圆白菜生产中的化肥投入量影响显著。玉米和圆白菜生产中化肥投入的需求价格弹性均较低且将长期处于低弹性区间,圆白菜的化肥需求价格弹性整体高于玉米。玉米生产中的化肥与劳动投入存在互补关系,圆白菜生产中的化肥与劳动投入存在替代关系。玉米生产中的化肥投入和机械投入存在较强的替代关系,而圆白菜生产中的化肥投入和机械投入存在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16.
虞华  虞丽娜 《农业展望》2013,(12):22-24
“十一”黄金周过后终端消费重现疲态,肉类需求平淡,全国各地生猪屠宰企业的收购力度明显减弱,加之市场流通领域的猪肉供应仍然较为充裕,致使猪市承压弱势波动。虽然屠宰企业不断压低生猪出栏价,但养殖户能适时调整生猪出栏量,未见到明显压栏情况;虽然各地生猪行情盘整不断,但全国猪市保持弱势维稳之势。未来一段时间,猪源相对充足,生猪市场整体供应量仍然较大,生猪价格不会出现明显的起伏,猪价在震荡徘徊一个时期后,随着猪肉消费需求的增加,生猪价格会出现一定的涨幅,或在年底进入上行通道,春节前可能是最高点。  相似文献   

17.
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是我国稳定粮食供给的重要调控政策之一。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小麦、稻谷和玉米价格、产量、需求量等数据,构建了以供需、成本和政策因素为主要解释变量的主粮产销区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在模型中引入虚拟变量和交叉变量,研究了价格支持政策对三种主粮市场价格的托市效应和产销区区域效应。研究发现,主粮价格支持政策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托市作用,并且政策覆盖范围越广、执行力度越强,托市效应越明显;主粮价格支持政策在产销区的效应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表明该政策并未实现对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反而加大了主粮区域性供求矛盾,致使部分主销区主粮价格过高。最后,提出通过适当规模经营降低粮食生产成本;逐步建立发挥市场机制的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继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补贴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抽样调查的1995-2013年我国香蕉的产量、收获面积、物质投入、人工投入等相关数据为依据,运用C-D生产函数模型计算出1995-2013年我国香蕉生产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为23.5%(索洛余值法),其中收获面积的弹性系数为1.023、物质投入的弹性系数为-0.582、人工投入的弹性系数为0.517.这与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52%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其主要原因是我国香蕉科技投入的有效不足和技术扩散的实际成效有限.加强科研攻关,提高科技对香蕉生产的支撑作用,推动香蕉科研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加速香蕉生产技术的有效供给和有效扩散,加快香蕉产业的组织化发展进程,建立准公共类生产技术的供给机制,是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提升我国香蕉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9.
自2009年明确储备干预生猪市场的响应机制以来,储备调控政策经历两次调整,但是,这样的调整能否更好地实现政策目标未有定论。根据中国生猪生产和消费市场的特征及储备调控的具体实践对理性预期库存模型进行校准,模拟了2012年版和2015年版政策下生猪价格波动的长期趋势和政策成本,探讨了调整储备规模和改变储备触发条件对政策绩效和成本的影响,评估了储备干预政策在供需弹性双降背景下的绩效和成本变化。结果表明,当存在储备调控政策时,生猪价格的变异系数会下降。与2012年版相比,执行2015年版政策时,生猪价格低于下限的概率显著降低,有利于发挥市场的功能,同时,政策成本节约99.80亿元。但是,平抑生猪价格波动的能力略低于2012年版政策。调整储备规模对政策绩效和成本的影响都有限,降低储存成本能显著降低政策成本。当需求弹性下降时,储备干预平抑价格波动的能力会减弱,还有可能增加政策成本。因此,提出储备政策调整的方向是减少政府干预,稳定生猪市场需要发挥私人储备的作用,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生猪及猪肉市场的监测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粮食连年丰产但中央政府并没有降低对粮食安全的关注度,持续夯实粮食产能,立足自身应对需求刚性增长。文章对近年粮食生产结构调整走向,要素配置变化进行了归纳,并对粮食生产技术演变和产量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水资源以及成本收益情况是粮食增产的强约束,必须依靠技术路径突破,服务规模化和经营规模化,提高生产要素边际收益。即使在技术突破时间表不确定的前提下,三大主粮特别是玉米单产增长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根据最近3次千亿斤(0.5亿t)产能增加单产增长趋势、各品种增产贡献率以及生产形势,对下一个千亿斤增产进行了3种情境预测:若水稻、小麦和玉米的年均单产增长率分别为0.7%、1.0%和0.8%,可在2026年实现7.0亿t产能,并减少约50万hm2播种面积;在水稻、小麦和玉米为0.2%、0.3%和0.4%的低增速并减少播种面积141万hm2的情境下,可在2035年提升至7.0亿t产能。当前,粮食产能稳定增长的关键在于生产(生产环节)规模化、种业攻关和农田质量建设能否取得实质性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