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以烤烟K326品种为材料,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正常施氮但打顶时不断根不追钾(CK)、正常施氮但打顶时断根并追钾(CK+C+K)、减量施氮(为正常施氮量的80%)但打顶时断根并追钾(RN+C+K)对烟株后期氮、钾吸收和干物质累积及烟叶产量、质量的影响, 以期阐明在打顶时断根追钾条件下, 烟株整个生育期的施氮量是否应该减少的问题。结果表明: 断根追钾明显促进烟株后期的生长。RN+C+K虽少施20%的氮肥, 但其与CK+C+K两处理烟株田间中、上部烟叶的开片和SPAD值, 采烤结束时的干物质和氮、钾累积量, 烟叶的产量、产值以及烟碱和钾含量等质量指标皆优于CK。同时, RN+C+K烟株的干物质和氮、钾累积量以及烟叶产量达到了CK+C+K的97.2%、97.8%、98.9%和98.6%, 而产值比后者高2.0%; 其烤后上部叶的烟碱含量比CK和CK+C+K两处理分别降低了6.7%和4.5%, 而钾含量则分别增加了18.9%和5.6%, 且其他化学成分也更为协调。这说明在断根追钾条件下应该减少氮肥施用量, 以更有利于增加烟农收入、降低肥料成本、节省氮肥资源和提高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2.
烟草钾素外排及其预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含钾量高是优质烟的一个重要特征。钾素通过韧皮部由地上部向根部回流以及通过根系外排是烟草生育后期烟叶钾含量逐渐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后期断根处理可以通过减少钾素外排的根系面积提高烟叶的钾素含量。  相似文献   

3.
采用田间试验的条件下方法研究了有机肥,、DCD和复合剂(草酸、甘氨酸、KCl)对小白菜小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适量的有机肥显著提高了蔬菜产量与可溶性糖含量,。与等氮量化肥对照相比,有机肥使蔬菜中硝酸盐积累降低降低蔬菜18.36%的硝酸盐积累,而对其蔬菜营养品质无多大变化显著影响;施用双氰胺和采收前喷施草酸、甘氨酸、KCl复合剂均显著减少蔬菜对硝酸盐的积累,分别使小白菜硝酸盐含量降低了7.64%,11.77%,且对产量和品质无明显不良影响;小白菜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在喷施草酸、甘氨酸、KCl复合剂后显著提高。可见,在大田生产条件下,在适量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配合施用DCD或采收前喷施草酸、甘氨酸、KCl复合剂是提高蔬菜产量,降低硝酸盐含量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营养液pH值对烟草苗期矿质营养吸收与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pH值营养液对烟草主要几种矿质养分的吸收与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营养液养分形态与浓度一致条件下,当营养液的pH值由4.5升到8.5时,烟草生长量呈倒抛物线型变化,在pH值为6.5时烟株干物质积累量最大。随营养液pH值的升高,烟草全株和叶片氮含量均呈抛物线趋势变化,以营养液pH值为7.5时含量最低;烟草全株和叶片磷、锌、铜、锰含量随营养液pH值升高而明显下降,呈负相关关系;钾、钙、镁含量总体上随营养液pH值的提高而增加,呈正相关关系。氮、磷、钾、钙、镁、锌、铜等在烟草全株和叶片的积累量变化趋势相同,随pH值的升高呈倒抛物线型变化,基本上都是以营养液pH值为5.5~6.5时积累量达到最大值;而锰积累量均随营养pH值的升高而下降,呈负相关关系。可见,适宜的营养液pH值可促进烟株干物质积累,并影响烟株矿质营养的含量和积累量,从而影响烟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生长素对烟株中钾的分配和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采用86Rb标记示踪原子法研究烤烟使用生长素后,烟株中钾素再循环再分配的情况.研究发现,涂抹生长素处理后能增加86Rb在木质部中的运输量,并能有效地降低86Rb经韧皮部下运的量,更有利于钾在烟叶中的积累.生长素处理后叶片中86Rb的分配比例提高,而茎和根的分配比例降低.打顶使86Rb在茎和根中的分配比例上升,叶片中的分配比例下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烟草钾素的吸收积累分配规律和钾素调控技术。土壤生态因子和气候生态因子障碍均影响烟草钾的高效积累。钾在中、前期吸收积累速率高、量大,到成熟期钾吸收积累减缓甚至下降。钾在烟株中的分配不够合理,在烟叶中的分配率较低,而在其它非经济产品中的分配率较高也是烟叶含钾量较低的原因之一。钾素调控可从土壤中提高钾的有效性、增加营养供应协调性、烟株顶端涂抹激素、打杈等管理调控库源关系、吸钾高效基因转入和物理措施等方面进行。到目前为止所有这些调控技术未能大幅度提高烟叶钾含量。因此需要深入研究钾素营养内在生理机制及钾素营养障碍机制。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打顶方式对雪茄烟烟叶生长过程中氮素积累及品质的影响,以德雪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现蕾期打顶(T1)、初花期打顶(T2)和盛花期打顶(T3)3种打顶方式对雪茄烟烟叶氮代谢关键酶活性、氨基酸、烟碱含量及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叶在打顶后的生长发育过程中,T2处理能显著提高前期烟叶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对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影响不大。打顶后随打顶时间的延长烟叶的总氮和蛋白质含量逐渐下降,烟碱含量逐渐增加,氨基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随打顶时间推迟,调制后的烟叶总氮和烟碱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蛋白质含量降低,T2处理烟叶蛋白质含量最低,钾氯比最高,糖碱比和氮碱比较低,烟叶化学成分较协调,感官评价较好。因此初花期打顶可以提高四川什邡地区雪茄烟烟叶氮代谢能力,改善烟叶化学品质。  相似文献   

8.
打顶后NAA处理对烟草生长、烟叶中钾和烟碱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云南省田间连续三年研究了打顶后在茎断面涂抹萘乙酸(NAA)处理对烤烟植株生长、钾素吸收、烟叶中钾和烟碱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导致整个烟株中钾素的钾素损失,烟叶中钾浓度下降,烟碱浓度增加。打顶后NAA处理可以增加烟株对钾素的吸收,并促进钾素向叶片中分配,使叶片钾浓度提高;同时降低叶片烟碱浓度。第一次NAA处理两周后用NAA再处理一次虽然可以进一步提高烟叶钾浓度,但使叶片干重稍有下降,且在操作上多一道工序。若开花后不打顶,虽然叶片中钾浓度较高,但大大降低了叶片干物重,严重影响叶片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9.
研究施用白云石粉与氧化镁肥对植烟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和烟叶钙、镁等营养元素的影响,为烟区优化施肥措施提供科学支撑。在植烟土壤交换性钙、镁偏低的典型区域,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不同白云石粉、氧化镁肥施用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测定各处理烟草不同生育期土壤交换性镁、交换性镁、速效氮磷钾与烟叶钙、镁、氮、磷、钾的含量,观测最大叶长、最大叶宽、株高、茎围、节距等农艺性状。结果表明,施用3000 kg/hm2白云石粉在烟叶生长48、68 d和烟叶收获后的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烟叶收获后的土壤交换性钙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该处理在烟叶收获后上部烟叶和中部烟叶的镁含量、上部烟叶的钙含量也高于其他处理。针对植烟土壤交换性钙、镁偏低的区域,施用白云石粉3000 kg/hm2有利于提升植烟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和烟叶钙、镁含量。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限制玉溪烟叶钾含量无法进一步提升,烟叶钾钙镁含量不均衡的问题,取云南玉溪2个试验小区,采用大田试验设置5个施肥处理(农民常规(T1)、无钾(T2)、硫酸钾(T3)、枸钾1/4代替(T4)、枸钾1/2代替(T5)),研究不同肥料配方对烟叶及根区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塔甸地区T4处理、新平地区T4~T5处理的烟叶产量较高,提升幅度为3.43%、49.7%、61.1%。2个地区施用枸溶性钾肥(T4)可在进一步增加烟叶钾钙含量的基础上,增加烟叶镁含量、降低硫含量,使烟叶钾钙镁含量的比例更加协调,分别为1.4、1.1。施用枸溶性钾肥可显著提升根区土壤有效钙镁含量,2个地区的T4处理可分别提升37.6%、31.8%的有效钙,而T5处理可分别提升112.1%、46.4%的有效镁。综合不同施肥配方对烟叶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认为,枸钾1/4代替处理在塔甸和新平得到较好的效果,烟叶品质、根区土壤速效养分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1.
研究硅钙钾镁肥对烟草根系发育及烟叶质量的影响,探讨硅钙钾镁肥在改良酸化土壤中的作用,为指导烟叶优质高效生产管理提供依据。以‘NC55’为试材,在大田条件下,设置硅钙钾镁肥不同用量梯度(0、750、1500、2250 kg/hm2)处理,按植株各个不同器官进行系统取样,并测定植株农艺性状、根系形态、根系生理活性等各指标。结果表明,在试验梯度范围内,硅钙钾镁肥的施用促进了烟草根系的发育和烟叶质量的提高,表现为根系形态更加优良,根系生理活性更强,烟草农艺性状明显改善,烟叶外观质量提高,化学成分更加协调,经济效益明显提高。随着硅钙钾镁肥用量的增加,各指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硅钙钾镁肥1500 kg/hm2处理效果最好,与不施用硅钙钾镁肥比,根系形态指标平均提高25.06%、根系生理活性指标平均提高28.62%,叶片钾含量提高0.35个百分点、总植物碱降低0.35个百分点,产值增加3486.88元/hm2、均价提高1.23元/kg、上等烟比例提高个6.9百分点,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土壤具体pH进行合理调整。  相似文献   

12.
为鉴定烟草基因组中的镁转运蛋白(MGT)基因,探讨MGT对烟株镁离子运输的机制,首先以水稻和拟南芥基因组中的镁转运蛋白家族基因为参考序列,应用同源序列比对方法,从烟草基因组中鉴定获得7个NtMGTs,均具有保守的Gly-Met-Asn三肽基序。再设计不同镁供应水平和光强处理的实验,结果发现NtMGTs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且受光诱导表达。强光处理使烟株根中NtMGT1与叶片中的NtMGT2NtMGT4NtMGT5的表达量上升。随着镁供应浓度的上升,根系NtMGT1基因表达量提高且与根系镁含量变化趋势一致,推断NtMGT1基因主要介导烟株根系对镁的吸收;而叶片中NtMGT2NtMGT4NtMGT5基因表达量先上升后降低,说明3个基因属于高亲和镁离子转运系统。高温强光胁迫下,适当施镁能提高烟株地下部NtMGT1表达,促进根系吸收镁离子;提升地上部NtMGT2NtMGT4NtMGT5基因表达,促进镁离子的转运,保障烟株正常的生长发育。研究结果可为烟草生产上合理施镁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移栽期下打顶方式对烤烟‘红花大金元’上部烟叶分割特色的影响,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月25日移栽采用中心红花开放打顶和盛花打顶,4月1日移栽采用中心花开放打顶,4月5日采用中心花开放打顶可以降低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同时有助于提高下部烟叶烟碱含量,提高烟叶整体质量。综合可知,烟叶适时提早移栽,搭配中心花开放或者盛花开放搭配的打顶方式,可以有效降低上部烟碱含量。  相似文献   

14.
秸秆还田对烤烟根系活力和碳氮代谢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解决长期连作及施用化肥带来的植烟土壤环境恶化问题,在粤北烟区开展了秸秆还田对烤烟根系活力和碳氮代谢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水稻、花生秸秆还田处理的烤烟根系活力均显著提高,且成熟期根系衰老速度延缓,施用2500 kg/hm2花生秸秆的烤烟根系活力最强。打顶前(移栽后55天)秸秆还田处理叶片中淀粉酶、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且淀粉酶活性高峰提早10天;成熟期淀粉酶、硝酸还原酶、酸性蔗糖转化酶活性则显著降低,Inv/NR比值升高。水稻秸秆还田处理的硝酸还原酶活性高于花生秸秆还田处理,且打顶前秸秆还田量高的处理高于秸秆还田量低的处理。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打顶时期和打顶方法对烤烟‘K326’上部叶可用性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长正常的烤烟选择在中心花开放时打顶最适宜。当烟株发育不正常,特别是出现早花现象后,采用提早打顶后留杈烟栽培(驳枝)的补救措施,可以增加烟株有效叶片数,提高烟叶产量和产值,改善烟叶等级结构和烟叶品质,上部烟叶有趋中部化趋势,更加细腻、柔和,浓度及透气量有所降低。因此,在正常年份以中心花开放时打顶最适宜,异常年份在烤烟15片处留一个腋芽驳枝方法最适宜,能有效提高烤烟‘K326’上部叶的可用性。这对烤烟‘K326’上部叶可用性的提高,烟叶产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不同育苗方式对烟株生长发育和烤后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烟苗自身素质,促进烟苗早生快发,将改良式漂浮育苗与沙培育苗、常规漂浮育苗进行了对比,研究其对烟株生长和烤后烟叶产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改良式漂浮育苗较沙培育苗和常规漂浮育苗,苗期生长发育得到促进,各阶段生育期提前,烟苗素质较优,移栽后还苗期缩短;改良式漂浮育苗处理,烟株打顶后茎围较粗,株高、节距不及对照处理,烤后烟叶中上部烟叶烟碱含量明显提高,产值较对照提高。改良式漂浮育苗可明显提高烟苗素质,促进福建烟区低温条件下烟苗早生快发,提高烤后烟叶产值。  相似文献   

17.
攀枝花烟区镁肥施用量对烤烟产质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攀枝花烟区镁肥施用标准,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攀枝花烟区镁肥的施用对烟叶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镁肥的施用对烟叶团棵期的田间长势无影响,但对烟叶打顶后的田间长势影响明显,且随着施用量的增加,田间长势增加。(2)镁肥施用量在75 kg/hm2范围内时,随着施用量的增加,烟叶产量、质量、中上等烟比例呈增加趋势,施用量超过75 kg/hm2时,烟叶产量、质量、中上等烟比例呈减少趋势。(3)镁肥的施用对优化烟叶内在质量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8.
韩玉环  刘晨  杨龙  于涛 《作物杂志》2023,39(2):157-1131
为探究打顶时期与留叶数对山东烤烟上部叶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中烟100为材料,设置6个不同的打顶时期与留叶数处理,并对上部叶农艺性状、光合特性、碳氮代谢、衰老特性、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及经济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打顶时期,多留叶有利于抑制成熟后期上部叶强盛的光合能力,留叶18及20片处理有利于上部叶开片,后期抗氧化酶及NR活性较低,NI活性较高,落黄较快,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经济性状优良。初花打顶以留叶20片处理品质较好,盛花打顶以留叶18片处理品质较好。同一留叶水平以初花打顶烟叶长宽比适宜,叶面积较大,开片较好,烟叶感官品质较好。综合来看,以初花打顶、留叶20片处理上部叶农艺性状较优,化学成分协调,感官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