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筛选出适宜衡南县种植的高产优质、再生能力强、经济效益高的再生稻新品种,2019年衡南县农业农村局以Y两优1号为对照,对在全县种植面积较大的Y两优900等12个水稻品种开展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Y两优900、Y两优1998、隆两优华占、晶两优华占4个品种高产优质、再生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生育期适中,可作为再生稻品种大...  相似文献   

2.
头季稻与再生稻的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个水稻品种(组合)头季稻与再生稻的碾米品质、蒸煮品质、外观品质及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精米粒形(长宽比)头季稻与再生稻无多大变化外,糙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头季稻均高于再生稻,而糊化温度的碱消值则低于再生稻;头季稻与再生稻的精米率、整精米率、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及蛋白质含量品种(组合)间存在明显差异,但大多数品种(组合)再生稻的精米率、整精米率比头季稻高,而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则比头季稻低;总体评价是再生稻的米质比头季稻好.  相似文献   

3.
适宜的再生稻生产技术具有重要作用,开展兼顾头季稻+再生稻综合产量的再生稻关键技术研究,可为再生稻生产提供技术理论和实践指导.2018年在江西省南昌县以深两优5814为试验水稻品种,头季稻在历年早稻普遍播种期的基础上,另外提前10 d和推后10 d共分3期播种.各播期头季稻移栽至大田后采取相同的田间生产管理,在头季稻生长过程中按照农业气象观测规范观测头季稻的发育期.不同播期头季稻成熟时分别在八成熟、九成熟、十成熟,且每一个成熟度下又分别选取20、40、60 cm的留桩高度收割.对不同播期、不同成熟度收割的头季稻取样考种、实地测产,并进行产量结构和发育期分析.不同收割处理后的头季稻萌发成再生稻,采取相同的田间生产管理,并按照农业气象观测规范对再生稻进行生育期观测,再生稻成熟后收割,分别取样考种及测产,并对再生稻进行产量结构和发育期分析.结果表明,播种移栽早的头季稻的发育期普遍较早,且比相邻迟播头季稻达到相同成熟度的日期早3~5 d.头季稻千粒质量(y)与全生育期(x)存在一元线性关系,y=0.1777x+7.1181(r2=0.6246),适当延长生育期增加成熟度对头季稻的产量有利.在20~60 cm的留桩高度范围内,再生稻的生育期随着留桩高度的降低而推迟.不同播期的再生稻,在穗粒数、穗结实粒数、千粒质量、实收产量和秕谷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虽第1播期再生稻的结实率较高,但在有效茎数方面,第3播期显著比第1、第2播期高,导致第3播期理论产量显著比第1、第2播期大.八成熟收割头季稻的再生稻在穗粒数、穗结实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理论产量和实收产量方面均比九成熟、十成熟收割头季稻的再生稻高.头季稻收割时留桩高度40 cm对再生稻产量形成比较适宜.从全年产量而言,头季稻选择任一播期均可.头季稻八成熟度收割全年水稻产量较高,且八成熟度收割头季稻的再生稻单产明显高于九成熟度、十成熟度收割头季稻的再生稻单产.生育期长有利于千粒质量的增加,播期早、十成熟度的头季稻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头季稻八成熟、40 cm留桩高度收割对再生稻适宜.综合考虑头季稻+再生稻的产量及效益,以及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早稻的种植习惯,南昌县再生稻生产的关键技术措施为头季稻3月底播种,头季稻在八成熟、留40 cm稻桩收割.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引进的6个马铃薯新品种在拉萨市开展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费乌瑞它和云薯301产量较高,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较优,适宜在拉萨市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5.
在泾川县太平乡何家村旱塬地对引进的9个冬小麦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塬035折合产量最高,为7 421.3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0号增产22.22%;宁麦9号、兰天22号、西农928、陇育4号折合产量分别为6 971.5、6 446.8、6 221.9、6 146.9 kg/hm2,分别较对照兰天10号增产14.81%、6.17%、2.47%、1.23%。以上5个品种(系)在试区条件下田间生长整齐,适应性强,综合性状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6.
对江津区11个优质稻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对这些品种的分蘖力、产量、抗逆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Y两优1号,分蘖力强,结实率高,抗高温能力强,抗倒性强,产量高,米质优,宜作低海拔地带主推品种。深两优5814,迟熟,株高中等,分蘖强,穗大粒多,粒大,产量高,米质优,成熟期需防因阴雨导致穗发芽,可供示范推广。C两优华占,迟熟,株高中等,穗长中等,穗粒数较多,产量较高,性状较优,可在低海拔地区种植。宜香优2115,中熟,分蘖力中等,植株较高,粒特大,米质优,产量较高。综合性状较好,可大面积推广,准两优893可适度推广。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鉴定目前生产条件下有关培育单位育成的抗虫棉新品系的抗虫性、丰产性及抗病性,在前两年种植抗虫棉的基础上,2002年我们根据省厅要求,进行了抗虫棉品比试验.  相似文献   

8.
以广两优676为对照,进行杂交稻组合作再生稻种植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稻组合II优1273、天优3301、泸优明占表现产量高、米质优、整齐度好、适应性强,可进一步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比较10个双晚杂交稻新组合,安两优青占、天丰120和优I120综合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0.
以临麦33号为对照,在临夏县对12个春小麦新品种(系)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增产差异达显著水平以上的有3个品系,分别为06-66-12、08-007、06-43,平均折合产量5 180~5 480 kg/hm2,增幅为16.93%~23.70%。3个品系综合性状好,落黄正常,抗逆性较强、适宜当地种植。品系06-111-10、99106-2、03-66-12、99209-18-3和97114表现较好,其余品系表现一般,有待继续试验或进一步改良利用。  相似文献   

11.
甘肃中部冬小麦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在会宁县进行的甘肃省中部冬小麦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兰天26号、兰天28号综合性状表现好,生育期适中,籽粒饱满,产量较高,产量较对照陇鉴19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陇原101、静宁10号、陇中2号产量与对照陇鉴19差异达显著水平,抗逆性强,丰产性好。上述品种可在甘肃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2.
何敏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2):96-97
于2009年进行了6个籼稻组合品比试验,研究其生育特性、经济性状及适应性,以筛选适宜在无为县蜀山镇种植的高产、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试验结果表明,丰两优6号、徽两优6号、新两优6号表现较好,可在蜀山镇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再生稻头季机收留桩高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适宜的留桩高度是机收再生稻的关键技术之一,以内优航148水稻为试验材料,设计留桩高度5 cm、15 cm、25 cm、35 cm4个处理,进行机收再生稻留桩高度试验,结果表明:留桩高度为25 cm时,最高苗数、有效穗数多,穗粒结构合理,每667 m2产量达372.4 kg,比留桩高度5 cm、15 cm、35 cm分别增加71.7 kg、53.6 kg、26.8 kg;留桩高度25 cm及以下处理,碾压区与无碾压区的再生季可以调节至同一时间收获.  相似文献   

15.
静宁县冬小麦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静宁县进行的冬小麦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的11个品种(系)中,静2009-7、静2009-11、静2009-10综合性状好,2009-2010年度折合产量分别为2 775、2 505、2 370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静麦2号增产52.9%、38.0%、30.6%,推荐进入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6.
河西走廊甜玉米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5个甜玉米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初步筛选出了适宜河西走廊种植的丰产、商品性好、品质优、早熟甜玉米新品种甜2088。其鲜穗(带苞叶)折合产量为33 891.75 kg/hm2,较对照品种甜单21增产28.7%,是早春栽培提前上市、抢占早期市场的好品种。  相似文献   

17.
18.
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法,研究头季稻密度和肥料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并建立了数学模型,解析了单因子效应和交素作用,得出川东地区头季稻留蓄再生稻最优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密度30.73-31.54万窝/ha,N126.21-128.96kg/ha,P2O580.34-82.78kg/ha,K2O95.42-103.84kg/ha,头季稻产量可达8250kg/ha,再生稻产量达3000kg/ha以...  相似文献   

19.
2009年对引进的15个冬小麦品种(系)进行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712、灵麦3-2-1、陇育220、长武719折合产量分别为4 925.04、4 820.08、4 782.61、4 625.19 kg/hm<'2>,综合性状良好,适宜在灵台县旱塬地示范种植,并推荐参加下年陇东片区试.  相似文献   

20.
陇东旱塬区冬小麦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在灵台县旱塬区对引进的6个冬小麦品种(系)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以陇塬034折合产量最高,为5 625.0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系)Q9086、兰天10号增产1 687.5、2 625.0 kg/hm2,其次是陇塬012、陇塬011,折合产量分别为3 500.0、3 062.5 kg/hm2,分别较对照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