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刁珊  NAMI Kana  纪薇  杨明霞 《果树学报》2023,(9):1871-1884
【目的】缺水是影响干旱区葡萄种植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有必要筛选抗旱鲜食葡萄品种和葡萄抗旱的相关指标。【方法】以丽红宝、晶红宝、无核翠宝等11个鲜食葡萄品种幼苗为材料,进行自然干旱处理,测定其电导率、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幼苗抗旱性差异并筛选相关指标。【结果】干旱胁迫对植株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均有显著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Rfd与NPQ,Fm与Fp、Fv、Fv/Fm,Fp与Fv、Fv/Fm,Fv与Fv/Fm,叶绿素a含量与总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主成分分析表明,11个葡萄品种抗旱性排序为:丽红宝>秋红宝>茉莉香>巨茉莉>无核白>晶红宝>火焰无核>晚黑宝>无核...  相似文献   

2.
6个石榴品种抗寒性评价及方法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综合评价6个石榴品种的抗寒性,为石榴抗寒种质的筛选提供可靠的鉴定方法。【方法】取6个石榴品种(‘三白’‘陕大籽’‘蒙自甜绿籽’‘青皮软籽’‘突尼斯软籽’‘以色列2号’)休眠期的1 a(年)生枝条,测定枝条含水量,之后对枝条进行-4、-8、-12、-16、-20℃低温处理,测定相对电导率(REC)、半致死温度(LT50)、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根据指标的变化综合评价6个品种的抗寒性。【结果】束缚水/自由水比值最大的为‘三白’,最小的为‘突尼斯软籽’;6个品种的REC、Pro含量、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MDA含量随低温胁迫的加剧不断增大,但温度超过调节范围就会下降。用隶属函数法对6个石榴品种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抗寒性为‘三白’>‘陕大籽’>‘蒙自甜绿籽’>‘青皮软籽’>‘突尼斯软籽’>‘以色列2号’,这一结果与LT50得出的顺序一致。【结论】用LT50评价石榴抗寒性是一种可行及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甜瓜幼苗耐冷性相关生理指标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10个生理指标与甜瓜幼苗耐冷性的关系。【方法】以26份耐冷性差异明显的甜瓜种质为试材,分别测定在低温处理后各种质幼苗的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根系活力、POD活性、SOD活性、CAT活性等10个低温逆境相关的生理指标,采用基本统计量比较、灰色关联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耐冷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在室内4℃低温处理48 h后种质间冷害指数差异最大,且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种质之间各生理指标差异显著。其中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及电导率与耐冷性密切相关,具有较高的关联度和相关系数,且在主成分分析中对耐冷性的贡献率较大。基于这6个生理指标数据,聚类分析能将耐冷性不同的种质区别开。【结论】10个生理指标可简化为6个指标,即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及电导率,其中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可优先作为甜瓜耐冷性的评价指标,用于甜瓜耐冷性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冰菜生长和光合特性在干旱和盐胁迫下的响应和适应能力,以3叶1心的冰菜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60%土壤持水量,CK)、中度干旱胁迫(40%土壤持水量,D)、盐胁迫(60%土壤持水量,0.6%土壤含盐量,S)、旱盐胁迫(40%土壤持水量,0.6%土壤含盐量,DS)4个处理,测定35 d后的冰菜生长、生理特性、光合特性指标,分析干旱、盐胁迫和旱盐胁迫对冰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S处理的冰菜生长最佳,D处理冰菜生长最差;D处理极显著增加冰菜叶片MDA含量,DS处理极显著提高了冰菜叶片POD、CAT、APX活性和Pro含量;S处理显著提高了冰菜叶片的Pn、Tr、Gs、Ci、Fv/Fm、Fv/Fo、Fm/Fo,提高了冰菜的光合效率,DS处理的Pn、Fv/Fm、Fv/F...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低温胁迫下2个石榴品种光合、叶绿素荧光及生理特性的响应差异。【方法】采用盆栽方式,以1年生喀什酸石榴和突尼斯软籽石榴2个品种幼苗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气候室中模拟低温,设置5个温度水平的处理,探究低温处理期间2个石榴品种幼苗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色素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分析石榴的低温生理响应特性。【结果】随着胁迫温度的下降,叶绿素a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均呈现下降趋势,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NPQ)呈上升趋势,胞间CO2浓度(Ci)呈先升后降趋势;随胁迫时间的延长,2个石榴品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Fv...  相似文献   

6.
核桃属4 树种展叶期抗寒性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田景花  王红霞  高仪  张志华 《园艺学报》2012,39(12):2439-2446
 以普通核桃(Juglans regia L.)、核桃楸(J. mandshurica Maxim.)、河北核桃(J. hopeiensis Hu)和黑核桃(J. nigra L.)4种核桃属植物的20份种质展叶期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电导法并配合Logistic方程确定其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分析了LT50与叶片解剖结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核桃叶片的相对电导率(REC)均呈上升趋势;供试核桃种质间的抗寒性差异较大,低温半致死温度在–8 ~ 2 ℃之间,在黑核桃、核桃楸及普通核桃中均有抗寒性强的种质资源。利用略高于大部分核桃种质LT50的温度(0 ℃或–3 ℃)处理叶片,其相对电导率与低温半致死温度之间达到极显著正相关,而且相关系数高,此温度下处理12 h后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以及叶片的LT50均可作为鉴定展叶期核桃种质抗寒性强弱的物理指标。核桃属不同种间的叶片结构类似,但各有特点。栅栏组织厚度和叶片总厚度与其LT50之间均达到极显著负相关,可作为核桃叶片抗寒性鉴定的形态结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不同砧木的长富2号(Nagano Fuji No.2)苹果枝条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旨在筛选能提高长富2号苹果抗寒性的优良砧木,为陇东地区长富2号苹果抗寒栽培和砧木引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SH1、Y-1、B9、T337和M26砧木嫁接的1年生深度休眠期苹果枝条为试材,分别在-15、-20、-25、-30、-35、-40℃的低温处理12 h,测定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S)、游离脯氨酸(Pro)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理指标。利用电导法结合Logistic方程和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5个砧木苹果枝条的抗寒性。【结果】随着温度的降低,5个砧木苹果枝条的相对电导率逐渐升高,呈"S"形变化曲线;丙二醛、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在低温半致死温度附近出现突然跃变的现象;抗寒性强的砧木品种能保持较高的酶活性。【结论】5个砧木品种的耐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B9(-40.1℃)SH1(-36.0℃)Y-1(-32.7℃)M26(-31.3℃)T337(-23.4℃)。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避雨棚膜Coverlys TF150?对葡萄植株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以1年生巨峰和赤霞珠葡萄盆栽自根苗为试材,在盆栽苗上方设置Coverlys TF150?和PO膜材料避雨棚。【结果】与PO膜相比,Coverlys TF150?降低了光照度,透射率比PO膜低8.82%,降低了08:00和16:00赤霞珠和巨峰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光合能力,缓解了强光胁迫对葡萄造成的伤害,10:00—14:00 Coverlys TF150?下赤霞珠和巨峰叶片Fv/Fm降幅较小,增加了叶绿素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化学反应的比例,有利于电子传递的进行;显著提高了10:00—14:00赤霞珠和巨峰叶片净光合速率(Pn),缓解了“光合午休”,净光合速率日变化面积分别比PO膜高13.80%和14.39%,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气孔导度(Gs  相似文献   

9.
冷害是我国冬春季辣椒生产中主要的逆境因子,选用耐冷品种可有效抵御冷害。以45份辣椒地方品种和高代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分析低温胁迫下的种子发芽及苗期生长情况,筛选发芽期和苗期表现耐冷的种质材料。结果表明,45份辣椒种质的种子在15℃低温胁迫下,V06C0299、V06C0445、V06C01581、2019P162等25份种质的相对发芽率超过93.33%,V06C0299、V06C0445、V06C1581、GW464等13份种质的相对发芽势超过91.11%。选用10份种质进行苗期4℃低温胁迫处理,V06C01581的冷害指数最低为0.32,表现出较强的耐冷性。相关分析表明,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与冷害指数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80、-0.327(P <0.05)。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表明,V06C0299平均隶属函数值最大为0.89,表现为较强的耐冷能力。研究结果可为辣椒耐冷基因挖掘和耐冷品种选育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核桃属植物休眠期的抗寒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核桃属(Juglans)中的普通核桃、核桃楸、河北核桃和黑核桃4个种的18份种质休眠期的1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采用电解质渗出率法、组织褐变法及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并配合Logistic方程确定枝条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分析了LT50与枝条解剖结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休眠期各核桃种质1年生枝条的相对电导率(REC)均呈上升趋势;供试种质间抗寒性差异大,LT50在–38 ~–22 ℃之间;种间抗寒性差异明显,依次为黑核桃 > 核桃楸、河北核桃 > 普通核桃。电解质渗出率法、组织褐变法及TTC染色法均可用于休眠期核桃属植物的抗寒性鉴定,尤其以电解质渗出率法准确度高。用略高于大部分核桃种质LT50的温度(–24 ℃)处理枝条,其相对电导率与LT50之间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此温度处理下的相对电导率以及枝条的LT50均可作为休眠期核桃属抗寒性鉴定的理化指标。核桃属4树种1年生茎粗大致相同的枝条中各组织的厚度差异显著,其中木栓层厚度及其在茎结构中所占的比率与枝条的LT50之间达到极显著负相关,可作为休眠期核桃抗寒性鉴定的形态结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南丰蜜橘不同品系对高温热害的生理响应,并进行耐热性评价。【方法】通过测定高温下南丰蜜橘不同品系(杨小-26和南丰-28)叶片组织结构、气孔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评价两个品系的耐热性强弱。【结果】高温显著影响两个品系叶片组织结构和气孔形态特征;高温下两个品系的Pn下降,在24 h时是气孔因素导致的,而在48 h时是非气孔因素。高温期间杨小-26的Fv/Fm、ABS/CSm、TRo/CSm、ETo/CSm和DIo/CSm值均高于南丰-28,而O2-、H2O2和MDA含量则小于南丰-28。在高温处理48 h时,杨小-26的SOD和CAT活性高于南丰-28。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气孔面积、Pn、MDA、Fv/Fm和SOD作为模型构建的关键参数,构建TOPSIS的耐热性评价模型,计算出杨小-26的耐热性高于南丰-28。【结论】高温下杨小-26叶片组织更稳定、...  相似文献   

12.
以148份苦瓜种质为试材,进行发芽期和苗期的耐冷性鉴定和评价,比较不同类型苦瓜种质的耐冷性和变异程度。结果表明:发芽期、苗期耐冷性达到3级的种质数分别为32份和48份,占供试样品的21.62%和32.43%;不同类型的苦瓜种质耐冷性差异不同,在发芽期各类型苦瓜种质的耐冷性差异较大,其中以果皮绿色种质、刺瘤种质和近圆型种质耐冷性较强;在苗期各类型苦瓜种质耐冷性差异较小,其中以果皮深绿色种质、刺瘤种质和近圆型种质耐冷性较强;苦瓜芽期和苗期耐冷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一致;研究结果为苦瓜耐冷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新的种质,并为开展苦瓜耐冷机制研究积累材料。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市场供应期的延长,华北高寒区晚茬青花菜与花椰菜两种花球甘蓝栽培面临着低温霜冻环境的胁迫。笔者监测了华北高寒区秋季间霜期气象因素变化,林带风障防护、无纺布覆被防护与未防护(CK)下的花球甘蓝光合指标、霜冻害指数以及产量等特征。结果表明,华北坝上高寒区秋季间霜期受霜冻胁迫的花球甘蓝叶片净光合速率(Pn)有降低趋势;对花球甘蓝叶片SPAD值降低不显著;对光能转化效率(Fv/Fm)产生了胁迫效应,其中花椰菜较青花菜更为敏感,但Fv/Fm总体维持0.78以上水平。花椰菜霜冻害指数较青花菜高,抗寒性差;其林带风障与无纺布覆被防护的产量较未防护(CK)提高13.86%与19.98%;青花菜林带风障防护较未防护产量提高了6.48%。无纺布覆被增加了成本,净产值较未防护处理提高了27.66%,成本收益率达3.75%。因此,花球甘蓝中的青花菜与花椰菜对华北高寒区秋季间霜期低温环境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无纺布覆被是防控菜田霜冻危害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4.
低温胁迫下佛手半致死温度测定和抗寒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青皮’和‘矮化’佛手(Citrus medica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为试材,测定不同低温下处理24 h后,叶片的电解质外渗率(REC),计算半致死温度(LT50);在半致死温度下设置不同处理时间,测定REC、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游离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进行抗寒性分析。结果表明:佛手REC随温度降低及处理时间延长呈“S”形上升, LT50在-4~ -5℃之间;在LT50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Pro和MDA含量逐渐上升;12~ 24 h为佛手在LT50下冷害发生的临界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4个具有亲代遗传关系苹果品种的抗寒性,明确能够反映抗寒性强弱的生理指标,为寒地苹果选育过程中优系快速筛选及抗寒栽培管理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长富2号、寒富、东光和龙帅休眠期1年生枝为试材,分别在-15、-20、-25、-30、-35℃低温下处理24 h,并于4℃环境中缓冻24 h,测定膜结构稳定性、活性氧代谢和渗透调节物质生理指标,结合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影响苹果品种抗寒性差异的生理因素。【结果】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4个苹果品种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呈现升高趋势,抗寒性强的龙帅相对电导率在不同低温处理下均低于其他品种且变化较为平稳。相比于-15℃处理,长富2号枝条中的O2.-和H2O2含量在-35℃时分别增加了38.07%和12.63%,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抗寒性越强的品种抗氧化酶活性越较高,且响应低温的速率较快。低温下抗寒性品种积累大量的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等渗透调节物质,各品种苹果枝条糖组分主要是蔗糖和山梨醇。在-25℃低温胁迫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新疆野苹果组培苗谷胱甘肽代谢对冻害胁迫的响应,筛选新疆野苹果谷胱代谢相关应答冻害基因,解析新疆野苹果组培苗抗冻的可能作用方式。【方法】以单株系的新疆野苹果组培苗为研究对象,在-3℃模拟冻害条件下,观察及检测CK、T6h、T12h、T36h、HF24h处理新疆野苹果组培苗的形态、荧光参数Fv/Fm值、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过氧化氢、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并对对照、T6h、T12h 3个处理的幼苗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使用-3℃模拟冻害对新疆野苹果组培苗进行胁迫,处理12 h时新疆野苹果组培苗叶尖卷缩,处理36 h时整个植株完全萎蔫,在HF24h时萎蔫的植株完全恢复;与对照相比,随着冻害处理时间的延长,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过氧化氢、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显著上升,荧光参数Fv/Fm值显著下降。在HF24h,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过氧化氢的含量相比T36h呈现下降趋势,荧光参数恢复到与对照相当,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相比T36h没有显著变化。利用KEGG数据库对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到18个谷胱...  相似文献   

17.
茄子及近缘野生资源耐冷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对16 份茄子材料进行芽期和苗期低温处理,采用隶属函数值分析茄子芽期和苗期的耐冷性指标,并对茄子材料的耐冷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 份野生茄均属于强耐冷型,栽培茄中14c-5、14c-6 和甘肃长茄属于强耐冷型,荷包茄、快圆茄和徐州睢宁紫长茄属于冷敏感型。野生茄适合选用冷害指数、丙二醛增减率等苗期指标进行耐冷性鉴定,栽培茄可以选用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等芽期指标以及冷害指数、丙二醛增减率等苗期指标进行耐冷性鉴定。  相似文献   

18.
外源ABA对辣椒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辣椒幼苗为试材,采用常温+ABA、常温+水、低温+ABA、低温+水等几种不同处理,探讨外源ABA对低温下辣椒幼苗抗冷性有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ABA预处理可以降低辣椒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REC)和丙二醛(MDA)的积累量,从而缓解低温对质膜的过氧化伤害;通过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来促进活性氧代谢,并提高可溶性蛋白、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来增强低温下辣椒幼苗的抗冷性,进而适应低温环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不同砧木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简写为CS)葡萄枝条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旨在筛选能提高‘赤霞珠’葡萄抗寒性的优良砧木,为新疆地区‘赤霞珠’葡萄抗寒栽培和砧木引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嫁接在5个砧木(5BB、SO4、kangzhen3、5C、140R)的‘赤霞珠’葡萄及自根砧的一年生成熟枝条分别放在-12℃、-15℃、-18℃、-21℃、-24℃、-27℃下进行低温胁迫处理,以4℃为对照,测定其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萌芽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理指标,通过相对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获得鉴定植物抗寒性强弱的半致死温度(LT_(50))。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各项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随着处理温度的下降,所有处理枝条相对电导率值、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CAT活性呈增加趋势,但增加幅度不同;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SOD活性呈"升高—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CS/5BB、CS/SO4、CS/kangzhen3、CS/5C、CS/140R、CS的半致死温度从低到高,分别为-20.09℃、-19.37℃、-16.94℃、-16.31℃、-14.74℃、-13.43℃。【结论】6种供试葡萄枝条耐寒性由高到低依次为CS/5BB、CS/SO4、CS/5C、CS/140R、CS/kangzhen3、CS。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在甘肃陇东地区适宜‘长富2号’苹果树体安全越冬的抗寒矮化中间砧,并初步确立不同矮化中间砧‘长富2号’苹果抗寒性鉴定的综合评价方法。【方法】以9种不同矮化中间砧(SH_1、SC_1、SH_6、SH_(38)、M_(26)、M_7、M_9、T_(337)、JM_7)‘长富2号’(‘长富2号’/中间砧/新疆野苹果)的1 a(年)生枝条为试材,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的方法,测定不同温度(-15、-20、-25、-30、-35、-40℃)处理下枝条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花青苷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并分析各抗寒相关指标变化趋势。【结果】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9种中间砧‘长富2号’的REC、可溶性糖含量、MDA呈现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花青苷含量以及SOD、POD和CAT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出了各中间砧‘长富2号’半致死温度(LT_(50)),SH6中间砧‘长富2号’LT_(50)最低,为-35.293℃,JM_7中间砧‘长富2号’LT_(50)最高,为-23.759℃;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方法成功应用于综合鉴定各中间砧‘长富2号’的抗寒性。【结论】不同中间砧‘长富2号’抗寒性可划分为3类:第1类为SH_6、SH_1、SH_(38)、SC_1,抗寒性最强;第2类为M_7、M_(26)、M_9,抗寒性较强;第3类为JM_7、T_(337),抗寒性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