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杏树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杏树栽培面积的扩大,杏树病害的发生和危害也日趋严重。国内目前已有记载的杏树病害有三十多种,常见的如杏疗病、流胶病、疮痴病、细菌性穿孔病等,在我国北方均发生极为普遍。发生比较严重的年份.常常给生产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将对杏树主要病害的病状、病原、发病规律及其防治办法综述如下。1杏行病(I‘alystw。nad。人r。un,。。)杏疗病又称杏疗叶病、红肿病、叶枯病等,是北方杏产区的重要病害。1.1症状该病主要危害杏树新梢、叶片、花与果实。新梢染病后,整个新消的枝叶全感病,病消生长缓慢,节间变短,叶…  相似文献   

2.
新西兰辐射松病害研究进展束庆龙(安徽农业大学,合肥230036)新西兰辐射松大规模造林已有70年历史,1993年人工林总面积达130万hm2,其中辐射松就占110万hm2·尽管辐射松大面积成片造林,并且连作,加之新西兰多数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多种病...  相似文献   

3.
1992~1994年在濮阳进行了田间试验和73hm^2左右的示范结果说明,生物药剂中生菌素(又称农抗751)防治苹果烂果病和班点落叶病可以取代常规化学杀菌剂如退菌特,多菌灵等,烂果率一般可控制在0。45%~5%,病叶率可控制在22%左右,病情指数在8%以下,优于化学杀菌剂。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毛竹主要病害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概述了福建省毛竹主要病害的种类,危害情况和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毛竹病害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东宁县于建国初期即开始栽培果树,1958年由延边自治区引进苹果梨,经近50年的发展,20世纪末全县果树面积达到12.5万亩,其中苹果梨面积近6.5万亩,年产苹果梨2000万kg。近几年随着大面积苹果梨树盛果期的到来,在病虫害防治上,由于气候因素的变化和防治上的失误,导致了一些病虫害的大发生,给生产上造成严重的损失。比较突出的病虫害有:黑星病、缩果病、干腐病、梨木虱、卷叶蛾。 1 黑星病。1998年是大发生年,全县苹果梨发病率在70%以上,严重的果园造成早期落叶,落叶率50%,果实大部份失去食用价值。其发病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曹涤环 《湖南林业》2009,(10):31-31
园林树木腐烂病又称烂皮病、臭皮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林木枝干皮层部位,轻者削弱树伤,重者使树干上病疤累累,残缺不全。  相似文献   

7.
白纹羽病和紫纹羽病是武汉市园林绿地发生的两种新病害,发生高峰期在每年8、9月份,能导致多种园林植物枯死,本文分析了两种病害发生的原因,并针对病因提出了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南洋楹丛枝病的病原为类菌原体(MLO),存在筛管细胞内,MLO形态多为圆形、椭圆形,乃至不规则形。大小直径为120—500um,单位膜厚度6.5—8.0nm。病组织经Dience’s液染色后,筛管细胞不规则地染成深蓝色,健康组织不着色。病株经四环素或土霉素处理后,效果较为明显,症状减退或消失。  相似文献   

9.
酸梅黑星病防治试验王福云,陈朝勋(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林业局)四川马边酸梅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产量大,梅果大小适中,酸度适宜,在市场上享有一定声誉。但是马边酸梅因普遍遭受黑星病的侵染,质量很差,果实既不美观又不宜加工食用,严重阻碍了产品的出口和市场...  相似文献   

10.
刮治病斑后涂50倍安索菌清毒清防治苹果树腐烂病,治愈率达100%涂100倍安索菌毒清治愈率也达95.8%,较传统用药50倍砷平液治愈率提高13.7%和9.5%,用500倍菌毒清液比传统用药200倍波尔多液防治梨黑星病,效果提高了27.5%等级果实采收率提高了22.3%。  相似文献   

11.
在四川本部高山冷杉林区,冷杉腐朽病的危害性在于降低了林分出材率,改变了林木材料结构。通过2849株冷杉伐倒木测定表明,冷杉林木发生腐朽后,林种结构有明显的变化,优良林种下降,加工材增加。在冷杉林木出材率方面,腐朽木较健康木下降8.4-28.8%(平均14.9)。冷杉林区冷杉林分出材率,与林分年龄的腐朽率,林分径级的腐朽率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回归方程分别如下:Y=81.46-0.21x1,Y=82.  相似文献   

12.
榕树腐烂病的调查夏显文(隆昌县园林所)榕树(Ficusinicrocarpa)又名小叶榕、细叶榕,属桑科榕属。榕树为常绿高大乔木,生长快,寿命长,树荫浓密,树形美观,且树干着生胡须似的气生根而别具一格。榕何适应性强,成活率高、生长快,耐粗放管理,是城...  相似文献   

13.
云杉落针病感病指数预测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邱书志 《甘肃林业科技》1995,20(2):60-62,67
应用数量化理论Ⅰ,对云杉落针病与林龄、密度等主要林分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感病指数预测模式,并得出:影响该病的主要因子依次为林龄、坡向、密度、郁闭度、海拔。  相似文献   

14.
应用聚集度指标法对云杉落针病空间分布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其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中的负二项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致密的个体群,聚集强度因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林地抽样方法比较结果表明,以平行线法取样精度较高,适用于苗圃病情调查,并计算了病害调查的最适抽样数以及序贯抽样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15.
马尾松赤落叶病在广西各地有分布,主要危害1年生针叶,15年以下中幼树受害较重,树越小受害越重;不同坡向发病情况不同,感病后的马尾松针叶变短变细,主梢变短。  相似文献   

16.
樟子松枯梢病的侵染发生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辽宁省章古台,松枯梢病Sphaeropsis sapinea主要发生在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var.mongolica苗木和中老龄树木上,树龄越大,病害越重。病菌孢子在整个生长季节均能放散与传播,降雨节律和降雨量直接影响到放散数量多,病害发生重。人工接种树木发现,从新梢伸长至针叶发育完全期间,病菌无需伤口即可直接侵入当梢并使之枯萎。病菌的侵入时期主要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此间也是  相似文献   

17.
《技术与市场》2006,(6A):31-31
1、炭痘病 又名褐班病,主要危害兰花叶片。其症状是叶面出现椭圆形病班,由小到大,由黄变黑,严重时连片腐料。大多在梅雨季节发生,在温度80%以上、高温闷热时发病最盛。当发现要立即剪除病叶,集中烧毁,清理周围环境卫生,加强通风、减少水湿,随即用多菌灵800倍液,或炭疽美600倍液喷酒。每10至15天喷酒一次,连续2至3次,即可抑制。  相似文献   

18.
黑痘病又称鸟眼病、疮痴病,是我国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葡萄病害,尤以春夏两季多雨潮湿的天气发病严重。  相似文献   

19.
苹果树腐烂病是乌兰察布盟果树生产中的主要病害。由于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和立地条件的限制,腐烂病给乌盟的经济林建设造成严重的威胁。如凉城刘家夭乡新建的果园中, 6~ 7年生 100亩金红苹果 (3万株 ),刚进入结果期,就有 3%的树体程度不同的出现了腐烂病。病痕多数发生在主干、主枝及枝杈处,且阳面较多。因此,大力加强综合防治,保障苹果的丰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开展综合防治工作中,首先要采取一系列良好的栽培管理措施,例如要使果园有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增施有机肥料,合理修枝,控制负载量,防止草荒,及时锄草松…  相似文献   

20.
1992~1994年在濮阳进行的田间试验和73hm2左右的示范结果说明,生物药剂中生菌素(又称农抗751)防治苹果烂果病和班点落叶病可以取代常规化学杀菌剂如退菌特、多菌灵等,烂果率一般可控制在0.45%~5%;病叶率可控制在22%左右,病情指数在8%以下,优于化学杀菌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