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麦蚜是麦类作物经常发生的一类害虫,主要有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麦二叉蚜、无网长管蚜,一般以麦长管蚜为主,禾谷缢管蚜、麦二叉蚜、无网长管蚜为辅。麦蚜寄主主要有大麦、小麦、燕麦和玉米等,麦长管蚜还能为害水稻及禾本科杂草(看麦娘、早熟禾等)。一、危害特点麦蚜以成虫、若虫在小麦茎、叶和穗部刺吸汁液危害。被害处呈浅黄色斑  相似文献   

2.
麦蚜发生规律及预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多年系统观测,关中麦区麦蚜种类为麦长管蚜、麦二叉蚜、禾谷缢蚜、麦无网蚜和玉米蚜。麦长管蚜是小麦生长后期危害优势种;渭北旱塬和关中灌区西部小麦生长前期的优势种分别为麦二叉蚜和禾谷缢蚜。据麦蚜混合种群数量消长规律,提出渭北春季麦蚜混合种群发生量峰值预测式。麦二叉蚜、麦长管蚜在渭北非极端寒冷年份可以成、若蚜安全越冬,未谷缢蚜只部分年份可以越冬。小麦适期晚播可减少黄矮病的发生,但对麦蚜却无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麦蚜发生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蚜俗称小麦腻虫,主要有麦长管蚜、麦二叉蚜、麦黍缢管蚜、麦无网长管蚜。静海县以麦长管蚜为主。麦蚜主要在寄主作物的茎、叶及嫩穗上刺吸危害,吸取汁液使叶片发黄或全部枯黄,生长停滞,分蘖减少,子粒饥瘦或不能结实。对产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正>小麦穗蚜又名腻虫、蜜虫,主要包括麦长管蚜、麦二叉蚜、黍缢管蚜等,因其最喜欢在小麦嫩穗上吸食汁液而得名,小麦穗蚜生长的最适气温为16~25℃,相对湿度为50%~80%。是小麦生产中后期的主要害虫。小麦穗蚜的繁殖能力特别强,世代重迭极其严重,在小麦灌浆期以成虫、若虫吸食小麦汁液而为害上部叶片和小麦嫩穗,从而造成小麦植株叶片、嫩穗枯黄发黑,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危害小麦的蚜虫有10余种,其中如麦长管蚜、禾缢管蚜和麦二叉蚜,分布广,发生量大,既直接造成小麦减产,又是麦类黄矮病毒(BYDV)的主要传播媒介。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的优势种为麦长管蚜,其次是禾缢管蚜,麦二叉蚜发生数量少。因此蚜虫直接危害可使小麦减产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6.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法分析了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Fabricius)、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Randani)、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 (Fitch)和禾谷缢蚜R.h.padi(L.)酯酶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蚜虫酶谱均有区别,其差异与它们所处的分类地位相符。禾谷缢蚜、玉米蚜酶带数较为接近,分别为13、14条;麦二叉蚜、麦长管蚜分别为9条和5条。  相似文献   

7.
<正> 1 分布与危害 1.1 麦蚜又叫腻虫。属同翅目蚜科。我国小麦主产区均有分布,是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我国产麦区蚜虫种类主要有麦二叉蚜、麦长管蚜、麦无网长管蚜和禾缢管蚜4种混合发生。 麦蚜是麦类作物经常发生的一种害虫,危害很大,尤以干旱年份为最,危害最重的是麦长管蚜(四川省例外)、麦二叉蚜。除危害小麦、大麦、燕麦外,还为害玉米、高梁、谷子、水稻、甘蔗等其它禾本科作物和杂草。  相似文献   

8.
于长春 《北京农业》2012,(28):42-43
正小麦蚜虫又叫腻虫,山东省蚜虫种类主要有麦二叉蚜、麦长管蚜和禾缢管蚜3种混合发生,以麦长管蚜为害最重。被害麦叶初期出现黄白色斑,后扩大为条状斑,严重时全叶皱缩枯黄,麦株枯死。小麦抽穗后,群集穗部为害,使麦粒不饱满,甚至成为枯白穗。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成都地区冬小麦蚜虫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蚜虫的种类主要为麦二叉蚜、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发生高峰期为小麦孕穗至抽穗期,防治的最佳时期为小麦拔节期。  相似文献   

10.
本文调查了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 F.)、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 Rond)和禾縊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L.)的田间消长规律和种群数量变动因素。麦二叉蚜发生最早,一般在小麦返青期即有发生,小麦灌浆乳熟期以后,因气候及营养条件惡化,蚜量急剧下降。麦长管蚜在小麦拔节期始见有翅成蚜,孕穗、抽穗以后,蚜量一直稳定上升,灌浆至乳熟初期蚜量急剧增长达到高峰。此后驟减。禾縊管蚜最耐高温高湿,一般小麦揚花期以前蚜量少,麦收前7~10天内剧增达高峰。在小麦各生育期,三种麦蚜长管蚜始終占总蚜量的70%以上,多者100%,是麦田蚜虫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11.
宁夏中宁县麦蚜种群空间分布与蚜茧蜂的跟踪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棋盘式五点取样法调查,应用聚集度指标和灰色关联度法,对不同景观结构下麦蚜及僵蚜田间分布型变化和时间动态进行分析与模拟。发现当地蚜茧蜂10种,蚜小蜂1种。麦长管蚜、麦二叉蚜及僵蚜在时空上呈负二项分布,聚集强度随虫口密度增加而增强。麦长管蚜聚集程度受田块景观复杂程度的影响显著,麦二叉蚜则不显著。2种蚜虫空间格局表现为扩散-聚集周期性变化,但周期性变化不尽相同。僵蚜分布与蚜虫分布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但对麦长管蚜跟踪明显高于对麦二叉蚜的跟踪。用Blackith种群聚集指数分析,结果表明蚜虫的聚集原因主要是由环境因素所引起。当麦长管蚜、麦二叉蚜平均密度分别大于5.57、8.26/株时,聚集程度取决于本身生物学特性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对麦蚜种群数量具有显著性跟踪关系的蚜茧蜂主要有燕麦蚜茧蜂、烟蚜茧蜂及四川蚜茧蜂。  相似文献   

12.
麦蚜,又名腻虫。麦蚜是云南省小麦的主要害虫,常年发生面积在23万公顷左右,约占播种面积的46%。危害小麦的主要有4个种,即麦长管蚜、麦二叉蚜、禾缢管蚜、麦无网长管蚜。  相似文献   

13.
麦蚜危害小麦减产原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蚜是小麦上的常发性害虫。在江苏常见的种类有: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e(Fabicus)、黍蚜Rhophalosiphum padi (Linnaeus)、玉米蚜Rhophalosiphum maiadis(Fitch)和麦7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Rondani)。其中麦长管蚜和黍蚜危害小麦穗部,严重影响小麦产量。近年对麦蚜损失率的研究,已有些报导但尚未见到论述减产的原因。1984年全国农作物病虫危害损失及防治指标学术讨论会上,旱粮害虫组在讨论小结中提出  相似文献   

14.
连续两年(2019-2020年)在青海高原对燕麦生长期发生的蚜虫种群数量定期开展监测,并采用形态学方法对蚜虫种类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为害燕麦的蚜虫有4种,分别是麦二叉蚜、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和麦无网长管蚜,其中,前2种为优势种类,麦长管蚜主要为害麦穗,7月中旬至8月中旬种群密度均较大;麦二叉蚜与禾谷缢管蚜主要为害叶片和茎秆,7月中旬前后是这两种蚜虫的主要发生期;麦无网长管蚜以取食叶片为主,6月中旬至7月上旬是该虫的主要发生期。燕麦蚜虫整体种群数量从6月中下旬开始呈上升趋势,至7月中下旬达到高峰期,因此,建议在6月初麦蚜始发期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以防麦蚜数量达到经济危害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代锦  娄鹏  相建业 《西北农业学报》2010,19(11):165-168
在室内20℃条件下研究了大麦黄矮病抗性不同的3个小麦品种对介体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抗性小麦品种对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若蚜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蚜寿命和生殖力有显著的影响,以张春20号对介体蚜虫的影响最大,小偃22号次之,小偃6号抗性最弱。通过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在供试的3个小麦品种上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参数比较,小麦品种对介体蚜虫影响大小与小麦品种对大麦黄矮病抗性强弱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6.
1.危害症状 安徽省以麦长管蚜、麦二叉蚜为主要危害种类,北部麦区重于南部。两种麦蚜的成蚜和若蚜吮吸麦株茎、叶和嫩穗的汁液。麦苗被害,叶色发黄,生长停滞,分蘖减少,重则枯萎死亡。穗部受害,麦粒不饱满,营养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7.
<正>主要虫害1.蚜虫主要有麦二叉蚜、麦长管蚜和手缢管蚜,每年6月份开始发生,麦蚜常大量聚集在叶片、茎秆和穗部,吸取汁液,影响作物发育,并能传播多种病毒,已成为常发性害虫。2.苗期地下害虫主要有金针虫、蛴螬、蝼蛄三种。金针虫能咬食刚播下的种子,食害胚乳使其不能发芽,苗期为害主根或茎的地下部分,使幼苗枯死;蝼蛄以成虫和若虫咬食种  相似文献   

18.
对小麦植株化学成分与麦长管蚜和二叉蚜种群消长的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在高肥田和中肥田r-氨基丁酸与麦长管蚜种群消长的关系最为密切,胱氨酸与赖氨酸次之;精氨酸与麦二叉蚜种群消长的关系最为密切,蛋氨酸,缬氨酸次之。  相似文献   

19.
和田地区小麦蚜虫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蚜虫是和田地区小麦上的主要虫害。常见种类主要有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策勒县山区还有少量小麦双尾蚜分布。麦长管蚜喜光照、较耐湿、喜食穗部;麦二叉蚜怕光照、喜干旱、喜食幼苗;麦双尾蚜喜温凉、喜食嫩叶。对于麦田蚜虫的防治要注意保护天敌,加强运用农业和生物防治措施。药剂防治应在蚜量的两个高峰期前3~4天防治,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第一个高峰期在5月初,第二个高峰期在5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20.
麦蚜与其天敌种群在数量及空间上的动态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麦蚜与其天敌种群在数量上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麦长管蚜、麦二叉蚜在麦田的水平格局为聚集分布,其天敌呈现为随机分布,在垂直格局上龟纹瓢虫对麦二叉蚜有负取向相关,龟纹瓢虫对麦长管蚜种群数量有明显的追随跟踪攻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