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生产中大型制件胀形模,由于材料拉伸变形较大,往往导致制件开裂、起皱等问题.小型制件采用聚氨酯橡胶制造胀形模已得到了应用,以此为基础,对摩托车油箱这种较大零件的胀形模进行改进,用聚氨酯橡胶代替原钢制凸模,很好地解决了零件出现的缺陷,在生产中已获得了成功并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卸载理论对厚壁双层金属复合管在胀形成形后接触面上的配合性质与材料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利用内、外管周向应变的变形协调条件,得出了胀形力P,与内、外管之间残余接触压力P'c的关系式.根据成形过程中残余接触压力的不同,得出了胀形力Pi的工作压力范围.采用MSC.Marc对厚壁双金属复合管外胀成形工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的胀形类成形工艺,可以在卸载后使不同材料的厚壁双层金属复合管材呈紧密配合状态.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固定卡爪的结构工艺性和排样图,详细阐述了凸凹模的结构设计及导料装置和卸料装置的设计,介绍了模具关键零件的制造工艺及装配技术.生产实践证明:该模具结构设计合理,工作可靠,生产的零件质量合格,生产效率高,达到了预期效果,对同类零件的级进模设计与制造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离心机主轴形位公差选择标注及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碟式离心机的结构,分析了其传递动力和转动的零件—主轴的功用,选择标注了主轴的形位公差值并提出了单件生产中各项形位误差的现场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根据CAPP系统工艺决策时对零件信息的要求,在对回转体零件构成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形面描述法的思想,对回转体零件的构成形面进行了分类、定义和编码,确定了各形面的描述参数,构建了零件信息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完成了零件信息的输入与存贮设计。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用于烧结齿轮成(整)形阴模设计计算的变位法和变模效法,给出了应用变模效法设计计算成(整)形阴模的整个过程.认为变模数法可明显提高烧结齿轮精度、改善成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
大尺寸轴类零件的检测基本是通过人工完成的,其检测手段已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基于此,开发出了大尺寸轴类零件智能检测系统。该系统可以完成相关轴颈的尺寸和形位误差的检测,测量系统分辨率可达0.1μm,对不合格产品可修复性判断的准确率在97%以上。  相似文献   

8.
注射模冷却系统的设计不但关系到塑件质量而且也关系到注射成型生产效率.因塑件所用塑料的性能、塑件的结构以及成型工艺参数不同,注射模对其冷却系统的要求也不相同.阐述了注塑模(Moldflow)技术在塑料制品(碗厨上盖)注射成型冷却系统中的应用,进行模拟分析,并根据冷却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案,最终获得了良好的冷却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对农业机械进行维修、保养时,需要对一些零件进行清洗。通常情况下.清洗金属零件一般采用煤油、柴油、汽油或金属清洗剂等,但清洗非金属零件。就不能不加区别地使用这些清洗液了,否则,会使有的非金属零件变质或失效。因此,对非金属零件的清洗,应根据材质的不同.确定不同的清洗方法.用不同的清洗液。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细长类零件的工艺性分析,讨论了多工序组合安排的问题,进行了多工序弯曲模的分析与设计。  相似文献   

11.
杨木粉无胶模塑成形工艺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成形压力、成形温度、保温保压时间3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分析法,以试件的静曲强度、内结合强度、吸水率等4个性能指标为评价指标,对杨木粉末的高压无胶模塑成形最佳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建立了试件的静曲强度二次多项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杨木粉末的最佳高压无胶模塑成形工艺条件为:成形压力70 MPa、成形温度160℃、保温保压时间3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试件材质塑化明显,密度高达1.38 g/cm3,吸水率仅为2.57%,静曲强度、抗拉强度和内结合强度分别达到了50.11、20.77、4.23 MPa。  相似文献   

12.
在木工圆锯片CAD的基础上,利用2个模块,将CAD产生的数据转换成NC指令,用通用算法语言实现自动编程,并在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上进行了加工,取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3.
扁平滴头体积小、用量大,需要一模多腔模具生产。介绍了一模六十四腔扁平滴头的模具设计及试模,利用Cimatron E软件对塑料件的体积、质量及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设计,既保证了模具的设计效率,又提高了生产精度。对扁平滴头的分模、浇注系统、冷却系统、顶出系统等进行了详细设计,同时进行了试模生产,对试模产品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 100%合格,可以根据检测结果优化产品。该研究对类似产品的一模多腔设计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番茄叶霉病是危害番茄生产的一种严重病害,也是生理小种分化最激烈的病害之一。为了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抗源,对叶霉病菌生理小种变化进行监测十分重要。2009年从东北三省采集分离得到番茄叶霉病菌,应用国际鉴别寄主进行叶霉病主流生理小种鉴定。在供试的42个菌株中,检测到的生理小种有1.2、1.2.3、1.2.3.4、1.2.4、1.3、1.3.4、1.4和2.3,其中主流小种为1.2.3.4。  相似文献   

15.
根据设施草莓灰霉病发生规律和防治实践,研究了草莓灰霉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的适用范围、防控原则、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生产档案,阐明了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的具体细则和技术指标,为湖北省生产绿色食品草莓提出了地方标准。  相似文献   

16.
草莓原产于南美,现中国各地以及欧洲等地均有广泛栽培。草莓品种众多,口感质软而多汁,香味浓郁而略微酸甜,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然而,草莓灰霉病是在草莓生产上普遍发生且难以治理的一种病害,对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因此,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与实验室分离培养相结合对草莓灰霉病发病症状、发生条件及病原真菌等进行全面介绍,并结合农业、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面对草莓灰霉病进行综合防治方法讨论研究,旨在为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保护地番茄叶霉病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蔬菜保护地栽培的不断发展,叶霉病已经成为保护地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科学合理防治叶霉病,通过对4种农药的防效试验,筛选出了防治效果好、成本低且对人和生产环境毒性小的药剂为1∶1∶200波尔多液,适宜在番茄保护地主产区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设施蔬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连作障碍日益严重,从而增加了病虫害的发生频率。为有效防治连作障碍,降低设施蔬菜土传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为有效解决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农户效益,研究了抗重茬微生态制剂、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等生物菌剂在番茄灰霉病的防治中的使用效果。结果表明,试验处理所用的生物菌剂防治番茄灰霉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对番茄无不良影响,安全性好,是目前理想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以蛋鸭料为基础,分别在粉状料和颗粒料中添加制霉菌素、丙酸钙、霉敌3种抗真菌制剂,比较了三种抗真菌剂的抗饲料霉变功效.结果表明:颗粒料中的真菌比粉状料明显降低,3种抗菌制剂都有明显的抗真菌效果.其中制霉菌素与霉敌的抗霉菌生长效果优于丙酸钙,并能完全抑制黄曲霉、毛霉、根霉的生长,制霉菌素能显著降低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添加制霉菌素后粉状料的保质期为50d,颗粒饲料为60d,与霉敌基本一致:粉状料添加制霉菌素组比丙酸钙组保质期延长10d,颗粒料保质期可延长20d左右.几种处理条件下,当日粮中真菌总数发生明显变化时,饲料中CO2量也明显增加,因此,应用饲料中CO2含量作为衡量霉菌总数是一个比较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