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水稻生长后期褐飞虱在连云港地区暴发,初步分析引起2005年褐飞虱后期暴发原因,并在防治药剂和防治方法上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2005年水稻生长后期褐飞虱在连云港地区暴发,初步分析引起2005年褐飞虱后期暴发原因,并在防治药剂和防治方法上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褐飞虱暴发年份,采取保护农田生态发挥天敌控害作用、科学施肥、根据虫情科学用药防治、选择高产抗性良种等技术措施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秀山县2007年褐飞虱发生特点及暴发成灾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褐飞虱是重庆市秀山县稻飞虱优势种群之一,近年来发生为害逐年加重,严重成胁秀山县水稻生产。2007年,秀山县褐飞虱大发生,发生面积8000hm^2,严重发生面积2000hm^2,绝收面积1.1hm^2.是继2006年后第2个重发年份。  相似文献   

5.
在褐飞虱暴发年份,采取保护农田生态发挥天敌控害作用、科学施肥、根据虫情科学用药防治、选择高产抗性良种等技术措施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褐飞虱是一种迁飞能力很强、繁殖速度极快的水稻害虫。只要条件适宜。可在短期内对水稻造成严重危害。2005年迁入期特别早、凉夏暖秋气候、台风频繁侵袭及穗期防治不力等对褐飞虱生长、繁殖极为有利。导致田间虫量不断增加、逐代积累。造成后期暴发危害水稻的后果。  相似文献   

7.
2005年浙江省晚稻褐飞虱暴发原因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浙江省晚稻遭受严重的病虫灾害,特别是9月上旬至10月上旬褐飞虱大暴发,基数高,来势凶,并出现抗药性等新情况,给晚稻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由于防治及时得力,植保系统严密监测,准确预报,农户大力防治,危害基本得到控制,挽回粮食损失185.5万t。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植保和检疫工作中稻飞虱测报的准确性,就灯下褐飞虱与其近似种拟褐飞虱和伪褐飞虱的主要区别作了详细的说明和识别,包括颜面、雌性外生殖器和雄性外生殖器等的区别和识别。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4代褐飞虱暴发成灾的特点:来势猛,发生量大,防治难度高;冒穿时间早,危害损失重。暴发成灾的主要原因是:4代迁入虫源多;田间短翅型成虫数量大、田间小气候条件适宜,增殖率高;滥用广谱性杀虫剂,破坏生态平衡,自然控制力下降。有效控制对策是推广应用“治二压三控四”策略,强化预测预报,适期用药防治,选择对路药剂,提高防治质量,服务措施到位。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灯下褐飞虱与其近似种拟褐飞虱和伪褐飞虱的主要区别特征,并从颜面、雌性外生殖器和雄性外生殖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识别,旨在提高植保和检疫工作中稻飞虱测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对近5年椒江区褐飞虱测报与防治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发生特点及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水稻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暴发成灾的主要原因,分析了水稻褐飞虱防治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综合治理的对策,为生产部门领导、农技部门控制水稻褐飞虱,减少粮食损失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其他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南谯区2006年褐飞虱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清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0):146-146,232
本文介绍了南谯区2006年褐飞虱的发生特点,分析了发生原因,同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2005年中稻褐飞虱暴发原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5年我市中稻褐飞虱特大发生,造成全市水稻多处“冒穿”倒伏现象,对水稻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面对全市褐飞虱大发生的严峻形势,我市迅速组织防治工作,有力地遏制了褐飞虱的暴发势头,褐飞虱引起的“冒穿”得以控制,为夺取水稻丰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利用市场上常见的几种药剂品种,采用不同的用量对水稻褐飞虱进行防治试验,综合防治效果、环境保护与农药价格等因素,对比结果表明,25%噻嗪酮对褐飞虱有效控制期达20d以上,仍是当前防治褐飞虱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6.
褐飞虱是江苏省水稻上重要害虫之一,1998年以来大部分地区发生一直偏轻,但2005年9~10月在江苏省苏南、沿江等地暴发,发生量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历史罕见。经过大力防治,危害得到有效控制,但部分地区因防治不及时,出现零星“冒穿”,给水稻生产造成一定损失。分析褐飞虱后期暴发原因,研究对策措施,对褐飞虱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延缓褐飞虱、灰飞虱对25%吡蚜酮产生抗药性,笔者引进相关药剂并进行了防效试验,结果证明,参试的乙虫腈、烯啶虫胺等几种药剂对水稻后期的褐飞虱、灰飞虱均有较理想的防治效果,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但要交替轮换使用,以减轻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通过4种药剂对水稻褐飞虱的防效试验表明,在褐飞虱大发生年,以低龄幼虫期为主施药,每667 m2施用10%哌虫啶悬浮剂40 mL和40%毒死蜱乳油100 mL+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2 g,均能有效控制褐飞虱危害。相比吡蚜酮,哌虫啶对褐飞虱的速效性虽无明显差异,但其最高防效、持效性以及对低龄若虫防效均优于吡蚜酮。每667 m2施用80%噻嗪酮可湿性粉剂31.25 g,防治褐飞虱的速效性和持效性都不理想。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又是一褐飞虱特大发生年。其发生特点是’迁入峰早,迁入量大,短翅型成虫始见早,后期补充迁入量特大,田间虫卵量高,发生范围广。由于大面积防治及时,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而一些防治不力的田块,产量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20.
2006年8月下旬以来,由于受自然气候因素的影响,大量褐飞虱成虫迁入本地,来势凶猛,虫情严峻。为此,我镇植保的技术人员根据查报的虫情及时制定防治方案,分别于9月8~9、15~16日组织了两次防治战役,有效地控制了四代褐飞虱暴发成灾的势头,为水稻活熟到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