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乌拉山自然保护区油松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乌拉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油松种群的分布特点,设置了3个具有代表性的样地,采用种群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点格局分析(Ripley's K-Function)方法对油松种群年龄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评价及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样地油松种群年龄结构处在不同发育阶段,这主要是...  相似文献   

2.
油松虽然具有耐干旱、耐瘠薄、耐低温等特性,但这些特性是在油松成林之后才会逐渐表现出来,刚从苗圃地栽植到造林地的松苗,根系尚未愈合,对水肥要求比较敏感,处于娇嫩阶段,还不具备较强的抗逆性。特别是在干旱山地造林,立地条件本来就很恶劣,如果在造林前不采取相直的技术措施,油松幼苗很难成活。干旱山地水土流失严重,  相似文献   

3.
油松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材质好等优点,是晋西高寒干旱山区较有发展前途的造林树种,但在生产实践中,这些地区的油松造林成活率普遍不高,保存率更低。因此,提高油松干旱造林成活率是晋西黄土高原绿化中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谈谈自己工作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我区地处温带内陆,为森林草原向亚洲腹地干旱荒漠过渡的地带,天然树种单纯,森林植被稀少。就油松而言,残存下来的天然林和散生单株树木,仅见于阴山山地的乌拉山、大青山,锡林郭勒盟的白音库伦牧场,乌兰察布盟的南天门林场和伊克昭盟的神山林场,总面  相似文献   

5.
油松属松科常绿乔木,材质坚实,耐腐朽,用于建筑、家具、矿柱、枕木等。能采脂提炼松香和松节油,种子可以榨油。油松喜光、耐干冷气候,耐瘠薄土壤,对大陆性气候及大气干旱有较强的适应性。随着西部大开发和生态公益林建设步伐的加快,油松作为迭部县乃至白龙江流域中山地带的乡土  相似文献   

6.
油松喜光性强,是耐干旱、耐瘠薄的先锋树种,也是荒山造林主要树种之一。我场几年来在营矿营林区大秃山东坡,半拉山营林区东山,横道营林区于家等地,开展了大面积油松直播造林均获成功,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了总结经验,对油松直播造林进行了试验调查。现将几年来油松直播造林的做法与试验调查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场油松的栽植,大多在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的中山地带和低山一带及岩石裸露的干旱流河土上。通过十年来的实践证明:油松在大青山前山低山区是成功的。油松具有喜光、抗旱、耐瘠薄土壤、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油松较耐瘠薄干旱,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自身抗逆性,是榆林地区造林绿化的优势树种。从圃地选择、土壤处理、种子处理至最后苗木的出圃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榆林油松实生苗的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9.
油松容器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松科松属常绿针叶乔木,喜光,耐干旱瘠薄,树形美观,材质坚硬,强度大,耐磨擦,富含树脂,耐腐朽,既是优良的建筑、桥梁、矿柱及纤维工业原料,又是北方广大地区最主要的造林绿化树种之一。近年来,油松被广泛应用于各项林业重点工程及园林绿化中。  相似文献   

10.
<正> 油松是华北地区营造用材林和防护林的优良树种之一。它具有适应性强、抗旱抗寒、耐瘠薄的特性。但因在幼树期生长缓慢,特别是在干旱瘠薄的土地上,培育用材林周期长,加之近些年松毛虫的危害,极大地限制了油松林的发展。采用油松良种,培育壮苗,营造油松速生丰产林,是发展油松的必然趋势。为此,我们于1990年春引进油松良种进行了塑料拱棚营养杯法培育油松良种苗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在呼市地区用油松大面积荒山造林和街道绿化已有30多年的历史 ,现从荒山到平原无处没有它的身影 ,就其表现来看是本地十分理想的发展树种。油松是典型的喜光树种 ,适合于荒山造林 ,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和其它树种一样 ,油松幼苗期能耐一定庇荫 ,随着树龄的增大 ,它的喜光也变强。油松在生长过密的林地见不到光明或光照少会出现生长不良、发生枯死。在林分中 ,油松一般只能处在第一林层。油松对土壤水分、养分要求不严格 ,是耐干旱 ,耐瘠薄的树种。在荒山岭顶、陡崖上它也能正常生长 ,它具有强大的向土壤深处及四周扩展的根系。从其生理…  相似文献   

12.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具有耐干旱、耐贫瘠的优良品性,在辽西地区恶劣的生态条件下,表现出能够正常生活、并具有一定的生长量,因而成为本地区荒山绿化的主要树种。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从成立以来,以科研工作为生产服务为宗旨,对辽西干旱地区油松造林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一系  相似文献   

13.
油松侧柏混交林的互益互补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松、侧柏同属常绿乔木,生长速度和耐干旱瘠薄土质的生物学特征很相近,油侧混交,可起到互益互补作用,为最佳互伴树种。  相似文献   

14.
油松是辽西地区一个耐干旱、瘠薄,根系发达,适应能力很强的主要造林先锋树种和优良的用材树种。建国以来营造了大面积油松人工林,对改变气候,保持水土等都起着很大的作用。但由于自然整枝差,人工修枝技术掌握的不好,不仅影响林木的高生长,也影响着木材质量。现就我们几年来对油松修枝技术,调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油松耐干旱瘠薄 ,适应性强 ,生长快 ,材质好、用途广 ,是护坡林、水源涵养林的主要树种之一 ,也是镇安县主要用材树种。由于油松幼苗喜阴 ,阳坡移栽很难成活 ,致使镇安县多年来油松阳坡造林成活率低。 2 0 0 0年 3月在镇安县北城坡开展了油松阳坡移栽实验 ,用不同方法处理苗根移栽 ,提高了油松阳坡移栽的成活率。1 试验概况试验地选在镇安北城坡上中部 ,阳坡 ,海拔高 1 0 2 0 m左右 ,底层为板结岩 ,表层为沙质土 ,p H值为 6 .7,土层厚 1 6 .6 cm,较为干旱瘠薄。坡度 35°左右 ,地面有大量毛草、零星栎树、红眼毛、杂灌等 ,植被覆盖度 30 %…  相似文献   

16.
侧柏、油松是我国北方干旱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这些针叶树的叶子细小,叶体表面有较厚的角质层,在天气炎热的夏季也不会有较大的蒸腾量,抗旱能力较强,栽植成活率较高,而容器苗造林具有节省种子、抗干旱、耐瘠薄、造林成活率高的优点,适宜于北方干旱山区石质山地,岩石裸露立地条件差的地块造林,是干旱地区的一项成功的造林技术。文章以内蒙古土默特右旗大青山南坡造林为例,探讨侧柏、油松容器苗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正>油松是顶级造林树种,其抗干旱、耐瘠薄,容易成活,干形优美、常年绿色,是优良的绿化苗木。现将围场县油松造林各级苗木标准介绍如下,由于各地气候与地理条件不同,本文介绍的苗木标准仅供参考。一、二年生裸根油松苗标准要求根系完整、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苗高15厘米以上,地径0.4厘米以上,枝叶无发黄现象,主干修直,顶芽饱满。如果是裸根油松苗,要求在起苗前保持苗床相  相似文献   

18.
樟子松、山杏和油松等3个树种均有较强耐干旱、瘠薄的能力,但三者在不同地块造林成活率差异较大。为比较它们的抗旱能力,对这3个树种的光合生理及水分生理等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油松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更小,这导致其叶片失水速度较慢,这对其储备光合产物、维持体内水分平衡更为有利;油松5月的含水量、束缚水/自由水比值均高于其余二者,并且临界饱和亏数值最大,相同的时间点中根、茎、叶三者水势均低于山杏和樟子松。油松具备更好的抵抗干旱瘠薄能力,上述3个树种中应优先选择油松进行造林。  相似文献   

19.
樟子松天然分布主要在我国黑龙江省大兴安岭、红花尔基一带,在油坊林场栽植樟子松是从1987年开始的,经过近25年的栽植,观察其生长及表现性状,主要特点是耐高寒,耐瘠薄,抗干旱,特别是抗干旱性状在早期表现明显强于其他针叶树种,目前油坊林场的针叶树造林所保存下来的绝大部分是樟子松,油松、落叶松保存很少,而且表现也不好,樟子松目前已成为主要的乔木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20.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很耐干旱瘠薄,适应范围较广,是辽宁西部山区的一个主要荒山造林树种。为了更好地发挥油松林在水土保持方面的作用,我们对油松林的水土保持特性及其提高水土保持作用的营林措施进行了初步研究。一、油松的水土保持特性为了更好地鉴别油松水土保持特性,我们是与刺槐相对照来叙述的。(一) 油松的各项水土保持因子观测1.树冠截雨作用。在立地条件相似的7年生油松林和5年生刺槐林中,选生长中庸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