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在促成栽培条件下种植欧亚种葡萄不利因素,探求石灰氮对补充需冷量和打破葡萄休眠的效应及使用技术,对此项目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①在促成栽培条件下,欧亚种葡萄应用石灰氮涂枝,表现出明显的打破体眠的效果。②在石灰氮涂枝能打破休眠的前提下,石灰氮和大棚增温对其作用效果更显著。③大棚促成栽培的绝大部分品种必须用石灰氮或氰氨等涂枝来打破休眠。④应用石灰氮或氰氨来打破休眠要与环境因素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大棚葡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南方地区大棚葡萄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栽培方式、果园建立、休眠和破眠、覆膜至萌芽前管理、防止果实生理障碍、铺设反光膜、提高质量措施、营养素管理、冬季修剪等方面的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农业》2016,(24)
正在设施葡萄促早栽培中,葡萄进入深休眠后,只有休眠解除即满足品种的需冷量才能开始加温,过早加温会导致葡萄不萌芽、萌芽延迟且不整齐、新梢生长不一致、花序退化、浆果产量和品质下降等诸多问题。因此,在促早栽培中,经常采取一定措施,使葡萄休眠提前解除,以便提早扣棚升温进行促早生产。在生产中,常采用人工集中预冷等物理措施和化学破眠等人工破眠技术措施达到这一目的。1休眠解除技术1.1物理措施(适用于日光温室)  相似文献   

4.
大棚葡萄的保温,一般在葡萄完成自然休眠后进行.在青岛地区,一般于12月上旬扣棚保温比较适宜.大棚葡萄保温后,应及时进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大棚葡萄的栽培技术进行研究,从选种、栽培方法、种植地点的选择、种植休眠和破眠技术、覆膜管理和后期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在设施葡萄促早栽培中,葡萄进入深休眠后,只有休眠解除即满足品种的需冷量才能开始加温,否则过早加温会引起不萌芽,或萌芽延迟且不整齐,而且新梢生长不一致,花序退化,浆果产量和品质下降等问题。因此,在促早栽培中,我们常采取一定措施,使葡萄休眠提前解除,以便提早扣棚升温进行促早生产。在生产中常采用人工集中预冷等物理措施和化学破眠等人工破眠技术措施达到这一目的。一休眠解除技术1物理措施(日光温室)  相似文献   

7.
石灰氮和水杨酸对油桃金山早红花芽休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山早红油桃为试材,在花芽自然休眠进程的不同阶段施用不同浓度的石灰氮和水杨酸后置于温室中进行萌芽培养,并对芽体内活性氧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呼吸速率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①初休眠期和深休眠期施用水杨酸对油桃破眠无效,后期休眠10%水杨酸对促进油桃破眠有一定效果,萌芽较对照提前8 d,最终萌芽率达100%;在整个休眠期石灰氮处理对破眠无效.②在初休眠期和深休眠期,石灰氮和水杨酸处理的花芽H2O2含量、抗氧化酶和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③在休眠后期,芽体的H2O2含量很低,但石灰氮处理的有所升高,而水杨酸处理的则呈下降趋势;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较低水平上有所升高后再继续下降,但水杨酸处理的活性比石灰氮处理的上升幅度小;石灰氮和水杨酸处理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低水平上升高,幅度大于对照;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则在较高水平上缓慢下降,但10%水杨酸处理的在培养后期有所回升;石灰氮处理的呼吸速率变化幅度很小,但10%水杨酸处理的上升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8.
石灰氮、芽灵和赤霉素对塑膜大棚葡萄破眠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求适应塑膜大棚葡萄理想安全的催芽药剂。[方法]以欧美种群藤稔葡萄为试材,在塑膜大棚内,用石灰氮、芽灵和GA33种化学药剂对其进行催芽试验,采用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研究不同化学药剂处理对大棚葡萄主要物候期(植株萌芽期、始花期和果实成熟期)、最终萌芽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GA3处理可延迟大棚葡萄的物候期,降低果实品质;芽灵处理可提早物候期,提高植株萌芽率和固酸比;石灰氮处理可使物候期提前的幅度增大,植株萌芽率、果实单粒重和可溶性固形物有明显提高,果实有机酸含量显著降低,固酸比有极显著提高。[结论]石灰氮处理对大棚葡萄的物候期、萌芽率和果实品质均有积极增进作用,是理想安全的破眠药剂,其次是芽灵。  相似文献   

9.
硝酸钾和石灰氮打破苹果和葡萄自然休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打破苹果、葡萄的自然休眠。[方法]用浓度为1%、3%、5%、7%和9%的硝酸钾涂抹苹果品种嘎拉的休眠芽,用浓度为2倍液(石灰氮与水的重量比为1∶2,下同)5、倍液和8倍液的石灰氮涂抹葡萄品种巨峰的休眠芽,研究不同浓度的硝酸钾、石灰氮打破果树自然休眠的效果。[结果]2006年试验发现,浓度为5%、7%的硝酸钾打破嘎拉休眠芽的效果最好,平均萌芽率分别为72.00%和69.33%;2007年试验发现,浓度为5%的硝酸钾打破嘎拉休眠芽的效果最好,平均萌芽率为78.33%。2年试验发现,浓度为5倍液的石灰氮打破巨峰休眠芽的效果最好。[结论]浓度为5%和7%的硝酸钾打破苹果自然休眠的效果最好,浓度为5倍液的石灰氮打破葡萄自然休眠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破眠剂对攀西地区酿酒葡萄萌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3~2004年和2004~2005年冬季,在四川省攀西地区对霞多丽、佳美、梅尔诺、玫瑰蜜4个葡萄品种的休眠冬芽进行了破眠剂处理,以提高第2年葡萄枝条萌芽率。结果表明,在冬季气温最低时(1月10日左右)处理,4个葡萄品种的萌芽率均有提高;1.0%H2CN2+1.0%吐温80处理萌芽率提高最大;不同葡萄品种对破眠剂处理的反应不同,梅尔诺、佳美处理后萌芽率提高最大,与霞多丽、玫瑰蜜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给"夏黑"葡萄的早熟优质栽培提供技术支撑,用20%石灰氮澄清液对"夏黑"葡萄进行了破休眠试验,结果表明,20%石灰氮澄清液能提前"夏黑"葡萄的生育期,使其萌芽早且整齐,花期缩短,成熟期提早;对生长进度的作用表现为叶片数多、蔓长长、单蔓叶面积大;在产量品质方面,表现为每667m2留梢数及每667m2果穗数明显增加,增产6.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2.
在日光温室葡萄早熟栽培中,通过使用破眠剂,打破葡萄休眠提早发芽,白天使用保温被遮光降温保湿,促进葡萄发芽,相对湿度增加2.4%~25.1%,顶三芽发芽率增加7%~26%。通过锅炉自动加温,从发芽到开花前温度为12~14℃,开花后14~16℃,上市期从对照的6月23日~7月14日提前到6月1~10日,产量提高332.8kg/亩,纯收入提高7 639元/亩,提高了品质与效益,达到了日光温室葡萄早熟优质、高产稳产、节能环保、高效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葡萄在南方某些区域不能正常打破休眠,破眠剂(单氰胺)可以适时打破葡萄休眠,促进萌发且萌芽整齐,但目前生产中对此药剂缺乏规范、合理化的使用方法。为此,笔者于2016年以福州基地避雨设施栽培5a生的‘红亚历山大’葡萄为试验材料,采用单氰胺不同浓度涂抹其冬季修剪后的枝条芽眼,观察对物候期、萌芽、果枝率、果皮着色及果实内外在品质等的影响,为南方地区破眠剂的正确使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单氰胺处理均对促进‘红亚历山大’内外在品质积累具有积极意义,以单氰胺30倍液处理效果最优,可使‘红亚历山大’葡萄果实成熟期较对照提早19d,萌芽整齐,萌芽率达到81.2%,果皮着色更早更均匀,果形更美观,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达到18.17%,总糖质量浓度0.178g/mL,维生素C质量浓度0.236mg/mL,固酸比值42.45,均极显著优于对照组,在提升果实内外观品质方面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温室葡萄休眠管理技术,是利用外界低温集中处理,通过揭放棉被、通风等物理方法,调节温室内温度,使温室葡萄能够尽早进入休眠。当温室葡萄达到一定的休眠时长后,采取破眠剂处理芽眼,使温室葡萄提前解除休眠,以便提早升温,进行促早生产。  相似文献   

15.
<正>1.日光温室打破葡萄休眠技术目前打破温室葡萄休眠的常规方法是提高室内温度。但由于温室内不同部位温差大,往往出现不同植株或同一植株不同部位萌芽早晚不一致的现象。近年来,我们采用升温后以10倍石灰氮液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破眠剂处理对提高攀西地区酿酒葡萄结实性的作用,为提高西南干热地区酿酒葡萄产量和品质奠定基础。【方法】于2003-12~2004-01和2004-12~2005-01,在四川省攀西地区对霞多丽、佳美、梅鹿辄、玫瑰蜜4个酿酒葡萄品种休眠冬芽进行化学药剂抹芽处理。在翌年葡萄坐果期之后调查结果系数,分析比较破眠剂处理后的结果系数。【结果】01-10破眠剂处理提高葡萄结果系数的效果最好;对于CaCN2、H2CN2、(H2CN2+吐温80)3个化学药剂及其不同浓度处理,1.0%H2CN2+1.0%吐温80处理提高结实的效果最好;供试的4个葡萄品种中,破眠剂处理后仅有梅尔辄和佳美的结果系数提高明显,其中梅尔辄的结果系数提高幅度可达到30%以上,佳美结果系数的提高幅度可达7%。破眠剂处理对霞多丽结果系数的提高无明显效果,破眠剂处理会导致玫瑰蜜结果系数下降。【结论】01-10是攀西地区酿酒葡萄破眠剂处理提高结实性的最佳时期,1.0%H2CN2+1.0%吐温80是攀西地区酿酒葡萄破眠剂处理提高结实性的最佳药剂组合。  相似文献   

17.
用石灰氮对巨峰葡萄(Kyoho grapevine)进行催芽试验,对休眠解除过程中芽体内源激素和有机物质含量以及淀粉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ABA含量降低,IAA含量升高,冬芽逐渐解除休眠而最终萌发;在药剂处理后淀粉酶活性加强,淀粉降解为可溶性糖的速度加快,蛋白质含量则先下降后升高,最后诱导大部分的芽都能萌发。该试验进一步证明了GA3、ZR、IAA和ABA含量可能是引起巨峰葡萄休眠的关键原因,而ABA含量水平是引起巨峰葡萄冬芽休眠的最关键因素。ABA含量低有利于冬芽解除休眠。  相似文献   

18.
杨仕品  乔荣  钟霈霖 《农技服务》2013,30(7):738-739
为了对贵州葡萄二次结果的研究奠定基础,利用化学试剂单氰胺作为破眠剂,对京亚葡萄进行了打破休眠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单氰胺作为破眠剂对葡萄提早萌芽有一定的效果,其处理浓度不同而表现出较大差异,以单氰胺浓度5%处理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9.
研究葡萄冬芽生理休眠形成和解除分子机理,是探索新的高效无毒休眠解除方法的前提条件。文章介绍葡萄芽休眠相关基本概念,详细分析葡萄冬芽生理休眠形成主因,以及光周期、激素、温度和水等影响因素作用情况,探讨生理休眠形成机理。根据休眠解除模型,探讨人工破眠处理下生理休眠解除分子响应机理,归纳研究成果支持论证休眠解除模型。预测葡萄芽休眠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正>大棚葡萄冬季管理是夺取来年葡萄丰收的重要基础。在冬季管理技术上必须抓好以下关键措施。一、修剪1.修剪时期。冬剪要在葡萄植株落叶后完全进入深休眠后进行,一般于12月中旬开始至12月底前完成,过迟会影响其后续管理工作。2.不同架式的修剪。大棚葡萄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