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池塘里培育幼蟹,捕捞时比较困难,如何将幼蟹完好无损地捕出且成活率高呢?生产中常常采用:1.先将池中水草割掉,堆在水边上,引诱幼蟹聚集,然后用直径为70Cm左右的捞海捕捉。这种方法对五期幼蟹可以使用,但较大的幼蟹因其警觉性高,行动迅捷而难以捕到。2.浅水捕捉,即将池水排至一定水位,用小捞海或手捕捞。这种方法难免把水搅浑浊,且捞到的蟹附肢残缺不全,质量差,影响幼蟹生长和成活率。3.干法捕捉,即把池水抽干后捕捉,这种方法较为原始,成活率较前两种方法更低。4.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若把池中水草割起放在苗种网上,…  相似文献   

2.
满玉梅 《齐鲁渔业》2002,19(4):41-41
在鳖的养殖过程中,亲鳖的死亡率较高,给养殖户带来不少损失。其死亡率较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购进带病亲鳖 由于利益驱动、一些养殖户将有病亲鳖预先放入池中,买卖谈成后,当着买主面抽干池水捕出,除外伤外,一般内伤看不出来。这种鳖运回后便死亡。 2.操作、运  相似文献   

3.
刘文斌 《科学养鱼》1997,(11):24-24
近几年来,温室养鳖在我国,无论从规模上或范围上,都在不断扩展。但由于温室养鳖开展时间不长,存在技术水平不高、管理经验不足,尤其是鳖病防治,更缺乏系统研究,所以鳖病成为温室养殖的突出问题,直接造成鳖的成活率下降,影响温室养鳖的经济效益,成为温室养鳖的主要制约因素。现将温室养鳖发病主要原因及防洽措施介绍如下:一、鳖人池时带人的致病因子在温室养鳖过程中,经常遇到鳖的移池和分池,鳖进人新池时,不能把病鳖或不健康的鳖放人池中,以免把病菌带人池中,尤其从外地购进的苗种。人池前应逐个检查,发现病鳖立即检出,每…  相似文献   

4.
王林 《科学养鱼》2007,(9):41-41
石首市小河口镇养鳖大户李书盛向笔者讲述了他发家致富的体会。他2000年承包天心洲精养水面380亩,前几年单养四大家鱼,效益不是很好。去年他在江苏学习考察期间,得知野生甲鱼价格看涨,于是他在池中套养甲鱼,效益一下提高了很多。他算了一笔账,去年投放种鳖750千克,小鳖8000只,四大家鱼7500千克。年底除销售商品鳖外,还孵化小鳖12万只,起捕成鱼22.5万千克,年收入突破了100万元,一下子成为当地靠养鱼发家致富的典型。  相似文献   

5.
鲜活特种水产品运输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鳖的运输一般来说,鳖的运输比鱼要方便得多,因为鳖完全可以在离水的情况下生存。鳖的运输要点是尽量防止难压,防止相互厮咬,鳖的甲壳要保持湿润,还要避免自身排泄物污染环境。鳖起捕后应及时起运、运输温度最好控制在5t~18t之间。运输稚鳖大都采用木箱或塑料箱,箱的规格一般为巧X乃X10厘米),一组4~5层,层与层之间有镶嵌槽、一组箱的顶部备有纱窗纱箱盖。运输时,箱底光铺一层水草,放入鳖后再放一层水草、每层箱可装稚鳖400只左右。成鳖和亲鳖则多采用塑料箱运输,运输时可用布袋包好隔开、切勿挤压。如运输时间长,每隔6~8小…  相似文献   

6.
<正>3.水中吊笼投饵法这种方法是把饲料捏制成团块装在一个竹制的笼里(制笼的竹筋较光滑,也有用塑料绳编的),然后用绳吊入池塘水中,鳖从笼眼中伸入头颈叼食。一定时间后把笼吊出,投喂时再装入料块放入池中。这种方法一般适合在温室或采光大棚中养殖的模式,其好处是鳖在池水中吃食不受外界干扰,一般鳖  相似文献   

7.
洪桂善  黄汝堪 《水产科技》1981,(21):1-6,i001
龙虾笼进口倒须的大小是直接影响龙虾进笼的关键.因此,研究笼进口倒须的规格与龙虾行动习性的关系,是提高龙虾进笼率的主要依据。一些文献记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捕捉龙虾,特别是在深水区,均采用笼捕方法,效果很好。国内捕捉龙虾,大多数用刺网或潜水方法捕捉。广东地区曾试用过笼捕方法,但始终未形成主要捕捞工具.为探讨笼捕龙虾技术,笔者予1981年5月12-24日。在湛江市水产研究所东南鲍鱼增殖站进行龙虾日周期活动、笼诱捕,龙虾索饵活动的实验观察及龙虾视觉测定.本文着重介绍上述观察结果。  相似文献   

8.
1988年第六期《科学养鱼》杂志上有一篇介绍钓鳖技术的文章,该文介绍的方法是各地捕鳖者常用的方法。该方法有一较大的缺点,用这种方法捕到的鳖因受伤而易死亡,降低了鳖的商品价值,而且捕到的小鳖也不能用来饲养。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养鳖经济效益,除了要抓好生产技术和销售外,如何缩短养殖周期,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已成为提高养鳖效益的重要途径。现把通过多年实践的工厂化两年养三茬成鳖新技术介绍如下,供有条件的地方参考应用。一、两年养三连成鳖的基本条件1.温室要求保温好,有供热供水条件(水质要附合养殖标准)。2.鳖池不宜太大,一般在25平方米,池深50厘米,水深35厘米,他中设饲料台(饲料台可用优质水泥瓦,不能用石棉瓦向采用无涉或沙网结合养殖,可在池中挂几趟无结网片作隐蔽物。3往排水方便C二、两年养三茬成鳖的工艺流程所谓两年养王茬…  相似文献   

10.
王树林 《内陆水产》1995,(10):23-24
棚架环形池养鳖新法近年来,盐城市郊区出现了利用棚架环形池养鳖的农民,在5月份前后从市场上购进鳖进行养殖,到春节前后销售,既利用季节差价赚钱,又能得到鳖增重的效益.若每年把自繁的稚鳖套养在池中,三年后就可做到自繁、自育、自养。现将棚架环形池养鳖新法介绍...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当阳市实用技术研究所经两年的鳅、鳖生态混养,在10平方米的砖池中先后捕捞商品鳅180多公斤,并在冬季加温的条件下,第二年获商品鳖40公斤,加上池中留存,年利超万元。其基本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新办养殖场,没有亲鳖来源,主要靠收购,但市场上有相当一部份鳖受到内伤,有的嘴里还有钢针,这样的鳖在培育池中养殖不久便死亡,有的鳖带有病原体,放入培育池后传染给别的亲鳖,造成—定的经济损失,所以在收购时务必要挑选好。  相似文献   

13.
1 雌雄比例要适当在一般情况下雌雄比例以3~4:1为宜。如果池中雄鳖强壮、体型大。数量可少些。反之应增加雄鳖数。如发现池中雌鳖甲背有较多爪痕残伤。说明雄鳖数过多。  相似文献   

14.
甲鱼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鱼收购及养殖过程中引起的死亡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1 人为造成的死亡 收购的鳖种中,有些是钓捕的,有些是麻醉剂诱捕的,有的注射了水。这些鳖养一段时间就会死亡。钓捕的鳖,检查时可引动鳖的颈部,不能自如活动的即为此类鳖。麻醉剂诱捕的鳖,处于麻醉状态,四肢、身体园胖,一见就知道是注过了水,极易辩认。2 水霉病 由于运输、收集过程中受伤,伤口寄生霉菌而引起的细菌性疾病。该病对稚幼鳖危害较重。主要见于鳖的四肢、颈部及腹下呈白色棉絮状,病鳖食欲减退,焦燥不  相似文献   

15.
养鳖池不宜栽植荷藕养鳖户喜欢在鳖池栽植荷藕或荷藕塘放养稚鳖,这样做不利鳖的生长发育,其原因有四点:一是夏天荷藕茎叶落入池中腐烂,容易破坏水质,造成水中溶氧少而引起鳖鱼死亡。二是荷藕茎叶上有大小鳞刺,刚孵出的稚鳖比较娇嫩,其生活环境条件要求严格。受敌害...  相似文献   

16.
活鳖的包装与运输一、运输前的准备工作1.严格进行检验成鳖起捕检查,可将鳖腹部朝上,看是否能迅速翻身。凡外形完整、无内外伤的为健康鳖,运输成活率较高;而外形伤残,行动迟钝,腹甲发红充血,甚至糜烂的,均不能运输。2.掌握适宜的运输时间运输途中的温度,对鳖...  相似文献   

17.
洪湖渔民靠高新科技走上了捉鳖养鳖致富的金光大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洪湖市河湖港汊星罗密布 ,水域辽阔 ,水产资源丰富 ,捉鳖养鳖是洪湖人的拿手好戏。近几年 ,他们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 ,依靠现代化的科技产品———探鳖仪 (专利号 :ZL992 3 743 3 .2 )捉鳖 ,用国家科技部高科技推广项目“强的纳米 863”养鳖 ,走上了捉鳖养鳖的致富之路。目前 ,捉鳖养鳖已成为洪湖的热门产业 ,暴富行业。洪湖人从 80年代起开始养鳖 ,最初采用传统的土方法从野外捕捉野生鳖作种源 ,自捉自养 ,小本经营。因捕捉方法古老 ,捕获率低下 ,种鳖又贫乏 ,以致洪湖的养鳖业长期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90年代末 ,他们用获得国家专利…  相似文献   

18.
《内陆水产》2007,32(4):39-39
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等媒介曾专题报道。[1]探鳖仪:专利号:ZL99237433.2用探鳖仪探捕鳖、龟,不下水,只要水中和淤泥下有甲鱼和乌龟即“报警”,显示其躲藏的准确方位.似瓮中捉鳖十拿九稳。邮购每台385元;面购加现场实探实捕甲鱼实习费每台485元。  相似文献   

19.
冬眠过后,鳖即由鳃呼吸转变为肺呼吸。平时在水外觅食,晒甲;遇有惊吓,则潜入水中,每三五分钟便将吻端伸出水面呼吸换气。此时,如强行将鳖滞留水中(如网捕、笼捕),鳖即会因肺充水窒息,死亡。民间将此现象称之谓“水鳖”。 目前工厂化养鳖,鳖种的重要来源之一是依靠网捕和笼捕。网捕和笼捕一般从下网下笼至起网起笼约2—6小时,鳖被捕后,由于惊慌挣扎,肺活量增大,需加大气体交换,而在水中呼吸,便会呛入大量的水进入肺中。起网起笼时,鳖呈水肿状,体重约增加12  相似文献   

20.
稚鳖的培育     
稚鳖培育是指当年孵化的3~5克稚鳖,经1~3个月培育,越冬后至翌年4月稚鳖复苏为止,通过这一培育阶段稚鳖的规格一般可达5~15克。1 稚鳖的放养 初出壳的稚鳖应在浅水盆中暂养3~4天,待其卵黄吸收完毕并开始摄食后即可转入稚鳖池中饲养。稚鳖的饲养密度一般根据其大小以每平方米40~80只为宜,换水条件好的可适当多放,此外还要根据稚鳖的破壳时间和大小分池放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