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很多养殖户充分利用农村山地资源,大力发展山地养鸡业,采用“养鸡-沼气-果树”生态养殖模式,节约了成本,增长了经济效益,越来越多的农户走上了山地养鸡这条致富路。然而免疫失败引起的鸡发病和鸡死亡事件却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2.
1我市山地养鸡的状况茂名市地处广东省西南部,多丘陵地,山多地少,这决定了我市山地养鸡的地方特色。据统计,2001年全市养鸡1.7亿只,山地养鸡占95%以上。特别是信宜山地养鸡业已成为该市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农民致富增收的新增长点。同时信宜的山地养鸡是我市主要的畜牧产品,2001年出笼6500万只,创产值17亿元,利润3亿元,其中60%销往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温氏鸡、清远鸡一起被誉为我省三大肉鸡品牌。随着我市山地养鸡迅速发展和优良品种的引进,及畜禽产品的频繁流通,给禽病流行提供了有利条件,且鸡…  相似文献   

3.
林果山地养鸡一举多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果山地养鸡是利用林地、园地、茶园等地树下及空隙地带散养群鸡。这些山地势平坦,阳光充足,空气流通,面积宽广,环境幽雅,是散养土鸡的好地方。岑溪人从80年代开始,为改变传统养鸡方式,解决养鸡场地,改变鸡只生长环境,减少环境污染,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拓宽养鸡增收空间,生产绿色食品,把庭院养鸡转到林果山地散养。经20多年来是生产实践,林果山地养鸡一举多益,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项目,值得果农及山区农民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育成鸡山地放牧饲养闽东家畜育种站林上槐利用山地放牧饲养育成鸡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条重要途径。目前市场饲料价格日趋上涨。饲料供应不足,为了探索专业户节省饲料发展养鸡生产的新路子,闽东畜牧部门进行调查,找出了利用山地放牧饲养育成鸡的新路子。1放牧饲养的...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信宜市山地养鸡发展迅猛 ,涌现出很多养鸡专业户。 2 0 0 0年全市山地养鸡存栏量达 96 6 6 9万羽 ,出栏 6 6 3 2 8万羽 ,产值达 2 5 5 9亿元 ,山地养鸡已经成为信宜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 ,由于山地养鸡的特殊性 ,以及农民盲目建场和扩大饲养规模 ,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 ,对鸡病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防疫措施不得力 ,许多养鸡户在养鸡过程中鸡病越来越多 ,流行越来越严重。特别是传染病如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禽流感、球虫病等不断发生。造成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精神负担。现介绍信宜市山地养鸡的疾病控制经验 ,…  相似文献   

6.
山地养鸡就是利用各种林带、果园、丘陵山窝放养鸡群。山地养鸡减少投入、降低成本,鸡只既能采吃到更多的青绿饲料、昆虫,补充了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减少了饲料用量,又因利用天然雨水冲涮场地和利用阳光的紫外线照射消毒,节省了消毒剂的开支。山地放养的鸡只,晚上才回鸡棚,密度可以较大,从而节省了棚舍,加大鸡只的运动场地,增强体质,增强抗病力,提高鸡只成活率。鸡只的毛色、光泽、肉质好,市场价格高,直接提高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7.
山地养鸡能利用山地自然资源,节约饲粮,所养鸡肉质鲜美,适应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是山区,半山区发展养鸡业的可选择的养鸡方式之一。山地养鸡可分为2个阶段:舍内育雏阶段和山地放养阶段。育雏时间为21~30天,山地放养时间为60~70天左右。1舍内育雏1.1品种选择山地养鸡宜选用生长速度快,野外采食能力较强,肉质优良的品种,一般来说,可选用蛋肉兼用或黄羽系列肉用鸡,如三黄鸡、澳洲黑鸡、崇阳麻鸡等。1.2育雏舍的选择育雏舍宜具有较好的小气候条件,有利于鸡舍内空气环境的控制;便于卫生防疫。1.2.1选址…  相似文献   

8.
山地养鸡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地养鸡就是利用集约化养鸡与农村散养的优势,将土杂雏鸡用集约方法育雏,4周龄后在各种林带、果园、丘陵山窝放养鸡群。通常情况下,舍内集约育雏体重达到400g的雏鸡,在山林中经100天的放养,公鸡体重达到1.05kg,母鸡体重达到1.02kg即可上市出售,而此期间消耗的饲料大约为1kg左右,饲养成本低,而每只售价可高出其他鸡2~3元,经济效益明显。1山地养鸡的场地选择养鸡场地应远离住宅区、主干道,环境僻静的山地,坡度不宜太大,最好是丘陵山地,土质以沙壤为佳,有清洁的水源,无污染,无兽害。选取地势高燥,背风…  相似文献   

9.
山地生态鸡是一种绿色养鸡技术,其经济价值较高,市场前景好。传统的山地生态鸡养殖主要是通过放养的方式,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这种养殖方式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本文对山地生态鸡养殖技术进行介绍,为该行业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0.
山地养鸡是利用各种林带、果园、丘陵山窝放养鸡群。主要有以下好处:一是减少投入、降低成本。山地饲养,鸡只既可采吃青绿饲料、昆虫以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减少饲料用量;又可利用天然雨水冲涮场地和利用阳光的紫外线照射消毒,节省消毒剂的开支;再加上山地放养的鸡只,夜间才回鸡舍,饲养密度增大,从而节省棚舍。二是鸡只的运动空间大,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和成活率。三是鸡只的毛色光亮、肉质好、市场价格高,直接提高经济收入。所以,发展山地养鸡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门路。本文将山地养鸡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山地…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0月,湖南省邵阳市某养鸡专业户采用山地放养方式饲喂的一批杂交鸡,从30日龄开始发生以皮肤出现小点和痘疹为特征的疾病,经诊断为鸡恙螨病。  相似文献   

12.
邓晓梅 《中国家禽》2002,24(19):22-23
衡阳县位于湘中偏南,衡邵盆地中部,属典型的丘岗山地为主的农业大县。有耕地6.2万公顷,山地18.4万公顷,其中适宜发展山地养鸡的岗地9.8万公顷。近年来,以适度规模为主的山地养鸡得到迅猛发展,山地养鸡已成为全县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1山地养鸡现状1.1主要特点1.1.1发展速度快我县以三黄鸡、土鸡为主的山地养鸡始于八十年代初,盛于九十年代末,特别是近几年,县委、县政府适时提出“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绿色农业、实施适度规模养殖”的战略方针,在深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大力培育具有一定规模的…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永安市山地养鸡快速发展,山林优质鸡放养型规模养殖户日益增多,成为三明地区较大的山地养鸡基地,由于采取半放牧的饲养方式,球虫病不时有散发病例出现,已成为影响养鸡效益的重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4.
永安市已形成全省最大的山地鸡养殖基地。半放牧的生态养殖模式,节约了成本,增加了效益。然而免疫失败引起的鸡发病和鸡死亡事件却时有发生,下面谈谈山地养鸡的免疫途径和注意要点。  相似文献   

15.
黄万世 《中国家禽》2001,23(17):21-22
山地养鸡就是在山坡上搭棚建舍,将鸡放养于果林中。其有明显的自身优势:因放养于果林带下,觅食草虫,减少饲料投入,降低成本;空气清新,多晒太阳,运动充足,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减少污染,使资源循环利用;鸡肉质结实,品质鲜美细嫩,带有土鸡风味,市场销路好。从生产实践看,山地养鸡应掌握好如下几个环节。1 选好场地,搭好鸡舍养鸡场地应远离住宅区、主干道,环境僻静、安宁的山地,坡度不宜太大,最好是丘陵山地,土质以沙壤为佳,有清洁的水源,无污染,无兽害。找地势高燥,背风向阳的平地,搭建座北向南鸡舍。鸡舍搭建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农村山地放养鸡业发展迅速,饲养量明显增加。山地养鸡就是在山坡上、果园内、林地、鱼塘、库边等处搭棚建舍将鸡放养,它具有明显的优势:①因鸡放养于果林、杂草之中,觅食草虫,减少饲料投入,降低饲养成本;②空气清新,多晒太阳,运动充足,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③减少污染,使资源循环利用,提高种养效益;④饲养周期长,鸡肉质结实,品质鲜美细嫩,带有土鸡风味,能满足消费者崇尚自然的要求,市场前景看好,效益不菲,从生产实践看,山地养鸡应掌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7.
山地(果园)生态养鸡疾病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庆元县是个山多地少的山区县,近几年全县果园面积大幅增加,加上近年优质土鸡热销,农民在山地(果园)内养鸡的积极性很高,规模也日益扩大,但科学的饲养管理和控制鸡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两年来,我们对我县松源镇、屏都镇的十余户果园养鸡专业户采取疫病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鸡的死亡率比原来平均下降了16%左右。现将主要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山地养鸡在江西得到快速发展,一是由于江西具有丰富的优质地方鸡种,如入选国际标准品种的泰和乌骨鸡、"中国十大名鸡"崇仁麻鸡、名扬全国的"五黑一绿"的东乡绿壳蛋鸡、广丰白耳鸡、宁都黄鸡、余干黑鸡等,另一方面江西属亚热带地区,森林、果园、山丘、荒坡地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气候条件适宜,为山地放养鸡提供有利条件,也是当前实施家庭农场的有效方式。但由于山地养鸡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物质供应的日益丰富,农村养鸡集约化程度也在进一步提高。山地养鸡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投资少、成本低,鸡的抗逆性强、适应性好、成鸡肉质鲜美、售价较高、饲养方法简单易行,已成为养鸡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山地养鸡的关键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各地大力发展的山地养鸡,已成为一大产业。山地养鸡就是在山坡上搭棚建舍,将鸡放养于果林之中。山地养鸡有明显的优势:①因放养于果林带下,觅食草虫,减少饲料投入,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