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厚皮甜瓜早已实现杂种化,而薄皮甜瓜杂交种市场占有率不到5%,各地销售的“杂交一代”、“一代交配”薄皮甜瓜品种,95%以上都是常规品种,严重影响薄皮甜瓜生产。针对我国薄皮甜瓜缺乏优良杂交一代品种的状况,吉林省长春市一间堡蜜世界甜瓜研究所与吉林省公主岭市绿野农业技术开发研究所合作,用13年时间选育出真美丽等杂交一代薄皮甜瓜新品种,近几年在山东、辽宁、内蒙古、河北、天津、山西、陕西、河南等地大面积生产推广,迅速取代当地主栽品种。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采用数量分类方法,对来源于国内外的48份甜瓜种质资源的17个农艺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其遗传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在生态型上可分为两大类群,即厚皮甜瓜类群和薄皮甜瓜类群,其中厚皮甜瓜与薄皮甜瓜杂交的中间型在亲缘关系上与薄皮甜瓜更为接近,划入薄皮甜瓜类群中。厚皮甜瓜类群和薄皮甜瓜类群又分别划分为2个和6个品种群。  相似文献   

3.
我国薄皮甜瓜育种技术同厚皮甜瓜、西瓜育种技术相比最少落后十年,厚皮甜瓜和西瓜品种早巳实现杂种化,而薄皮甜瓜杂交种市场占有率不到百分之一,目前全国各地销售的“杂交一代”、“一代交配”薄皮甜瓜种子,99%以上都是常规品种:为此吉林省缔丰甜瓜种业有限公司制定了选育抗病早熟高糖甜瓜新品种的目标:一是抗枯萎病,耐重茬栽培,抗病  相似文献   

4.
薄皮甜瓜早熟栽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薄皮甜瓜是原产于我国的一个甜瓜亚种,自古以来一直以其香甜可口的风味,倍受人们喜爱,被作为生食水果在国内广泛栽培。近年辛随着厚皮甜瓜的引进,薄皮甜瓜的生产和消费受到严重影响。为了让薄皮甜瓜仍在上海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笔者进行了“青皮绿肉”薄皮甜瓜的拱棚栽培技术研究,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以早熟获取高效益,使薄皮甜瓜的生产得以振兴。现将其栽培技术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薄皮甜瓜是原产于我国的1个甜瓜亚种,因其味美甘甜,营养丰富,生长周期短,栽培省工,经济效益高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青睐。近年来,随着厚皮甜瓜的引进,薄皮甜瓜的生产和消费受到严重影响。为保证薄皮甜瓜的稳产、高产和优质,笔者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以早熟获得高效益。现将薄皮甜瓜早熟栽培的关键性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甜瓜病害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瓜,学名Cucumis meloL.别名香瓜、果瓜、哈密瓜等,是甜瓜属中幼果无刺的栽培种,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根据生态特征,我国把甜瓜分为薄皮甜瓜和厚皮甜瓜。薄皮甜瓜又称普通甜瓜、东方甜瓜、中国甜瓜、香瓜等,中国广泛栽培。厚皮甜瓜主要包括网纹甜瓜、冬甜瓜、硬皮甜瓜。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中国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内蒙古西部等西北地区。  相似文献   

7.
薄皮甜瓜是上海地区栽培的传统瓜果类蔬菜 ,栽培历史悠久 ,以海冬青、十棱黄金瓜、亭林雪瓜等最为有名 ,在初夏西瓜上市以前供应市场 ,深受市民喜爱。上个世纪 80年代中期开始 ,由于受厚皮甜瓜的冲击 ,薄皮甜瓜的上市量越来越少。另外 ,由于作物复种指数提高和病虫的危害及不良气候条件的影响 ,薄皮甜瓜在本市郊区的栽培难度也越来越高 ,仅在远郊崇明县、青浦县有少量栽培。如果利用薄皮甜瓜苗期耐低温 ,全生育期短 ,较适应本地区气候等品种特点进行早熟栽培 ,就可以避开病虫害发生高峰期 ,使薄皮甜瓜的栽培获得成功并赢得市场。所以笔者从 …  相似文献   

8.
甜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形态学分类方法、AFLP技术对甜瓜育种资源及品种进行分类及亲缘关系的研究。形态学聚类分析将31份材料分为薄皮甜瓜和厚皮甜瓜,厚皮甜瓜又可分为网纹甜瓜、早熟、晚熟厚皮甜瓜3组,选育的新品种大部分被划分在早熟组。利用AFLP技术的聚类分析表明,6对引物共扩增产生524条扩增带,多态性带的比率为76%,聚类分析将之分为5大组:包括根据生态区域划分的3组薄皮甜瓜、厚皮甜瓜、网纹甜瓜,但网纹甜瓜并不包括所有有网纹的瓜。试材的亲缘关系为:长江中下游的薄皮甜瓜与厚皮甜瓜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华南薄皮甜瓜、东北薄皮甜瓜、网纹甜瓜。说明AFLP用于检测差异性不大的甜瓜种质之间的亲缘关系非常有效,这些结果有助于确定育种资源的亲缘关系,为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设施薄皮甜瓜吊蔓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居民有鲜食薄皮甜瓜的习惯,由于薄皮甜瓜耐贮运能力较差,因而薄皮甜瓜一般以地产为主。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地理和气候条件适于薄皮甜瓜生产,形成了长春市绿园区、德惠市布海镇等甜瓜生产聚集区,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业生产工作不断发展,薄皮甜瓜受到人们的青睐,但现阶段薄皮甜瓜种类较多,质量存在差异。本文分析了薄皮甜瓜育种研究现状进行,并从抗病育种研究、品质育种分析、适应性育种3个方面对薄皮甜瓜育种的策略进行了总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棚网纹甜瓜的栽培技术秦智伟(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150030)网纹甜瓜(C.meloL.var.reticulatusNaud.)属高档果品,是日本和欧美市场上甜瓜的主销品种。我国的甜瓜生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大多是薄皮甜瓜和哈蜜瓜,而象爱璐斯(Ear...  相似文献   

12.
日光温室甜瓜嫁接栽培技术赵文斌(辽宁省葫芦岛市黄土坎乡农业站)在日光温室里通过嫁接技术,栽培薄皮甜瓜,为温室、大棚再创效益,探索了一条新路。一、育苗薄皮甜瓜(接穗)品种为红城脆,砧木为黑籽南瓜。1月20日用爱多收6000倍液将红城脆种子浸泡24小时,...  相似文献   

13.
如何引进适应本地区的甜瓜新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品种类型多种多样,不同的甜瓜传统产区都有其各具特色的传统品种,但由于多年种植,造成品种退化严重,而且原来各地的甜瓜品种类型较少,已不适应市场多元化的需求,因此在传统瓜产区,不论是西北的厚皮甜瓜,还是东部的薄皮甜瓜都需要更新品种;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保护设施的广泛使用,使得甜瓜种植格局发生了变化,原本厚皮甜瓜的种植只局限于西北干旱地区,现在在东部地区保护设施内也可种植早、中熟的厚皮甜瓜,这使得老瓜区和新瓜区都存在一个引进新品种的问题。1甜瓜品种的分类甜瓜按类型…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北方地区栽培的薄皮甜瓜多为常规品种,总糖量少有突破10%的,而且耐运输性能差,为此笔者开展了优质、耐运输、适应北方消费习惯的薄皮甜瓜育种工作。1989年从国外引入薄皮甜瓜新材料27份,在纯化的同时,对入选材料进行含糖量检测和品质鉴定,1991...  相似文献   

15.
常规方法栽培大棚薄皮甜瓜,植株易出现早衰现象,植株病害发生也较重,将棚菜种植技术应用到大棚薄皮甜瓜的种植上,采用“立架两收”栽培技术栽培大棚薄皮甜瓜,能较好地解决了生产中病害发生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薄皮甜瓜在丹东地区保护地生产面积多达6000hm^2,已成为该地区农民致富的一项主导产业。冬季日光温室薄皮甜瓜生产每667m^2产值可达3万元以上,是冷棚春季生产的2倍多。由于广大农民对冬季日光温室薄皮甜瓜生产技术掌握不全面而不敢轻易尝试,所以该地区保护地甜瓜95%以上的面积为冷棚春季生产,仅有不足5%的面积在冬季  相似文献   

17.
张立敏 《蔬菜》2006,(10):8-9
近年来,我国薄皮甜瓜(包括常规品种以及薄皮与薄皮的杂交一代)保护地栽培由于效益高,品质好,上市早等优点,面积迅速增加,但其突出的问题是不能重茬种植,病虫害严重,商品性状有待提高等。实践证明,优良的厚薄皮杂交一代,能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廊坊市骄子种苗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根据这一育种目标,在试配了多个组合的基础上,选育出了抗病、抗重茬厚皮甜瓜新品种“骄雪五号”。  相似文献   

18.
海藻糖对盐胁迫下薄皮甜瓜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薄皮甜瓜"齐甜一号"品种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海藻糖对NaCl胁迫下薄皮甜瓜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究海藻糖对NaCl胁迫下薄皮甜瓜耐盐性的影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0.4%NaCl胁迫下,当海藻糖浓度为0.4%时,显著降低了薄皮甜瓜O·2产生速率、质膜相对透性及MDA含量;显著增加了薄皮甜瓜SOD活性和POD活性;说明0.4%浓度海藻糖可有效提高薄皮甜瓜抗氧化系统的能力,有效缓解盐胁迫对甜瓜的伤害。  相似文献   

19.
薄皮甜瓜香味浓郁,味甜多汁,营养丰富,是深受消费者青睐的夏令消暑佳品。2015年以来,江苏省海门市蔬菜生产技术指导站引进多个优质薄皮甜瓜新品种,推广大棚安全优质栽培技术,扩大种植面积,以延长薄皮甜瓜的供应期,满足市场需求。该文从品种选择、茬口安排、培育壮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大棚薄皮甜瓜安全优质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选用云南黑籽南瓜,世纪星甜瓜根砧、掘金龙(白籽南瓜)等作砧木进行薄皮甜瓜嫁接试验,通过对嫁接苗成活率、甜瓜产量和品质等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掘金龙可作为台州市薄皮甜瓜嫁接的理想砧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