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甘蓝猝倒病是土传病害。 1发病症状常见症状有死苗和猝倒两种,死苗一般发生在播种后发芽出土前。种子尚未出土前遭受病菌侵染的称死苗;猝倒是指幼苗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前,幼苗基部出现水浸状病斑,变软。继而缢缩成细线状,导致幼苗地上部失去支撑能力而造成幼苗贴伏地面。  相似文献   

2.
1 春播蔬菜常见死苗的起因1 1 病害死苗 一是猝倒病。在整个苗期均可发生 ,而以分苗前较重。发病时幼苗基部近地面处呈水渍状萎缩、倒伏 ,叶色不变 ,主要是由苗床高温高湿 ,幼苗过密徒长所致。二是立枯病。多为害中后期幼苗 ,受害幼苗茎基部产生暗褐色病斑 ,显凹陷缢缩 ,萎蔫、失水 ,直至立着枯死。主要是苗床高温高湿 ,或气温忽高忽低所致。三是灰霉病。多在三月份以前发生 ,发病初期子叶先端变黄 ,以后基部产生褐色的斑点 ,叶脱落而仅剩幼茎 ,主要是由苗床低温高湿 ,特别是阴雨天浇水所致。1 2 冻害死苗 常发生在分苗以后 ,受冻叶…  相似文献   

3.
沤根在蔬菜育苗尤其是冬春蔬菜育苗期间常有发生,轻者零星死苗,重者成片死苗,各种蔬菜幼苗都可受害,其中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幼苗受害较重。生产中为降低幼苗沤根,提高幼苗质量,应优选育苗场地、设施,加强幼苗期管理,发现沤根后迅速采取清沟排渍、适当松土、撒干细土或草木灰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张石新 《蔬菜》2006,(1):24-25
在冬春保护地番茄育苗期,常会遭遇寒潮、降雪、重霜、阴雨等“冷阴湿”恶劣生境,此时如果再采用错误的管理模式,常会形成病苗、死苗,严重时造成幼苗成片枯死甚至全苗床毁种。为此,培育无病壮苗,抓好栽培管理和做好苗病防治是保护地番茄生产的首要条件。现将保护地番茄育苗时期中的死苗确认和救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不同生态型黄瓜种质资源的耐湿热特性,以3种生态型39个黄瓜品种为试材,进行常温条件下常湿(65%)和高湿(95%)试验;以不同热敏性的3种生态型6个黄瓜品种为试材,进行高湿条件下不同高温试验。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相对于常湿处理,高湿处理主要使黄瓜幼苗叶面积增加,叶绿素含量(SPAD值)降低,且变化幅度相对较大,而对地上部鲜质量和干质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品种间差异较大,并与生态型有关。高湿条件下,38~40℃高温对不同生态型黄瓜品种幼苗的生长指标主要表现为促进作用,44~46℃高温对大多数品种幼苗的生长指标表现抑制作用,42℃高温处理下幼苗的叶面积、地上部和根干质量能很好地区分黄瓜品种的耐热性。综上,42℃/32℃(昼/夜)+95%(空气相对湿度)可作为黄瓜品种耐湿热性鉴定的温湿度指标。  相似文献   

6.
邱伟 《吉林蔬菜》2017,(3):27-27
1不出苗播种后不出苗的原因是:种子存放年限过久或保存不当失去发芽能力;有的虽然能发芽,但发芽势弱,不能出土就死掉了;床土温度过低,种子不能发芽,覆土太厚时,芽子拱不出表土;底水不足,覆土太薄时,易产生芽干或落干。2出苗后死苗种子生命力差,虽然能出土,但不能继续生长而死亡;床土过干,导致幼苗干枯死亡;床土过湿,  相似文献   

7.
正1豌豆根腐病根腐病是豌豆的一种重要的土传病害,各地均有分布,常造成大片死苗,危害严重。1.1症状幼苗至成株均可发病,以开花期发病多,病株下部叶片先发黄,逐渐向中、上部发展,致使全株变黄枯萎主、侧根部分变黑色,根瘤和根毛明显减少,轻则造成植株矮化,茎细、叶小或叶色淡  相似文献   

8.
春季育蔬菜苗常发生死苗现象,其原因及防治措施如下。①病害死苗主要由于播种前苗床、营养土未消毒;菜苗出土后没及时喷药杀菌;以及苗床温、湿度管理不当等,引起猝倒病、立枯病发生。防治措施:a.苗床及营养土消毒。按每m2苗床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10g,与适量半干细土混匀,均匀撒于畦面,翻土拌匀后播种。配制营养土时,每m3营养土中加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100g,充分混匀后填装营养钵。b.加强苗床管理。幼苗80%出土后,喷施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杀菌防病,以后每隔7~10天喷施一…  相似文献   

9.
正1豌豆根腐病根腐病是豌豆的一种重要的土传病害,各地均有分布,常造成大片死苗,危害严重。1.1症状幼苗至成株均可发病,以开花期发病多,病株下部叶片先发黄,逐渐向中、上部发展,致使全株变黄枯萎主、侧根部分变黑色,根瘤和根毛明显减少,轻则造成植株矮化,茎细、叶小或叶色淡绿,个别分枝萎蔫,可开花结荚,但荚  相似文献   

10.
咨询台     
《蔬菜》2003,(1)
辣椒苗期发生的疫病如何进行防治?(咨询人:甘肃永登县王重英)答:应采用综合防治,具体措施包括:1.无病土育苗。可选用大田作物(未种过辣椒)田里的土作畦或做成营养钵或营养方育苗。2.切忌大水漫灌,改为小水或淋水的方法浇苗。3.注意变温管理,即出苗前高温,出苗后中温,分苗后高温,定植前低温,定植后高温的控温法,提高幼苗抗病力。4.注意放风降湿。5.发现中心病株时,拔掉病株,立即普遍用药,可使用的药剂包括:安克锰锌、普力克、克露、瑞毒铜等。喷药后注意放风降湿。 (解答人:李明远)咨询 1甜椒叶部的一种病害…  相似文献   

11.
对山定子(MainsbaccataBorkh.)幼苗根尖组织的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在遭到南京毛刺线虫(Trichodorusnajinjensis)侵染以后,被直接取食的细胞死亡,表现出细胞壁严重变形,部分分解,细胞器消失,整个细胞空间呈电子透明或仅在靠近细胞壁处存在少量电子密集的物质;未遭到直接取食但与死亡细胞邻近的细胞也发生畸变,这些均对根尖分生组织造成了破坏,导致根尖细胞死亡,并诱发丛簇根,这从组织学角度阐明了山定子幼苗感染南京毛刺线虫后发生短粗根病的成因。  相似文献   

12.
采用喷雾接种法对梨4个种28个品种的果实进行了轮纹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果实抗性不同,水红宵、金梨、八月酥、栖霞小香水、居里、黄县长把、秋子表现抗果实轮纹病;不同品种群间抗性差异显著,白梨系统中存在着丰富的抗性资源;不同品种感病程度不同,西洋梨品种三季单果侵染点数最多,感病最重;不同品种贮藏期发病速度不同;套袋对控制果实轮纹病的发生起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3.
辣椒疫霉菌RT-PCR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与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及其他8种常见土传病害病原菌Actin基因序列差异,设计并筛选出辣椒疫霉菌的特异性引物YM2F/YM2R,建立辣椒疫霉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并利用该体系定量检测人工模拟带菌样品及田间发病土壤样品中的辣椒疫霉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该引物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线性关系良好,灵敏度为1 × 10-1 pg ? μL-1,是普通PCR的100倍。该体系无需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即可对土壤中的辣椒疫霉菌进行快速、特异且定量检测。对田间土壤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病害发生、流行程度与病原菌密度成正比,从而为该病的流行监测和早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大蒜叶枯病及其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蒜叶枯病系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蒜叶和蒜薹,感病初期叶片呈白色斑点,后斑点逐渐扩大,严重时造成蒜叶枯死、植株不抽薹等,严重影响大蒜的高产稳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国内外大蒜叶枯病的发生与发展、防治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根肿病(clubroot disease)是十字花科蔬菜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近年来在我国大面积发生,明确根肿病的侵染途 径和防治方法对于十字花科蔬菜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通过对育苗基质人工接种芸薹根肿菌,发现基质带菌可导致十字 花科根肿病的发生,且带菌量越多根肿病发生越严重。在基质带菌量(芸薹根肿菌休眠孢子)为3×103 个·mL-1 的条件下, 采用基质拌药法测定7 种药剂消毒育苗基质对大白菜和花椰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0% 氟啶胺悬浮剂和10% 氰 霜唑悬浮剂对根肿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均达到100.00%,而且对大白菜和花椰菜幼苗安全,可以作为基质消毒防治根肿 病的药剂。  相似文献   

16.
利用洋葱育苗移栽比种子直播具有虫害少、秧苗健壮、产量高的优势,通过开展洋葱育苗工作,选择高产、抗病洋葱品种提高了秧苗抗病性,进行土壤消毒减少了土传病害及苗期病害的发生,实现了洋葱每667 m2育苗55万株/年,育苗纯收入16 500元;同时,对洋葱露地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索,包括田间水肥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治等方面,每667 m2洋葱产量最高可达8 500 kg,纯收入4 400~11 300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2012年5-10月在田间自然感病条件下对开远、临沧、保山、德宏4个地区41个国家甘蔗体系新品种(系)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明确了新品种(系)中开远综合试验站的云蔗05-49、云瑞06-189、云蔗05-51、桂糖30号、云蔗99-91受甘蔗螟虫危害重;云蔗03-103受黑稳病、花叶病危害重,云蔗99-91、桂糖02-467受花叶病危害重.德宏和临沦综合试验站的福农38号、福农1110、粤甘24号、云蔗99-91、桂糖31号、云蔗99-596、云蔗03-258、桂糖02-901、云瑞06-189受梢腐病危害重,福农40号、柳城03-1137、粤甘26号、粤甘35号、粤甘39号受锈病危害重,福农0335、桂糖31号、挂糖32号受褐条病危害重.4个地区甘蔗黄斑病和黄叶病危害重的品种较少.并根据以上结果提出了病虫害防治和品种布局建议.  相似文献   

18.
辣椒采后病害发生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东省广州、增城采收辣椒,在常温(25 ℃)贮藏条件下观察辣椒采后病害的发生情况,测定采收时无病害症状的辣椒组织中病菌的潜伏侵染率。结果表明:辣椒采后在25 ℃下贮藏,发生的病害有果腐病(Fusarium sp.)、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软腐病(Erwinia carotovora)、黑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疫病(Phytophthora capsici)、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且5 d后开始表现病害症状。其中果腐病、炭疽病、软腐病是辣椒采后的主要病害。辣椒采后病害主要从果柄部位开始发生,向果蒂和果身部位扩展,最后引起整个辣椒果实腐烂。辣椒果柄、果蒂是带有潜伏侵染菌较多的部位,从果柄、果蒂组织中分离出的病菌有炭疽病、链格孢菌、镰刀菌、灰葡萄孢菌和欧氏杆菌,从果身组织中只分离出炭疽菌、链格孢菌和欧氏杆菌。伤口是辣椒采后病害病原菌侵入的主要通道,伤口接种的处理发病率高,无伤口接种的处理不发病。剪除果柄可明显减轻辣椒采后病害的发生,提高辣椒的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天津市静海县双塘乡朴楼梨园土壤中含有Xiphinemathornei,Criconemoidessp,Heli-cotylenchussp.和Scutellonemasp.4种主要寄生线虫,其中Xiphinemathornei发生频率为75%,平均密度为53条/200ml土壤,为优势种群,检查梨树根系发现根尖形成典型的极尖瘤,占所取样品总数的36.5%,病情指数为13.2。地上部观测发现枝条稀疏。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田间微区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不同土壤消毒结合微生物菌剂方法对连作茄子黄萎病防控和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消毒结合枯草芽孢杆菌处理(BB)显著降低了根际真菌Ace、Chao和Shannon指数,分别比连作茄子处理(CK)降低了23.29%、19.78%和42.71%,黄萎病病原菌数量与病情指数分别比CK处理降低97.2%和51.6%。茄子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和黄萎病病原菌数量呈显著正相关性。根际土壤主要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相对百分比在各处理中均大于50%。BB处理显著增加了接合菌门(Zygomycota)的相对丰度,比CK处理增加了73.3%,但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分别降低33.6%和61.1%;与对照处理(CK)和化学农药消毒(CF)相比,BB处理和土壤消毒处理(BF)毛壳菌(unclassified_f_Chaetomiaceae)和被孢酶属(Mortierella)等有益菌相对丰度增加,镰刀菌属(Fusarium)和马杜拉分枝菌属(Madurella)等病土传病原菌的相对丰度降低。土壤消毒并配施枯草芽孢杆菌改变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使茄子黄萎病得到有效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