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连续3年夏季在南京进行不同类型遮阳网在不同栽培方式下对夏白菜产量影响的试验。表明:在晴热型夏季,遮阳网的各种覆盖方式均有明显增产效果;但在多阴雨的冷夏型夏季,仅以遮光率为42% ̄45%的灰网在大棚覆盖方式下有一定的增产效果。所以要因夏季气候型的不同而正确选用网型和活用揭盖管理技术,才能获得最佳效益而防止负效应的发生。80年代末农用塑料遮阳网,在南方夏季蔬菜育苗与生产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克服夏季蔬  相似文献   

2.
对组培生姜在高温条件下进行覆盖不同遮光率遮阳网的田间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夏季高温期间覆盖遮阳网栽培能有效改善高温对组培生姜生长的影响,提高产量,增产幅度在5.6%~13.19%之间,增产效果极显著。  相似文献   

3.
2001年、2002年使用黑色SZW—10型遮阳网,进行夏季蔬菜育苗,直接覆盖叶菜类和秋季棚室生产的应用试验。调查出苗日期、秋苗素质、叶菜类产量及遮阳网对光照和温度的影响,并与气象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遮阳网具有明显的降温、避光作用,降温效果可达2.4℃,可避光58.26%;昼夜温差小的夏季,使用遮阳网覆盖育苗有利于出苗,并明显提高秋苗素质;用于春菜夏种的反季节栽培具有增长作用。但是,夏季降雨多,日照时数少,气温低,相对湿度高的年份效果不好,反4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1992、1993年连续2个夏季对不同类型遮阳网在不同栽培方式下对小白菜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整个生长期内盖网,虽可提高小白菜外观品质,但其内在品质如Vc、蛋白质含量下降,硝酸盐积累增多。进一步试验证明,实施采收前5天揭网处理了可使内在品质达到或超过露地栽培水平。  相似文献   

5.
遮阳网覆盖可减轻夏季高温、强光、雷暴雨、台风、干旱、病虫害等不利环境条件的影响,改善被覆盖作物的生长条件,是苏南地区夏季蔬菜生产尤其是速生绿叶菜的一项重要措施.传统的钢架大棚遮阳网覆盖方式以人工徒手覆盖为主,每天需覆网揭网,费时费工,且易对棚膜及遮阳网造成损坏,大棚宜机化改造增加了棚体的宽度和高度,覆网揭网难度加大,框...  相似文献   

6.
以番茄品种中杂105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遮光率的新型白色遮阳网和传统黑色遮阳网覆盖对网室内温光环境、番茄幼苗生长指标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遮阳网遮光率的降低,网室内光量子通量密度(PFD)、气温、5cm和10cm地温均呈升高趋势。遮光率50%的黑色遮阳网和白色遮阳网的透射光谱明显不同,黑色遮阳网对紫外光的透光率较高,对可见光和红外光的透光率差别不大;而白色遮阳网对紫外光和部分红外光的透光率明显低于可见光。随着遮光率的降低,两种颜色遮阳网处理的番茄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干质量、壮苗指数、光合色素含量、根系活力和叶片厚度均增加。综合来看,夏季番茄育苗宜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遮光率20%~40%的遮阳网,其中遮光率20%的白色遮阳网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以京研快菜为试材,设置遮阳网、遮阳网+ 外侧喷雾、遮阳网+ 内侧喷雾3 种降温处理,研究不同降温方式对日光温室环境指标的影响,以及对越夏快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夏季晴朗天气,3 种降温方式均能降低日光温室室内温度,其中遮阳网+ 内侧喷雾处理的降温效果最好;3 种降温处理均能提高快菜植株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遮阳网+ 内侧喷雾处理的快菜株高和叶片数显著高于仅遮阳网处理及对照,增设喷雾处理的快菜单株质量显著高于仅遮阳网处理且品质更好。  相似文献   

8.
夏季强光、高温、暴风雨以及病虫害对蔬菜生产不利,常常导致蔬菜多病虫、产量低、品质差,而采用“两网一膜”(即覆盖塑料薄膜、防虫网、遮阳网)技术,可起到遮光、降温、避雨、防虫的作用,能提高夏季蔬菜的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9.
以辣椒品种“国禧109”为试材,采用田间温室大棚土壤栽培的方法,研究了有无遮阳网覆盖对温室小气候和辣椒植株蒸腾作用的影响,以及有无遮阳网覆盖对辣椒生长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设施遮阳降温措施的改进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采用透光70%的黑色遮阳网进行覆盖的温室内太阳辐射强度及温室温度均得到显著降低,同时根据Penman-Monteith模型,通过计算得出采用透光70%的黑色遮阳网进行覆盖的温室内辣椒植株的蒸腾速率较无遮阳网覆盖的温室显著降低,从而降低了温室的蒸腾作用;与无遮阳网覆盖的温室相比,采用透光70%的黑色遮阳网进行覆盖的温室内的辣椒产量提高了39.3%,维生素C含量提高了21.2%,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54.7%。夏季温室大棚采用遮阳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辣椒果实的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不同浮面覆盖材料对小白菜和菠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无纺布、遮阳网对冬季蔬菜浮面覆盖的试验表明,20、30、40g/m2无纺布、25g/m2粘纺布和SZW10型银灰色遮阳网的透光率,分别为87%、79%、73%、72%和55%。覆盖后土壤含水量比对照增加51.41%~12.46%,其中以25g/m2粘纺布保湿性最好,其次是40g/m2无纺布。20g/m2无纺布覆盖增温效果明显,地面温度比不覆盖的对照增加0.8~2.6℃,5~20cm土层无论晴天、阴雨天均有增温趋势,尤其是5cm土层增温达1.8℃。浮面覆盖对矮脚黄小白菜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增产效果明显,其规律为30g/m2无纺布>20g/m2无纺布>25g/m2粘纺布>40g/m2无纺布>SZW10型银灰色遮阳网,对菠菜的增产效果类同矮脚黄小白菜。  相似文献   

11.
番茄不同生育阶段遮荫对光合作用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刘贤赵  康绍忠 《园艺学报》2002,29(5):427-732
 研究了番茄夏季不同生长阶段午间遮荫对光合作用、干物质分配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遮荫使番茄初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午间气孔导度(Gs) 和胞间CO2 浓度(Ci) 增加, 75%遮荫显著降低净光合速率(Pn) , 但盛花期中度遮荫( 40%遮荫) 的Pn 随着遮荫时间的增加逐渐上升, 在末花期阶段表现尤为明显, 8 d 平均Pn 比对照增加22%, 蒸腾速率也显著增加。在初花和盛花期, 重度遮荫( 75% 遮荫) 显著降低根、茎干样质量, 但中度遮荫使末花期的根、茎干样质量分别比对照( 不遮荫) 增加43%和22%, 叶干样质量的增加不明显。初花期遮荫对果实产量影响不明显, 但盛花期75%遮荫的总产量和有效产量显著降低; 在末花期, 与对照相比, 40%的遮荫使总产量和有效产量显著增加, 单果质量亦增加35%。这些结果表明, 末花期午间适度遮荫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 增加干样质量和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12.
遮荫对红叶桃叶片光合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斌斌  姜卫兵  翁忙玲  韩键 《园艺学报》2010,37(8):1287-1294
研究了夏秋季全光照(对照)和连续遮荫条件下(中度遮荫、重度遮荫)红叶桃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夏秋两季,红叶桃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均随遮荫程度的增加而升高,而比叶重(SLW)、净光合速率日积分值(DIV of Pn)、光补偿点(LCP)和羧化效率(CE)变化趋势则相反;遮荫下红叶桃表观量子效率(AQY)夏季高于对照而秋季低于对照,水分利用效率日积分值(DIV of WUE)则与之相反;遮荫的红叶桃叶绿素(Chl.)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夏季遮荫使红叶桃叶片花色素苷(Ant.)含量高于对照;遮荫条件下花色素苷含量/叶绿素含量(Ant./Chl.)始终低于对照;全光照下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表现双峰曲线,存在光合“午休”,而遮荫下“午休”现象消失。因此,遮荫可减轻红叶桃光抑制,但不利于光合积累和叶片彩色的呈现,红叶桃更适于栽植在全光照条件下。  相似文献   

13.
夏季遮阴对猕猴桃园生态因子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中华猕猴桃翠玉和美味猕猴桃米良一号为试材,研究高温季节(7月初-9月底)不同遮阴强度(0、25%、50%、75%)对猕猴桃园生态因子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未遮阴的自然条件下,猕猴桃叶、果表面温度极高,蒸腾强烈,叶片光合作用出现严重的"午休"现象,表明树体处于严重的胁迫状态;遮阴可在一定程度上降温增湿,改善猕猴桃冠幕微环境,大大降低叶温和果温,有效消除叶片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翠玉适宜的遮阴强度约为25%,米良一号约为50%。遮阴对翠玉叶片蒸腾速率无显著影响,但对米良一号的影响较大。可见,适度遮阴能有效缓解夏季高温强光对猕猴桃的危害,但过度遮阴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在自然光照条件下不同遮光措施对几种芽苗菜生长、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选用遮光率分别为90%、65%、50%的常规遮阳网对豌豆、萝卜和向日葵3种芽苗菜进行遮光处理,以不遮光处理为对照,测定分析不同处理栽培盘内温、湿度变化及芽苗菜的生长、产量、品质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遮光处理对栽培盘内温度的影响具有时段性。在白天(06:00—18:00),遮光处理均不同程度降低了栽培盘内的温度,且遮光率越高、光照越强,温度降低幅度越大,在15:00,90%、65%遮光率处理的温度分别较对照降低14.9%、11.4%;遮光处理栽培盘内湿度均较对照有所增加。遮光处理的3种芽苗菜百株地上部鲜质量、产量、VC含量和口感评定分值均有不同程度增加,百株地上部干质量、叶绿素含量、纤维素含量均有所下降,其中65%遮光率处理的萝卜苗百株地上部鲜质量、VC含量、口感评定分值均最高,产量居第2位,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27.6%、3.8%、52.6%和38.6%;65%遮光率处理的豌豆苗产量最高,较对照显著增加5.4%,90%遮光率处理的豌豆苗VC含量、口感评定分值均最高,较对照分别显著增加4.6%、169.2%,纤...  相似文献   

15.
遮荫对匙叶天南星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9,自引:3,他引:46  
范燕萍  余让才 《园艺学报》1998,25(3):270-274
研究了不同遮荫程度对观叶植物匙叶天南星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75%和50%的遮荫条件下,匙叶天南星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上升,叶片浓绿,植株生长快,叶片较大,叶片数增多;叶片叶绿体结构完整,有较完整的片层结构;植株净光合速率较大,呼吸速率减弱。在广州夏季气候条件下,适度遮荫有利于促进匙叶天南星的生长,提高其观赏品质。  相似文献   

16.
遮阴对日光温室柑橘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年生枳砧砂糖橘为试材,研究不同遮阴处理对温室柑橘树冠微环境、柑橘生长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未遮阴的日光温室条件下,中午光合有效辐射强、温度高、相对湿度低,柑橘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遮阴可显著降低光合有效辐射,降低柑橘树冠温度,增加树冠相对湿度,柑橘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表现为"单峰型"。遮阴处理对新萌发夏梢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随着透光率的降低,柑橘枝长、枝粗、枝条数降低。遮阴处理使柑橘叶片单叶面积增大,叶片变薄。遮阴使叶绿素b含量增加,随着透光率的降低,叶绿素a/b值变小。一层遮阴柑橘幼果坐果率比对照提高了16.44%,二层遮阴处理坐果率为0。  相似文献   

17.
以文心兰切花品种‘金辉’为试材,研究了在遮光率分别为60%、70%、80%、90%条件下其生长发育和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切花文心兰生长发育和生理指标与光照条件的关系,以期为筛选适宜光照条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持续60%遮光率显著降低花序梗长,且在夏季强光照时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相对电导率显著上升;持续90%遮光率显著降低茎叶中可溶性糖、还原糖含量,同时假鳞茎长、假鳞茎茎围、开花率、花序长、分叉数及花朵数也显著降低;持续70%遮光率不仅开花率、花序长、分叉数及花朵数最高,且在夏季强光照时可溶性糖、还原糖的累积量最高,利于文心兰切花栽培。  相似文献   

18.
人工驯化栽培紫背天葵可周年生产且产量较高,但夏季和秋初产量极低。研究通过不同扦插时间、不同种植密度及遮阴等方式探讨其越夏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幼苗徒长程度对黄瓜植株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华北型黄瓜品种津春4号和欧洲温室型黄瓜品种戴多星为试材,采用遮光处理获得不同徒长程度的黄瓜幼苗,研究了幼苗徒长程度对黄瓜植株生长发育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遮光条件下,黄瓜幼苗发生不同程度徒长,定植后对植株生长发育和果实产量品质影响显著。徒长苗株高和下胚轴长显著高于对照苗,茎粗、叶面积、干质量、干物质含量以及根冠比和壮苗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苗。定植后,植株株高、茎粗、叶片数和叶面积仍与对照苗差异显著。与对照苗相比,徒长苗初花期延后,第1雌花节位升高,平均单株结果数、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和前期产量均显著下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VC含量也显著降低。说明黄瓜徒长苗定植后对植株生长发育和果实产量与品质有显著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新植甘蔗采用光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不同覆盖方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地膜全膜覆盖较半膜覆盖与不盖膜具有较好的增温保湿作用,农艺性状表现较好,增产增糖效果明显.全膜覆盖平均蔗茎产量10595kg/667m2,较半膜覆盖增产1748 kg/667m2、增19.8%,差异达5%显著水平;较不盖膜增产2650 kg/667m2、增33.4%,差异达1%极显著水平.试验实施90d未发现光降解膜降解破口迹象,降解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