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的胚胎性别鉴别技术在其繁殖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移植已知性别的胚胎,控制后代的性别比例,将给奶牛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的出现,应用PCR法鉴别奶牛胚胎性别已成为现有性别鉴别方法中最为有效,并且可进一步实现商品化生产性别鉴别胚胎的一项技术。近几年,胚胎移植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推广,但实践中真正将胚胎性别鉴别技术应用于奶牛繁殖生产还有某些问题值得注意,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孙肖明 《中国牛业科学》2013,39(2):55-56,59
性别控制是通过对动物的正常生殖过程进行人为干预,使母畜按照人们的愿望所需性别后代的繁殖技术。通过控制奶牛性别不仅可以增强奶牛选择强度,提高繁殖力,加快遗传育种进程,还能促进奶牛向质量型发展,对奶牛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奶牛胚胎性别鉴别技术在生产中应用的几个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的胚胎性别鉴别技术在其繁殖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移植已知性别的胚胎,控制后代的性别比例,将给乳牛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的出现,应用PCR法鉴别奶牛胚胎性别已成为现有性别鉴别方法中最为有效,并且可以进一步实现商品化生产性别鉴别胚胎的枝术。  相似文献   

4.
奶牛的性别控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产雌的奶牛是影响奶牛场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奶牛的性别控制至关重要。20世纪90年代White等就通过胚胎鉴别控制奶牛的性别,刘嗣枢(1985)、王亚鸣(1975)、Kaneko(1984)、李方来(1984)、Adimolaj(1977)和Steeno(1974)等应用了各种方法对精子进行处理以达到控制性别的目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性别决定机理奶牛的性别主要受内因和外因两个因素影响,其中内因(遗传因素)起决定使用。产雌雄主要取决于与X-卵子结合的是X-精子还是Y-精子。1.1性别决定基因在多数哺乳动物的Y染…  相似文献   

5.
奶牛胚胎性别鉴定技术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性别控制问题是很早就被人们重视和研究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这一方面是由于性别是个非常复杂的重要发育性状.这种复杂性不仅表现在性别分化的多个层次和深度上,而且在性别的形态表现、机能变异方面也非常广泛.因此对性别的决定机理、系统发生以及机能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也是现代生物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另一方面,对生物性别的控制是多年来人们梦寐以求的愿望.因为通过性别控制可以使某些受性别限制的性状(如母牛泌乳、公鹿生茸)和受性别影响的生产性状(如产肉、产毛)在更多的理想性别中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增加育种中的选择强度而获得最大限度的遗传进展和排除畜禽群体中的有害基因等.  相似文献   

6.
奶牛的胚胎性别鉴定对奶牛的繁殖、育种、生产管理和遗传疾病的防治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笔者较系统地阐述了奶牛胚胎性别鉴定技术的原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各种胚胎性别鉴定的方法和比较,胚胎性别鉴定技术在奶牛快速繁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家畜胚胎的性别鉴定和后代性比例的控制,是现代畜牧科学研究和生产的重大课题之一,它对提高畜牧生产的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人们对不同用途(品种)的牛,有着不同的要求。由于性别不同,牛的生产性能和特点也不相同,性别之间的经济价值也相差悬殊。对奶牛来说,产奶母牛的经济效益较高,因此人们都希望它多产母犊。但在自然条件下,奶牛产雌雄比例接近1:1,所以人为的控制出生犊牛的性别,一直是奶牛业的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8.
奶牛性别控制(Sex Control)是通过人为干预或操作,使母牛按照人们需要繁殖后代的生物技术。通过性别控制可以增强奶牛选择强度,提高繁殖效率,加快遗传育种进程,增加良种奶牛数量,提高牛群质量,促进奶牛向质量型发展,因而性别控制对奶牛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奶牛性别的有效控制对显著提高优质奶牛的繁殖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奶牛性别控制有效方法、实际应用加以综述,主要介绍精子的流式细胞分离技术,性控精子应用准确率达92.3%以上;奶牛早期胚胎性别PCR鉴定,准确率达1009/5,通过环境控制对奶牛性别的影响并不显著,目前性控精子的应用是最理想的性别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10.
奶牛性别控制技术对整个奶牛业经济效益和产业化程度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奶牛性别控制的途径、方法、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1.
翔宇 《山东饲料》2010,(9):32-32
奶牛性别控制是指通过人为的手段进行干预,使母牛按照人们的意愿繁殖出特定性别后代的技术。 正常奶牛产母犊率为32.4%至46.2%,对畜牧业生产而言,奶牛业发展需要更多的母牛产奶,所以这严重地制约了养牛业的发展。而随着胚胎移植等繁殖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国内外对奶牛生母犊的控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这种控制主要有3条途径:一是在人工授精前通过对X精子与Y精子分离而控制性别;二是在胚胎移植前对胚胎的性别进行鉴定以控制性别;三是控制外环境来控制性别。现综合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家畜胚胎性别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及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畜胚胎的早期性别鉴定技术是家畜性别控制技术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家畜胚胎移殖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胚胎冷冻,切割及核移殖技术等的发展,家畜的性别控制技术愈来愈显得重要。它一直是畜牧生产和科研关注的热点。本文就家畜胚胎性别鉴定的意义、分子生物学方法及研究现状等方面加以综述。1性别控制的意义通过家畜胚胎早期性别鉴定实现性别控制,一方面能大大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由于人工授精技术的普及,公畜的需要量越来越少。因此,奶牛、奶山羊、犬、兔,都以雌性价值高。而在实际生产中,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也需人为地控…  相似文献   

13.
哺乳动物早期胚胎性别鉴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性别控制技术已经成为繁殖生物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哺乳动物的性别控制是指通过对精子或胚胎的性别鉴定以达到调控子代性别的目的。目前,哺乳动物性别控制的方法很多,主要有精子控制法和早期胚胎性别控制法等。文章主要介绍了早期胚胎性别鉴定方法的基本原理、研究现状、优缺点及在畜牧业中的应用,为进一步探讨哺乳动物的性别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奶牛性别控制技术研究及其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奶牛的性别控制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在人工授精前通过对X精子与Y精子分离以控制性别;二是在胚胎移植前对胚胎的性别进行鉴定以控制性别;三是通过控制外环境来控制性别。1人工授精前的性别控制奶牛染色体的数目为60条,其中58条为常染色体,另外两条为性染色体即X、Y染色体,一般认为雄性动物胚胎的性染色体为XY型,雌性动物胚胎为XX型。由于Y染色体只在公牛才含有,因此,精卵结合时精子的类别就决定了奶牛的性别。X精子与Y精子之间存在着微弱的生物学差异,根据精子的形态、DNA含量、比重、膜电荷、抗原性、体积等差异,实施…  相似文献   

15.
<正> 前言 家畜胚胎性别鉴定的目的在于在胎儿出生前就确定其性别,以便通过人工方法控制出生后的雌雄比例,就畜牧生产而言,理想的性比例起码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1)使受性别限制的生产性状(如泌乳性状)和受性别影响的生产性状(如肉用性状,毛用性状等)能获得更大的效益,(2)增强选种中的选择强度,以获得最大的遗传进展,(3)排除畜群中有害的基因或基因型。  相似文献   

16.
1性别鉴定的意义 性别鉴定意义重大.在科研和生产上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首先,能够控制某些性别限制或性别影响的性状,如奶牛的产奶性能,肉牛的产肉性能,还有产毛性能,产蛋性能等,从而更好的为人类服务,提高生产上的经济效益;其次,能够消灭某些与X染色体有炎的性连锁疾病.消灭不理想的隐性性状;可以加快遗传进展和畜群的更新,促进畜牧业的发展;科研上,能够促进发育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研究雌雄发育过程中的分化差异;此外,性别鉴定在考古学和法医学等方面应用也很广泛。性别鉴定无论从科研上,或者从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上来说,都有很大意义。现在,超数排卵、活体采卵、体外受精、体外培养、胚胎分割和性别鉴定成为一套体系,必将在未来的科研和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性别控制技术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性别控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受精之前控制和受精之后控制。前者是通过对精子的体外干预,使在受精之时便决定了后代的性别。后者是通过对胚胎性别进行鉴定,从而获得所需性别的后代。性别控制技术在畜牧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控制后代的性别比例可增加选种强度,加快畜禽育种进程,同时也可提高珍稀动物的繁殖、保种进程;其次,通过控制胚胎  相似文献   

18.
奶牛胚胎移植产业化及相关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胚胎移植是继人工授精之后奶牛繁殖技术的又一次革命。这项技术能充分发挥优秀母牛的遗传和繁殖潜力,极大地增加优秀个体的后代数。其从研究到应用已有30多年的历史,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将其用于奶牛生产或商业运作。该项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将对我国奶牛业的发展、满足饲养者对良种奶牛的急迫需求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1 奶牛胚胎移植产业化的概念 奶牛的人工授精,特别是冷冻精液的普及是奶牛繁殖技术的一次重大的革命,对全世界奶牛业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充分发挥了优秀种公牛的利用率,加速了奶牛的遗传改进速度。奶牛胚胎移植是继人工授精之后奶牛繁殖技术的又一次革命。充分发挥了优秀母牛的遗传和繁殖潜力,极大地增加了优秀个体的后代数。这项技术从……  相似文献   

20.
奶牛性别控制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性别的差异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其利用的价值。对于奶牛养殖业,性别控制和早期胚胎的性别鉴定是人们长期以来期望应用到养殖业中的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由于胚胎冷冻、胚胎分割及胚胎移植技术的发展,奶牛的性别控制显得越来越重要而且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