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四川地方猪的种质特性,本试验测定了成华猪、雅南猪、青峪猪、内江猪、丫杈猪和凉山猪6个纯种地方猪的肥育性能、胴体性能、肉质常规理化指标和代谢组(滋味物质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相关肉质指标.结果:丫杈猪的日增重、料重比、屠宰率和眼肌面积均显著或极显著地优于成华猪(P<0.01或P<0.05),油酸+亚油酸和己醛+壬醛含...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巴克夏猪与地方猪种的杂交效果,试验将巴克夏猪分别与6个地方猪种(成华猪、雅南猪、青峪猪、内江猪、丫杈猪和乌金猪)杂交,测定了360头杂交猪的肥育性能和180头杂交猪的胴体性能、肉质常规理化性能、滋味物质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巴克夏猪×丫杈猪的料重比和瘦肉率均极显著优于巴克夏猪×成华猪和巴克夏猪×青峪猪(P0.01),眼肌面积显著高于巴克夏猪×成华猪(P0.05)、极显著高于巴克夏猪×青峪猪(P0.01);巴克夏猪×雅南猪的肉色评分极显著低于巴克夏猪×丫杈猪、巴克夏猪×乌金猪和巴克夏猪×成华猪(P0.01),硬脂酸含量显著高于巴克夏猪×丫杈猪和巴克夏猪×乌金猪(P0.05)。说明巴克夏猪×成华猪和巴克夏猪×青峪猪杂交后代的胴体性能较差,巴克夏猪×雅南猪杂交的肉质风味较差,巴克夏猪×丫杈猪杂交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3.
杨雪梅  梁艳  陶璇  刘锐  吕学斌 《养猪》2012,(3):63-64
试验初步探明了丫杈猪的发情规律,其发情周期为20.56 d、持续期为4 d,妊娠期为114.88 d。对丫杈猪的繁殖性能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丫杈猪初产母猪繁殖性能明显低于经产母猪,其中产活仔数低1.42头,初生窝重低1.2 kg,21日龄个体重低0.1 kg,35日龄个体重低0.9kg。杂交试验表明,丫杈猪与其他品种猪杂交后,繁殖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梅山猪、通城猪与湖北白猪的杂交猪生产性能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先文  华升  梅书棋  张健 《养猪》2006,(6):49-50
此试验以梅山猪、通城猪为父本,测定其与湖北白猪的杂交猪肥育性能、胴体与肉质性状及繁殖性能。结果表明,梅湖杂交猪肥育期日增重514.39g、料重比3.56、瘦肉率56.53%、肌内脂肪含量3.91%,初产母猪产仔数12.36头、产活仔数11.73头,二胎母猪窝产仔数15.67头、产活仔数15.17头;通湖杂交猪肥育期日增重511.47g、料重比3.72、瘦肉率53.72%、肌内脂肪含量3.51%,初产母猪产仔数10.32头、产活仔数10.24头,二胎母猪产仔数12.20头、产活仔数11.80头。两组合料重比、初产产活仔数差异显著;瘦肉率、肌内脂肪含量、初产及二胎产仔数差异极显著。说明杂交猪具有良好的繁殖性能和胴体与肉质性状,且梅湖杂交组合效果优于通湖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5.
大围子猪不同杂交组合性能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试验以湘黄猪、杜洛克猪、英系大白猪和丹系长白猪为父本,组配黄围、杜围、大围和长围等组合,观察大围子猪不同杂交组合的繁育、肥育和屠宰等性能表现。结果表明:黄围和杜围的产仔数较多(13.62头和13.12头)、60日龄育成率较高(92.24%和89.49%)、60日龄窝重较大(190.63kg和173.70kg)、日增重较大(579.21g和539.75g)、瘦肉率较高(55.94%和54.94%)和胴体肉质较优。经最小二乘方差分析,繁育和肥育性能组合间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优质瘦肉型猪爱平系生长肥育性能选育进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爱平亲本系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约克夏猪等5个世代开展选育与定向杂交组配的同时,对其亲本系及杂交组合生长肥育性能的选育进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爱平亲本系杜洛克、长白、大约克以及长大、杜长大等组合的日增重高世代相对于低世代的选育效应分别达151.35 g、153.48 g、196.36 g和196.06 g、128.85 g,生长强度相应提高率达15.48%、22.54%、17.89%、22.2%、20.89%;饲料转化效率提高幅度最高达11.50%、14.53%、15.46 %、18.42%和9.06%;爱平系长大、杜长大等组合生长肥育全期日增重和料重比杂种优势率最高达7.28%、19.96%和9.25%、12.14%;与国内优质瘦肉型猪品系或配套系选育及常规杜长大与杜大长等组合商品猪的肥育性能相比,爱平系在总体上已有较大提高.这表明爱平系选育取得了良好进展.  相似文献   

7.
大蒲莲猪与斯格猪杂交性能及胴体肉品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测定了大蒲莲猪与斯格猪杂交商品猪的生长肥育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结果表明:试验猪的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35~100 kg平均日增重788.34 g,料重比2.84∶1。屠宰体重113.23 kg,胴体瘦肉率52.73%;肉质优良,肉色和大理石纹评分分别为3.65、3.43,pH1值为6.17,失水率、滴水损失低,分别为10.84%和1.51%,剪切力较小为48.58 N,肌内脂肪含量高为3.70%。每100 g背最长肌中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2.5975 g、17.9325 g、8.9175 g,鲜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率和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率分别为79.3630%和39.4594%,肌肉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测定杜长梅和杜长大杂交组合的繁殖、肥育性能、胴体品质与肉质.测定猪数两个组合分别为52头和93头母猪及其年产全部后代(总计4026头).结果表明仔猪28日龄断乳,年产均达2.43胎.杜长梅组合每胎产仔13.89头,60日龄育成13.2头,窝重244.2 kg,年育成仔猪32头;杜长大组合相应为11.26头、10.4头、212 kg和25.4头.杜长梅杂种猪(20~90 kg)肥育期日增重752.7 g,料重比3.10(39.55MJ),初生~90 kg饲养期仅157 d;杜长大杂种猪相应781.2g、2.77(35.34 MJ)、149.6 d.杜长梅杂种猪瘦肉率为58.79%,肉色2.8分、pH6.6、失水率6.4%;杜长杂种猪相应为65.4%、2.5分、6.38和12.7%.  相似文献   

9.
白雅琴 《养猪》2006,(6):17-20
选用体重20kg左右的杜长大、杜长本杂种猪各16头,分别饲养于种养结合棚和弓形暖棚舍至90kg,育肥期116~156d,测定暖棚类型和杂交组合对肥育猪育肥效果和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养结合棚和弓形暖棚舍肥育猪的日增重分别为578g和451g,棚舍类型对增重效果的影响极显著;杜长大和杜长本日增重分别为520g和494g,杂交组合对增重效果的影响不显著。种养结合棚肥育猪的料重比为3.47,低于弓形暖棚舍的3.99;杜长大和杜长本料重比分别为3.61和3.86。杂交组合和棚舍类型对猪肉品质均无明显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0.
陈建清  倪黎纲  曹进 《猪业科学》2016,(11):130-131
本试验选取2个苏姜猪扩繁场进行测定,观察苏姜猪的环境适应性和生产性能。结果显示:苏姜猪表现出良好的繁殖、生长性能,经产母猪平均产仔数达到13.51头;生长肥育猪30~90 kg阶段平均日增重达到678.06 g,料重比3.19。与长白猪杂交F1代,30~90 kg阶段平均日增重分别达到706.73 g,料重比3.05;但与皮特兰杂交F1代生产性能较差。因此,在苏姜猪扩繁推广中,建议使用长白猪杂交生产商品猪,不建议使用皮特兰公猪杂交。  相似文献   

11.
《养猪》2017,(4)
为研究发酵棉籽粕对保育猪、生长猪和肥育猪的生长性能及健康状况的影响,选择杜长大保育猪、生长猪和肥育猪各120头,每个阶段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保育猪、生长猪和肥育猪饲喂相应阶段的基础饲粮,试验组保育猪、生长猪和肥育猪分别饲喂用2%、6%、9%发酵棉籽粕等量代替基础饲粮中豆粕的饲粮。结果表明,保育猪末重显著增加1.63 kg,日增重显著增加44.29 g,料重比显著降低4.94%,腹泻频率降低6.9个百分点,发病率降低11.3个百分点,死亡率降低3.1个百分点;生长猪末重显著增加3.31 kg,日增重显著增加62.04 g,料重比显著降低5.99%,腹泻频率降低4.5个百分点,发病率降低5.9个百分点,死亡率降低1.8个百分点;肥育猪末重显著增加3.37 kg,日增重显著增加80.21 g,料重比显著降低4.73%,腹泻频率降低1.5个百分点,发病率降低2.0个百分点,死亡率降低1.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60—100kg肥育猪可消化氨基酸需要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大白×长白杂交猪60头,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圈),每个重复3头猪.5个处理饲粮DLys水平分别为0.30、0.41、0.53、0.64和0.75%,相应的CP分别为7.69、10.24、12.62、15.19、17.57%.饲粮等能(13.68MJ DE/kg),等氨基酸模式,其氨基酸模式DLysD-SAADThDTrp为100636720.试猪始重61.18±5.20kg,末重100.04±6.04kg.试验除考察生产性能外,试验还同时测定了氨基酸的回肠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肥育猪的ADG(Y1)、F/G(Y2)均随饲粮DLys水平(X)的增加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变化.当DLys水平分别为0.56%和0.55%时,ADG和F/G分别达到极大值(910.97g)和极小值(3.20).由此可推算,60~100kg肥育猪达最佳生产性能的DLys、D-SAA、DTh、DTrp和CP需要量分别为0.55、0.35、0.37、0.11、13.20%.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四川地方猪种的杂交效果,试验以6个地方猪种(成华猪、雅南猪、青峪猪、内江猪、丫杈猪和凉山猪)作为母本,巴克夏猪、杜洛克猪分别作为第一父本和终端父本进行杂交,并以川藏黑猪为参照,测定了7个组合杂种猪的肥育、胴体、肉质常规理化性能、滋味物质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90 kg和100 kg两个体重阶段,杜巴丫日增...  相似文献   

14.
杜长梅与杜长大杂交组合生产性能与胴体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纪孙瑞 《家畜生态》2001,22(4):13-15
测定杜长梅和杜长大杂交组合的繁殖、肥育性能、胴体品质与肉质。测定猪数两个组合分别为52头和93头母猪及其年产全部后代(总计4026头)。结果表明仔猪28日龄断乳,年产均达2.43胎。杜长梅组合每胎产仔13.89头,60日龄育成13.2头,窝重244.2kg,年育成仔猪32头;杜长大组合相应为11.26头、10.4头、212kg和25.4头。杜长梅杂种猪(20~90kg)肥育期日增重752.7g,料重比3.10(39.55MJ),初生~90kg饲养期仅157d;杜长大杂种猪相应781.2g、2.77(35.34MJ)、149.6d。杜长梅杂种猪瘦肉率为58.79%,肉色2.8分、pH6.6、失水率6.4%;杜长杂种猪相应为65.4%、2.5分、6.38和12.7%。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单因子设计,选择宁乡猪、大约克夏猪和汉普夏猪为亲本,设置宁乡猪×宁乡猪(宁宁)、大约克夏猪×宁乡猪(大宁)、汉普夏猪×宁乡猪(汉宁)3个品种组合,探讨宁乡猪杂交组合效应.结果表明:汉宁、大宁、宁宁生长肥育全期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分别为734.21、721.02、692.36 g和3.40、3.50、3.67;背膘厚、眼肌面积分别为24.36、27.77、32.55 mm和25.20、24.11、19.25 cm2;后腿比率、瘦肉率分别为29.95%、30.18%、25.54%和55.97%、52.73%、37.98%;肉色、大理石纹评分分别为3.06、2.92、3.32和3.03、3.13、3.33;pH分别为6.19、6.27、6.13;商业分割左半胴体产值分别为681.63、653.63、651.58元.表明,宁乡猪杂交组合具有较高的生长速度和胴体品质,有望在未来利用地方猪种资源培育和开发适应市场与生产变化的品牌猪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测定了杜洛克×(大约克×大蒲莲猪)简称(杜大蒲)三元杂交猪的生长肥育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结果表明:杜大蒲猪生长速度较快,饲料报酬较高,30-100kg平均日增重分别为725.23g,料重比2.88。杜大蒲猪的屠宰率、眼肌面积和瘦肉率较高,分别为74.70%、43.38 cm2、64.53%。杜大蒲猪肉色、大理石纹评分和肌内脂肪含量分别为3.63、3.00、2.49%。背最长肌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9.36 g/100g、15.34 g/100g、7.62 g/100g;鲜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率和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率分别为79.22%和39.36%。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为24.43%、11.59%、42.84%和9.85%。  相似文献   

17.
董殿元  王满江 《养猪》2012,(4):52-53
为研究饲喂果寡糖对肥育猪后期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60头体重约60 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种商品代肥育猪,按照窝别胎次、公母比例一致性原则,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果寡糖350 mg/kg(以纯品计)。试验结果表明,果寡糖组与对照组相比,肥育猪后期平均净增重提高5.48 kg,差异显著(P<0.05);平均日增重提高133.65 g,差异显著(P<0.05);料重比降低10.29%,而果寡糖组生猪的平均屠宰率、胴体瘦肉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71%和4.12%,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养猪》2019,(5)
为了解四川地方猪种质特性,试验测定了6个地方猪种成华猪、雅南猪、青峪猪、内江猪、丫杈猪和乌金猪2个体重梯度共360头商品猪的胴体性能。结果表明:在75 kg和90 kg两个体重梯度中,丫杈猪的屠宰率、肋骨数和瘦肉率均为最高,皮最薄,青峪猪瘦肉率最低;丫杈猪的屠宰率随体重增加显著提高(P0.05),雅南猪和丫杈猪6~7肋背膘厚随体重增加而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除乌金猪外,各猪种瘦肉率随体重增加而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为了使云南种猪质量稳定提高,选择云南省生产实际中存在的4个杂交组合(即PIC402xLY、PIC402x滇陆猪N1、DxLY、Yx滇陆猪N1)进行了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比较试验.试验采用单因子4处理试验设计方法,将试验猪按不同杂交组合分成4组,每组设2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所有组别饲养管理均相同.试验结果表明,日增重在20~60 kg阶段,以PIC402x滇陆猪N1组合最高,为(782±87)g,分别比其他组合高82,82和127g;在60~100 kg阶段,则为PIC402xLY>DxLY>PIC402x滇陆猪NlYx滇陆猪N1,且差异显著(P<0.05).而料重比方面,在20~60 kg阶段以DxLY组合最低,为2.41±0.32,各试验组均差异显著(P<0.05);在60~100 kg阶段,为PIC402xLY<DxLY<Yx滇陆猪N1<PIC402x滇陆猪N1.屠宰率以PIC402x滇陆猪N1组合最高,为(79.57±2.59)%,而DxLY组合最低,为(76.96±2.97)%.而鲜味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都以Yx滇陆猪N1组合最高,分别是(42.07±8.91)%和(41.21±9.05)%.由此可知,在生长肥育性能方面,引入品种要明显优于云南当地品种,但在肉质风味等方面则是当地品种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研究测定了杜大蒲猪的生长肥育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结果表明,杜大蒲猪生长速度较快,饲料报酬较高,30-100 kg平均日增重为725.23 g,料重比2.88。杜大蒲猪的屠宰率、眼肌面积和瘦肉率较高,分别为74.70%、43.38 cm2、64.53%。杜大蒲猪肉色、大理石纹评分和肌内脂肪含量分别为3.63、3.00、2.49%。每100 g背最长肌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9.36、15.34、7.62 g;鲜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和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分别为79.22%和39.36%。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为24.43%、11.59%、42.84%和9.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