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目前威胁养鸡业发展的最大疫病之一。据统计,该病以3~7周龄发病率最高,最小14日龄,最大126日龄,呈暴发性流行和突然发病。病鸡第2天即开始出现死亡,到3~5天为死亡高峰,第6天后则明显减少,7~10天恢复正常。另一个情况是,该病常并发鸡瘟、霍乱、白痢、鸡虫病等,导致死亡率增加。  相似文献   

2.
一、发病情况及临诊症状 某鸡场于28日龄进行二免时,由于疫苗使用不当,造成少部分体弱鸡首先发病,病情呈缓慢发展过程.34日龄发病,第一天出现病鸡5只,第二天病鸡达到13只,死亡2只,第三天病鸡达到46只,死亡9只,至治愈共出现病鸡96只,死亡25只,发病率3.8%,死亡率1%.  相似文献   

3.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在家禽和鸟类间传播的接触性传染病,多年来在各地都有发生。近些年来,我们发现鸡痘病呈现出新的特点,因此防治对策也应做相应的改变,以最大限度控制该病的发生。1鸡群鸡痘病发病特点1.1发病日龄明显前提近几年鸡痘发病日龄有明显提前的趋势,我们见到最早为3日龄发病,一般在15~30日龄发病;肉仔鸡的低日龄发病,与其它病相比更多一些。1.2发病季节性明显  相似文献   

4.
一、流行特点(一)发病日龄变宽,非典型病例增多且常反复发病第1次免疫后和第2次免疫之前仍然是发病最集中的时期,但近年来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病日龄有增宽的趋势,最早3日龄发病,最长可延长到150多日龄的蛋鸡.一方面典型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另一方面非典型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呈非典型性,无明显的尖峰式死亡现象,死亡率不高但病程延长、反复发病的鸡群增多,同批鸡多次发病,有的鸡群肌注卵黄抗体达2~3次,同一鸡场不同批鸡也先后发病.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在当地养殖业中时有发生。自2010年以来东丰县频繁发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严重危害养殖业发展。其特点是:发病日龄逐渐拓宽,最早7日龄,最迟114日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逐渐趋向非典型性,尖峰式死亡高峰现象趋向减少,死亡率不高,有的出现零星死亡;反复发病,同批鸡多次发病,有的鸡肌注卵黄抗体达3次,不同批鸡也先后感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在莒县通过调查15个不同乡镇的鸡群发现,都是经过H120免疫后又发生本病,该病的主要发病日龄为18~56天,发病后一周为死亡高峰,但病死率较低,一般为6%~10.5%,病至后期多呈慢性经过。以地方草鸡、肉鸡发病较高,占发病鸡群的55%,各种日龄的鸡都可发病,但3周龄左有的雏鸡最为严重。病程长短不一,少则3~5天,多则10~20天;本病的发生无季节性,气候骤变、疫苗接种等应激因素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多数鸡群伴发腹泻症状,粪便中因含有大量尿酸盐颗粒而呈白色。  相似文献   

7.
正一、病例介绍2015年6月,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某养殖户30日龄麻花鸡3 000羽突然发病。病初表现为气管啰音、鼻肿胀、咳嗽、伸颈张口喘气,并开始出现零星死亡。养殖户用治疗呼吸道的中药进行治疗,未见好转,仍有个别死亡。发病第3天,病鸡精神沉郁,扎堆,采食量急剧减少,饮水量增加,排白色水样稀粪,  相似文献   

8.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猪的肠道传染病。黄痢多发于1周龄以内的哺乳仔猪,1~3日龄最为多见,7日龄以上的乳猪发病极少。该病以腹泻排出黄色或灰黄色水样稀粪、发病急、迅速脱水、衰弱、死亡为特征:发病率通常在90%以上,死亡率可高达100%。发病率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白痢一般发生于7~30天龄仔猪,引起1~2日龄左右的仔猪肠炎及败血症。该病临床上以下痢、排出乳白色或灰白色粘稠腥臭粪便为特征,剖检以肠炎为特征:造成仔猪死亡或生长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9.
包伟 《中国畜禽种业》2013,9(6):100-100
1病原及流行特点仔猪黄痢又称早发型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一周龄以内的仔猪,特别是3日龄左右的仔猪;7日龄以上的仔猪发病稀少,该病往往是一窝一窝的发病,环境卫生不良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健康母猪携带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发生本病的主要因素。2临床症状初生仔猪排黄色稀便是该病的特征性临床症状。发病最急的看不到明显的症状,于生后10h左右即突然死亡,生后2~3d发病的  相似文献   

10.
疾病防治篇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生与防制一、发病特点 1.发病日龄向两端延伸,以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主要发生在3~6周。近年来,IBD发生有向两端延伸的趋势。最早发病是6日龄,最迟的是145日龄蛋鸡。  相似文献   

11.
小鹅瘟是小鹅的最烈性传染病,病死率高达50%~95%。小鹅瘟病毒主要通过病鹅的分泌物、排泄物、种蛋及病鹅饮过的水、饲料、用具、场地等传播。雏鹅患病日龄为2~30天,以5-20日龄发病最多,病死率达75%~100%。一个月以上极少发病。最急性型发病多见于出壳后3~10日龄雏鹅,无先期症状,病突发倒地死亡。急性型发病多见于5~15日龄小鹅,病程1~2天,  相似文献   

12.
2006年4月,我县长春镇某村一养鸡户,从外地购进雏鸡3000只,12日龄时突然出现特殊叫声,表现呼吸困难,病雏伸颈,张口呼吸,打喷嚏,少部分挤在一起,精神颓靡不振、采食量下降、昏睡、翅下垂。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群发病率为20%,死亡率3.5%,病程5—7天,重病鸡2小时左右死亡,也有1~2天死亡,经过应用中西药综合疗法,发病和死亡很快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13.
阜蒙县新民镇1个肉鸡养殖户饲养的6000多只肉鸡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现将病例诊治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14日龄法氏囊疫苗饮水免疫,17日龄时因天气潮湿突然发病,并出现死亡。最初少数鸡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下降等一系列症状。第2天早晨许多鸡同时出现了以上症状,排白色石灰样稀便,并死亡30多只。  相似文献   

14.
正鸡马立克氏病是由B群疱疹病毒引起的鸡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该病病程长,发病慢,死亡快,常垂直传播,无特异性药物治疗,只能通过疫苗预防。2017年7~9月,对一规模蛋鸡养殖场出现的蛋鸡马立克氏病病例开展中兽医辨证和中药组方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将诊治体会做简要总结。1发病情况2017年7月2日,在下辖南洋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时,走访一蛋鸡养殖户,该户存栏一批152日龄初产蛋鸡6 090  相似文献   

15.
高玲 《中国畜禽种业》2012,8(8):136-136
肉鸡腹水综合症主要发生于快速生长的肉仔鸡,其病程发展快,死亡率高,直接影响养鸡户的经济效益。该病以腹部膨大、腹腔内有大量草黄色腹水、心脏肥大和心包积液为特征。多发生于30日龄前后,死亡高峰期为5~7周龄,发病率为5~8%,公鸡多于母鸡。1诊断要点1.1临床症状发病初期,病鸡精神沉郁,食欲下降,肛门周围有稀粪污染;3~5d后  相似文献   

16.
鸡球虫病是一种由艾美耳属的多种球虫引起的通过球虫卵囊传播.鸡吞食孢子化卵囊而感染的肠道寄生性原虫病。此病是主要危害3月龄以内的鸡,特别是15~45日龄最易发生.死广率可达80%。 1 发病情况 河北省迁安市某乡镇李某饲养蛋鸡5000只,前期生长良好,20~30日龄,开始发病,表现为精神沉郁、排血便、托稀、逐渐精神不佳.羽毛松乱,食欲减退,饮欲增加,嗉囊积液,经询问得知,发病已有7天.一开始症状不明显,看到有的托血便,已经饲喂了氟哌酸和泻立停等药物,有20多只死亡,后来我单位咨询就诊。  相似文献   

17.
正夏季,由于气候高热潮湿蓟县部分养鸡场出现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这是由法氏囊病毒引起的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发生多集中在4~10月份,特别是夏、秋季,温度较高,湿度大。发病日龄主要集中在10~40日龄,最小发病日龄为5日龄,最大发病日龄在210日龄。该病发病率高,几乎达100%,死亡率低,一般为10~20%。本文就一例817肉鸡法氏囊病诊断和治疗阐述如下。1发病情况新建鸡舍,817肉鸡,8500只,16日龄,7d新支120,14d法氏囊(2  相似文献   

18.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病毒引起的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鸡精神不振、厌食、腹泻和高度虚弱。剖检以机体脱水、肌肉出血,法氏囊肿大、出血为特征。1发病情况2013年8月份,宁河区某鸡场饲养的2000多只26~30日龄蛋雏鸡出现石灰样腹泻,发病第2d死亡40多只,第3天病情进一步恶化,死亡数量进一步上升,遂来我站求诊。2临床症状病鸡表现为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或拒食,羽毛蓬松,翅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增益素对肉仔鸡抗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作用及对肉仔鸡增重的影响。将150只艾维因肉仔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30只。1~4组为实验组,5组为对照组。第1、2组鸡在1~14日龄以每天0.2mg/kg体重的量饮水饲喂增益素,第3、4组在1~7日龄以同等量饮水饲喂增益素,所有鸡在7日龄时以3亿/只的含菌量人工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待有发病症状后,第2、3组喂庆大霉素,1、4组不喂庆大霉素,第5组不用增益素也不用庆大霉素,观察各组发病及死亡情况,记录各组鸡的日增重并计算料肉比。结果表明,饲喂增益素后的鸡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感染具有一定抵抗力,可降低发病率,还可以促进鸡的生长,增加日增重,从而提高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20.
从重庆市发病地区分离到一株鸡新城疫病毒,经流行病学调查、鸡胚接种、细胞培养、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及动物实验鉴定,证明为一株超强新城疫病毒.病料接种鸡胚2~3天死亡,接种的鸡胚成纤维细胞,48~72h出现细胞病变,分离的病毒能凝集鸡红细胞,HA效价6~7log2,该凝集特性被标准新城疫血清所抑制,动物实验接种的小鸡2~6天死亡.流行地区鸡注射由分离病毒制备的油乳剂疫苗,不再表现临床症状,可有效地控制该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