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水土流失对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改善生态环境防治长江上游水土流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江上游长约4500km,流域面积约100万km^2。本区域地理条件特征。水力、矿产、动植物和旅游资源部十分丰富,具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近几十来,由于本区域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垦殖率不断增高以及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致使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水土流失不断加剧。在长江上游地区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的同时,也给长江中下游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改善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和防治水土流失,是实现流  相似文献   

3.
治理水土流失,是山区、丘陵区、风沙区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我国原本就是世界上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国家,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建设和资源开发活动急剧增加,又造成了新的水土流失。因此,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扎扎实实,务求实效。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水土流失恶化水环境减少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蚕食宝贵的土地资源、毁坏和减少生物资源、恶化区域气候环境等多方面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生态环境改善是水土保持治理成效的重要体现。研究表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后,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物种数量及丰富度显著增加,种群间建立了新的生态平衡关系。建议:进一步开展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生物多样性变化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标准体系,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政策制度,为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改善效果和水土保持有效性评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泥石流灾害与水土流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破坏了自然环境,引起泥石流灾害和严重水土流失,给人类生存和经济持续发展带来巨大损失,加强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具有战略性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区自然生态系统属于亚热带常绿季雨林赤红壤;经人为破坏,目前处于演变系列发育阶段中的亚热带草坡(包括稀树草坡)侵蚀赤红壤阶段,一部分已沦为寸草不生的光板地强度侵蚀赤红壤,后经兴修梯田,水平阶,植树造林,逐步建立起人工森林土壤生态系统。土壤肥力提高,蓄水保土,无土壤侵蚀,微生物活性增强,改善了生态环境,目前本区有6种生态系统类型;试验表明人工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动物增加近10倍,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20倍  相似文献   

8.
加快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内蒙古水土流失及治理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加快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全区生态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10.
工程弃渣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介绍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水土流失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工程弃渣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及其危害,指出工程弃渣防治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努力使工程建设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及社会发展相协调。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卫星遥感技术对甘肃省土壤侵蚀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全省土壤侵蚀面积30-82 万km2 ,占土地总面积的76-17 % ,其主要特点是面积大、侵蚀类型齐全、空间分布复杂、侵蚀强度大。根据各分区的特点,省内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内陆河流域应分别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连续降雨作用下褐土坡面侵蚀及其水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在长时间降雨侵蚀过程中北京褐土坡面侵蚀特征及其水动力学机制,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分别在60,90 mm/h雨强下对褐土坡面进行连续10场次降雨试验,探讨了坡面侵蚀过程中的产流产沙特征及其与水动力学参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雨强及次降雨量较一致的条件下,随降雨场次增加坡面次降雨产流量变动较小,而次降雨产沙量变化较大,60,90 mm/h雨强下次降雨产沙量的变异系数为23.94%和59.88%,且第10场降雨的产沙量仅为第1场降雨的59.74%和22.28%;(2)连续降雨条件下,平均次降雨产沙速率随雨强增大而增大,径流含沙量随降雨时间呈幂函数下降趋势;(3)受褐土坡面细沟形态变化和土壤粗化的影响,60,90 mm/h雨强下坡面径流平均流速分别随降雨时间呈指数函数和幂函数下降趋势,弗劳德数亦表现出相同趋势;坡面径流阻力系数随降雨历时均呈对数函数增加;(4)长时间降雨侵蚀条件下径流含沙量与平均流速、弗劳德数、阻力系数、径流功率相关关系极显著,其中平均流速是径流含沙量变化过程中与其关系最为密切的水动力学参数,径流含沙量的变化深刻受到坡面径流平均流速的动力作用过程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及分区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区域脆弱生态环境现状及特征,在分析脆弱生态环境影响因子的基础上,以甘肃省14个地区(地级市)为评价单元,建立了甘肃省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权重值。通过计算生态环境脆弱度进行分级,分区评述了不同脆弱生态环境区主要问题及其成因,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该项研究对甘肃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严重的土壤侵蚀是定西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对1995年和2000年两期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结果的对比分析显示;5年来定西地区土壤侵蚀面积减少1446.39km^2,减少7.36%,侵蚀程度整体上也有所减轻,表明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土壤侵蚀面积仍然占土地总面积的80%以上,水土保持的任务还相当艰巨,积极开展新形势下的水土保持是定西地区实现山川秀美,脱盆致富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文章提出若干具体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东江流域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东省境内的东江流域,土壤侵蚀呈不连续的块状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风化壳高度发育的花岗岩低山丘陵区,同时土壤侵蚀分布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通过实地调查采样分析发现,土壤侵蚀多分布于阳坡,其中面蚀、沟蚀多集中分布于坡面中上部,侵蚀对坡面不同部位的土壤理化性状产生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辽宁土壤侵蚀状况分区与防治重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史料研究,阐述了辽宁土壤侵蚀发展的3个阶段,即初始阶段,加速阶段和初步控制阶段,并运用以往的研究资料和最新的遥感普查资料对全省的土壤侵蚀进行了分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侵蚀区的防治重点,这些都将为土壤侵蚀的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GIS支持下的江西省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以江西省为例 ,在合理地选择对水土流失有影响的生态环境因子基础上 ,利用土壤侵蚀公式计算值 ,按环境因子对水土流失影响的危险程度 ,对各环境因子进行风险打分 ,在 ARC/ INFO中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 ,确定各环境因子的权重 ,同时选出主成分 ,把主成分与其权重相乘得到风险图 ,在 ARCVIEW下定出风险等级 ,从而对江西省的生态环境风险性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澜沧江流域的土壤侵蚀及其环境背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侵蚀是引起土地退化和河流泥沙淤积的根源,其产生与各种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存在一定关系。利用ArcView3.2和ARC/INFO8.1软件,通过图层叠加,统计分析和缓冲区分析等,对云南澜沧江流域的土壤侵蚀与地形坡度、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现状、土壤类型和分布以及河流、道路两侧的缓冲区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雁北地区自然因素影响下的土壤侵蚀特点、土地利用现状以及煤田开发等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进行了宏观分析,并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观点出发,提出了治理措施和防治对策。目的在于减轻水土流失对下游官厅水库的威胁,更好地为能源基地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