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4种染色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中蛋白质的染色方法,建立美洲大蠊抗肿瘤活性部位SDS-PAGE后更为合适的染色方法。[方法]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标准品,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氯化钾染色法、钙染色法和银染色法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将样品美洲大蠊抗肿瘤活性部位进行SDS-PAGE电泳和染色。[结果]结果表明银染法能够准确、快速、简便的对美洲大蠊抗肿瘤活性部位的SDS-PAGE进行染色。[结论]为美洲大蠊药用价值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油棕仁中蛋白质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指导。[方法]采用非变性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油棕仁中贮藏蛋白质亚基进行研究,分析油棕仁蛋白主要亚基的组成、分子量、含量、二硫键的位置及种间差异。[结果]油棕仁中贮藏蛋白质在浓缩胶浓度为7.5%、分离胶浓度为12%的SDS-PAGE凝胶系统中可以得到很好的分离。在油棕仁贮藏蛋白中含有6条主要亚基,分子量范围为18.8~51.5 k Da,主要是中、小分子量亚基;各亚基之间含一定量的二硫键。非变性凝胶电泳分析表明,油棕仁贮藏蛋白中含有4个不同分子量、不同电荷的组分。[结论]该研究所选的不同油棕品种之间亚基的组成和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林方养  杨耀东  万婕  高丽娜  马子龙  吴翼 《安徽农业科学》2014,(9):2562+2610-2562,2610
[目的]研究不同染色剂对SDS-PAGE染色体系的影响.[方法]通过SDS-PAGE染色体系中不同考马斯亮蓝染料、染色方法和染色时间的比较,探讨适合油棕和椰子的最佳染色体系.[结果]改进后的方法染色效果好,较好脱色,凝胶背景清晰,容易分析蛋白含量较低的条带.染色时间短(2 h),条带较少,一些低丰度的蛋白条带未能清晰地显示出来,适当延长染色时间(6h或过夜)效果较好.3种不同染料均能较好地对蛋白质条带染色,R350和R250相比G250效果稍好些,条带着色深,蛋白质含量低的细小条带也能较好的染色.[结论]SDS-PAGE是开展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关键技术,建立简易、稳定的染色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致病疫霉菌SSR标记方法改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芳  权军利  单卫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606-16607
[目的]改进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致病疫霉菌SSR标记方法。[方法]以2009年在宁夏固原地区采集的马铃薯晚疫病样为试验材料,提取其DNA,PCR扩增,并将其产物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采用12%聚丙烯凝胶电泳检测引物D13、G11,8%聚丙烯凝胶电泳检测引物PI4B、PI63、SSR4,最后采用0.1%硝酸银染色,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电泳及染色效果。[结论]该研究建立的适用于致病疫霉菌SSR标记的电泳和染色技术方法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操作简单、获得的条带清晰等特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简便快捷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蜈蚣及其混淆品的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成俊  周伟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02-15403
[目的]对蜈蚣及其混淆品的性状与凝胶电泳图谱进行研究。[方法]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并比较它们的电泳图的谱带数目和种类。[结果]蜈蚣及其混淆品的电泳谱带数目和种类均不相同。[结论]SDS-PAGE图谱可以作为蜈蚣及其混淆品的有效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6.
杜绍华  卜志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631-7632,7655
[目的]对枣树叶片蛋白质提取方法及其SDS-PAGE单向电泳条件进行优化。[方法]对枣树5种蛋白质提取方法和影响SDS-PAGE单向电泳的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改良丙酮沉降法提取出的蛋白质杂质较少,条带数量多且清晰,同时通过研究确定了一套适用于枣树蛋白检测的SDS-PAGE凝胶制备及电泳方法。[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研究枣树与枣疯病植原体的互作机制提供了技术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SDS-PAGE电泳在鉴别用牛乳掺伪的新疆特种乳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别一定比例掺伪的特种乳中所含的牛乳成分及确定最低检测掺伪比例。[方法]按一定的比例(1∶1、1∶4、1∶10、1∶20、1∶100、1∶200和1∶400(V牛乳/V特种乳))掺伪,离心分离乳清蛋白,SDS-PAGE电泳,确定掺伪差异性蛋白并进行灰度分析。[结果]SDS-PAGE可以快速、有效地分离各乳乳清蛋白以及掺伪的牛乳乳清蛋白。[结论]SDS-PAGE鉴别掺伪的最低比例为1∶10(V_(牛乳_/V_(特种乳))。  相似文献   

8.
对椰子水中的蛋白质进行分离纯化,利用SDS-PAGE凝胶电泳系统,对椰子水中蛋白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椰子水蛋白质中,含有9个亚基结构.试验试图为椰子的深加工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并建立马铃薯醇溶蛋白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方法和谱带分析技术。[方法]用25%2-氯乙醇提取马铃薯醇溶蛋白,借助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马铃薯醇溶蛋白进行分析,电泳采用浓度12.4%聚丙烯酰胺凝胶,考马斯亮蓝染色。[结果]不同品种都显示出各自特有的醇溶蛋白带谱组合,且清晰可辨。[结论]酸性凝胶电泳技术可用于马铃薯醇溶蛋白分析,具有快速、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等特点,可为马铃薯品种(系)选育提供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测定人工抗原偶联比的方法。[方法]通过载体蛋白BSA合成桔青霉素人工抗原,用SDS-PAGE电泳法、紫外吸收法、质谱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经过3种方法的鉴定,桔青霉素人工抗原偶联成功,紫外吸收法测得其偶联比为8.4,质谱法测得其偶联比为6。[结论]对3种供试方法比较发现,质谱法能够快速鉴定人工抗原而且能够准确测定人工抗原的偶联比。该研究为桔青霉素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建立桔青霉素的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提取沙门氏菌鞭毛蛋白并鉴定其抗原性;【方法】选用鸭沙门氏菌经半固体培养基诱导鞭毛,经肉汤培养后,用酸裂解、经差速离心、硫酸铵沉淀,分离出粗制鞭毛蛋白。将粗制的鞭毛蛋白用SDS-PAGE和磷钨酸负染投射电镜观察,并包板做ELISA检测其抗原性;【结果】SDS-PAGE显示提取的鞭毛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8.0KD,且纯度较高,抗原性较好,每1000ml培养液可获得32.8mg鞭毛蛋白;【结论】酸裂解法可获得高质量的鞭毛蛋白,抗原性较好,为禽副伤寒沙门氏菌病诊断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分析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肌肉组织蛋白的双向电泳图谱及技术体系。[方法]采用裂解、离心等抽提方法提取凡纳滨对虾肌肉蛋白样品,利用bradford蛋白定量试剂盒作蛋白定量后,进行一向等电聚焦电泳和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电泳后的凝胶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利用ImageScannerⅢ扫描仪扫描凝胶,获得凝胶图像。[结果]经双向电泳图谱分析显示,所获得的凡纳滨对虾肌肉蛋白点分布于pH值4.0—7.0之间,大部分蛋白为酸性蛋白,其中有部分蛋白可能存在同分异构体,高pH值区蛋白分布相对较少。[结论]首次获得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肌肉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图谱,初步建立了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肌肉组织双向电泳技术体系.可为进一步探索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的生理生化机制及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3.
西施舌鳃蛋白质组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欣  田美  孟学平  程汉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096-10098
[目的]研究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e)鳃蛋白质组学。[方法]以西施舌的鳃组织为研究对象,经破碎、裂解和离心等抽提方法提取鳃组织蛋白质样品,利用Bradford蛋白质定量试剂盒作蛋白定量后,进行一向等电聚焦电泳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电泳后的凝胶用考马斯亮蓝染色,利用Image ScannerⅢ扫描仪扫描凝胶,获得凝胶图像。[结果]经研究首次得到西施舌鳃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初步构建了西施舌鳃蛋白质组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在pH值为4~7的范围内分布着大部的蛋白质,且多为酸性蛋白。其中,在低pH值区蛋白质分布较多,甚至还出现了高丰度蛋白质,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蛋白质为分子量相近的蛋白质。[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探索西施舌鳃组织的生理生化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穆淑梅  康现江  郭明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052-18053,18073
[目的]研究仿火箭电泳应用于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为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寻求另一种可行的电泳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将仿火箭电泳方法应用于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验单细胞水平上的DNA损伤,并与传统的电泳方法比较,分析其优劣势。[结果]在细胞DNA未受损状态下,2种电泳方法所得的结果一致;而在细胞DNA受到损伤时,传统的电泳方法下一些细胞的慧尾发散出现漂移,仿火箭电泳方法得到的慧尾图像集中且未发生偏移。[结论]仿火箭电泳方法较传统的电泳方法存在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仿火箭电泳应用于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为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寻求另一种可行的电泳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将仿火箭电泳方法应用于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验单细胞水平上的DNA损伤,并与传统的电泳方法比较,分析其优劣势。[结果]在细胞DNA未受损状态下,2种电泳方法所得的结果一致;而在细胞DNA受到损伤时,传统的电泳方法下一些细胞的慧尾发散出现漂移,仿火箭电泳方法得到的慧尾图像集中且未发生偏移。[结论]仿火箭电泳方法较传统的电泳方法存在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蛋白质组双向电泳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方法]培养野生型K12菌株Escherichia coli MG1655,分离其蛋白质样品并进行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双向电泳中存在蛋白质点没有出现或很少,纵纹与横纹现象严重等问题。[结论]该研究为以后开展双向电泳试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