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进行了不同饲料、不同水质培育鳡鱼夏花鱼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培育前期的饲料应以豆浆为主,在鱼苗长至15~20 mm时,逐渐过渡到粉状饲料;鳡鱼在鱼苗阶段就能摄食活鱼苗,用活鱼苗作为培育饲料时,容易造成个体相差悬殊而相互残杀,影响成活率;水质不同主要会影响鳡鱼不同生长期的生长速度,对成活率的影响不甚明显;鳡鱼夏花塘的放养密度控制在20万尾/亩以内、池塘的面积不超过6亩时,鱼种规格整齐,成活率可达76.7%。  相似文献   

2.
漠斑牙鲆(Paralichthyslethostigma)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漠斑牙鲆的苗种培育技术,分别于2003年和2004年从美国引进漠斑牙鲆的初孵仔鱼进行鱼苗培育试验和淡化试验。试验获得了成功。2003年引进初孵仔鱼4.0万尾,培育出体长4~5cm的鱼苗2250尾,鱼苗培育成活率为5.6%,其中前期和后期的培育成活率分别为9.0%和62.5%。2004年引进初孵仔鱼4.5万尾,经培育共获得体长4~5cm的鱼苗2830尾,培育成活率为6.3%,其中前期和后期的培育成活率分别为11.8%和63.6%。经过逐步淡化的鱼苗在纯淡水中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3.
何国森 《福建水产》2011,33(5):70-73
2011年4月~6月,从湖北引进平均全长8mm,平均体重0.006g的匙吻鲟(Polyodon spathuk)水花50000尾,进行了大规格鱼种培育技术研究。苗种培育前期主要采用枝角类作为生物饵料,当鱼苗全长达到50mm时开始进行人工微颗粒配合饲料驯化,经一周左右驯化,鱼苗均可摄食微颗粒配合饲料。经过48d培育,鱼苗平均全长为186mm,平均体重为25.635g,存活率达57.8%,取得了较好的培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3苗种培育 3.1早期鱼苗培育 3.1.1 内源性营养阶段:在水温18~21℃条件下,受精卵需6d可脱膜出苗.刚孵出的鱼苗,身体透明细长.全长在9.5~11mm.平卧在水底.全长增至13 mm时,口已形成,但不摄食.鱼苗此时靠身体摆动作垂直游动.脱膜6~7d,开始作水平游动,但靠卵黄囊供给营养,鳔已可见.脱膜后第11d左右卵黄囊消失,开始摄食外源性饵料.此阶段管理的中心工作是水质管理与防止敌害生物.鱼苗平游之前在孵化槽里进行管理.鱼苗平游之后出槽入网箱(60~80目)内培育.  相似文献   

5.
3 苗种培育3.1 鱼苗培育云斑■的鱼苗鱼种培育与四大家鱼基本相同,放养前,池塘要彻底消毒,培肥水质,做到肥水下池。云斑■幼鱼摄食偏重于浮游动物,因此发花时可采用四大家鱼苗的发花方式进行。一般每667米2发花塘可放养2万~3万尾幼苗,以培肥水质和投喂粉状配合饲料相结合。将鱼苗培育至5厘米时分池。一般成活率可达85%~95%。3.2 鱼种培育每667米2鱼种池可一次性放养5厘米的云斑■夏花8 000~10 000尾,直接培育大规格鱼种。投喂含蛋白质30%~32%的配合饲料,日投饲量为5%~8%。为控制水质,可在培育池中搭配适量鲢、鳙鱼种。…  相似文献   

6.
<正> 4 苗种培育 4.1 鱼苗培育 当鱼苗能够开口、头部能来回活动后,开始游至水面寻找食物。鱼苗的“上浮”通常出现在孵化后的第3~4天,此时应投喂包含各种营养要素的高蛋白饲料(含粗蛋白45%~50%)。据最新研究,鱼苗饲料中的蛋白质应包含60%的鱼粉,饲料应磨得很细,易于鱼苗摄食。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开展真鲷增养殖的大批量鱼苗,自去年以来,我们利用本地真鲷亲鱼资源较充足的优势,开展了获取受精卵三种方法及其孵化率比较的研究,结果育出体长3厘米的鱼苗11万尾,成活率7.69%,0.6~1.2厘米的鱼苗74.5万尾,成活率30.16%,取得了批量生产真鲷鱼苗的成功经验,实现了南海真鲷人  相似文献   

8.
真鲷工厂化育苗试验,采用低温自然产卵,控温静水微充气孵化,次低温阶段培育,后期自然流水培育的方法,历时3个多月,成功育成9~32mm真鲷鱼苗51万尾。  相似文献   

9.
依据鱼苗阶段开口摄食饵料的兼容性与鱼苗生长前期的相似性,进行多品种搭配培育夏花,合理地利用水面,降低成本费用,提高发塘的成活率。我县发塘率一般都在30%左右,为提高我县的发塘率,我们近两年在长山建华渔场,利用4面鱼池,每面5亩,计20亩,进行试验,取得了一定效果,发塘成活率在50%以上,现将我们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网箱养殖真鲷技术(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箱养殖真鲷技术(二)3.真鲷养成技术(1)真纲苗种来源苗种来源于自然海区为主,由养殖户从渔民手里购买。捕捞真鲷苗种季节为5月上旬至6月下旬。前期苗种体长1cm左右,成活率达60~70%;后期真鲷亩种较大,成活率达70~80%。首先将这些真鲷苗种投放...  相似文献   

11.
攀鲈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攀鲈为热带、亚热带淡水野生经济鱼类,2002年6—10月我们对该鱼进行人工驯养、人工繁殖及鱼苗培育。试验结果表明:野生攀鲈不仅可摄食人工饵料,而且能达到性腺成熟,繁殖期可延至9月份:平均催产获产率为55.4%,平均受精率为69.78%,平均孵化率为62.12%;鱼苗培育成活率达68.36%。  相似文献   

12.
网箱暂养海捕天然真鲷鱼苗,两年生产性试验鱼苗暂养平均成活率分别为80.8%和83.4%,活水船长途运输平均成活率达91.3%和94.1%。  相似文献   

13.
暗纹东方鲀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泥池培育暗纹东方鱼屯鱼苗 ,研究不同发育阶段的培育密度、饵料转换、投饵量以及环境因子等对成活率的影响 ,并把土池育苗与水泥池育苗的优点相结合 ,解决了鱼屯苗后期培育易相残的难题 ,提出了一种工厂化育苗的方法。本实验投放仔苗 3万尾 (体长 0 2 8厘米~ 3厘米 ) ,4 0天后 ,出池鱼苗 2万尾 (体长 2 5厘米~ 3厘米 ) ,成活率高达 6 6 7% ,其中前期培育成活率 70 % ,后期培育成活率 95 %。  相似文献   

14.
三角鲂全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催产三角鲂亲鱼30组,催产率达到83.33%,水泥池孵化,水温26~28℃时经30~36h开始出苗。经仔鱼(2.5mm左右)培育、鱼苗培育,5月中旬可出塘,鱼苗普遍长至4.5cm,成活率80%~90%。  相似文献   

15.
渤海半滑舌鳎人工育苗工艺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2,他引:19  
对渤海半滑舌鳎人工育苗的水温、盐度、饵料等培育条件与种苗发育、生长及成活率的关系进行了试验,建立了人工育苗工艺流程。结果表明半滑舌鳎受精卵在不同水温范围内的孵化率有明显差别。种苗培育分前期、后期和幼鱼期3个阶段。前期鱼苗成活率为12.9%;后期为66.0%;幼鱼期为100%。饵料种类为轮虫、挠足类和卤虫,开口饵料为轮虫。1987年2次分别育出仔鱼4.8万尾和0.6万尾;1989年育出仔鱼3.13万尾,45天内培育出完全变态的鱼苗3080尾。种苗培育80天,体长达30.0mm,外形与成鱼完全相同,达到放流规格。  相似文献   

16.
时下,正值鱼苗繁殖、孵化和鱼苗培育的黄金时期.苗种培育对于渔民来说已属老生常谈.各渔场都设法在春季鱼苗培育环节中提高鱼苗培育成活率。但近年来,鱼苗培育成活率普遍较低,一般只有30%左右,影响了效益。笔者认为,要想提高鱼苗成活率,应抓好以下10个要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斜带髭鲷鱼苗室外水泥池不同生态系的育苗试验。在育苗前的“养水"期间,1号池接入小球藻、微绿球藻、扁藻、金藻、轮虫、桡足类、枝角类等生物饵料;2号池仅接入小球藻、轮虫生物饵料。在水温19.1-23℃、比重1.019、pH值8.5的条件下。二池鱼苗经100d的培育后,平均全长各为31mm和29mm,平均体重各为0.90g和0.75g,成活率18.5%和10.1%。试验表明:在育苗前期,生物饵料的多样性有利于开口仔鱼的摄食和营养,也利于鱼苗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流水条件下利用网箱驯化培育黄颡鱼鱼种和进行成鱼养殖,经驯化后鱼苗摄食人工膨化配合饲料取得成功,鱼种培育成活率达84.5%,成鱼养殖成活率达93.8%;密度为1000尾/m2。放养规格为180尾/k的养殖模式效果最显著。试验面积80m2,产鱼80.2kg/m2,产值2025.6元/m2,创利422.2元/m2。  相似文献   

19.
在8口3.9 m×4.0 m×0.6 m的水泥培育池中,对购进的7739尾西伯利亚鲟、50000尾俄罗斯鲟和70000尾史氏鲟的仔鱼分别进行50~60 d的集约化培育,培育结果,鱼种的体长达8 cm以上,且能够完全摄食人工配合饵料,三种鱼苗的培育成活率分别为74.82%、87.86%和66.92%。利用闲置的1200 m2养鳗池进行西伯利亚鲟、俄罗斯鲟和史氏鲟的商品鱼饲养,10个月后其商品率均超过95%。  相似文献   

20.
真鲷人工育苗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0年5月,在60立方米水体中培育出真鲷鱼苗74400尾(全长16.6~20mm),平均单位水体出苗1240尾。幼鱼培育以轮虫、牡蛎幼体、卤虫幼体、鲜鱼肉糜为饵料。幼鱼流水培养,日换水量1~1.2倍。在水温16~21.2℃条件下培育38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