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进境火烈鸟、黑天鹅等动物,通过间接血凝(IHA)试验,检出衣原体特异性抗体阳性分别为火烈鸟34只,阳性率65.4%;黑天鹅40只,阳性率41.7%;白天鹅51只,阳性率53.7%;黑颈天鹅3只,阳性率33.3%;冠鹤2只,阳性率16.7%。将阳性火烈鸟血液及病料通过接种鸡胚、BHK21细胞、小鼠等做病原分离鉴定试验,均分离出鹦鹉热衣原体。  相似文献   

2.
从进境大火烈鸟中检出衣原体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某公司于2001年1月从坦桑尼亚进口40只大火烈鸟,隔离期间先后死亡7只。从翅膀静脉采集大火烈鸟血液,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衣原体抗体,结果发现抗体IHA效价大于或等于1:16的有27只,小于1:16的有6只。而该批大火烈鸟从未注射过疫苗,可以证实该批大火烈鸟正在发生衣原体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对阳性大火烈鸟进行了销毁处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衣原体IHA诊断试剂:购自湖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批号为200010080。1.2 鸡胚:7日龄,…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海晏县绵羊衣原体病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衣原体间接血凝试验(IHA)进行了青海省海晏县绵羊衣原体病血清学调查,共检测237份生产母羊血清均检出阳性13份,阳性率为5.49%。其中:哈勒景乡的生产母羊血清77份,检出阳性4份,阳性率为5.19%;金滩乡的生产母羊血清81份,检出阳性6份,阳性率为7.41%;银滩乡的生产母羊血清79份,检出阳性3份,阳性率为3.80%。  相似文献   

4.
采用IHA试验对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地区260只放牧山羊血清的衣原体抗体进行检测,检出阳性血清47份,阳性率为18.1%。  相似文献   

5.
针对红河州山羊妊娠期流产严重的现象,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学检查、实验室诊断、人工感染试验和治疗试验。结果发现,妊娠母山羊流产现象覆盖全州,且流产率以每年11.50%的速度递增,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30.82%(1210/3925),衣原体抗体阳性率为32.31%(1268/3925),其中弓形虫和衣原体双重感染阳性羊占9.35%(367/3925),未检出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羊;自流产胎儿肺抹片中发现弓形虫滋养体包囊,7份流产胎儿中有6份分离到衣原体;用土霉素及复方新诺明治疗有明显效果;人工感染试验能复制出与自然病例相同的病例模型。调查结果表明,红河州广泛流行的山羊妊娠期流产的病原是弓形虫、衣原体,2种病原单一感染或混合感染是造成流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红河州家畜衣原体病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对红河州的个旧、河口等13个市(县)、103个乡(镇)、824个自然村,户农户的14542份家畜血清进行了衣原体抗体检测,结果检出阳性4171份,阳性率为28.68%。其中,马的阳性率为35.41%(953/2691);牛的为34.61%(823/2378));羊的为26.12%(1024/3917);猪的为24.5%(1342/5477)。另外,对查出衣原体阳性反应的血清同时进行弓形虫病的抗体监测,结果证明,部份衣原体检查为阳性的血清中也存在弓形虫抗体,且两病混感率为7.63%(1109/14542)。其中羊混感率为9.37%(367/3917);猪为8.93%(489/5477);牛为7.78%(185/2378);马为2.52%(68/2691)。羊的混感率最高。因此红河州广泛流  相似文献   

7.
采用IHA试验对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地区49只放牧山羊血清的衣原体抗体进行检测,检出阳性血清7份,阳性率为14.3%。  相似文献   

8.
应用间接血凝(IHA)试验对海南州5县的1202份牛血清和1732份羊血清进行了衣原体病血清学检测,结果检出:牛阳性血清91份,阳性率为7.6%,羊阳性血清63份,阳性率为3.6%。  相似文献   

9.
广西山羊蓝舌病、衣原体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血清学方法,对广西6个地区的山羊群的6273份山羊血清蓝舌病、衣原体病的血清学调查。结果6个地区均有蓝舌病阳性羊检出,血清的阳性率为22.64%-40.67%,平均为31.70%;衣原体病除梧州地区外其余五个地区均有阳性羊检出,血清的阳性率为0.49%-2.82%,平均为1.10%,说明该区山羊群该两种疫病的感染情况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部分猪场猪衣原体血清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间接血凝试验对甘肃省7个市(地)的部分猪场猪群用间接血凝试验进行衣原体血清抗体检测。共检测468份猪血清,阳性161份,可疑51份,总阳性率为34.40%,其中武威市为66.67%,平凉市为56.25%。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间接血凝试验对来自民和地区饲养的200只小尾寒羊进行了衣原体病的检测。结果检出阳性26只。阳性率为13%。  相似文献   

12.
单克隆抗体在动物衣原体病血清诊断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研制出的抗衣原体单克隆抗体,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本地区所采得的231份猪血清,128份羊血清,90份牛血清进行检测,结果:猪血清阳性检出率为30.7%,羊为25.8%,牛为32.2%;选猪、羊、牛血清各50份,用已建立的检测衣原体抗体ELISA方法与的间接血凝试验(IHA)进行比较,猪血清ELISA阳性检出率为30%,IHA为26%,ELISA比IHA试验高出4个百分点。牛血清ELISA阳性检出率为32%,IHA为24%,ELISA比IHA试验高出8个百分点。羊血清ELISA阳性检出率为26%,IHA为22%,ELISA比IHA高出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集约化猪场猪衣原体血清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间接血凝试验对广东3个大型集约化猪场进行衣原体病血清学调查,共检测286份血清,总阳性率35.3%,其中仔猪、生长肥育猪及母猪的阳性率分别为15.6%、25.8%和47.4%,XG猪场有流产、死亡史母猪的阳性率(69.4%),显著高于正常经产母猪(45.5%);结合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认为衣原体病对广东集约化猪场母猪繁殖及其他猪的发育、生长已造成一定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母猪衣原体性繁殖障碍的诊断与防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病理解剖并结合包涵体检查和血清学调查等手段,对湖北、湖南、河南和江西等4个省的35个猪场诊断出衣原体性繁殖障碍。采用及原体病间接血凝(IHA)试验检测了554份猪血清抗衣原体抗体,总阳性率为55.69%。接不同猪群统计的阳性率:种公猪为72.50%;生产母猪为61.99%;仔猪为39.35%。当对疫场进行衣原体病灭活疫菌接种,在日粮中添加药物并对环境采取严格消毒等综合措施之后,均在3 ̄4周使疫性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15.
牦牛衣原体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衣原体间接血凝试验(IHA)对我省某种牛场的156份牦牛血清样品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结果检出阳性血清30份,血清学阳性率为19.23%。(30/156)  相似文献   

16.
采集119份流产母羊和随机抽检81份母羊血清,作布氏试管凝集和衣原体间接血凝试验诊断。在流产母羊血清中,两试验的阳性率分别为59.66%(71/119),23.53%(28/119);在布病SAT的阳性羊内,混感衣原体病的阳性率为23.94%;在衣原体IHA的阳性羊内,混感布病的阳性率为60.71%。在随机抽检母羊血清中,两试验的阳性率分别为2.47%(2/81),18.52%(15/81);在布病SAT的阳性羊内,混感衣原体病的阳性率为50%;在衣原体IHA的阳性羊内,混感布病的阳性率为6.67%。试验证明,在流产严重羊群中,布病为第一致病因素;当布病接近控制时,衣原体又是第一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在东莞市29个养猪场和26个屠宰场共抽取了989份猪血清,应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对猪瘟、弓形虫、衣原体抗体进行了检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伪狂犬病gE抗体进行了检测,应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对布鲁菌病抗体进行了检测。养猪场猪瘟的免疫合格率是84.839/6,弓形虫抗体阳性检出率4.98%,衣原体抗体阳性检出率10.66%,伪狂犬病gE抗体阳性率41.479/6。屠宰场的猪瘟免疫合格率是30.51%,弓形虫抗体阳性检出率1.76%,衣原体抗体阳性检出率2.47%,伪狂犬病gE抗体阳性率14.99%。布鲁菌病抗体均未检出阳性。  相似文献   

18.
在黄南州四县40个乡、场(次)采集绵羊血清2503份,用间接血凝试验检查衣原体抗体。结果:检出阳性血清415份,阳性率为16.58%。试验说明:黄南州境内绵羊衣原体流产分布地区广,感染率高,是引起绵羊流产的又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王敏 《家畜生态》2011,(6):80-81,123
采用布氏杆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弓形虫和衣原体间接血凝试验对360份绒山羊血清进行布氏杆菌病、弓形虫病和衣原体病的血清学调查。结果在绒山羊的血清样品中检出布氏杆菌病阳性血清8份,布氏杆菌病的血清阳性率为2.22%;检出弓形虫15份,弓形虫病血清阳性率为4.17%;检出衣原体23份,衣原体病血清阳性率为6.39%。  相似文献   

20.
应用布鲁氏菌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衣原体和弓形虫IHA试验,对青海省海南州某核心种牛群引进的40只种公牛,进行了布鲁氏菌、衣原体和弓形虫等病的特异性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检出布氏杆菌阳性血清1份,阳性率2.50%:检出衣原体阳性血清6份,阳性率为15.00%;弓形虫阳性血清2份,阳性率为5.00%。结果表明引进的种牛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布鲁氏菌病、衣原体及弓形虫病。而该三种病均可通过垂直传播。所以,对种牛引进因加强检疫及管理等措施。防止种牛感染造成的疫病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