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偶蹄兽,临诊上以口腔、蹄部及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为特征,本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一旦发病,传播速度很快,往往造成大流行,不易控制和消灭,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一直将本病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预防和控制口蹄疫,疫苗免疫接种是重要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口蹄疫是牛、羊、猪等家畜和其他家养、野生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出现水疱。该病传播途径多、速度快,曾多次在世界范围内暴发流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我国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该病发生没有严格的季节性,但秋末至早春较冷季节易发生大流行。一、临床症状患病猪体温升高  相似文献   

3.
预防禽流感     
刘兵 《农家致富》2005,(21):53-53
禽流行性感冒简称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感染病。主要发生在鸡、鸭、鹅、鸽子等身上。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传播快、危害大。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4.
《农技服务》2006,(7):38-39
口蹄疫(五号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牛、猪、羊、骆驼、鹿等偶蹄动物及人易感。口蹄疫传播迅速,难于防治,被称为畜牧业的“头号杀手”。其主要特征是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一)症状口蹄疫一般都呈良性经过,死亡率不超过1% ̄2%  相似文献   

5.
口蹄疫是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在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性疹,本病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也能经黏膜和皮肤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感染对象是偶蹄类动物,家畜中最易感染的是黄牛,其次是牦牛、水牛和猪。  相似文献   

6.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俗称"口疮"、"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virus,FMDV)引起偶蹄兽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其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可引起成年动物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等处皮肤发生水泡和溃烂,幼龄动物心肌受损而导致死亡[2-3].口蹄疫危害严重,对畜牧业发展影响较大,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和我国农业部列为A类或一类动物传染病之首[4].  相似文献   

7.
结核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结核病牛的乳汁、鼻汁、痰液及尿液中含有的结合分枝杆菌,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感染人、畜。近年来,奶牛结核病在一些地区呈散发流行趋势,对动物及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给奶牛业生产带来严重经济损失。笔者根据从事奶牛检疫工作的实践体会,对当前奶牛结核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8.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学科研团队依托于“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该学科是山东省“泰山学者”岗位、“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所属“动物生殖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被列为“十二五”省级重点实验室。团队经过十几年的强化建设,形成了一支教学科研实力强、科研方向稳定、在国内同领域有一定影响的教学科研创新队伍,尤其在动物生殖细胞发生与生殖干细胞、新品种选育、转基因、胚胎工程等研究方面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9.
六、布鲁氏菌病的防控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病原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布病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10.
养熊取胆     
黑熊,俗称狗熊、黑瞎子、狗驼子,是食肉目的大型动物,是“四大”名贵药用动物之一。熊胆在药学上功能有:清热、解毒、消炎、凉血、消肿、止血、止痛、止泻、化瘀、明目退翳、祛风散寒、化痰、安神、定惊、温胃、生津润肺和调经等。历代《本草》均把熊胆列为上品。《本草纲目》中述其有“退烧、清心、平肝、明目、杀蛔、蛲虫等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为重要药物。在中成药和中医临床有熊胆成份的配方有60多种。  相似文献   

11.
牛的口蹄疫病是由口蹄疫病毒侵害牛、猪、羊等偶蹄动物,而引发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其特征主要是以口腔粘膜、鼻镜、舌部、蹄部及乳房皮肤等出现水泡、溃疡为主要症状。1流行病学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在冬季和春季易发生此病。  相似文献   

12.
佟玉红 《新农业》2011,(6):32-33
一、布鲁氏菌病特点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该病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家畜中牛、羊、猪最常发生,且可由牛、羊、猪传染于人和其他家畜。其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  相似文献   

13.
陈昌海 《农家致富》2014,(14):40-41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主要感染牛、羊、猪、骆驼、鹿等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以口腔黏膜、舌面、鼻镜、蹄部、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溃烂为特征。口蹄疫的发病率为100%,死亡率因病毒株而异,严重时可达100%。鉴于口蹄疫可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我国政府将该病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之首,口蹄疫防治工作也始终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禽流感(Al)是一种主要流行于鸡群中的烈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本病于1878年首次发现于意大利,目前几乎遍布世界各地,一旦此病暴发,往往会造成家禽的大量死亡,对养禽业造成毁灭性打击。  相似文献   

15.
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和粘膜上发生特异性痘疹,可见到典型的斑疹、丘疹、水泡、脓疱和结痂、脱落等病理过程,常由于继发感染而使病死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6.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羊、牛、猪等偶蹄动物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病理特征是患病动物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等处发生水疱和溃烂。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气温和光照等自然条件对口蹄疫病毒的存活有直接影响。自然发病的动物常限于偶蹄兽,黄牛最为易感;其次为水牛、牦牛、猪;再次为绵羊、山羊及20多个科70多种野生动物。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已将该  相似文献   

17.
禽流感(AI)是一种主要流行于鸡群中的烈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该疫病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2003年冬、2004年春在泰国、越南、日本、韩国、老挝、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先后发生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进入2004年,我国16个省  相似文献   

18.
《饲料博览》2007,(1):56-56
近年来,随着国际毛皮价格的一路走高,狐、貉、貂的养殖效益极佳,毛皮动物动物的存栏量大增。当前,养殖户多是对毛皮动物自行免疫,操作不规范、缺乏技术指导,这给毛皮动物疫病的发生留下了可乘之机。要养好毛皮动物,必须贯彻“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方针,搞好免疫。毛皮动物的免疫具体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9.
谭英 《饲料博览》2006,(10):17-2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农民、农村和农业与过去的几千年相比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势头更是锐不可挡,特别是中国的毛皮动物养殖也将从传统的“副业”逐渐的发展成为若干个地区的“主业”,毛皮动物养殖的  相似文献   

20.
关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动物福利问题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翁鸣 《世界农业》2003,(8):7-10
为了实现中国农产品出口较快增长,在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力争破除西方国家设置技术壁垒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关注动物福利问题。这不仅是中国在动物福利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而且“动物福利”的国家间差距很可能成为未来农产品国际贸易中新的壁垒形式。一、西方国家动物福利法及其主要内容1.动物福利法的起源动物福利法起源于英国。1822年马丁提出禁止虐待动物的议案获得英国国会的通过,“马丁法令”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反对虐待动物的法律。英国动物福利法的渊源可分为主要渊源和其他渊源两大类,主要渊源是指与动物福利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