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广东省香蕉主产区蕉园土壤的养分限制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广东省香蕉主产区蕉园土壤的养分限制因子及其亏缺程度,应用系统研究法研究了广州市番禺南沙点、东涌点和灵山点、高州沙田点、博罗长宁点及四会大沙点这6大典型香蕉主产区蕉园土的养分状况,盆栽试验以巴西香蕉(Musa AAA Giant Cavendish Brazil)为指示作物。结果表明:(1)蕉园土壤对各养分的吸附固定能力大小顺序分别为:番禺南沙点为K>B>P>Mn>Zn>S>Cu,番禺东涌点为Mn>K>P>S>Zn>B>Cu,番禺灵山点为B>P>K>Zn>S>Cu>Mn,高州沙田点为S>K>P>B>Cu>Mn>Zn,博罗长宁点为B>P>K>S>Cu>Zn>Mn,四会大沙点为B>P>K>S>Cu>Zn>Mn。(2)蕉园土壤的养分限制因子分别为:番禺南沙点为N,P,K,番禺东涌点为N,番禺灵山点为N,高州沙田点为N,博罗长宁点为N,P,四会大沙点为N,P。N是这6大香蕉主产区蕉园土普遍存在的养分第一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2.
选用不同耐热性品种,研究灌浆期高温胁迫对胚乳和根系抗氧化保护酶的影响。结果表日月:受高温胁迫不同品种胚乳保护反应有差异,在高温胁迫后以POD活性差异最大,耐热品种活性明显提高.热敏感品种下降;SOD活性差异小于POD;CAT活性仅在高温胁迫期间,耐热品种提高,热敏感品种下降。根系3种保护酶活性与胚乳相比,对高温的反应更为敏感。高温胁迫后,耐热品种根系保护酶活性比对照上升或持平,热敏感品种比对照明显降低,不同品种SOD活性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3.
皇竹草营养成分及总能含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产于昆明东郊的皇竹草秋季和冬季样品的常规营养成分和总能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冬季鲜样水分含量为79.55%,其他成分的干样含量分别为:粗蛋白4.48%,粗脂肪1.19%,粗纤维51.20%,粗灰分9.77%,无氮浸出物33.36%,总能含量17 646.30 J/g;秋季鲜样水分含量为85.90%,其他成分的干样含量分别为:粗蛋白12.60%,粗脂肪1.97%,粗纤维29.62%,粗灰分11.52%,无氮浸出物44.29%,总能含量17 176.00 J/g.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无氮浸出物秋季样品的含量均高于冬季,而粗纤维和总能含量则相反,冬季含量高于秋季.此次测定的秋季样品与同产于昆明地区生长旺季的样品相比,总体差异不大.与四川和重庆产的皇竹草相比,则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甘蔗异背长蝽是甘蔗的重要害虫,在江西泰和县一年发生完整的二代,部分三代,主要以卵在蔗蔸、土表层、枯鞘残茎和蔗种叶鞘内越冬,尚有少部分成虫在宿根蔗蔸和枯鞘叶中过冬。全年有两个为害严重期,第一次在五六月甘蔗苗期,第二次在八九月甘蔗伸长期。一代若虫孵化较整齐,且低龄若虫集中在心叶内吸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成虫多群集在蔗株下部枯鞘与蔗茎间隙内栖息、取食和交配。卵成块产于叶鞘边缘内侧,以叶鞘抱茎松紧度适中的叶位分布最多,二代成虫9月间产的卵,当年可以孵化并发育为三代成虫越冬;10月初以后产的卵,当年不再孵化而滞育越冬。  相似文献   

5.
茶树树冠小气候特征及其对茶树新梢物候期和生化成分的影响表现为:相对光强和叶温的分布是从树冠外围到中心、从树冠上部到下部减少的.树冠迎风侧的风速大于树冠背风侧.树冠内小气候因子的分布,对茶树新梢生长发育和鲜叶生化成分有很大影响.对东-西行向的条栽茶树来说,新梢萌发生长,树冠南侧早于北侧;花蕾着生数树冠南侧多于北侧;茶氨基酸含量,树冠南侧小于北侧;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树冠南侧大于北侧.对南-北行向条栽茶树来说,新梢萌发生长,树冠西侧早于东侧;花蕾着生数树冠西侧多于东侧;茶氨基酸含量,树冠西侧小于东侧;茶多酚类含量树冠西侧大于东侧.咖啡碱含量,树冠不同方位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6.
对 2003- 2008 年全国粮食分品种、分区域增产状况进行了研究,全国粮食增产区域特征为主要来源于主产省生产能力恢复与提升。固定面板效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促进区域粮食增产影响因素按贡献率排序为: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 成灾面积减少 > 有效灌溉面积增加 > 高产作物比例增加。分品种看,粮食产量区域结构变化特征为:水稻为东北增、华南减、长江流域“双改单”;小麦增产主要来自黄淮海地区;玉米增产省份较多,但主要来自华北和东北地区;豆类是东北北部增加,东北南部减少,西部地区略有增加;薯类则向西北转移。  相似文献   

7.
以新疆杨和沙林杨为对象,检测其在未受害和受害状态下树皮和木质部的生化物质含量或活性,从生化角度探讨2树种的抗虫机制。结果表明,未受害新疆杨树皮糖含量最高,受害沙林杨木质部糖含量最低;蛋白含量在受害新疆杨木质部最高,在未受害沙林杨木质部最低。在未受害情况下,沙林杨树皮中槲皮苷和白杨甙含量均高于在新疆杨树皮中的含量,而亚麻木酚素和类黄酮含量均低于在新疆杨树皮中的含量;沙林杨木质部的总酚含量高于在新疆杨木质部的含量。受害后,除单宁和类黄酮外,其他次生代谢物在沙林杨树皮中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新疆杨树皮中的含量;沙林杨木质部的毛蕊花糖苷含量显著高于新疆杨木质部,白杨甙和总酚苷则相反。防御酶类测定结果显示,未受害沙林杨树皮中的SOD酶活性低于新疆杨中的活性,而PPO酶相反。受害后,沙林杨树皮中的PAL和木质部的PPO酶活性分别显著低于在新疆杨树皮和木质部中的活性;沙林杨树皮中的SOD活性显著低于其在木质部的活性;POD酶在沙林杨受害树皮中的活性最高,在受害木质部中的活性也显著高于在未受害木质部中的活性。因此,沙林杨树皮和木质部中的POD和SOD酶与防御天牛危害有关,新疆杨受害木质部中的PAL和PPO酶升高与光肩星天牛的钻蛀有关。  相似文献   

8.
不同质地土壤玉米根际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明确不同质地土壤(砂壤、中壤、重壤)玉米生育期间根际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与酶(脲酶、蛋白酶、磷酸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池栽方式,以掖单22为材料,研究不同质地土壤的玉米根际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变化,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玉米播种前,砂壤中的微生物数量最多,重壤中最少;重壤中的酶活性最高,砂壤最低。3种土壤玉米根际生物活性的动态变化呈抛物线,吐丝期达最大值,此后逐渐下降。吐丝期,3种质地土壤玉米根际微生物数量均表现为中壤最多,重壤最少;5种酶活性均表现为中壤最大,砂壤最小。成熟期,玉米根际土壤细菌与放线菌表现为中壤中数量最多,重壤最少,真菌则表现为中壤最多,砂壤最少; 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重壤最高,砂壤最低,脲酶、蛋白酶、磷酸酶、转化酶表现为中壤中活性最高,砂壤最低。【结论】玉米根际生物活性受玉米生长发育进程和土壤质地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9.
水稻潜根线虫的田间群体分布和季节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法,调查和研究了水稻潜根线虫的田间分布规律和群体季节动态。结果表明;水稻潜根线虫在稻田根内的水平分布接近均匀状态;在水稻人的垂直分布以根段最多,根中段次之,根基段最少。水稻潜根线虫在广东省双季稻区,1年有2次本密度高峰期。  相似文献   

10.
利用砚瓦川流域1981-2017年蒸发量实测数据,运用数理统计、线性回归分析、Ma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研究砚瓦川流域多年蒸发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砚瓦川流域37年蒸发量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其平均减少速率为4.75mm,2006年是减少突变年。(2)砚瓦川流域37年年平均蒸发量为1182.23mm,80年代的年均蒸发量高于平均值。(3)砚瓦川流域春季蒸发量波动幅度最大,秋季次之,冬季蒸发量波动幅度最小,夏季蒸发量最大,约占全年蒸发量的42.36%。(4)砚瓦川流域月平均蒸发量最大的为6月,最小的为12月。(5)砚瓦川37年降雨量和蒸发量均在减小,但降雨量的减小速率略大于蒸发量的减小速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桃树(Prunus persica Stokes)、梨树(Pyrus sp.)根际线虫研究结果表明:桃树根际线虫中,寄生类占线虫总数量的9.3%,腐生类占51.5%。捕食类占24.8%,矛线类占14.4%。梨树根际线虫中,寄生类8.8%,腐生类51.6%,捕食类22.6%,矛线类18.0%。寄生类线虫,桃树根际线虫共鉴定出4个属,以螺旋线虫属(Helicotylenchus)为主;梨树根际共  相似文献   

12.
草莓体内氮磷钾分配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草莓“宝交早生”各器官氮磷钾含量和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株在开花结果前期氮磷钾含量均维持较高水平,4月25日(开花期)后氮磷钾含量开始降低;植株磷含量5月13日前,维持低磷不水平,以后呈缺乏状态。氮在各器官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叶片、果实、茎和根,根和茎氮含量一直呈降低趋势,叶片和果实氮含量变化趋势相似;5月13日(结果期)后,果实中氮和降低。磷在各器官含量由高低到依次为果实、叶片、茎和根,各  相似文献   

13.
运用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评价模型(VOR)评价阿尔泰山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健康整体状况,分析不同人为干扰方式(放牧、旅游和开矿)对阿尔泰山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健康影响,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人为活动干扰下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阿勒泰林区林地和草地均处于健康状态;布尔津林区林地处于亚健康状态,草地处于健康状态;富蕴林区林地处于健康状态,草地处于不健康状态。2)受旅游活动影响,布尔津林区旅游样地内区森林处于不健康状态,而草地处于健康状态。阿勒泰林区与布尔津林区旅游样地内草地差异不显著,也处于健康状态。受放牧影响,阿勒泰林区和富蕴林区牧道两侧草地均处于健康状态,但阿勒泰林区的草地组织力、恢复力和活力均高于富蕴林区草地。3)阿勒泰林区旅游样地6-9月草地生物量明显下降,差异十分显著;从牧道两侧草地变化看,6-9月,牧道两侧的草地生物量下降明显,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也下降。4)富蕴林区废弃矿区样地外围随着距离增加,草地总生物量出现下降趋势,草总盖度在300 m处增加到最高值。5)3个林区的牧道、旅游和矿区的草地生态系统处于健康状态,除草地组织力指标外,3种人类活动干扰方式下的草地恢复力和活力2个指标影响差异不大。不同人类活动干扰方式下的草地健康水平的排序为牧道>矿区>旅游区,因此更应该注重旅游区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稻米品质不同的3个粳稻品种,对灌浆过程中籽粒干物质、直链淀粉及蛋白质的积累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灌浆过程中籽粒干物质、直链淀粉及蛋白质的积累趋势,其品质不同的品种基本一致,积累速度表现为灌浆前期快,而后期缓慢,但在灌浆过程中的不同时期积累速度和数量上品种间表现有差异;开花后30d内是籽粒干物质、直链淀粉及蛋白质积累的关键时期,30d以后积累基本趋于稳定;灌浆前期的日平均干物质积累速度与稻米垩白率呈显著的正相关,与胶稠度呈显著的负相关,而后期的日平均干物质积累速度与垩白率、胶稠度的相关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生长速度的影响,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生长条件相同、生长速度不同的两组大黄鱼肠道菌群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长缓慢组鱼肠道内菌群OTUs和菌群多样性指数Chao1显著高于生长正常组(P0.05),但两组间Shannon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大黄鱼肠道内的优势菌群,其中变形菌门在两组鱼肠道内的相对丰度超过50%;两组大黄鱼肠道菌群结构变化主要集中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科水平上的细菌相对丰度比较结果显示,变形菌门内的鞘脂单胞菌科Sphingomonadaceae、柄杆菌科Caulobacteraceae、丛毛单胞菌科Comamonadaceae、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daceae和莫拉氏菌科Moraxellaceae在两组鱼肠道内的相对丰度差异显著(P0.05),其中莫拉氏菌科在生长缓慢组鱼肠道内的含量显著高于生长正常组(P0.05)。研究表明,不同生长速度的大黄鱼肠道菌群结构存在差异,生长缓慢组鱼肠道内菌群种类多于生长正常组;变形菌门内菌群变化与大黄鱼生长密切相关,莫拉氏菌科在鱼肠道内含量的变化可能是引起大黄鱼生长变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摸清近5年来广西烟区烟叶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及其品质情况。[方法]运用统计学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2006~2010年广西河池和百色2个烟区烤烟的化学成分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近5年来广西烟叶6种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状况和烤烟不同部位不同年份的化学成分变化情况。[结果]2006~2010年广西烟区烤烟的中部烟叶总糖、烟碱、总氮、钾含量较稳定,上部烟叶次之,下部烟叶变幅较大;中上部烟叶糖碱比值基本处于优质烟叶范围,协调性较好;各部位烟叶氮碱比值、钾氯比值适宜;但中下部烟叶糖氮比例欠协调,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偏高。[结论]控制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协调烟叶中各种化学成分的比例将是今后广西烟叶品质改良的一个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7.
巨桉纸浆原料林木材的主要化学成分变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6年生巨桉纸浆原料林分别立地(好、差)、密度(111株/667m2、124株/667m2、138株/667m2、152株/667m2和166株/667m2)、树体不同部位(基部、干部、顶部)和心、边材的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异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揭示了四川巨桉纸浆材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异规律①两种立地条件上木材的化学成分含量差异极显著,差立地上的灰分、水抽出物、1%NaOH抽出物、木质素含量均大于好立地上木材的相应含量,苯-醇抽出物、纤维素含量为好立地大于差立地。②林分密度对木材化学成分组成的影响在0·05水平上不显著,密度与立地之间也不存在交互效应,仅立地对木材化学成分(除纤维素含量外)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在差、好立地上木材综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分别为密度138株/667m2和124株/667m2的林分。两种立地上综纤维素含量最低的均为密度为166株/667m2的林分。③两种立地上木材化学成分中纤维素含量在树体干部最大;苯-醇抽出物含量为顶部最大。差立地上的各种密度的林分中密度152株/667m2的林分热水抽出物含量为顶部最小,其余密度冷、热水抽出物均为干部最小;1%NaOH抽出物含量为干部最小,木素含量为基部最小,纤维素含量为干部最大,综纤维素含量为基部最大。在好立地上,热水抽出物和1%NOH抽出物含量为干部最大,苯-醇抽出物为顶部最大,木素、纤维素含量为干部最大,综纤维素以干部最小。④两种立地上心、边材灰分、水抽出物、1%NaOH抽出物和木质素含量的变异规律为差立地>好立地;纤维素及综纤维素含量为好立地>差立地。好立地上木材1%NaOH抽提物、苯-醇抽提物、木素含量为心材大于边材,灰分、冷水抽提物、热水抽提物、纤维素含量、综纤维素含量为边材大于心材;差立地上木材纤维素、综纤维素含量为边材大于心材,其他化学成分均为心材大于边材。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健康对照组、患上皮瘤病较轻组和严重组异育银鲫Allogynogenetic crucian carp的上皮(瘤)组织、血浆、肝脏、肾脏和脾脏中的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溶菌酶(LSZ)活性进行测定和比较,研究了异育银鲫患上皮瘤病后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AKP活性在上皮(瘤)组织、血浆和脾脏中除较轻组在血浆中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严重组显著高于较轻组,而在肝脏和肾脏中较轻组和严重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严重组显著低于较轻组;ACP活性在上皮(瘤)组织、血浆、肾脏和脾脏中除严重组在上皮(瘤)组织中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无论较轻组还是严重组患病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肝脏中却显著低于对照组,在肾脏和脾脏中严重组显著高于较轻组;SOD活性在上皮(瘤)组织和血浆中只有严重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在肝脏、肾脏和脾脏中除严重组在肾脏中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无论较轻组还是严重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LSZ活性在测定的5种组织中除较轻组在肝脏中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较轻组和严重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表明,异育银鲫患上皮瘤病后,测定的4种免疫相关酶活性在不同组织中发生了上升或下降的变化,变化幅度与患病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全面系统地了解海南岛的气候特征,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利用海南岛18个市县气象站1951—2020年的逐日和逐月气象观测资料,从气候态、极端态和灾害态对海南气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海南各地年平均气温均高于23 ℃,中部山区低东南沿海高,月际变化呈近似对称的单峰型分布,6—7月达最高;年雨量900 mm以上,东西差异大,五指山脉东部和东南迎风侧降水高值中心可达2 000 mm以上,月际变化呈阶梯状、非对称单峰型分布,高峰月在9月;年日照时数在1 700 h以上,沿海高于北部内陆和中部山区,月际变化呈双峰型分布,主峰在7月、次峰在5月、低谷在2月,显示出明显的雨、热、光同季特征。海南岛北部极端最高气温高于南部,两者均在38 ℃以上,高值中心可达41.1 ℃;中部山区极端最低气温低于四周,最低值达?1.4 ℃;各地最多年雨量在1 500 mm以上,最少年雨量少于1 500 mm;最长连续雨日在26 d以上,多出现9—10月,最长连续无雨日接近或超过30 d;各地最大日雨量超过300 mm,最大过程雨量在600 mm以上。海南岛高温集中在5—7月,全岛平均高温日约20 d,呈北多南少分布;五指山以北地区低温阴雨较为常见,年均低温阴雨过程1~2次,低温阴雨日数约10 d,五指山以南相对罕见;暴雨日数东多西少,全岛平均年暴雨日约8 d,月际分布呈非对称单峰型,5—10月平缓增多,10—11月断崖式下降;暴雨灾害以单站暴雨为主,半岛范围暴雨是小概率事件,全岛性暴雨非常罕见,均出现在2000年后;气象干旱常见,西部和南部沿海冬春连旱频繁,在秋季台风降雨少时,其他地区也易见冬春连旱。  相似文献   

20.
高位虾池水体细菌和弧菌的数量变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位于广东湛江东海岛北寮村和庵里村的4个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高位池养殖过程水体中的可培养异养细菌和弧菌的数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北寮村虾池BL1和BL2的可培养异养细菌数量变化均呈现中间高两头低、后期多于初期的单峰变化趋势;BL1的弧菌数量变化趋势和可培养异养细菌的变化趋势相似,而BL2则是前期稍微升高而后下降,后期又呈升高态势,峰值出现在养殖末期;水源地BL3的可培养异养细菌数量变化为初期平缓,后期明显多于初期,大体呈上升态势;而BL3弧菌数量变化趋势则比较平缓.2)庵里村发病的虾池AL1的可培养异养细菌和弧菌数量呈现出单峰变化趋势,在养殖中途爆发病害时,可培养异养细菌数量高出未发病的正常池2个数量级;庵里村虾池AL2的可培养异养细菌数量变化趋势也是中间高两头低,而弧菌的数量变化则是无规律的波动;水源地AL3的可培养异养细菌数量变化大体呈下降趋势,弧菌数量放养初期最高.3)高位虾池的可培养异养细菌和弧菌数量虽多于水源地,但差异不显著,同一个位点,细菌和弧菌数量呈现同步增多或减少.虾场水体的可培养异养细菌和弧菌数量与多数环境因子之间相关性不显著,这与虾池养殖生态系统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有关,同时反映了高位虾池生态系统受多种因子作用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