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哲学是时代的精神家园,是文明的灵魂.每一种哲学都代表着它所处时代最深刻的思想.哲学能够为世界、为时代、为我们每一个人,提供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提供某种共同繁荣、和睦友好的思维图景.哲学与我们的现实世界和时代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离开它的时代,哲学不能独立生存,更谈不到发展.哲学有多样性,每一个民族有它自己的思维,并对哲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全世界不同哲学之间的对话、交流和加深理解是哲学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它的提出背后有着深刻的理论支撑,它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的一个世纪构想,是长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的产物。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视角梳理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和发展、具体内容、实现方式以及最终目的,指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不仅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还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正确应用,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发展观的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3.
龙的共同特性是一个“S”弧型,它的本质是中国古代的波浪哲学。这种波浪哲学是中国古代政治理念的抽象。从中国人对龙的崇拜可以找到中华民族融合的哲理力量。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音乐教育遵循了哲学的基本原理,笔者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分3个方面来阐述了关于音乐教育中的哲学规律。首先应该有一个正确的音乐教育观,因为它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来说,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范畴;其次,在音乐教育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系,因为音乐教育作为一种理论来说,必须依靠不断的实践来检验它的合理性,才能不断推动这门学科的发展;最后,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它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地向前发展,因此要以科学的发展观来对待音乐教育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产生至今已有近两百年的发展历史,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在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及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马克思曾把"任何真正的哲学"喻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这个比喻精辟地显示了哲学的人类性与时代性的不可割裂的统一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是反映和表达自己时代的"时代精神",而尤为重要的是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面向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的使命与价值就是用"文明的活的灵魂"塑造和引导新世纪的时代精神。从中国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效果来看,它指导中国一步步走向强大,成为中国不断前进的重要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实事求是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开拓发展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历史性飞跃的理论结晶。它的形成过程以及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证明: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国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走向小康,就是因为我们党能够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毛泽东创造性地赋予实事求是以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内涵。邓小平把解放思想引入到对实事求是概念的理解中来,深化了实事求是的哲学内涵。我们党在新时期突出了实事求是命题中的解放思想与创新精神,从而深化了对实事求是思想的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7.
正法哲学作为近些年来法学界迅速崛起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它受到了部门法学家和法理学家的共同关注,并且这两个领域的学问家推动了这一新兴领域的发展,作为法哲学向深处发展的必然需要,也作为理论法学和部门应用法学提升和发展的必然要求,部门法哲学打破了理论法学与部门应用法学之前互不连接的隔绝状态,促使这两种类型的法学可以并在一起,向更高层次去提升。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吸引无数学者关注的时刻,它的相关理念和基本问题也有待于去解答。本文将从部门法哲学的发展态  相似文献   

8.
中国哲学形成的中庸的思想风貌和文化性格来自于儒家的经权、常变思想。经权、常变思想在先秦儒学的推崇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形成了中国人独有的特质。在现代,它与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的挈合又使它在中国新的社会制度下获得了新的生命力,但同时产生了对现代化的不适感。笔者试图通过剖析这一不适感产生的传统哲学渊源,在与西方伦理的“对话”中寻找完善中国伦理哲学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当前,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论可以帮助广大民众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源"与"流"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要意识到"源"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由马克思主义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变化发展,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具有时代性,是与时俱进的,它并非一成不变。我们要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新形势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会受到国外各种思潮的冲击和影响,我们要创造性的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性区分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关联和差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0.
胡适的哲学史观构成了中国现代哲学史观演变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明确地界定了哲学史的含义、对象和目的;(二)在哲学的起源上坚持杜威的“问题说”;(三)在哲学的发展根据上坚持多元的因果观;(四)把哲学方法看作哲学史的中心问题和内的线索;(五)对中国哲学的传统进行现代审视,尝试对中西哲学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从历史上看,民法从来是法哲学的发祥地,法哲学的观念和理论皆以民法为本。我国的民法哲学是关于民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民法哲学主要研究民法的本质、价值、地位、理论、体系及其建构方法等。民法哲学从属于法哲学,它是民法学和民事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的灵魂。民法哲学决定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市场经济的公理必然在民法哲学中得到反映。“公平”和“规范”应是民法哲学中一对最基本的范畴。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是杜威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杜威的职业教育观植根于广阔的社会背景。理解杜威职业教育观离不开对其所处时代背景和社会民主思想的了解和分析。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现了他对19世纪美国劳资问题的热切关注,对劳工阶层的同情。杜威认为教育是促进工业民主和推进实现合作共同体理想的基本途径。通过对社会思想基础的分析,有利于全面加深我们对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约翰.S.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是西方研究高等教育哲学的一部经典著作。作者从高等教育的合法存在的逻辑基点———高深学问出发,分析了在“认识论”教育哲学和“政治论”教育哲学两种主要的哲学观下对高等教育的学术自治、学术自由、高等教育为谁服务、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高等教育学、治学的道德和作为教会的大学等实际问题,提出了一个相当完整的高等教育哲学体系。其中关于大学的功能、学术自由和教育公平等方面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和思索。  相似文献   

14.
采用盆栽水稻试验,研究微生物燃料电池电极富集微生物种类及其运行对水稻生长活性的影响.用双层琼脂平板法对阳、阴极碳毡微生物进行培养,通过平板计数法计算碳毡富集微生物数量.通过细菌个体形态、生理生化试验及16SrDNA分析确定其分类地位:用称重、a-萘胺氧化法研究微生物燃料电池运行(闭路组)对水稻生长活性的影响.成功构建微生物燃料电池.闭路组阳极细菌B1、B2和B3总量是3.4×108 CFU·g-1,其中优势微生物B1为2.9×108CFU·g-1.开路组(组装有微生物燃料电池,但处于断路状态)阳极细菌B1、B3和B4总量是1.5×108CFU·g-1,其中优势微生物B3为1.1×108CFU·g-1,闭路组与开路组阴极都只培养出B3和B4,闭路组阴极B4数量是开路组的7倍;闭路组与空白组(未组装有微生物燃料电池)、开路组相比,在水稻须根数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在植株鲜重、干重及根系活力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所有分析指标中,空白组和开路组间无明显差异.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运行能促进水稻的生长和产电微生物B1(Bacillus subtilis)和B2(Bacillus sp.)在阳极碳毡的富集.  相似文献   

15.
培根一生致力于对经院哲学和旧的宗教神学的批判,同时为自然科学提供新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哲学思想集中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要求。这一思想突出表现在培根的物质观和反映论上,他开创了后来西方近代哲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宋儒哲学以“理”为终极关怀,故称之新儒教哲学。理论建设可上溯李翱的“复性”论,它是宋代新儒教哲学分辨理欲、变化气质学说的先导。张载提出“气”本体论,并分别“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将天理人欲之辨植入新儒教哲学系统。程颢、程颐把具有神学目的论的“天”,变成抽象的哲学本体的“理”,建立起“理”本体论,完成了新儒教哲学本体建设的使命。朱熹继承并深化了二程的“天理”论,把“心统性情”的心、性关系肯定为“心统万物”的心、物关系和心性本体,使新儒教哲学具备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道统”是儒学的核心观念之一,用以表征儒家根本精神的传承统绪。道统作为儒学的深层内核,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儒学的基本概貌和形态。朱熹以“心传”、“心法”为其道统论的主要意涵,构筑了以“道心”与“人心”、“理”与“气”、“天理”与“人欲”为基本特征的“二世界”的哲学;牟宗三则以“心体即性体”、“即存有即活动”释道统,建构了其道德形上学。在“后新儒学”的视域下反思宋明理学空谈理气心性,现代新儒学引向超越绝对的偏失,致力于当代儒学重构时,重归孔子之“道”,确立儒学“新道统”或许应是基础性的理论环节。  相似文献   

18.
《中国思想学说史》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中国哲学的历史。该书继承了侯外庐对中国哲学内涵的基本定位,在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观之外增加了心性论、境界论的内容,拓展了哲学史研究的内涵;从哲学与文化的互动揭示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对中国哲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一些新的判断;继承侯外庐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社会史、学术史研究视野,提出文化史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9.
如果将经学研究纳入到现在的中国哲学学科的研究中来,尤其是让经学中的相关“义理”内容也进入到中国哲学史的范围,其实这些并不是真正的问题。而真正的问题只在于,如果我们对于经学与哲学的关系没有一种更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对于这二者之间的“疆界”和本质区别不清楚的话,让经学进入哲学的实质还会只是用经学去扩充了中国哲学史的“史料”范围而已。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民本思想渊源久远,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孔子对民本思想进行了初步发展,主要包括重民、利民、惠民、富民、教民思想,主张德治,反对刑罚。孟子继承和进一步完善了孔子的民本思想,形成了一套治国理论和方案。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说,主张制民之产,尚贤与重教。孔孟民本思想中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表现在孔孟都主张先富民再教民,主张德治反对刑罚,没有严格的忠君意识等。而孔子的民本思想主要停留在伦理道德层面上,孟子却把它上升为一套仁政的治国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