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顾雯 《农业考古》2003,(4):278-281,290
2001年5月的新绿时节在浙江上虞“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成立了。研究会的目的在于重温现代茶圣吴觉农茶学思想、共同探讨中国茶学的未来,致力于中国茶业经济和文化的繁荣。说起中国茶学其范围很广,做为茶之故乡的东道主,在21世纪这一新的世纪中,应该有责任和义务把茶学(包括茶栽培,制造,品饮,茶道  相似文献   

2.
5月中旬 ,“首届吴觉农奖”中青年茶学优秀论文征文颁奖大会在山东济南召开 .本次“吴觉农奖”中青年茶学优秀论文征文共收到全国 11个省 (区 )、3个直辖市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等部门选送的论文 4 1篇 ,经“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组织专家评审 ,共评出二等奖论文 2篇 ,三等奖论文 4篇 ,优秀论文 9篇 (一等奖论文空缺 ) .我校农学院茶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张凌云的论文《我国加入 WTO后茶业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对策》获二等奖 ,黄福平的论文《新世纪中国茶业发展之路》获优秀论文奖 .由“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首届吴觉农…  相似文献   

3.
王郁风 《农业考古》2006,(5):226-228
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1897-1989)晚年应约撰成《茶经述评》一书,于1987年5月出版发行,1988年8月第二次印刷,两次共印4600本,早已告罄。由于首版还是铅字印刷,受条件限制,书中图片模糊不清,吴老很不满意。该书出版距今(2004)已过17年。茶界公认《茶经述评》内容质量较高,深受海内外有关人士欢迎,视作经典之作。经“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决定,趁吴老诞生108周年,纪念“茶寿”和“吴觉农纪念馆”在上海建成开幕之际,对《茶经述评》修订再版,称为第二版。经过一年工作,已由农业出版社于2005年3月出版,新华书店发行。第二版订正一些漏校字,更换…  相似文献   

4.
一.参加“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感赋 钱时霖 吴学研究整十年,觉农思想亿人传。 高风亮节称茶圣,伟绩丰功胜昔贤。  相似文献   

5.
20 0 1年 5月 2 2日、2 3日 ,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省上虞市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浙江省政协主席刘枫等出席成立大会并讲话。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经叔平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雷洁琼等致信祝贺。吴觉农先生出生于上虞市丰惠镇 ,是我国著名的农学家、茶学专家。他一心爱国 ,毕生许茶 ,在九十多年的生命历程上 ,为中国茶叶发展奋斗了七十多个春秋 ,被誉为“当代茶圣”。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他就发表了《中国是茶树原产地》和《中国茶业复兴述评》等重…  相似文献   

6.
徐文 《农业考古》2007,(5):181-181
由上海文化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林晓丹茶画”册,今年四月中旬正式出版、发行。在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于上海“百佛园”吴觉农纪念馆举行该书的首发仪式并举办“林晓丹茶画展”,2007年又于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期间在上海国际茶城四楼贵宾厅举办“茶画展”,共展出98幅作品。“林晓丹茶画”册,由上海茶叶学会刘启贵老先生主编,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苏步青生前为该书题写书名,刘枫、杨堤、王泽农、张天福等老领导、茶学界泰斗为之题词。林晓丹,号“染霜”,取苏东坡“霜林染晓丹”诗句,今年八十三岁,他1946年考入上海美专国画系,承刘海粟…  相似文献   

7.
2001年1月17日上午,文学博士、中国史学家、日本中国茶文化史研究的开创者、被尊称为“茶经博士”的布目潮沨(1919—2001年)先生逝世了。 在布目先生去世的前一天晚上,我接到了先生打来了电话。为吴觉农著《茶经述评》的日……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各大图书馆收藏中国古茶书概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国内外各大图书馆收藏中国古茶书概况黑龙江省佳木斯农业学校王华夫关于我国茶的起源,从唐朝至现在的1380年间。有不少学者进行过探讨,最早是唐朝陆羽在《茶经》中提出:“茶之为饮,发于神农氏。”现代茶学专家吴觉农在《茶经述坪》中则提出饮茶起源于“战国或秦代...  相似文献   

9.
略论我国现代茶学在理论探索上的贫困现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说到我国现代条学的著作并出版状况,则我们不能不对本世纪问世的茶书作出必要的回顾分思考。据有关资料统讨,我国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只出版10部左右茶书;而在其下半叶。即从1949年以来,海峡两岸撰著出版的条书却拥有300部左右,即比之卜半个世纪高达大约30倍!这不能不说是一项可喜的成果。其中影l响最大的学术著作,当推吴觉农先生的茶学系列。他的茶学论著,堪称是我国本世纪中最全面、最切实。最有创见、最具指导作用,并且也最富有理论探索精神的中国茶学全书(遗憾的是直迄于今,却仍未见吴觉农茶学全书问世,仅仅止…  相似文献   

10.
应邀来沪参加 2 0 0 2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活动的香港著名老茶人、香港福华茶行有限公司董事长、美国嘉年贸易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荣誉理事、上海市茶叶学会的老朋友郑良讠永先生于 4月 30日突发心脏病 ,经长征医院大力抢救 ,医治无效 ,不幸于 5月 2日中午与  相似文献   

11.
上虞行五首     
钱时霖 《农业考古》2007,(5):176-176
2007年5月28-29日参加在上虞召开的“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归来成诗五首。颂吴公全国茶人来上虞,论文字字颂吴公。如山业绩留青史,思想光辉照后生。颁发觉农勋章中国茶人逾万千,其中佼佼亦多贤。勋章一枚明而重,一百余人挂得欢。新会长梅峰先生高公主会有佳名,届满让贤情理真。新选梅君为会长,弘扬吴学带头人。遥拜吴老墓依山临水风光好,故土长眠意义深。更有钱梁君作伴,湖州陆圣可相寻?会议期间没有时间去谒吴老墓,真憾事也。悼刘祖香茶人吴公门下好门生,上虞茶兴有大功。盛会之前辞世去,令人长念祖香翁。上虞行五首!…  相似文献   

12.
“茶德”的理论探索浙江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系谌晓煜我国已故著名茶学家庄晚芳先生1989年首创“中国茶德”(以下简称“茶德”),用来概括所提倡的品茶规范(1)。在大陆茶文化讨论中“茶德”一词已被普遍接受,并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但“茶德”的概念,迄今未...  相似文献   

13.
竺济法 《农业考古》2007,(2):51-55,58
一.中、日专家、学者对“茶道”的不同释义与认知笔者以为,中日两国茶界对“茶道”名词的认知还是模糊的。请看两国茶界专家、学者对“茶道”的论述———被誉为“当代茶圣”的吴觉农(1897—1987)先生,在他主编的《茶经述评》一书中,对“茶道”下了这样的定义:“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当代著名茶学家庄晚芳(1908—1996)先生在《中国茶史散论》中写到:“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广东韩山师范学院副教授、潮汕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  相似文献   

14.
著名茶学家、我校已故教授庄晚芳先生(1908~1996年)倡导的“中国茶德”,在海内外茶学界、茶文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产生在我国现实思想文化背景中,与中国历史上的茶文化和日本茶道的精神内涵相较,具有鲜明的特色。兹从三方面讨论之:一、积极淑世的乐生倾向对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文人雅士和僧人曾起重要作用。在封建专制统治下,他们往往倾向消极避世的人生态度。因此,历史上的茶文化尽管有多种表现形态,但倾向隐逸、遁世的茶风始终为其主流。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在唐代茶文化兴起之后,隐逸行为的变化,与茶的大…  相似文献   

15.
巩志 《农业考古》2004,(2):35-37,68
中国茶道是饮茶之道,是生活艺术。当代茶圣吴觉农在《茶经述评》中给茶道下的定义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一种生活形态,上升为文化现象时,必须有伦理的、哲学的、思想的等诸种文化因素的渗透、积淀,并凝结为核心和灵魂,茶文化也如此,中国古代即重视茶文化思想的研究与总结。唐末的刘贞亮有“茶十德”之说,当代茶文化专家庄晚芳提出“廉、美、和、敬”的中国茶德,茶文化专家张天福也提出“俭、清、和、静”的中国茶礼。他们都是对中国茶文化思想作总体的归纳和阐发,主要发掘古代文人茶文化的独特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陈椽教授工作简略陈椽教授,安徽农业大学一级教授,著名的茶学家、茶业教育家,制茶专家、世界农业科技名人,是创建“制茶学“、“茶树栽培学”、“茶叶检验学”、“茶史学”和“茶业经济学”五大学科的奠基人,亦是我国近代高等茶学教育事业的创始人,长期致力于茶学教...  相似文献   

17.
一 在谈正文之前先说“茶学”——本文为了便于行笔,把目前在大中华圈以至世界都流行的“茶道”、“茶文化”、“茶艺”等几种对以茶为载体的文化现象统称为“茶学”。其实,这种以茶为……  相似文献   

18.
《福建农业》2012,(4):37-37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2011年11月在“中国乌龙茶之乡”福建省安溪县奠基。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是中国目前投资建设的首家茶学本科院校,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学院选址安溪城区参洋片区。占地1200亩.计划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9.
茶人和为贵     
茶人本是精行俭德之人,茶人应该具有宽容、平和之心。我们的茶德有许多说法,从茶学大师庄晚芳先生的“廉、美、和、敬”到茶界泰斗张天福提出的“俭、清、和、静”,“和”字占了很重要的位置。茶导和,陈香白先生说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就是“和”。他认为“和”意味着天和、地和、人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老和尚在天下赵州禅茶文化交流会上提出:禅茶文化的精神正是“正、清、和、雅”,也可以理解为“茶德”。陈文华先生说:佛学主张“慈悲为怀”、“宽容”和“与人为善”等等,都是与“和”字息息相通的。作为中华农耕文明的产物,融儒、释…  相似文献   

20.
丁文 《农业考古》2003,(4):209-220
关于陆羽的功绩,历史上早有定评。毫无疑义,陆羽是中国茶学的奠基人。他以7211字的《茶经》确立了自己在中国茶学界的崇高地位,赢得了“茶神”、“茶圣”、“茶仙”之类的美誉,——这一称号他是当之无愧的。此外,他还被人称作是“诗人”、“书法家”、“方志家”、“地理学家”、“谱牒学家”等等,人们不管那一顶顶桂冠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