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残膜回收技术与机具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介绍了残膜回收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对国内各种残膜回收机机型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秸秆切碎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的现状,并指出残膜回收技术与机具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开发和设计了一种伸缩杆式残膜回收灭茬联合作业机。在对国内外各种残膜回收机优化组合的基础上,进行了残膜回收机的总体设计及主要部件的结构设计,着重进行了残膜回收灭茬联合作业机的传动系统与拾膜部件机构的设计。试验和理论计算表明:各项工作部件的设计和使用都是正确的,理论、试验均满足残膜回收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棉秸秆还田及搂膜联合作业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和特点。经田间测试,各项指标均达到棉秸秆还田和残膜回收要求。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克拉玛依五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悬挂1S-4.0接膜机。1SZ-3.0收膜整地机联合作业机、4JHS-1.5茎秆粉碎收膜联合作业机及4SJL-1.6茎秆粉碎残膜回收一体机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特点及参数。  相似文献   

5.
地膜/残膜回收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地膜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对国内外现有多种地膜/残膜回收机的工作原理、性能以及适用环境进行了介绍和比较,指出了在可降解或液体地膜大面积推广使用前,应该开发与苗期中耕、秋后整地、秸秆还田相结合的残膜联合作业机,以便在提高机具作业效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残膜遗留量.对于多年累积的残膜,开发具有如焚烧工艺的、可以实现一次清理的回收机具,以避免回收残膜的二次污染,绝对减少残膜在田间的累积.  相似文献   

6.
<正>1JSM-1800A1型棉秸秆还田及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产品介绍1JSM-1800A1型棉秸秆还田及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是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制,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公司生产的新型棉秸秆粉碎还田及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具。该机具历经20多年的研究、试验、改进,产品技术成熟可靠,能一次性完成秸秆粉碎还田、残膜回收等作业,回收当  相似文献   

7.
棉秆集条与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棉秆集条与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基本结构,重点对传动系统与棉秆集条系统和残膜回收系统间的传动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对残膜回收系统中的挑膜机构进行详尽分析得出挑膜滚筒上凸轮参数的优化组合.样机试验效果表明,该联合作业机原理上可行.  相似文献   

8.
《新疆农机化》2003,(3):10-10
2003年6月7日,由新疆农科院农机化所和新疆广汇集团十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4JSM-1800棉秸秆还田及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通过区级科技成果鉴定。该机可连续进行棉杆粉碎还田、松土、挑膜、脱膜、送膜、集装作业,一次完成棉杆还田和残膜回收两项作业功能,可靠性、经济性、适应性好。主要技术参数:作业速度3~6km/h;工作幅宽1400~1800mm;秸秆切碎长度≤150mm;残膜回收率≥84%;作业可靠性≥98%。 4JSM-1800棉秸秆还田及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通过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9.
介绍4JSM-1200棉秸秆还田及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的工作原理、机具技术特性、使用要求和推广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农田残膜捡拾打包联合作业机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环保事业的发展,残膜的再利用必将成为一种趋势,废旧残膜自然堆放占用面积大,易受大风天气影响,转运不便且回收劳动强度大。因此我们将农田残膜捡拾环节与打包作业环节相结合,研制了残膜回收打包联合作业机。文中介绍了整机结构和工作原理,阐述了主要部件结构和设计方案并分析了田间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目前残膜回收机已经成为新疆棉田回收残膜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残膜回收机回收残膜的过程中,由于棉田的环境复杂多变,而现有的残膜回收机无仿形功能,导致入土部件的入土深度不稳定,这就造成残膜拾净率达不到预期结果等问题。4JSM-2.1A型棉秸秆还田及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存在同样问题,所以根据此机型设计一套机—电—液配合的自动仿形系统,对地面仿形传感机构的运动进行分析,确定机械部件的关键参数,并对仿形系统进行场地试验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工作稳定可靠,整体仿形稳定,在机具作业速度为6.5~7 km/h时,其入土部件的入土深度平均值为91.6 mm,其标准差为3.13 mm,残膜拾净率达89.5%。  相似文献   

12.
残膜回收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治理残膜污染是种植业可持续化发展的关键所在。我国的残膜回收机械仍不完善,我们仍需在研究治理残膜污染技术上做大量工作。本文针对我们残膜回收装备的现状,对残膜回收与秸秆粉碎还田一体化联合作业机在研发设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提高残膜回收装备的工作性能,促进我国残膜回收装备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一种新型可自动卸膜滚刀式秸秆粉碎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及特点。通过对关键结构的改进,提高了机具的使用可靠性,节约了成本,降低了功耗,节省了作业时间,提高了功效。  相似文献   

14.
机械化残膜回收技术有新突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王吉奎副教授设计出一种用于棉花收获后秸秆切碎还田和残膜回收的联合作业机。该机作业效率高、能耗小,在作业速度为5~5.5km/h时,残膜回收率大于90%,  相似文献   

15.
帆布带式马铃薯挖掘-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解决西北旱区大面积推广马铃薯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模式所造成的田间残膜污染问题,设计了帆布带式马铃薯挖掘-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实现了马铃薯挖掘收获与残膜回收的一体化作业。通过对样机防缠绕装置、帆布带式送膜装置及浮动卷膜装置关键工作参数进行计算分析,确定影响联合回收机残膜回收率的相关试验因素及其取值范围。依照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方法,建立了作业机前进速度、卷膜驱动辊转速、输膜轴转速和输膜板倾角与残膜回收率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对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残膜回收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卷膜驱动辊转速、作业机前进速度、输膜轴转速和输膜板倾角;联合回收机最佳工作参数为:作业机前进速度0.72 m/s、卷膜驱动辊转速303 r/min、输膜轴转速499 r/min、输膜板倾角29°。验证试验表明,联合回收机残膜回收率均值为92.1%,较优化前有明显提升;同时在此工作参数条件下,作业机明薯率为96.6%、伤薯率为2.2%,各项作业指标均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6.
<正>1JSM-1800A1型棉秸秆还田及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产品介绍1JSM-1800A1型棉秸秆还田及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是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制,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公司生产的新型棉秸秆粉碎还田及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具。该机具历经20多年的研究、试验、改进,产品技术成熟可靠,能一次性完成秸秆粉碎还田、残膜回收等作业,回收当  相似文献   

17.
结合地膜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简要介绍了残膜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以及残膜回收机研究的重要性,对国内外现有几种典型残膜回收机的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指出了在可降解或液体地膜大规模推广使用前,应该开发与现阶段结合的残膜回收机,以便在提高机具作业效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残膜,并对未来残膜回收机或残膜回收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4JSM-2.1型牵引式棉花秸秆还田及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残膜清理滚筒部分田间作业时核心工作参数不匹配、可靠性差等问题,为防止作业过程中机架与外界激励产生共振所带来的结构破坏,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模态分析。结果表明:机架的6阶固有频率范围与外激频率范围不在同一区间内,避免了共振的发生。为研究机架结构的合理性及确定后期联合作业机的结构优化参数与主要工作参数,根据前期试验研究,确定机具行进速度、拖拉机后输出轴转速、限位螺栓高度为影响机具性能的主要因子,残膜捡拾率为试验指标,采取的方法为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分析各因素对机具捡拾率性能指标的影响,得出各因素影响的显著性与主次顺序,选出组合最优的水平,确定最优试验参数。研究结果可为残膜回收机的工作参数选择与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于传统残膜回收机功能单一、田地作业次多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驱动耙与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并建立了作业机的三维模型。介绍了该作业机的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了挑模机构挑膜弹齿的运动轨迹;通过理论计算得出挑模机构的轮转速比λ为4~6范围最佳,挑膜弹齿的最佳入土角度为45.2°;对膜土分离板的结构进行设计与分析,得出膜土分离板与水平面的最佳倾角为40~45°。试验表明:当作业机前进速度1.5m/s、挑模机构的轮转速比λ为5时,弹齿入土深度选取10~11cm,挑模机构的挑膜率达84%,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为了检测耕前残膜回收机关键部件理论设计的合理性及寻找秸秆粉碎部件的几个重要工作参数的优化组合,达到与残膜回收部件的合理配置,从而能够实现在秸秆粉碎还田与残膜回收联合作业中,使收回的地膜尽量洁净,实现膜杆的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