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重要手段 ,直接影响农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当前 ,农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农村工作的主题 ,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为农机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也提供了新的用武之地。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 ,明确新形势下农机化发展的主攻方向 ,有选择、有重点地调整优化农机装备和技术结构 ,为农业结构调整服务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进程。1 乌苏市农机化装备结构现状1978年乌苏市拥有耕地 2 78万hm2 ,农机总动力170 6 3kW ,大中型拖拉机 2 4 1台 ,小型拖拉机 151台 ,联合收割机 5台。 1999年耕地面积 4 6 7万hm2 ,…  相似文献   

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潍坊市农机化事业蓬勃发展,农机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市60%以上的农业生产劳动量已由机械承担,在全市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农机化发展不平衡,农机生产结构不适应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农机化不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等问题。因此,农机化工作应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快发展布局和结构的调整步伐,努力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供物质技术保障,推进农业生产向纵深发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3.
《农机科技推广》2004,(3):33-34
近年来,黑龙江垦区始终坚持把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实施农业产业化,作为垦区农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措施。农业结构的调整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技术支撑,垦区农机化的发展,也始终坚持了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大力调整农机装备结构,取得了可喜成就。  相似文献   

4.
余志寨 《福建农机》2006,(1):13-13,12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近阶段中央对农业发展新阶段做出的重大决策。农业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一大障碍,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我市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是今后我市农机化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而农机工作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起着重要的支撑和骨干作用。因此,加快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与创新,努力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是农机工作面临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山东省平度市从以下三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一、适应农业结构调整要求,搞好农机化结构战略性转移 农机部门要紧紧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这根“主线”,针对农业向多样化、区域化、特色农业发展的实际,制订平度市的农机结构调整的思路,进一步合理调整农机化发展布局,优化农机装备结构,要在确保农业机械……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加入WTO后,农业生产即将呈现新的格局,农机化事业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发展农机化事业,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改善农机化技术装备,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农机装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条有效途径。 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先决条件 农机装备水平的提高,先进的农业机械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率先实现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强化农机装备,可以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粮食生产水平,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有利于合理利用、保护和改善水、土等自然资源,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二、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农村经济综合发展,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实践证明,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先进农机技术装备。工厂化育秧是常规育秧占用秧田面积九分之一,拔秧比传统作业提高工效40倍,机插是手插工效的30多倍,亩提高单产10%,一台洋马联合收割机可抵上50人作业量,一台三久牌烘干机一季可烘干12万kg粮食。因此,强化农机装备...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加入WTO后,农业生产即将呈现新的格局,农机化事业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发展农机化事业,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改善农机化技术装备,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农机装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条有效途径。 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先决条件 农机装备水平的提高,先进的农业机械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率先实现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强化农机装备,可以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粮食生产水平,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有利于合理利用、保护和改善水、土等自然资源,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二、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农村经济综合发展,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实践证明,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先进农机技术装备。工厂化育秧是常规育秧占用秧田面积九分之一,拔秧比传统作业提高工效40倍,机插是手插工效的30多倍,亩提高单产10%,一台洋马联合收割机可抵上50人作业量,一台三久牌烘干机一季可烘干12万kg粮食。因此,强化农机装备...  相似文献   

8.
一、我省农机化工作面临的形势 第一,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农机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十五”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线。调整的目的主要是调优产品,调高效益,调活机制,调强技术,调整关系。这就为农机技术措施的实施和农机装备的使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农机不仅要在农业的传统产业中发挥更大作用,尤其要在高技术、高效益的农业新兴产业中充当技术载体。通过技术服务,发展成为农村新的生产力的排头兵,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加入WTO后,农业生产即将呈现新的格局,农机化事业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发展农机化事业,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改善农机化技术装备,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农机装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条有效途径。 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先决条件 农机装备水平的提高,先进的农业机械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率先实现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强化农机装备,可以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粮食生产水平,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有利于合理利用、保护和改善水、土等自然资源,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二、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农村经济综合发展,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实践证明,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先进农机技术装备。工厂化育秧是常规育秧占用秧田面积九分之一,拔秧比传统作业提高工效40倍,机插是手插工效的30多倍,亩提高单产10%,一台洋马联合收割机可抵上50人作业量,一台三久牌烘干机一季可烘干12万kg粮食。因此,强化农机装备...  相似文献   

10.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现代农业,发展效益农业及产后农业。这些调整,必将给农机化工作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笔者浅谈农机化工作的设想及思路。 一、调整农机装备结构,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端,这次调整给正在发展中的农业机械化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即如何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使农机装备结构与农业结构调整保持同步,进而大力推广、使用与之相适应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以此来支持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本文结合武汉市农业结构调整的实际,谈谈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一、我省农机化工作面临的形势  第一,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农机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十五”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线。调整的目的主要是调优产品,调高效益,调活机制,调强技术,调整关系。这就为农机技术措施的实施和农机装备的使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农机不仅要在农业的传统产业中发挥更大作用,尤其要在高技术、高效益的农业新兴产业中充当技术载体。通过技术服务,发展成为农村新的生产力的排头兵,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第二,党的农村政策的稳定推行和农村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为农机作…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业进入发展新阶段 ,今后一段时间内 ,江苏省将农机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制订为为农民增收、农业结构调整服务 ,为粮食生产供给安全提供服务。为适应农机化发展新阶段的任务要求 ,江苏省将以下 3点作为农机化战略性结构调整的重点 :调整农机装备结构。目前全省农机装备的特点是 :4多 4少 :动力机械多 ,配套机械少 ;小型机械多 ,大中型机械少 ;普通型机械多 ,高性能机械少 ;农业机械多 ,林牧副渔机械少。这种情况必须尽快转变 ,要实现配套合理、大中型为主、高性能为主和多用途为主的目标 ,采取切实措施 ,促进农机装备结构升级换代。调整农…  相似文献   

14.
<正>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农业机械技术是基础,农业结构调整是核心。只有推动农机化技术的全面推广和应用,促进农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才能真正突破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壁障,进而实现农作物产量提升、农产品质量提高的目标,为乡村振兴建设提供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中共浏阳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兴工强农,开放带动”的发展战略,以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从而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而农机工作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起着重要的支撑和骨干作用。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加快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与创新,是浏阳市农机化工作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就笔者调查情况看,可从三个方面实现突破。1按农业结构调整要求调整农机装备结构要紧紧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这根“主线”,针对农业向多样化、区域化、特色化发展的实际,合理调整农机化发展布局,优化农机装备结…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加入WTO后,农业生产即将呈现新的格局,农机化事业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省人多地少,多年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体制相对稳定,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如何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如何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笔者认为改善农机化技术装备,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提高农机装备水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山西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为农机化发展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农机化技术逐渐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保证,成为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支撑。为此,省农机发展中心提出了“以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为主题  相似文献   

18.
一、全面实践“三个代表”,为农村经济发展努力工作。近几年绵竹农机化工作在市委、市府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紧紧围绕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农机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农机化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8.2万千瓦,农机装备总值达到1.4亿元,全市耕作植保、农副产品加工、农村运输、提灌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农业机械已成为我市农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化对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新技术推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当前,枝江农业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农业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面对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如何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机化发展,促进农民再就业和增收,是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枝江市在认真分析现状,查找薄弱环节的基础上,抓住以"三牛替换工程'为主的宜昌市农机化综合示范区落户我市问安镇的机遇,以促农增收为目标,适应调整促发展,大力推进农机化,结合枝江实际情况,探索出了办好农机化综合示范区、大力推进农机化的工作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农业结构调整与辽宁省农机化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农机化发展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为此,通过对农业产业结构和辽宁省农机化发展现状的调研,分析了农机化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对策,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