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两个不同杂交品种水牛和德宏水牛共15头,即尼本水牛(尼里水牛×德宏水牛)、摩本水牛(摩拉水牛×德宏水牛)的F1代和德宏水牛各5头,研究德宏水牛及其不同杂交组合品种的屠宰特性。结果显示,尼本与德宏水牛的宰前活重(433.00kg,339.09kg)、胴体重(271.84kg,197.37kg)、屠宰率(62.78%,58.26%)、净肉重(237.85kg,165.88kg)、净肉率(54.93%,48.96%)、胴体产肉率(87.48%,84.04%)、肉骨比(7.06:1,5.27:1)存在显著差异(P<0.05)。试验结果说明,通过尼里、摩拉水牛与德宏水牛杂交后显著提高了德宏水牛的屠宰性能,而且尼里水牛比摩拉水牛的杂交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选择德宏水牛及其不同杂交品种共15头,即尼本水牛(尼里水牛×德宏水牛)、摩本水牛(摩拉水牛×德宏水牛)的F1代和德宏水牛各5头,进行了肉质化学和物理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尼本水牛(57.73%)和摩本水牛(53.63%)的熟肉率有显著差异(P<0.05);尼本水牛(0.93%)比摩本水牛(1.03%)的粗灰分高10.75%(P=0.04);而其它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都没有显著差异。此项试验说明,通过尼里水牛或摩拉水牛与德宏水牛的杂交并没有显著改变德宏水牛肉质的化学和物理特性。  相似文献   

3.
浅谈提高母水牛冷配受胎率的技术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的冷配改良早已成为提高牛良种化程度的主要技术手段,德宏州最先开展黄牛冷配改良起于上世纪70年代末,又于90年代中后期借中-欧德宏水牛开发项目利用摩拉水牛和尼里·拉菲水牛的冻精开展水牛的杂交改良  相似文献   

4.
杂交奶水牛     
杂交奶水牛是广西灵山县奶水牛养殖场用巴基斯坦尼里水牛与本地水牛进行杂交改良的优良品种,其鲜奶中,脂肪、蛋白质、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为7.94%、4.4%和4.16%,分别比黑白花奶牛(3.15%、2.9%和1.4%)高4.79%、1.49%和2.76%,而且它的味道也比普通黑白花奶牛好,因而很受消费者欢迎.  相似文献   

5.
试验对36 ̄39月龄全放牧饲养的15头德宏、摩本、尼本水牛进行了胴体分割肉测定研究,试验根据水牛品种不同分为3个处理组。试验结果显示尼本水牛与德宏水牛相比胴体重、净肉重、优质肉重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显著。尤其表现在嫩肩肉、腰肉、臀肉、膝圆、大米龙、小米龙、腱子肉这几块分割肉上。摩本水牛与德宏水牛相比胴体重、净肉重、优质肉重有显著提高,但分割肉块在重量上无显著差异。尼本水牛与摩本水牛的分割肉块重无显著差异。用尼里、摩拉与德宏水牛杂交后,提高了德宏水牛的产肉性能。  相似文献   

6.
水牛饲养在德宏州过去只是役用,平时野放野养,使役时赶回家。近年来,由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用牛耕田种地的情况逐渐减少,水牛的存栏也在逐渐减少。自1997年起,我们引进印度摩拉水牛和巴基斯坦的尼里·拉菲水牛与德宏水牛开展杂交改良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金沙江流域,干热河峪地带,有部份平坝、河谷和深丘,气候温热,水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盛产水稻、红薯、小麦、玉米、棉花和其它经济作物. 水牛是本县农业生产的主要畜力. 解放后,耕牛主要依靠自繁自养,为了不断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从杂交改良中获得体型大、役力强的耕牛,80年代以来,我们先后引进么拉水牛、尼里水牛改良本地水牛,并学习和掌握了直肠固定深部输精先进技术.几十年来,在省、州、科研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用么托水牛、尼里水牛改良本地水牛已取得一定的成果.水牛改良后获得了初生重大,生长发育快,使役早,体型大,拉力强的杂交牛,深受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8.
自2001年德宏州利用摩拉水牛和尼里·拉菲水牛与本地德宏水牛开展杂交改良,育成奶水牛以来,就不断有母牛不妊情况发生,特别是奶水牛不妊情况更为突出,据统计陇川县每年有5~6%母奶水牛出现不妊。笔者通过对近年来奶水牛生产繁殖中,出现的不妊不育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以供广大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家使用先进的生物技术,成功地使一头母牛生下了两头不同品种的牛犊。 在自然条件下,水牛只有十万分之二的双胎率。这项技术的成功,使人们获得双胞胎水牛的可能性大增,有利于优质种牛的快速扩繁。 据广西水牛研究所研究员黄右军介绍,一头先后接受人工受精和胚胎移植的母水牛,在经过300天的正常孕期后,于22日晚在研究所顺利生下了双胞胎,出生的两头牛犊分别是尼里拉菲纯种牛和杂交摩拉水牛。 其中,尼里拉菲牛的体重是35千克,杂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利用肉牛父本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德国黄牛与利杂F1母牛,通过人工授精技术进行杂交改良的杂交二代生产性能测定,比较3个肉牛杂交组合改良效果.结果显示,3种牛对利杂F1母牛改良效果明显,尤其以西门塔尔牛和夏洛莱牛为父本的杂交组合在3、6、12月龄的体重、体高、胸围等指标表现优秀,在今后生产过程中可作为较优杂交组合进...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巴基斯坦的尼里/拉菲水牛、印度的么拉水牛与中国水牛进行育成杂交或级进杂交的繁育方法,几年来已繁殖乳肉兼用型杂交水牛3527头,现有母牛1684头(其中尼杂一代水牛453头、三品杂水牛979头、三品杂横交子一代水牛252头)。三品杂水牛一个泌乳期309.7±45.6天的平均产奶量2389.9±700.20公斤,优秀个体305天最高产奶量达到3820.9公斤。平均乳脂率8.11±1.11%。24月龄公、母牛体重分别是612.7±102.9和485.2±51.5公斤。18–24月龄公牛屠宰率、净肉率和骨肉比例分别是52.4±1.8%、42.4±1.5%和1∶4.3±0.5。这种杂交水牛的生长、发育、繁殖、产乳、产肉等生产性能表现良好,适应性能强,经选择的个体遗传特性也较稳定,是比较理想而有发展前途的,可以育成为乳肉兼用型水牛品种。  相似文献   

12.
灵山县从20世纪70年代初引进了牛人工授精技术,同时引进了世界著名的印度摩拉和巴基斯坦尼里·拉菲种公牛冻精对本地水牛进行杂交改良。历经50余年的发展,体型大、产奶多的优良杂交奶水牛群初具规模。到2012年底,灵山县杂交奶水牛存栏达4.2万头,目前杂交奶水牛业已成为灵山县农业特色产业,也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单靠单一技术发展奶水牛业不能满足社会需要。针对奶水牛杂交改良速度较慢的瓶颈问题,笔者在灵山县杂交奶水牛较多的文利、伯劳等镇开展了应用促排卵素3号对提高杂交  相似文献   

13.
尼温水牛是由浙江省瑞安市畜牧兽医站及瑞安市家畜良种推广中心等单位,利用引进的巴基斯坦尼里水牛做父本,与分布在浙江省温州市一带的温州水牛做母本杂交培育而成。该水牛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主要表现为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和耐热力强、保膘性能极好、耐粗饲、易放牧,可充分利用当地青粗饲料喂养。特别是因其泌乳量高、乳质好,深受当地农民和乳制品加工企业的欢迎。因此,饲养尼温水牛,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其主要生产性能介绍如下。1.泌乳性能尼温水牛的泌乳期一般为9 ̄11个月,平均317.2天。个体泌乳量差异较大,最高的日产奶量达15.4公斤,…  相似文献   

14.
安军  刘兰 《农技服务》2008,25(5):79-79
通过对荔波县本地水牛本交后代与本地水牛杂交改良后的后代在初生重、日增重、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杂交改良本地水牛具有较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许典新 《广西农学报》2010,25(1):F0003-F0003
<正>水牛是广西畜牧业特色优良品种。广西水牛资源十分丰富,水牛存栏225多万头,居全国首位。拥有四个水牛品种:富钟水牛、西林水牛、摩拉水牛和尼里/拉菲水牛。自1995年开始,广西大面积开展水牛杂交改良。近年,水牛品种改良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6.
实验选用泌乳摩拉水牛16头、尼里11头及其与中国水牛杂交后代三品杂12头,分别测定乳头括约肌紧张度和乳房内压。结果表明:排乳反射前乳头括约肌紧张度超过500mmHg负压的,摩拉约占40%,尼里77%,三品杂100%;排乳反射后,500mmHg负压以下的三种水牛分别占93%、77%和46%。排乳反射前的乳房内压:摩拉、尼里、三品杂分别为9.59±0.58,10.25±0.67,7.66±0.63mmHg;排乳反射后,相应升至28.43±2.15,36.07±3.49,32.00±3.79,峰值分别为40.00±1.59,46.97±2.86,42.37±3.63mmHg。升至峰值所需时间分别为67.63±7.55,53.65±8.60,47.42±8.73s(秒)。尼里水牛的结果表明,乳头括约肌紧张度与乳房内压呈显著负相关。三种水牛的乳房和乳头的测量结果初步表明,都能适应机器挤奶。  相似文献   

17.
建国35年来,我国养牛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奶牛头数增长较快,由1949年的十几万头发展到1983年的95万头,增长七倍多。据1981年调查,全国参加协会的奶牛42,531头,平均产奶量为5333.9公斤,重点育种场的奶牛平均产奶量达7,000公斤以上。我国用进口的肉牛品种改良本地黄牛,现改良牛已达260多万头,其产肉性能显著提高,内蒙古用利木赞公牛改良蒙古杂种牛,一代公牛13月龄体重达407.8公斤,在82天的肥育期平均日增重1.429克,屠宰率56.7%,净肉率47.3%。我国黄牛约有4,000多万头,分布全国,其中以秦川牛、南阳牛、鲁西牛、晋南牛、延边牛等品种质量最好,体大力强,肉用性能好。据试验,18月龄屠宰的秦川牛,平均屠宰率为58.28%,净肉率50.5%,骨肉比1∶6.13,瘦肉率76.04%,眼肌面积97.02平方厘米,接近和超过国外一些著名的肉牛品种指标。1981年我国共有水牛1,800多万头,比1949年增长一倍多,居世界第二位。1957年开始用摩拉和尼里/拉菲水牛改良本地水牛,现杂种水牛已达15万头。杂种水牛体格高大,生产性能比本地水牛显著提高,其中三品种杂交效果尤为显著,305天平均泌乳量达2,400公斤,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为53%和43%。我国牦牛1981年共有1,200余万头,占世界牦牛总头数的90%。解放后引用普通牛种(Bos Taurus)培育品种公牛与牦牛进行种间杂交,杂种牛的乳、肉生产性能显著高于牦牛与当地黄牛杂交所生的杂种一代犏牛。七十年代四川、青海等省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牦牛分布地区应用普通牛冻精与牦牛作种间杂交试验,产犊率达74%,从而解决了高寒山区引进培育品种不能适应的困难,为大大提高牦牛杂种后代生产性能创造了有利条件。解放后,我国养牛业虽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与先进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为此,本文最后提出了加速发展养牛业的十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果皮、壳浆、酒糟等为主要饲料,在同等饲养条件下,研究不同品种牛的育肥效果,结果表明:头均日增重摩杂一代为1263.9 g,本地水牛为850.0 g;西杂二代为1 238.9 g,本地黄牛为855.6 g;经t检验杂交牛的日增重显著高于本地牛(P<0.05)。产肉量:摩杂一代平均为207.70 kg,本地水牛为147.85 kg,西杂二代为168.70 kg,本地黄牛为99.75 kg;摩杂一代比本地水牛多产肉59.80 kg,西杂二代比本黄牛多产肉68.95 kg。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牛研究所杨炳壮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地中海型水牛种源引进及其对沼泽型水牛的杂交改良研究与示范"(2008DFA30320)顺利通过广西科学技术厅组织的专家组的验收。该项目成果进一步解决了我国在水牛杂交改良方面出现的种源短缺问题,为加快扩大我国奶水牛种群规模,完善奶水牛产业体系的构件奠定了科研理论基础。2008~2013年,即项目的执行期内,研究团队通过  相似文献   

20.
德宏奶水牛是用德宏水牛与印度的摩拉水牛和巴基斯坦的尼里·拉菲水牛杂交育成的一种奶水牛.与其它奶牛所产的犊牛一样,新生犊牛是在人工培育条件下育成.犊牛下痢是在奶水牛犊牛培育过程中一种常见疾病,该病发病率高、病因复杂、难以治愈、死亡率高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伴有腹泻症状的胃肠炎、全身中毒和机体脱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