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播种量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以高产早稻品种金早47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量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种量对机插秧苗素质有明显影响,随着播种量增加,叶片生长受抑制,叶龄降低,同时也影响根部的生长发育,生长的秧苗细弱,苗重,苗高比下降,秧苗素质较低;播种量对机插秧苗的整齐度也有影响。相同种植密度下,稀播秧苗的分蘖早发,最高分蘖数多,有效穗和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2.
不同播种量对水稻机插苗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宁县开展了不同播种量对水稻机插苗秧苗素质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播种量对机插秧苗素质有明显影响,随着播种量的减少,秧苗根量、根长及百株干重等增加,秧苗素质明显提高,产量也增加。  相似文献   

3.
规模化培育机插秧必须使用育秧基质。目前生产上普遍采用的商品有机基质,能培育出素质较好的秧苗,但成本过高,制约了机插秧的大面积推广。笔者通过试验探索了红黄土谷壳混配基质规模化培育机插秧新技术,与高质量的有机商品基质育秧相比,红黄土谷壳混配基质亦可培育出同等质量的机插秧苗,并显著降低成本,适合工厂化、规模化培育机插秧。  相似文献   

4.
蚯蚓粪基质与营养土不同配比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蚯蚓粪与营养土的不同掺合比例,探讨了蚯蚓粪基质对机插秧秧苗素质的影响。蚯蚓粪与营养土为1︰1的配比最适宜机插秧秧苗素质的提高,秧苗的发根数量、根长、白根数、根鲜重和干物质积累均呈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2017,(3):33-35
以中早39为试验品种,探讨不同育秧基质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育秧基质对秧苗素质和产量有明显影响,采用黄泥土+基质母剂或本田泥浆+壮秧剂育秧能培育出高素质的秧苗,有利于夺取丰产。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双季稻机插育秧适宜播种量,以早稻品种淦鑫202、晚稻品种五丰优T025为材料,通过秧盘育秧试验和大田机插试验,研究了播种量对双季稻机插秧苗素质、机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量对秧苗素质、漏插率及产量影响显著。随着播种量的增加,秧苗高度、单株根数、假茎宽、百苗干物质质量及成秧率下降,秧苗个体素质降低,但单位面积秧苗数增加,秧苗成毯性增强,漏插率降低,机插质量提高,大田基本苗及有效穗数增加。产量则表现出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双季早、晚稻实际产量均以100 g/盘(干谷)处理最高。综合来看,机插双季稻适宜播种量(干谷)早稻为100~120 g/盘、晚稻80~100 g/盘。  相似文献   

7.
水稻基质育秧技术是水稻机械育插秧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破解取土难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通过采用商品育秧基质与营养土不同配比田间试验,考察不同配比培育的水稻秧苗各项素质及最终产量,以期筛选出适宜大面积生产推广应用的节本配比。试验表明:采取2/3基质、1/3菜园土的处理为最佳配比。该配比在提高秧苗盘根效果、利于机插作业的基础上,机插秧大田可节约育秧成本14~16元/667 m~2。  相似文献   

8.
水稻基质育秧不同播种量对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索有机基质料培育标准化壮秧技术,以武运粳23号和"科杰"牌基质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5种不同播种量水平对水稻秧苗地上部与地下部性状、大田茎蘖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量增加,秧苗地上部和地下部性状差异较大,在播种量为120-210 g/盘范围内,叶绿素含量、盘结力和根系活力则随着播种量增加而增加,在播种量为150-180 g/盘时基质料育出的秧苗更有利于培育健壮的机插秧苗,具体表现为增穗、增粒作用,可以在大面积范围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以常规早籼稻中早39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不同播种量与壮秧剂用量对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来确定中早39在当地的最佳播种量和壮秧剂使用量。结果表明,机插秧播种量以125~150 g/盘为宜,壮秧剂适宜用量为50~75 g/m2。  相似文献   

10.
目前盘锦地区水稻大棚盘育苗存在干籽干芽、秧苗顶盖、青枯坏苗等问题,坏苗和苗弱发生非常普遍,严重影响到机插秧质量和插后缓苗。配制高质量营养土、适当降低播种量、控制秧苗生长温度、控制浇水、建立排水系统,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坏苗和苗弱的发生,才能培育出符合机插标准的壮秧,提高机插秧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不同基质育秧对水稻不同秧龄秧苗素质和最终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育秧基质对机插秧壮苗培育及产量形成具关键性作用。以营养土、工厂化基质和腐熟秸秆为组成材料,研究不同育秧基质材料的最优配比及其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落谷后2周内,1/2腐熟秸秆+1/2营养土所组成的基质处理的秧苗较其他处理在秧苗茎基宽、根冠比上有明显优势;在秧龄25 d左右时,壮苗指数最高,此时移栽较其他处理活棵快,缓苗期短,最终1/2腐熟秸秆+1/2营养土基质处理下的水稻产量最高,且产量的提高主要是由千粒质量提高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试验以辽粳101为材料,对沸石、珍珠岩、蛭石、营养土四种育秧基质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沸石基质培育的秧苗叶龄、株高适宜,叶绿素含量高,不定根数多,最长根长大,地上干重和根干重大,符合机插秧对秧苗的要求,沸石基质是理想的育秧基质。  相似文献   

13.
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秧苗素质、植株形态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基质育秧和营养土育秧对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以台湾香稻为试验材料,设置了常规盘基质育秧、可降解盘基质育秧、不可降解盘基质育秧、常规盘营养土育秧、可降解盘营养土育秧、不可降解盘营养土育秧6种不同育秧方式,进行秧苗素质、植株形态和产量的差异比较。结果表明,可降解盘基质育秧相对于其他育秧方式,秧苗生长速度快,茎基部肥大,叶片较长较宽,秧苗素质好;大田期表现为植株生长健壮,分蘖力强,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2019,(2):32-35
为了定量分析单季杂交水稻机插秧盘播种量与秧苗生长的关系,以籼型杂交水稻丰两优6号和籼粳杂交水稻甬优538为试验材料,设置秧盘播种量分别为30、50、70、90、110、130g/盘的6个处理,分析播种量与株高、叶龄、绿叶数与黄叶数、秧苗生长量及其充实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播种量增加,秧苗素质变差,绿叶数减少,黄叶数增加,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量显著下降,充实度下降。当播种量为50~90 g/盘时,秧苗素质较好,且秧苗开始成毯,有利于水稻机插和后期群体的调控。  相似文献   

15.
不同育秧基质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5种不同育秧基质替代营养土在安徽安庆培育水稻机插秧苗,调查分析了各处理的出苗率、成秧率、地上部秧苗素质、根系、干鲜质量。结果表明,用水稻育秧基质育苗能够明显提高机插秧苗素质和成秧率,尤以安徽绿福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安庆亿科育苗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育秧基质优势更明显。建议大面积推广水稻基质育秧,为夺取水稻高产、优质、高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连作早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应用效果及品种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嘉早32为材料,在浙江省乐清市开展钵形毯状秧苗培育及机插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机插秧盘相比,在相同播种量下,钵形毯状秧盘吸水性好,秧苗成苗率高、素质好;机插后秧苗伤秧轻、返青快、分蘖发生早,每丛分蘖多,有效穗足,平均增产7.1%。另据不同早稻品种机插比较试验结果,桂996和中嘉早32生育期适中、产量高,可作为乐清市双季稻机插早稻品种。  相似文献   

17.
麻育秧膜与播种量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Y两优900为材料,在使用和不使用麻育秧膜的情况下,进行了不同播种量田间育插秧试验。结果表明,高播种量处理的秧苗纤细,而秧盘垫铺麻育秧膜处理使得秧苗更壮实;低播种量(55.0 g/盘)导致严重的漏丛,并降低了每丛苗数,从而降低了基本苗数,使用麻育秧膜可以显著降低漏丛率;麻育秧膜处理在较低播种量(55.0 g/盘)条件下仍达到了536.1 kg/667 m~2的产量,高于无膜条件下82.5 g/盘播种量的处理,接近110.0 g/盘播种量的处理。麻育秧膜通过促进秧苗地下部生长发育,调和了秧苗个体素质和群体素质,在相同产量目标下,使用麻育秧膜可以降低播种量。由于杂交稻自身的特性,麻育秧膜尤为适宜用于杂交稻的机插育秧。  相似文献   

18.
水稻钵苗机栽技术是近年来江苏沿海垦区兴起的一项新技术。对江苏沿海垦区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高效迟熟中粳水稻南粳9108钵苗机栽进行不同播种量对秧苗素质、植株性状、茎蘖消长、产量与产量构成等作用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南粳9108钵苗机插硬盘育秧时,播种量与秧苗素质呈负相关关系,播种量越大,移栽时秧苗素质表现越差;在1~7粒/孔的播种量范围内,随着播种量的提高,南粳9108在移栽田中茎蘖数越高;有效穗数随播种量加大而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在5粒/孔时达最高,实际产量以4粒/孔处理为最高;故南粳9108大面积生产培育壮秧时以每穴3~5粒为宜。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适宜杂交水稻制种母本机插秧育秧的基质,以水稻光温敏不育系‘Y58S’、‘湘陵628S’为试验材料,比较了5种育秧基质在毯状秧盘育秧条件下14 d秧龄期的秧块质量和秧苗素质,并对其中4种基质育秧的机插秧质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湘晖基质、湘晖基质+细干土1∶1混合基质和食用菌菌渣基质在秧块质量、秧苗素质和机插移栽质量等方面均优于细干土和稻田泥浆基质。其中湘晖基质+细干土1∶1混合基质和食用菌菌渣基质的秧苗盘结力较为适中,而食用菌菌渣基质的秧苗素质表现最好,机插移栽后漏插率最低,每穴苗数均匀度合格率最高(72.7%)。综合秧块质量、秧苗质量和移栽质量,以食用菌菌渣基质最好。  相似文献   

20.
不同育秧基质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型育秧土、草炭土、育秧板和客土(ck)等几种育秧基质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育秧土和草炭土培育的秧苗叶龄、株高适宜,不定根数多,最长根长大,地上部干重和根干重大,适宜水稻机插秧的需要。新型育秧土和草炭土可以说是比较理想的育秧基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