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法与结果一、试验材料 1.试验鸡选用7—8月龄579和罗斯产蛋鸡50只,注射新城疫Ⅰ系苗后7—20日内所产的卵留作测试用;2.Ⅰ系苗为黑龙江兽药厂1986年1月24日制造,批号:86031;3.生理盐水由黑龙江省富拉尔基制药厂产,批号:850814;4.96孔 V、U 型反应板;5.抗原为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1986年11月7日生产。6.未免疫鸡为本站饲养。二、试验准备 1.按常规制成1%红细胞生理盐水混悬液,置冰箱备用;2.测试鸡  相似文献   

2.
我站1990年9月10日从外地购进三黄鸡品种鸡苗1796只饲养.7日龄进行法氏囊疫苗饮水免疫.12日龄进行鸡新城疫Ⅱ系苗滴鼻免疫,10月3日(24日龄)鸡群开始发病,并不断发生死亡。根据病鸡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诊为传染性法氏囊病(IBD)。 10月18日把鸡群分栏饲养,并在分栏时对鸡群进行ND苗免疫,其中一半用Ⅰ系ND苗按2头份注射.另一半用Ⅱ系ND苗按5头份滴鼻。分栏时,同时  相似文献   

3.
鸡新城疫Ⅰ系苗的接种一般都采用肌肉注射法,需逐只捉鸡,逐一注射,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给鸡群带来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影响鸡群的生长发育和产蛋率,特别是大型鸡场,影响更加严重.近年来,对鸡新城疫1系苗的接种采用气雾免疫法,收到了满意的防疫效果.1免疫程序鸡群在育雏阶段7~10日龄,滴鼻接种鸡新城疫Ⅱ系苗,42~45日龄,育雏结束转入有成合时,用!系苗或Ⅳ系苗饮水免疫接种,进行二次加强免疫.130~135日龄育成结束转入产蛋鸡舍时,用鸡新城疫Ⅰ系酋进行气雾免疫,以保证鸡群健康和正常产蛋.2接种方法鸡新城疫1系苗用冷开水…  相似文献   

4.
1983年起,在小区试验的基础上,×市农户鸡推广Ⅰ系疫苗气雾免疫。三年先后免疫777万余只,经抗体监测和攻毒试验等检验,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小区试验(一)材料:1.免疫喷雾器系大连市家用电器七厂生产;2.HIT 器材(略);3.疫苗系×省兽医生物制品厂生产的Ⅰ系弱毒鸡胚冻干苗(批号2—5批组1984年6月9日失效);4.试验鸡选×县23个农户的209只鸡,其中200只挂脚号。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我们对发生新城疫的鸡群,进行紧急注射Ⅰ系苗,使未发病的鸡免于发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柳新乡杨场村丁培基,于83年春购进来航雏200只,10日龄用新城疫Ⅱ系苗滴鼻,2月  相似文献   

6.
肉鸡ND,IBD,IB弱毒疫苗联合气雾免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材料与方法1.疫苗:试验所用的疫苗均为杭州药厂兽药分厂生产。批号:ND(Lasota苗)890623—1,ND(Ⅰ系)890403—2,ND(Ⅱ系)890523—1。IBD891227—2,IB_(H120)891202—1,IB_(H52)891110—3。2.抗原、阳性血清:ND抗原及阳性血清由省农科院提供(批号为8905);IBD抗  相似文献   

7.
1985~1986年,我们应用饮水免疫法预防鸡新城疫(ND),获得了满意的免疫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试验用鸡及分组试验用2.5月龄来航鸡由我校试验鸡场提供。分为四组,每组800只。第1、2、3组分别为Ⅰ系苗、Ⅱ系苗和Ⅳ系苗饮水组;第4组为Ⅰ系苗肌注组。试验用鸡均在12日龄时用Ⅳ系苗滴过鼻,试验时  相似文献   

8.
为预防非典型鸡新城疫(CND),选母抗 HI 价1:16以上的2~10日龄雏鸡,以肌注 NDⅡ系苗800个免疫最进行首免后一个月,HI 价达1:16以上者达100%.此时用ND 中等毒力 MVK teswar 株Ⅰ系苗2000免疫量加强免疫,其 HI 价达1:16以上者,免疫后3、6、10个月均为100%,13个月为96.2%,16个月为100%.13及16个月免疫鸡攻 NDV 强毒(100个 MLD)可获全数保护.用接种13个月的免疫鸡与强毒对照鸡同居,不发生接触感染.以Ⅱ系苗800个免疫量首免Ⅰ系苗2000免疫量加强免疫共接种92.3万只鸡。未发现 CND;从中抽取102只免疫鸡做HI 试验,HI 价达1:16以上者为93.1%.可见,以Ⅱ系苗800个免疫首免,Ⅰ系苗2000个免疫量加强免疫的程序,能使生产鸡群在全程(16个月以上)保持较高的抗体效价,可防止 CND 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农户中有这么一种防疫习惯:在鸡70日龄左右,将Ⅰ系苗与鸡痘苗同时甚至混合使用。笔者仅就1998年3~8月门诊病例粗略统计,ND病例数达392例,通过问诊,其中305例发病群为免疫时将NDⅠ系苗与鸡痘苗混合或同时使用。据资料分析NDⅠ系苗与鸡痘苗间存在相互干扰现象,ND的临床发病情况也为此提供佐证,为研究两者同时使用后,鸡痘苗对NDⅠ系苗免疫的影响程度,我们选择了部分即将淘汰的鸡群分组进行试验,观察鸡痘苗与NDⅠ系苗联合免疫后,NDHI抗体滴度的变化。1 材料80只337日龄罗曼商品蛋鸡,…  相似文献   

10.
<正> 根据我场的特点是生产现场和一日龄雏鸡新城疫Ⅰ系苗免疫的安全性,我们进行了22日龄雏鸡新城疫Ⅰ系苗免疫试验,现报告如下: 一、试验目的  相似文献   

11.
有时,鸡新城疫病部分发生在10周龄注射新城疫Ⅰ系疫苗(下称“Ⅰ系苗”)之后,主要原因是由于种种因素造成鸡群血清抗体低下,在Ⅰ系苗免疫前,鸡已感染了新城疫野毒,经注射Ⅰ系苗及抓鸡的应激而诱发。为了克服接种Ⅰ系苗的盲目性,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各生物药品厂生产的五种新城疫疫苗,为中等毒力的Ⅰ系苗和三种弱毒疫苗(lasota系、B_1系、F系)以及近年来生产的新城疫油佐剂灭活疫苗。人们对现有五种疫苗在使用效果上说法不一。为了进一步了解五种疫苗对鸡的免疫效力,为此进行了本试验。一、试验材料 1、试验用疫苗:松江兽医生物药品厂生产的鸡新城疫Ⅰ系冻干苗(批号为9121)、鸡新城疫B_1系冻干疫  相似文献   

13.
用鸡新城疫C30苗(系V.P.Vaccinenobilis clone 30简称)鸡马立克(HVT)苗联合对1至3日龄雏鸡进行免疫效力试验,目前在国内外报道尚属少见,笔者做了这两种疫苗的联合免疫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试验材料1.1~3日龄雏鸡,系未经鸡新城疫苗免疫鸡群产的卵孵育的。2.C30毒株。3.鸡新城疫Losata系疫苗。  相似文献   

14.
鸡新城疫(ND)在免疫过的鸡群中经常发生,损失严重。本地区应用Ⅰ系苗紧急接种控制和扑灭商品肉仔鸡ND疫情取得显著效果。现将应用情况及体会报道如下:1ND的发生和Ⅰ系苗紧急接种的情况多年来,普遍使用Ⅳ系苗为主的弱毒疫苗预防肉仔鸡ND,首免多在7~11日...  相似文献   

15.
新城疫灭活苗与Ⅰ系苗,采用四种不同的方法对上笼鸡进行免疫。然后跟踪新城疫抗体监测,表明,产蛋鸡上笼前用灭活苗肌肉注射,然后再用Ⅰ系苗喷雾免疫,可维持鸡群整个产蛋期的抗体水平,保证生产。  相似文献   

16.
肉仔鸡非典型新城疫的诊治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某养鸡户饲养的青脚麻肉仔鸡饲养到33日龄时鸡群开始发病,经临床症状观察、剖检病变检查及采用病毒分离培养、血清学试验、细菌学试验及动物回归试验等实验室诊断确定为非典型新城疫.后经带鸡消毒并采用新--支--法三联卵黄抗体进行肌注及Ⅰ系苗紧急接种,且在饮水中加入恩诺沙星和黄芪多糖,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7.
(一)发病情况2010年10月18日,丁某根据自己制定的免疫程序请帮工给80日龄的该鸡群免疫接种新城疫Ⅰ系灭活苗。接种后于10月18日发现鸡群开始发病,不久就出现死亡,当日发病70多只、死亡28只,  相似文献   

18.
(一)发病情况2010年10月18日,丁某根据自己制定的免疫程序请帮工给80日龄的该鸡群免疫接种新城疫Ⅰ系灭活苗。接种后于10月18日发现鸡群开始发病,不久就出现死亡,当日发病70多只、死亡28只,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蝉花虫草粗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试验分为新城疫弱毒苗和灭活苗免疫两部分。新城疫弱毒苗试验选择1日龄雏鸡300只,随机分为Ⅰ组(对照组)、蝉花虫草粗多糖低(Ⅱ)、中(Ⅲ)、高(Ⅳ)剂量组、Ⅴ组(黄芪组)。7~28日龄雏鸡灌服多糖或生理盐水,14,28日龄滴鼻点眼新城疫Ⅳ系弱毒疫苗,分离14,21,28,35,42,49,56日龄鸡血清并检测新城疫抗体效价。灭活苗试验选择53日龄鸡80只,分为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在63~65日龄时灌服多糖或生理盐水,63日龄时免疫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2羽份,分离70,77,84日龄鸡血清并检测新城疫抗体效价。结果表明:在新城疫弱毒苗试验中,7~14日龄雏鸡添加100 mg/kg蝉花虫草粗多糖能有效延长新城疫母源抗体的保护期,提升成活率,且与弱毒苗作用后有效保护鸡群新城疫抗体水平维持在较高水平。在灭活苗试验中,对于60日龄鸡群,添加50 mg/kg蝉花虫草粗多糖可以起到明显提高新城疫抗体水平的效果。说明添加一定剂量的蝉花虫草粗多糖能有效提升鸡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20.
随州市十岗一养鸡专业户购蛋鸡500只,饲养到20周时存活483只,存活率96.6%。其新城疫疫苗在10、28日龄用Ⅳ系苗滴鼻;在70、133日龄时分别肌肉注射Ⅰ系苗。产蛋达10%左右的时候鸡群发病并开始死鸡,最多一天死5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