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物转基因技术是通过将外源性目的基因整合到动物染色体上,使其在体内整合和表达,获得表达外源基因动物的技术。该技术广泛应用于转基因动物育种、基因功能研究、药用蛋白生产和器官移植等方面。其主要方法包括逆转录病毒感染法、显微注射法、体细胞核移植法、胚胎干细胞介导法、精子介导法等。本文旨在对动物转基因的各种技术和方法进行综述,甄别各自的优缺点,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因敲除是指对DNA序列已知但其功能未知的基因,从分子水平上设计实验,使该基因失活或缺失,从而推测出其生物学功能的基因修饰技术。目前该技术已经应用于畜牧兽医领域:在动物模型的建立方面发展迅速,广泛应用于小鼠、斑马鱼、鸡、牛、羊、猪等物种;功能基因组学方面,通过建立基因敲除动物模型发现了部分基因的功能;药理学方面,基因敲除小鼠可以用来揭示疾病的机理和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免疫学方面,通过基因敲除可以从基因水平研究免疫系统的疾病;动物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针对各种动物疾病的相应基因敲除也有很多应用;转基因动物研究方面,现已研究出很多调控元件用于转基因动物的外在调控;基因敲除技术在病原微生物的复制、代谢、致病机理和动物生长发育、育种方面也有应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重组基因转移到鱼类中进行人工修饰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分子生物学为基因组编辑提供了技术基础,分子生物学领域不断获得新发现为基因组编辑方法的优化与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基因组编辑技术是一种能精确改造生物基因组,实现基因定点敲除和外源基因定点整合的技术,其可实现鱼类的品种改良和鱼类模型构建,亦是研究基因功能的重要手段。目前,运用此技术已建立了多种转基因鱼,并且能够实现外源基因的组织特异性启动,控制外源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或特定的组织器官内表达。文章主要综述了与鱼类基因组编辑相关的方法,以及鱼类作为动物模型在遗传改良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为基因表达、调控和遗传研究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实验体系,更为生物定向改良和分子育种提供了一种较佳的方法,使其成为基因工程和育种的最有效途径。该文简要阐述了转基因技术的进展,并从动物基因工程育种、生物反应器、异种器官移植、人类疾病模型及环保型转基因动物等方面阐述了转基因技术对畜牧业发展的意义,最后阐述了转基因技术的展望。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动物技术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30多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转基因动物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并且是目前生物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这项技术是继连锁分析、体细胞遗传和基因克隆之后的第四项技术。转基因动物是通过向受精卵或早期胚胎中导入外源基因,有目的地对生物的遗传物质基础进行修饰、改造、培育新的品系。若外源基因与动物本身的基因(染色体)整合在一起,外源基因就能随生物的分裂而增殖,在体内得到表达,并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目前,已经有转基因小鼠、兔、绵羊、山羊、猪、牛、鸡和鱼等多种转基因动物问世。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转基因动物技术一直是动物遗传育种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它在改良动物生产性状、提高畜禽抗病力以及生产人药用蛋白等非常规畜牧产品等方面均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动物转基因的效率很低、难以控制转基因在宿主染色体中的行为、无法控制转基因表达的频率和水平等,转基因的稳定遗传问题也未能解决,以致难以形成转基因畜禽品种或品系,因而转基因动物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广泛应用尚需时日。随着动物基因组计划的深入进行,转基因技术将会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从而在未来的动物育种中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猪技术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猪技术不仅可用于猪的育种,还可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该技术对养猪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人类健康的改善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从转基因猪制备所需的显微操作技术和介导外源基因整合方法两方面对转基因猪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简要概括转基因猪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猪在农业和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方法制备转基因猪仅局限于外源基因的随机整合。胎儿体细胞同源重组技术与核移植技术相结合,使猪的基因组定位修饰成为可能。在人猪器官移植研究中,对引起超急排斥反应(HAR)基因进行敲除,首次实现了猪基因组的定位修饰。因为猪被广泛用作人类疾病模型,所以基因修饰为改变这些模型或创建更多模型提供了较好的途径。然而棱移植动物易出现表型异常。表型异常可能是外源基因改变而未被正常转入所致。虽然利用棱移植基因定位修饰技术已成功制备出转基因动物,但棱移植技术、体细胞培养条件及基因修饰技术尚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物技术的蓬勃发展,生物产业已成为现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作为生物产业重要内容的生物种业和生物医药备受关注。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系统介绍了动物生物产业各领域,包括动物分子育种产业、动物克隆产业和动物转基因产业的技术特点、研究历程和创新成果,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随着动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以及高通量组学技术的发展,畜禽育种已经从基于表型的选择方法过渡到以分子标记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为主的现代育种新策略上。生物育种是现代生物技术育种的统称,是衡量农业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包括标记辅助选择、全基因组选择育种、转基因和基因编辑育种、胚胎工程技术体系等育种手段。生物育种作为畜禽遗传改良的重要手段持续推动着我国的种质资源创新。本文详细介绍了生物育种的关键技术及其特点,包括不同育种方法在畜禽种质开发和遗传改良上的研究进展,探讨分析了当前畜禽育种的现状与问题,以期实现生物育种核心技术的突破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动物技术在动物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80年代以来,转基因动物技术一直是动物遗传育种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它在改良动物生产性状、提高畜禽抗病力以及生产人药用蛋白等非常规畜牧产品方面均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对转基因动物技术在动物遗传育种研究领域的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今后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动物检疫》2014,(3):80-80
中国兽药信息网按转基因猪在农业新品种培育和生物医药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猪胚胎干细胞,转基因猪的制备主要依赖体细胞基因修饰和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而目前,对体细胞的基因修饰主要依赖将外源基因随机插入猪基因组的方法,导致外源基因在猪基因组中的整合位点和拷贝数不可控,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动物研究可应用于家畜遗传改良培育高产低耗优质抗逆新品种(系);把转基因动物作为时空四维考察体系,可以研究基因功能和发育调控等基础生物学问题;也可籍此用作人兽疾病的实验模型,研究医学和兽医学问题;把转基因动物改造成为医用器官移植的供体,可取代人体器官的直接移植;把转基因动物开发成为活体发酵罐,可使动物象工厂一样根据工程设计的要求,生产预期的蛋白药物等高附加值的物质。但是,尽管对转基因整合、调控的规律有了基本的了解,但转基因动物制作效率低、定点整合困难所导致的转基因动物制作成本高和调控失灵,是制约当今转基因动物实用化进程的主要原因。动物克隆技术虽不能进行种质创新,但为种质创新效果的迅速放大提供了技术可能。根据目前的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动物转基因技术和动物克隆技术的有机结合既有迫切性又有必然性。转基因克隆动物技术在畜牧业上的应用前景也相当诱人,转基因克隆动物的研究将成为下一世纪国际范围内的生物工程领域的竞争热点。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技术以及转基因动物的出现是生物以及生命科学领域里程碑式的事件。转基因动物技术是研究基因功能、生物治疗医学以及探索生命本质关键事件的有效技术手段。虽然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畜牧业领域起步较晚,但却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综述了转基因动物关键技术及其在转基因家畜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水产动物转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基因技术为水产养殖遗传育种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转基因技术已迅速应用到培育高产、优质和抗逆的水产养殖新品种的研究中,并在解决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理学等方面的难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水产动物转基因的方法主要是显微注射和精子介导-电脉冲法。涉及对象包括各种鱼类和贝类等。但转基因的定位整合、稳定表达和稳定遗传以及转基因动物的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等问题仍是转基因研究有待攻克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因敲除(gene knockout)是从基因水平上研究基因功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近来年,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基因敲除技术日趋成熟。文章从基因敲除的发展、技术原理以及在不同种生物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概述了近几年基因敲除的方法及应用,以期为临床合理有效使用基因敲除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动物指通过人为的方法将外源目的基因导入到动物染色体基因组内,使之稳定表达并能遗传给后代的一类动物.转基因动物技术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全新技术,目前,该技术已在分子生物学、生物制药、医学及畜牧育种等方面得到应用,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潜在的经济效益.笔者主要对转基因动物的研究进展、应用及其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动物转基因技术已应用于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研究基因功能、转基因动物培育、生物制药、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和防治疾病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就动物转基因技术在转基因牛中的研究进展,以及在牛的基因功能研究、生物制药、防治疾病和改良品种等领域的应用和前景进行了综述,以期推进动物转基因技术在牛生产中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转基因动物技术始于 2 0世纪 80年代 ,近 3 0年来 ,随着研究的深入 ,转基因动物的制作技术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最初的原核注射法是应用最普遍、最可靠、效果最稳定的一种方法。但该方法存在价格昂贵 ,整合率低及不能定点整合的问题 ,所以近几年来转基因动物技术已出现了胚胎干细胞法 ,精子载体法 ,体细胞核移植法和人工酵母染色体法等一系列新方法。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 ,转基因动物技术应用正以其突出的优越性指导着多个领域的工作。目前 ,它的应用已渗透到基础理论、疾病动物模型、人异种器官移植、制药、畜牧兽医等领域。转基因动物应用正走向产业化的道路 ,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但作为一个新兴的技术 ,转基因动物研究还面临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动物(Transgenic animal)是指用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手段将确定的外源基因通过生殖细胞或早期胚胎导入动物染色体上,在其基因组内稳定的整合导入外源基因,并能遗传给后代的一类动物。转基因动物研究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意愿有目的、有计划、有根据、有预见地改变动物的遗传组成,是基于现代分子生物学、动物胚胎学和配子生物工程技术的一项综合技术。通过这种遗传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