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本文结合福建桉树生产发展的新形势及开发利用的需要,对1986年中澳阔叶树引种项目引种的13种桉树光合作用最主要的器官——叶片的结构进行比较解剖研究,观察结果表明属两面叶的有9种,等面叶的有4种。根据角质膜与表度,栅状层与海绵层等厚度比值。主脉中柱与主脉横切面积比值以及该三项比值的平均值为指标,结合各自结构特点,把13种桉树对光,水变化的协调适应程度分为三个层次: (1) 以我省引种成功以形成生产力的柠檬桉为主,新引种的白桉和五、六十年代引种的赤桉,窿缘桉次之,其叶片各组织对旱,寒风,强光照的协调适应较强,符合桉树在我省引种驯化的实践。 (2) 巨桉,昆土兰桉的角质膜,尾叶桉栅状层,各的比值均较高,而其他结构一般,体现适于一定水,肥条件生长。 (3) 粗皮桉,小果灰桉三项比值最低,抗逆性较差,其次为托里桉和斑叶桉。又依叶片结构相似性,把13种桉树归为4个主要类型,为研究桉树生态适应和系统发育提供有关资料。  相似文献   

3.
几种苹果矮化砧木枝条与叶片的解剖结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给苹果矮化砧木的筛选与鉴定提供依据,通过测定10种苹果砧木枝条与叶片的解剖结构,发现:不同矮化类型砧木枝条的材皮比范围为2.05~3.29,材皮比与砧木的矮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SH系砧木随矮化程度的升高,导管占木质部的百分比及射线宽度变小;不同砧木叶片的栅栏组织厚度大于海绵组织厚度,极矮化砧木叶片的栅栏组织厚度大于矮化、半矮化砧木的栅栏组织厚度;叶片的栅海化随砧木的矮化程度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西鄂尔多斯地区濒危孑遗植物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本研究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研究4种孑遗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结果显示:相同生境下4种植物叶片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叶片解剖呈半月形,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叶片解剖呈扁平状,鄂尔多斯半日花(Helianthemum ordosicum)叶片正常状态下卷曲,霸王(Sarcozygium xanthoxylon)叶片解剖呈椭圆状条形。4种植物都具有典型的等面叶,上下表皮均有栅栏组织和气孔,叶片厚度大,角质层增厚,植株储水保水能力强,可通过改变叶表面积、调节气体交换、减少蒸腾作用,实现对干旱环境的适应,4种植物对干旱生境有很强的适应性。本研究可为揭示孑遗植物的抗旱机理以及濒危植物保护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6.
2005年以来,在广东地区大面积桉树人工林无性系出现了"生长停滞症"的现象,为了确定该症是否与微量元素有关,本研究采用具有典型生长停滞症状和林分健康3个样品组的尾叶桉U6成熟叶片进行了微量元素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3个样品组叶片在微量元素B、Cu、Zn、Mn含量上存在极显著差异,对3个样品组的15个样品聚类分析表明,立地间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对来源同立地的10个样品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具有生长停滞症的样品基本上分为一类,而林分健康的样品基本上分为一类。以上结果表明桉树生长停滞症与桉树微量元素的含量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测定6种喀斯特峡谷石漠化区常见植物的δ13值并对相关植物叶片的解剖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的各个特征在种间变化不同步,同化组织越厚,气孔密度越高,下角质层越厚,δ13值越正.不同植物种对植物δ13值影响的结构主导因子不同:构树为下角质层厚度,清香木为栅栏与海绵组织厚度比,石岩枫和野桐为栅栏组织厚度,八角枫和红背山麻杆没表现出主导因子.石漠化发生后,叶片结构表现出抗旱性增强、光合速率增加的趋势.同时叶片也表现出随石漠化强度增大δ13增大的趋势,显示植物的WUE增加.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采自不同地区的25株河北杨优树苗期叶片的解剖构造进行了观察,用叶表面积/体积、栅栏组织厚/叶肉组织厚、角质层厚度、细胞密集度等9个旱性结构的主要指标进行比较,试图为河北杨优树的鉴定提供解剖学方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三种抗旱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通过制作石蜡切片对沙棘、文冠果、虎榛子叶片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 ,以角质层厚度 ,栅栏组织厚度/叶肉组织厚度 ,第一层栅栏组织细胞密集度 ,侧维管束密度 ,主脉厚度这几项旱性结构的主要指标进行检验比较 ,结果表明这三种植物都具备抗旱结构但又有各自的抗旱特点 ,综合各抗旱指标对三种植物的抗旱性排序 ,其抗旱能力为 :文冠果 >沙棘 >虎榛子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见血封喉叶的结构与生态环境的适应性,采用石蜡切片法和次氯酸钠离析法,对见血封喉叶片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见血封喉的叶是等面叶,气孔器只存在于下表皮,栅栏组织发达,光合作用能力强,具有旱生植物和阳地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适应生长于高温高湿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消除人为因素对其造成的影响,可摆脱其濒危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从澳大利亚引种的桉树在我国已成为重要的造林树种 ,种植面积和规模较大。但对桉树的开发利用目前主要集中在用材和桉叶油提取上 ,桉树另一种重要的园艺观赏价值却被忽略了。从园艺观赏价值出发 ,对引种的 2 7种澳大利亚桉树 ,从树形、叶形、花朵形态、奇香异味上进行了分析研究 ,提出了桉树的 4种园艺观赏价值类型 ,对桉树在园艺生产中的开发利用价值作了初步探讨 ,为我国桉树的引种工作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湖南耐寒桉树主要化学性质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湖南引种的邓恩桉、多枝桉、赤桉、巨桉、广叶桉、樟脑桉、小果灰桉等7种桉树进行了化学成分与热值的测定.结果表明:其化学性质与国内引种的桉树相比略有差异,纤维素含量较低,在41%~45%之间,木素含量较高,在24%~30%之间,多戊糖含量较高,在20%~29%之间,有机抽提物、冷水抽提物、热水抽提物含量较低,1%N aOH抽提物含量较高;其热值分析结果与煤、石油其它燃料相比,热值较小,灰分少,没有硫磺等污染物.  相似文献   

13.
桉叶月见草素B的单体制备及其体内外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乙醇提取、大孔树脂吸附、中压柱层析和制备液相等方法从桉叶中分离得到月见草素B(OEB)单体,并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分析了OEB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同时考察了热处理条件、p H值及酶的作用对OEB损失率的影响,然后追踪了其在小鼠体内代谢过程,以综合评价OEB的体内外稳定性。结果表明:桉叶醇提所得粗提物经大孔树脂吸附、柱层析及制备液相纯化后可获得OEB单体化合物,纯度94.85%,得率(以桉叶干质量计)2.50%;OEB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其他有机溶剂,热处理温度、p H值、酶的种类及浓度均对OEB的稳定性有影响,高温(80℃)、碱性条件(p H值7)和胰蛋白酶、脂肪酶对OEB的损失率影响更大,损失率最大可达98.85%;OEB在离体血浆作用后出现新组分且损失明显;OEB在小鼠体内的代谢过程表明其在体内胃肠道中均不稳定、易分解,不能直接进入血液,也不能以原型化合物的形式抵达粪便及尿液中。由此可见,OEB在体内外均不稳定,这将为阐明OEB的体内代谢途径及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福建省桉树调查的资料,对影响桉树生长的主导因子进行等级划分,建立数量化地位指数模型,编制数量化立地质量评定表。该表不仅使用方便,可操作性强,而且精度高,为福建省桉树选择理想造林地提供了依据,对促进桉树的栽培与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桉叶抗氧化物分离纯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指标,采用Diaion HP-20大孔吸附树脂、Toyopearl HW-40凝聚树脂柱层析、HPLC液相及核磁共振等技术对桉叶中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及鉴定,得到1,2,3,6-四没食子酰葡萄糖和5-甲氧基糠醛,其中后者为首次在桉叶中分离得到.与抗氧化剂Trolox相比,两者具有更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尤其是1,2,3,6-四没食子酰葡萄糖.  相似文献   

16.
1995年 ,以本地生长状况较好的直干桉和蓝桉作对照 ,在保山市隆阳区国营林场长岭岗林区进行了史密斯桉 7个种源的对比栽培试验研究。对 7个参试种源从苗期到 5年生幼树的生长观测结果表明 :史密斯桉适于在保山地区生长 ,5年生林木的树高、胸径、冠幅生长量均达到或超过当地的直干桉和蓝桉 ,出油率也比直干桉和蓝桉高。其中尤以 186 88、 186 81、 186 82等 3个种源表现最好 ,有较好的发展前途 ,可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桉树无性系与亲本及桉属其它种遗传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桉属(Eucalyptus)的11个种和3个元性系的ITS序列进行了比对分析,桉属的不同种以及3个无性系的ITS长度范围为633~678 bp.分析表明,3个无性系的ITS为假基因,其ITS序列长度比近缘种长38~45 bp.因此,通过ITS引物扩增和测序可以将无性系与其它种类、品种或类型区分.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柠檬...  相似文献   

18.
对扦插易生根的赤桉15272(E.camaldulensis)和较难生根的直杆桉(E.maidenii)的插条进行解剖学研究,发现易生根桉树插条内未见潜伏根原细胞存在,根原细胞必须由插穗处理后才能诱导形成;在解剖学上,易生根的赤桉15272比直杆桉有生根部位多、生根快和生根数量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闽西山地巨尾桉不同造林密度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表明选择适宜的立地条件,在1 665株.hm-2的造林密度下,采用2 m×3 m或1.7 m×3.5 m的株行距配置的林分生长最好,可获得较大出材量和经济效益,同时抗逆性较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滇中桉树人工林纯林、桉树混交林及其它种类的人工林调查材料,对不同林种的群落进行比较,从比较结果中分析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问题。通过比较分析发现:1、桉树本身的排它现象并不显著;2、桉树林下和松林的林下植物的丰富度相差不多;3、多种按树混交较单一桉树纯林的林下植物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