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为常绿水生鸢尾种苗的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以常绿水生鸢尾组培苗为试材,通过移栽试验研究了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在基质草炭+砻糠灰+珍珠岩(体积比为7∶1)中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其余2种基质的移栽成活率都低于60%。移栽后,生根培养基1/2MS+IBA0.5mg/L+NAA0.5mg/L+活性炭(处理A3)中组培苗的平均根数、叶数与主根长均显著优于1/2MS培养基,1/2MS培养基中根茎部无黑色污染状(处理A2)的组培苗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的。处理A2和A3中大、中苗的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4月13日与9月9日移栽的组培苗的成活率最高,分别为81%和82%;6月2日移栽的组培苗的成苗时间最短,为36d;11月3日移栽的组培苗成活率低,成苗时间长达120d。[结论]该试验为常绿水生鸢尾的栽培和繁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德国鸢尾的组培过程中,内生菌引起的污染制约着其进行快速繁殖工厂化育苗,针对引起德国鸢尾组培苗污染的内生菌进行分离、鉴定,研究比较6种常用药剂对该菌株的抑制效果,筛选出最佳防治药剂,为德国鸢尾组培快繁过程中有效控制内生菌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NA培养基分离纯化菌株(115325),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 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其进行分类鉴定。采用纸碟抑菌圈法测定6种常用药剂对供试菌株的抑制效果。【结果】供试菌株115325的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指标与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基本相同。16S r D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解糖葡萄球菌S.saccharolyticus(L37602)进化关系最为密切,聚在同一个系统发育分支,与表皮葡萄球菌的同源性最高,为99.86%。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头孢菌素和庆大霉素对供试菌株的抑制作用最强。【结论】综合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 DNA序列分析结果,供试菌株115325被鉴定为表皮葡萄球菌。头孢菌素和庆大霉素可作为抑制德国鸢尾组培苗内生菌污染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2个鸢尾新品种‘白天鹅’和‘黑色旗帜’的组培苗生根培养方法。[方法]以2个德国鸢尾品种‘白天鹅’和‘黑色旗帜’组培苗的不定芽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NAA浓度及接种丛生芽数量对其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2个鸢尾新品种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5 mg/L NAA;不定芽接种时其试管苗数量至少为3株/丛。[结论]为2个鸢尾新品种‘白天鹅’和‘黑色旗帜’的快速繁殖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找到有效根除马铃薯组培苗内生菌的方法,进行了马铃薯组培苗内生菌治理方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含2叶1心生长点的茎段,是整个马铃薯植株感染内生菌程度最轻的部位,也是治理马铃薯组培苗内生菌最合适的切入点;同时,既能杀死内生菌、又对马铃薯组培苗没有损害的最佳药剂为0.1%升汞,最佳处理时间为110 s。  相似文献   

5.
常绿水生鸢尾叶片含水量与抗寒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6种常绿水生鸢尾植株在持续低温胁迫过程中受冻害情况调查和叶片含水量的测定,分析了常绿水生鸢尾叶片含水量与受冻害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常绿水生鸢尾叶片含水量随着低温胁迫的加深而逐渐下降,与植株受冻害程度呈负相关性,而与品种的抗寒性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引起巨龙竹组培苗污染的优势内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为后期巨龙竹组织培养基的优化及预防巨龙竹组织培养过程中内生菌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NA培养基分离纯化菌株, 然后通过菌体的形态结构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引起巨龙竹组培苗污染的优势内生菌进行鉴定。【结果】引起巨龙竹组培苗污染的优势内生菌为SWFU03菌株,其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试验结果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的生理生化特征基本相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SWFU03与坚强芽孢杆菌(GQ903389.1)在同一系统发育分支,其同源性为99.11%。【结论】引起巨龙竹组培苗污染的优势内生菌菌株SWFU03为坚强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引起巨龙竹组培苗污染的优势内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为后期巨龙竹组织培养基的优化及预防巨龙竹组织培养过程中内生菌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NA培养基分离纯化菌株, 然后通过菌体的形态结构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引起巨龙竹组培苗污染的优势内生菌进行鉴定。【结果】引起巨龙竹组培苗污染的优势内生菌为SWFU03菌株,其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试验结果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的生理生化特征基本相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SWFU03与坚强芽孢杆菌(GQ903389.1)在同一系统发育分支,其同源性为99.11%。【结论】引起巨龙竹组培苗污染的优势内生菌菌株SWFU03为坚强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8.
常绿水生鸢尾抗寒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低温胁迫处理常绿水生鸢尾(Iris hexagonus Hybrid)6个品种(二色、樱桃红、大红色、玫红色、蓝色和紫色),分别测定低温胁迫后6个品种的叶片电解质外渗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叶片含水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得出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玫红色品种的抗寒性最强,其次是大红色品种。该研究可为常绿水生鸢尾的推广和应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6种水生常绿鸢尾抗寒性的初步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田间直接观察法和电导法对水生常绿鸢尾(Iris hexagonus Hybrid)6个品种(根据其花色分为二色、樱桃红、大红色、玫红色、蓝色和紫色,依次简称品1-品6)的抗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品4的抗寒性最强,品2的抗寒性最弱。6种试材抗寒力强弱顺序依次为品4〉品3〉品1〉品6〉品5〉品2,这6种水生鸢尾在杭州地区冬季均表现为常绿。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常绿水生鸢尾的抗寒性,以其4个品种(‘双色’、‘天景2’、‘白色’和‘天景3’)为试材,观察其越冬适应性并对其低温胁迫条件下叶片的相对电导率(REC)、半致死温度(LT50)、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蛋白(WSP)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4个品种在浙江地区均可越冬;低温胁迫条件下,4个品种的LT50分别为-10.20、-9.35、-6.47、-2.07℃,其REC均呈上升趋势,MDA含量均先下降后上升,SOD活性和WSP含量均先上升后下降。综合4个品种的形态与生理指标,通过隶属函数分析得出‘双色’的抗寒性最强,‘天景2’次之,可尝试用于北方某些地区的园林应用,‘白色’和‘天景3’的抗寒性较差。  相似文献   

11.
楤木属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国内外楤木属Aralia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的现状与进展。外植体、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楤木属植物愈合组织、不定芽和体细胞胚诱导均产生重要影响,叶片、叶柄、嫩茎、顶芽、子叶、花序等均可用作初代培养的外植体,其中叶片和嫩茎是最常用的外植体;培养方式有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其中液体培养通常用于体细胞胚的培养;MS(Murashige and Skoog)是最常用的基本培养基,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及其配比是楤木属植物离体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其中生长素对愈合组织诱导起到主要作用,脱落酸(ABA)可以有效调控体细胞胚同步化;楤木属植物生根容易,采用常规的炼苗移栽,成活率较高。楤木属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调控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  相似文献   

12.
山茶科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我国山茶科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现状,分析了已有组织培养报道的山茶科植物在外植体选择和分化途径上的特点,并从基本培养基、激素及附加营养成分等方面分析了山茶科植物组织培养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山茶科植物组织培养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以巴西蕉为试材,在人工气候箱香蕉组培苗生根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光照条件下,香蕉组培苗生根表现出一定的规律,叶数、根数、根长3项指标与培养天数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对各温度不同光照的生根指标与天数关系的散点图进行线性回归,建立两者关系的相应数学模型,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25、28、31℃条件下香蕉组培苗的叶、根发生所需时间没有明显差异,不同光照之间也几乎没有差异;应用本试验建立的3个数学模型对不同培养条件下的香蕉生根组培苗进行检验,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14.
15.
海藻肥对番茄生长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海藻肥可以促进番茄植株的生长,提高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增强光合速率;促进番茄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在低温等环境胁迫下,提高番茄根系活力,增强番茄植株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6.
鸢尾组织培养过程中根系的诱导与移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路易斯鸢尾的无根组培苗为材料,采用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吲哚乙酸(IAA)和6-苄氨基嘌呤(6-BA)进行3水平4因素的正交设计,对鸢尾组织培养过程中根的诱导进行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比的试验。结果表明,在9个处理中,较高浓度的IBA(1 mg·L-1)、NAA(1 mg·L-1)和较低浓度的IAA(0.5 mg·L-1)、6-BA(0.2 mg·L-1)能促进路易斯鸢尾根的诱导和生长,其中在MS+IBA 1.0 mg·L-1+NAA 1.0 mg·L-1+IAA 0.5 mg·L-1+6-BA 0.2 mg·L-1培养基中,平均生根率达到83.3%,高于其余处理,而且生长良好。以生根组培苗作为材料,在不同环境中进行炼苗试验,表明在人工气候箱和室内炼苗无明显差异。以平均高度在14~15 cm,粗细均匀,根数在4~5条的生根苗在培养基质下进行移栽试验,表明在泥炭∶珍珠岩∶蛭石3∶3∶4加适量缓释复合肥培养基质下,移栽成活率最高,达到93.3%,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17.
花卉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组培环境因子及其影响效果,以及组培设施和环境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叙述了花卉组培快繁与产业化发展现状,提出当前花卉组培快繁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郁金香组织培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郁金香品种红色印象(Red Impression)叶、花茎、鳞片及腋芽等器官为外植体,在8种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鳞片外植体直接诱导小鳞茎或不定芽的频率最高,培养基MS+6-BA 2.0 mg/L+NAA 2.0 mg/L不定芽诱导率最高,诱导率为8.7%.培养基MS+6-BA 1.0 mg/L+NAA 0.2 mg/L能诱导出小鳞茎,诱导率为4.3%.腋芽诱导的鳞茎、叶和花茎则未能诱导出小鳞茎或不定芽.  相似文献   

19.
红蕉组培苗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红蕉(Musa AAA Red and green)按染色体组成属AAA群.其品种特性介于粉蕉和香蕉之间,全生育期450~500天左右,比普通香蕉长约3个月;植株高约4米,茎围67~87厘米,假茎、叶柄、叶梢及叶片主脉略呈紫红色.  相似文献   

20.
以菠萝百合花序上胚珠为外植体,接种于3种诱导培养基中,发现加有少量激素的MS+NAA 0.01mg/L及MS+6-BA 0.01mg/L培养基上的胚珠萌芽率明显高于未加激素的MS培养基。以启动培养获得的叶片及小鳞茎纵切块为外植体,接种到3种继代培养基中,发现两种外植体在3种继代培养基上均能分化出不定芽,MS+6-BA 1mg/L+NAA 1mg/L(S3)为最适初次继代培养基。以S3培养基为基础,设计了6种配方进行第二次继代培养研究,发现MS+6-BA 0.5 mg/L+NAA 1 mg/L(T4培养基)上发育的不定芽数最多、质量最好,可作为最适继代培养基。离体生根研究发现:培养基中添加NAA比IBA生根质量更好,最适生根培养基为MS+NAA 0.1mg/L。至此,建立了菠萝百合组培快繁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