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丹参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激素处理、不同花粉发育时期、不同低温预处理和高温预培养对丹参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培养基激素组合为MS+2.0 mg/L6-BA+0.2 mg/L NAA;单核靠边期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4℃低温预处理2 d最有助于愈伤组织发生;高温预培养不利于愈伤组织诱导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单核中晚期柑橘花药为离体愈伤诱导对象,研究不同柑橘品种、培养基外源激素配方、外植体低温预处理天数对柑橘花药离体培养愈伤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诱导培养条件下,北京柠檬的花药愈伤诱导比例极显著高于439桔橙、长寿金柑、四季桔和早桔;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药离体愈伤诱导的影响主次顺序为2,4-D>TDZ>6-BA;柑橘花药接种前期(6±2) ℃低温预处理5~10 d,有利于促成花药外植体愈伤诱导。试验筛选获得柑橘花药愈伤诱导较适培养基为MT+6-BA 0.5 mg·L-1+TDZ 0.2 mg·L-1+2,4-D 0.2 mg·L-1。  相似文献   

3.
以茶树花药为外植体,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探究适合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花药发育时期,不同光照时间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的影响,为建立茶树组织培养体系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利于花药愈伤组织的形成的处于单核中期的花蕾直径在0.7~0.8 cm,黑暗条件下较12 h/d光照条件下茶树愈伤组织的诱导率高,茶树花药经过低温预处理24 h后,在培养基MS+6-BA0.5 mg/L+NAA0.4 mg/L+2,4-D1.0 mg/L上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诱导率为84.6%,茶树花药愈伤组织增殖率最高的培养基为MS+NAA1.0 mg/L+6-BA0.5 mg/L+2,4-D0.2 mg/L。  相似文献   

4.
研究矮牵牛花蕾灭菌时间、花蕾低温预处理和不同培养基组分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及其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0.1%HgCl2灭菌10 min是矮牵牛花蕾较为理想的表面灭菌时间,红色矮牵牛品种易诱导愈伤组织,且Nitsch+0.5 mg.L-1 6-BA+0.2 mg.L-1 2,4-D+0.5 mg.L-1 NAA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而蓝色为Nitsch+1.0 mg.L-1 6-BA+0.2 mg.L-1 2,4-D+0.5 mg.L-1 NAA。花药愈伤组织分化结果表明,红色品种形成不定芽的能力较强,在附加1.0 mg.L-1 TDZ和0.1 mg.L-1 IBA,或1.0 mg.L-1 6-BA和0.5 mg.L-1IBA的培养基上均能获得较高的植株再生率,而蓝色分化率不高,仅能获得较少的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5.
枸杞花药离体培养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宁杞1号为试验材料,探讨枸杞花药离体培养中不同激素组合、不同活性炭及蔗糖浓度、低温预处理或热激处理、不同光照培养条件对花药培养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激素组合为2,4-D 1.0 mg/L+6-BA 2.0 mg/L,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达11.7%;4 ℃低温预处理5 d和32 ℃高温预培养2 d,均可显著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添加活性炭能提高胚状体的诱导率;培养基中适宜的蔗糖浓度为3%;暗培养优于光照培养和弱光培养.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MS+6-BA 0.5 mg/L+NAA 0.1 mg/L)分化出大量绿色小芽,分化芽转入生根培养基(MS+NAA 0.1 mg/L)中,20 d后得到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6.
木薯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为探讨不同激素、低温对木薯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效果,以木薯华南5号的花药为外植体,接种于含不同激素组合的MS固体培养基,分别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培养和分化。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中,随着2,4-D浓度的增加,木薯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不断升高,但诱导时间延长;在培养基中添加6-BA3.0mg/L+NAA0.2mg/L,木薯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100%;在0~5d内,低温处理的时间越长,木薯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越低,以不进行低温处理的诱导率最高;在分别含6-BA3.0+NAA0.2的MS培养基中,花药愈伤组织继续增殖,但未分化出不定芽和不定根,而在添加NAA0.2mg/L+KT0.5mg/L或2,4-D0.5mg/L+KT0.5mg/L的培养基中,愈伤组织可分化形成2—5条不定根。今后需在材料基因型、绿苗分化培养基、培养条件等方面对木薯花药培养诱导单倍体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温度预处理对不结球白菜杂种F1花药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结球白菜杂种一代‘99H秋-25’ב99H秋-23’和‘苏州青’בSI’为试材,研究了低温预处理和高温预培养对花药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0~4℃的低温预处理花药1d,花粉可以完成其进行雄核发育所需要的诱导过程,而且绝大部分花粉(93.6%)仍然保持存活,花药分化率达到1.33%;而未经预处理的花药在诱导过程完成时,大多数退化死亡。高温(33℃,24h)处理可明显提高花药再生植株的诱导率。  相似文献   

8.
中、日几个小白菜品种植物学性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结球白菜原产中国。是我国南方的一种主要蔬菜。在长江以南约占蔬菜复种面积的30%~40%,近几年北方各地种植面积也在逐年扩大。不结球白菜适应性强,生长快,产量高,营养好,具有易栽培和适于加工等特点,故遍布全国,但以江淮流域栽培面积最大,种类和品种也最丰富,以来源于日本和中国的不结球白菜品种各5个为试材,日本品种有早生华京、夏帝、皇冠青梗菜、金夏莳、华冠。对主要植物学性状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日本不结球白菜品种商品性好于中国品种。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葫芦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因素,筛选出最适宜诱导葫芦花药愈伤组织的培养条件,以3个葫芦品种为试验材料,观察不同低温预处理、热激处理以及激素和活性炭处理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异显著;最佳预处理方法是4℃低温预处理2 d,33℃高温热激暗培养1 d;MS培养基添加2,4-D和6-BA能诱导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按外观和质地分为6种类型,随着激素浓度增加愈伤组织诱导率递增,添加1.5 mg/L 2,4-D+2.0 mg/L 6-BA和2.0 mg/L 2,4-D+2.0 mg/L 6-BA的培养基最有利于诱导愈伤组织;MS基本培养基不能诱导愈伤组织,活性炭抑制花药诱导愈伤组织。说明,在添加了适量浓度的2,4-D和6-BA的MS培养基上能成功诱导出葫芦花药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0.
为探求不同品种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Makino)的冬性强弱,找出其适宜的春化时间,以4个不结球白菜品种为试材,在3℃条件下分别对萌动种子春化处理10、15、20、25 d,调查不同春化时间对各品种现蕾开花的影响,综合评价植株现蕾开花早晚及开花期植株形态。结果表明,奶白菜最适春化时间为10 d,青梗白菜最适春化时间为15 d,乌塌菜最适春化时间为20 d,京水菜最适春化时间为25 d。4个不结球白菜品种冬性由弱到强为奶白菜、青梗白菜、乌塌菜、京水菜。  相似文献   

11.
4个籼稻杂交组合,取花粉发育阶段为单核中晚期的穗子,置于9—11℃低温下预处理14天而后接种于不同培养基上。在接种的25,840枚花药中6,203枚花药产生愈伤组织,诱导率平均为24%(对照为3.4%)。随机取1,771枚花药的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进行分化培养,583枚花药的愈伤组织分化绿苗。分化频率平均为32.9%(对照为11%)。绿苗总诱导率为7.9%。观察汕优2号稻穗置于9—11℃低温预处理2—33天后进行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率及绿苗分化率均以冷处理20天为最高。如温度降低则处理时间相应缩短。另外不同材料对冷处理的最适时间温度也稍有不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冷处理对花药培养效率的影响远比培养基的效率大。组织学观察表明,低温预处理能提高花药离体培养成活率,促使更多花粉细胞分裂发育成多细胞团。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冬性小黑麦的花药培养效率,以5个冬性小黑麦杂交组合的F1为材料,分别接种到四种培养基上,研究了冬性小黑麦花药离体培养中不同基因型和不同培养基以及不同培养条件对花药培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差异和培养基差异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有显著影响,不同基因型对花药的愈伤组织的再分化频率也有显著影响。对冬H329转分化后的愈伤组织进行了4℃的低温处理,不同的处理时间对绿苗分化率也有一定的影响,处理96 h绿苗分化率最高达22.22%。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陆地棉双隐性核不育系 (ms5ms6)不育株和可育株不同发育时期花药中POD活性、IAA、GA3 和AB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在花药主要败育时期以前 ,不育花药与可育花药相比 ,POD活性、ABA含量明显偏高 ;IAA、GA3 含量明显偏低。不育花药中IAA、GA3 、ABA含量异常和POD活性偏高与其败育有关。  相似文献   

14.
刘莉  汤慧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216-15217
[目的]探讨集中低温和GA3处理对提前解除樱桃休眠的效果。[方法]以1年生的太和樱桃枝条为试验材料,研究集中低温处理的不同时间(100、200、300、400h)和GA3处理的不同浓度(0、50、100、200mg/L)对太和樱桃枝条发芽率的影响。[结果]低温处理太和樱桃枝务100h的发芽率与300、200和400h低温处理的发芽率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说明低温处理100h的效果最佳.其与200mg/LGA,组配的发芽率高达99%。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的GA3浓度与不同的低温处理时间对樱桃的发芽率均达显著性差异。多重比较得出,GA3浓度的各处理与对照之间均达显著性差异,但各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太和樱桃枝条的最佳低温处理时间是100h;GA3对提旱解除樱桃休眠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解决油茶低产园(林)改造中高接换种嫁接成活率低的问题,为油茶品种更新嫁接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选择品种遗传性差,多年结果少的青壮年低产园进行换种试验,探讨不同嫁接时间、嫁接方法、砧木粗度、接穗成熟度对油茶高接换种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5月嫁接成活率为83.89%,9月为67.78%,7月为45.55%;皮下腹接嫁接成活率为84.33%,皮下切接嫁接成活率为69.89%,腹接成活率为47.78%,切接(CK)成活率为36.11%,劈接成活率为222%;直径4~6 cm的大枝嫁接成活率为84.44%直径2~4 cm的嫁接成活率为64.44%,直径6 cm以上(CK)的嫁接成活率为40.67%,直径2 cm以下的嫁接成活率为36.67%;半木质化绿色枝嫁接成活率为83.89%,停展枝为50.00%,伸长枝为35.00%,褐色老枝(CK)为6.11%,未展叶嫩芽为0.[结论]选用直径4~6 cm的大枝作砧木,当年生半木质化春梢或早秋梢作接穗,采用皮下腹接法,于5月嫁接,9月补接,可在一年内成功更新品种,降低油茶低产园(林)改造成本.  相似文献   

16.
以早熟、中熟、晚熟3种不同熟性的5个棉花品种幼苗进行4°C冷胁迫处理,通过分析胁迫条件下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比较不同棉花品种苗期抗冷性差异。结果表明,在4°C胁迫处理的3天中,P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冷处理第二天中熟品种N177的POD活性显著增强,为对照的239.9%;SOD活性在处理的3天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晚熟品种K-1活性变化最显著,为对照的162.4%;不同品种MDA含量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早熟品种N52增加幅度最小,综合分析,5个棉花品种中,早熟品种N52抗冷性较强。  相似文献   

17.
温光型雄不育小麦C49S育性与花药SOD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温光型雄不育小麦C49S不育和可育花药SOD活性随发育进程而下降,后期稍有升高,不育花药SOD活性比可育花药下降更为剧烈,特别是在减数分裂到小孢子时期,不育花药SOD活性下降百分率是可育花药的4.35倍。减数分裂期不育花药的SOD活性高于可育花药,但3核期低于可育花药。此外,不育花药发育早期MDA含量高于可育花药,表明不育花药的膜脂过氧化更为剧烈。C49S花药败育与花药中SOD活性的急剧下降以及膜脂过氧化的加剧有关。而且,SOD活性下降最剧烈的减数分裂期就是花粉败育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重大入侵害虫三叶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对快速冷驯化和长时冷驯化的响应以及3个地理种群(湖北省武汉市、海南省海口市和安徽省安庆市)的耐寒性,为明确该虫在我国高纬度地区定殖的潜在可能性提供参考.[方法]将海南三叶斑潜蝇种群蛹和成虫在-12、-14、-16、-18、-20、-22和-24℃...  相似文献   

19.
稻瘟病菌毒素对水稻愈伤组织成活率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稻瘟病菌不同生理小种毒素对水稻愈伤组织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并降低愈伤组织的成活率。猪瘟病菌毒素对水稻愈伤组织的毒害作用,可通过超微结构观察到,随毒素处理时间的延长,受害程度趋于严重。可引起水稻愈伤组织细胞质壁分离、线粒体双层膜与嵴模糊、线粒体空泡化、质膜断裂等受害情况。不同抗性品种表现出不同的受害程度,感病品种较抗病品种对稻瘟菌毒素敏感,细胞结构受破坏较重。  相似文献   

20.
A system to improve isolated microspore embryoid induction rate of pepper (Capsicum annuum L.) was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ow-temperature pretreatment, growth regulators combinations, activated carbon concentrations, and preculture temperatures were critical factors affecting embryoid formation of isolated pepper microspores in vitro. One day after pretreatment of the buds at 4°C, the anthers that differentiated and developed into embryos were cultured in double-layer medium system for one week at 7°C and then went on culturing at 28°C in darkness. All the seven genotypes of the tested pepper responded to this protocol. The embryoid induction rate of the best genotype increased from 81.11% to 147.22%. This protocol can be used as a potential tool for producing doubled haploid plants for pepper breed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