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园低容量喷雾法 70年代以来,就在茶园中开展了低容量喷雾,以其操作简便、经济、安全而为广大茶农所接受。从目前已有的机具来看,低容量喷雾包括小喷片(常用手动喷雾器)、手动弥雾(手动吹雾器)、机动弥雾(东方红18型弥雾器)三种喷雾方法。小喷片喷雾法:凡采用常用手动喷雾机具(如工农12型、16型、17型背包压杆式喷雾器)带有0.6~1mm孔径的细喷孔片进行喷撒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 ,随着化学肥料大量使用 ,有机肥料逐渐减少 ,导致棉田缺硼症愈来愈严重 ,就石首棉区而言 ,目前有 70 %的棉田表现缺硼症。据调查 ,缺硼棉田 ,棉株顶芽坏死 ,棉株矮化多分枝 ,下部老叶肥大 ,暗绿色 ,变脆 ,叶脉突出 ,顶部新叶变小 ,边缘和主脉失绿 ,叶柄上出现绿色浸润状环带突起 ,严重缺硼时 ,叶片反向卷曲、皱缩 ,苞叶张开 ,蕾铃易脱落 ,结桃少。 2 0 0 2年在缺硼棉田采取叶面喷硼与不喷硼对比试验结果显示 ,喷硼棉花蕾铃脱落率为43%~ 5 6% ,每公顷产皮棉 1 44 0~ 1 5 4 5 kg,比不喷硼棉田的蕾铃脱落率低 1 8%~ 2 4 %、皮棉增…  相似文献   

3.
<正> 据有关报导说:如果苹果收获时果实中钙的含量低,则在冷藏过程中果实容易产生红玉班点病。但也有的报导说钙含量低时不一定产生,而含量高时容易产生。从喷硝酸钙的果树上采收的果实和不喷的相比水溶性钙含量高,但并不容易发病。本试验调查了同一株树上10个随机样  相似文献   

4.
助壮素对棉花生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助壮素对棉花生育的影响陈宗道,陆秀根,吴云高浙江余姚市农业局315400徐正强浙江低圹区农技站宋迪峰浙江临山区农技站1试验设计和方法1991~1992年在余姚市纯棉区和稻棉轮作区各设一个试点。试验设喷2次:初花期每公顷喷助壮素105ml,打顶后7天喷...  相似文献   

5.
叶面喷施赤霉素是杂交水稻制种必不可少的增产措施。国际水稻研究所进行赤霉素代用品的研究认为,1.5%硼酸或1.5~2%尿素均可替代赤霉素[见《种子》1989( 3)]。我区对此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喷2%尿素或2%硼酸,以及2%尿素加2%硼酸,与喷14克/亩赤霉素相比,不育系包颈多0.84-3.78粒,有效穗少0.23万/亩,结实率低6.5~17.6%。喷2%尿素亩产种96公斤,喷2%硼酸亩产种122公斤,喷 2%尿素加2 %硼酸亩产种84公斤,分别比喷14克/亩赤霉素减产 31.4%、12.9%和40%。国际水稻所是在结实率10%左右,产种量26.6~37.7公斤/亩的水平下用尿素、硼酸替代赤霉素,…  相似文献   

6.
由于手压喷雾器简单灵活,携带方便,且价格便宜,比较适合当前农村现状及生产的要求,因此仍被部分棉区的棉农广泛应用。但很多棉农对施药总有一种误解,认为喷药液越多越均匀,效果越好,所以爱用大口径喷片等,造成不少药液直接流下叶片。不仅防效差,而且费药、费水、费工、费力,劳动强度高,效率低,点面污染严重,也易加重叶片负担,使其过早衰败,还可加重黄枯萎病发生。为此,笔者经过多年试验摸索,并参照有关资料,把手压喷雾器原来的大孔径喷片去掉,换上喷孔直径0.6~0.7mm的小孔喷片,应用相应的操作技术,每公顷喷液由原来的750~1500kg减少到150…  相似文献   

7.
低丘红壤茶园土壤锌含量及田间喷锌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树是低丘红壤地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但这一地区茶园单产低,茶叶品质较差,经济效益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茶园土壤矿质营养元素贫乏、肥力低下之故。锌作为茶树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不仅是许多酶的组分和活化剂,而且与生长素和叶绿素的合成有关。国内外大量试验研究与生产实践表明,茶树施锌能提高产量、改善茶叶品质,肯尼亚、马拉维等国已把茶园喷锌作为增产提质的有效措施。因此,调查研究低丘红壤茶园土壤的锌含量以及田间喷锌的效果,对于合理施用锌肥,提高这一地区茶叶单产和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技术顾问     
为什么使用一种化学农药防治茶树某种害虫,效果不及初期显著? 目前,部分地方反映,使用一种农药防治茶树害虫的效果,不及以前高。除了药剂出厂年限久或保管不善,及产品质量差,药效降低外,还有下列两个原因。一是长期单一施用,害虫产生了抗药性。二是使用浓度不当,喷布不均匀或错过防治适期,导致防治效果低。因各地使用情况不一样,其防效  相似文献   

9.
水稻喷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喷直播就是把东方红18型喷雾机的喷水装置改为喷粉装置 ,将芽谷通过喷粉管喷播到田里的一种新的机械直播技术。该技术是浙江临海农民首先试验的 ,经农技部门总结和试验示范 ,开始在台州市内应用。该技术具有省工省力增收的优点 ,受到种粮大户和农民的欢迎。1997年开始试验 ,2000年种植面积已有670多hm2。目前 ,该项技术主要在早稻上应用 ,2000年作者利用嘉早935品种进行了翻秋喷直播对比试验。现把该项技术主要结果介绍如下 :一、喷直播技术的优点1.省工省力节本喷直播栽培同一般的手直播稻一样 ,减少了传统育秧移…  相似文献   

10.
我看到贵刊上期“科技小品”栏,刊登的关于《茶树喷施稀土,尿素混合液试验》的报告中,提到喷施的最佳时期等问题。我现在根据近几年的实践体会,为其补充一点,供参考。 1 在海南茶区七至九月是茶叶高产期,也是喷施混合液的最佳时期。 2、喷液的次数,最好是十天至半个月一次。喷施时间在下午四点以后最宜。如果是阴天,上、下午都可以喷施。 3、喷液的浓度:气温高的季节,浓度应低些,气温低的季节,浓度可适当提高。  相似文献   

11.
棉花喷施液体复合肥的增产效果朱明华,张乘风,顾立生江苏海门县农业局226100针对我县棉花后期结铃率低、铃重偏轻等情况,于棉花生长后期进行了喷施液体复合肥试验。试验设:处理1在8月15日喷1次;处理2在8月10日和20日各喷1次。每公顷用量为7.5k...  相似文献   

12.
科技简讯     
低容量喷雾在茶树害虫防治中的作用假眼小绿叶蝉是浙江省临海市茶树害虫防治的主要对象之一。为了解决大容量喷雾存在的问题,提高防冶的工作效率,1990年,在沙衣辽茶场采用蜻蜒26型3MF弥雾机和“三个一”(喷头孔径1mm,1背包药液,喷1亩面积)低容量喷雾法防治茶树害虫取得了  相似文献   

13.
“三个一”喷雾法为一种低容量喷雾方法,即将工农—16型手动背负式喷雾器的喷头孔径改成1mm,用一背包药液(13kg)喷一亩茶园,简称“三个一”喷雾法。 1988年,浙江省临安县玲珑区  相似文献   

14.
《中国麻业》2003,25(3):155-156
目前亚麻田化学除草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施药时间把握不准。茎叶处理多数喷药偏早,灭草效果不佳,且易因亚麻苗小而受药害;喷药太晚,草大抗药,易灭草不彻底。2、喷药不匀。特别是人工背负式喷雾器作业,重喷、漏喷现象严重,重喷造成药害,漏喷导致局部草荒。3、盲目加大除草剂用量。特别是经验不足者在麻田杂草较多时任意加大二甲四氯用量,结果死苗严重,加大成本,给下茬敏感作物造成药害。4、在亚麻快速生长期遭“掐脖旱”,开花后又降雨的年份,麻苗停止生长而后期萌发的杂草疯长,加大了收获亚麻的劳动强度。针对以上问题,经实践,我们总结出…  相似文献   

15.
叶面喷肥有吸“收快.利用率高等优点,在土壤干旱根际施肥困难等条件下特别适宜采用,缺点是浓度高时容易产生叶都灼伤,因此通常只用低浓度高水量的喷雾方法。国内麦类作物一般后期人工喷尿素用1—2%浓度,每亩50Kg水。这种方法用工多,就限制了其应用。我们在棉花上的研究,已找出了一种高浓度的快速喷肥方法,在棉花生长的中后期无大风的晴天傍晚,每亩用5-ICKg水,人工喷尿素的浓度可提高到10-2056,对棉花安全。其基本原理是靠夜间露水稀释雾点,促使肥液在叶片上的展布与促进吸收;采用低水量喷雾后,肥液在叶片上的宏观分布反…  相似文献   

16.
改进茶园农药喷撒技术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茶叶生产通常采用传统的大容量喷雾法防治病虫害,这种喷药方法的特点是喷液量大,往往可高达125~200公斤/亩,因此,费工费药,农药的对靶率低,大部分农药散落于非目标靶区而污染环境。为了提高农药的对靶率,降低防治成本以及减轻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改进目前常用的农药喷撒技术已势在必行。早在40年代,国外就已经开始研究如何改进农药的喷撒技术,并提出了对靶喷撒农药的理论。近几十年来,根据这一对靶沉积理论,国外相继出现了静电喷撒法、间隙喷雾法、笼罩喷雾法和各种各样的低容量、超低容量喷雾法,这些方法的共同点是雾滴细而均匀,农药在目标靶上的沉积率高,防治效果好,成本低,所以,有很高的使用价值。我国的农药喷撒技  相似文献   

17.
一种可与水田四轮驱动插秧机通用底盘配套的水田施药新兴植保器械—3WSF—200型水田风送低量喷杆喷雾机已由中国农业大学研制成功。该项科研成果是中国农业大学承担的国家“十五”攻关项目,2003年7月由国家农机具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进行了性能检测鉴定,并通过了科技部的项目验收和鉴定,在国内首次实现了水田喷杆喷雾施药的机械化作业,其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居国内领先地位,并达到国外同类机具的水平。该机作业速度为0.6~1.2m/s;喷幅为5.4m;单位面积施药量为150~225L/hm2;出风口风速为14m/s。通过在田间生产应用表明,该机能够满足农业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8.
1990年,我公司对2200亩制种田普遍施用硼肥。我们在作好大田调查的同时,还设计了几个试验处理。实践证明,硼肥确有提早母本花时的良好效果。 试验组合为汕优63,以始穗期。 亩喷“九二O” 13克(连续 3天上牛喷施,用量依次为每亩2、5、6克)为对照,在此基础上,设喷硼两次(每次50克/亩,连续两天下午喷完)和喷硼一次,50克/亩,下午喷施)处理。 试验结果表明:1.喷硼的处理花时明显提早。9点首次观察,未喷硼的开花数为0,、而喷硼的处理已有0.5%开花;10点20分时,喷硼的开花量达到6.5%,接近始花期,而未喷硼的开花量仅有1,7%Ill点20分时喷硼的处理累计…  相似文献   

19.
杂交稻制种“九二○”使用技术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提高杂交稻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对“九二○”的使用技术从5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即改连喷3d为按母本抽穗率喷施;改单一喷施为与增效剂混喷;改“前轻、后重”和“前轻、中重、后补”为“各次等量”喷施;改大水量喷雾为低容量喷雾;改所有母本都“养花”为只对父迟母早型花期的母本“养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马铃薯生产中分别进行了“934”增产剂播种前土壤处理和现蕾期叶面喷离两种方式的试验。土壤处理分高肥和低肥两个小区,试验结果表明:“934”增产剂用于土壤处理时,在高肥情况下增产不明显,低肥增产效果显著。但无论高肥还是低肥区,大中薯率均有显著提高,淀粉含量稍有下降。用于叶面喷施时,随着喷施浓度的增加,产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