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基本经验由山西省农牧厅蚕果站组织的各地、市及重点县的蚕桑参观团于3月21日到26日赴陕西省的陕北地区进行了参观学习,共看了陕北两个地区三个县三个点。陕西省政府1981年作出大力发展蚕桑的生产决定,陕北建委积极扶植老区发展蚕桑生  相似文献   

2.
<正> 1984年9月15日至18日,陕北建委在子洲县召开了陕北老区第二次蚕桑技术协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延安、榆林地区“发展资金”办公室、农业局的负责同志,省蚕桑站、蚕研所的负责同志,两地区和基地县、重点县蚕桑站站长及技术员。延安、榆林地区科委、外贸局及清涧缫丝厂的同志也参加了会议。与会同志认真分析了当前陕北蚕桑生产形势,总结交流了蚕桑生产和技术协作经验,研究提出了有关改革意见。纪要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陕北老区各地(市)委、行政工署,各县(市)委、县(市)人民政府: 陕北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是我省蚕桑生产发源地之一。陕北地域辽阔,荒山荒坡多,发展蚕桑生产潜力很大。这个地区虽然气候干旱,但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桑叶养分充足,适宜于桑树生长;且桑、蚕病虫害少,茧丝质量好。解放后,特别是五十年代末,陕北蚕桑生产发展很快,桑园面积达到9万亩,蚕茧产量达到82万斤,曾居全省第二位。但由于“左”的思想影响,特别是“十年内乱”,使蚕桑事业遭到破坏。近几年虽有所回升,但仍未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为了迅速扭转这种状况,积极恢复和发展蚕桑  相似文献   

4.
<正> 陕北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恢复和发展蚕桑业,不仅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生态效益也非常显著。受省蚕学会委派,作者于今年5月中下旬赴陕北两个地区对近年来的蚕桑生产作了一些调查,并与两地区农业局的负责同志作了讨论,看法一致。总的来看,陕北近几年的蚕桑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桑园面积的增加幅度是建国来最大的,自1982年掀起栽桑养蚕高潮以来,新栽桑27.6万亩(延安18.9万亩,榆林8.7万亩),累计桑园面积已达到32.3万亩(其中延安21万亩);蚕茧年产量也由1981年的117.9吨增加到1984年  相似文献   

5.
<正> 为了贯彻落实陕北建委和省农业局陕北老区蚕桑工作座谈会精神,迎接陕北蚕桑生产的新热潮,四月5日到9日,在子长县毛家河大队召开了1982年度科研协作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吴堡、子洲、清涧、延川、子长的七个协作基点和子长县涧峪岔公社13个重点大队的包点农民技术员共21人,  相似文献   

6.
<正> 榆林地区农业局于8月16日至19日在吴堡、清涧两县召开了秋蚕生产流动现场会。各县农业局、蚕桑园艺站的负责同志,蚕桑科技人员及重点社队和专业户代表、共48人参加了会议。地区外贸、供销部门也派员列席会议。会议由陕北建委农业处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的领导工作。会议组织参观了吴堡县横沟公社砖窑山大队、寇家原公社车家原大队清涧县折家坪公社陈家坪大队的桑园管理和秋蚕饲养情况,听取了14位代表的经验交流。大家认为,陕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宜桑宜蚕,发展蚕桑生产,上符国策,下合民意,收入可  相似文献   

7.
<正> 在陕北老区蚕桑会议精神鼓舞下,在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蚕桑生产的决定》的精神推动下,地区园蚕站、县农业局、县园蚕站领导上下配合,组建了由砖窑山大队蹲点人员牵头的地县驻横沟、寇家原两公社蚕桑重点队连片蹲点工作组。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毛家沟蹲点组在饲育、管理等技术上给了有力的支持,加上今年春雨充沛,各蹲点人员和广大蚕农配合紧密,所以六大队春蚕生产首战告捷,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陕北丘陵沟壑区桑树栽植形式及栽桑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地处黄土高原的陕北,地势高燥,风多雨少,自然条件较差,如何正确运用桑树栽植技术,对提高栽植成活率、巩固和发展蚕桑生产、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将陕北丘陵沟壑区的桑树栽植形式总结归纳如下,并讨论了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 陕西渭北旱原和陕北黄土丘陵地区,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45.5%,人均耕地达3.5亩以上,非农业耕地更多。土地资源十分丰富,且土层深厚,耕性良好,日照充足,发展蚕桑生产的潜力很大。解放后,上述地区的蚕桑生产一直没有间断,出现过不少高产典型。只要能因地制宜,进行合理的农业生产布局,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把蚕桑生产恢复和发展起来是完全可能的。这对改变上述地区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状况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县地处黄河沿岸,是丘陵沟壑区,土地辽阔,地形复杂,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水土流失严重,属于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栽桑养蚕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群众素有利用当地甜桑压条栽植于地或地界的习惯。前些年,由于盲目推广外地经验,占用粮田耕地大搞成片密植栽桑,结果吃了不少苦头,大部分桑园被毁,产茧量也降到解放后的最低水平。可是生长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乔木树型的甜桑,仍然是我县蚕农用叶的主要桑树资源。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特别是在陕北建委的重视和扶持下,蚕桑生产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省蚕研所蹲点组带头建立的以毛家河为中心的陕北老区蚕桑技术协作基点,已遍布陕北各县,为我县蚕桑生产的发展,起到了学范和促进作用。怎  相似文献   

11.
<正> 清代前期,是陕西蚕桑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关中、陕北和陕南的蚕桑事业经历了一段萧条之后,又重新发展起来了,并且在发展的速度上是以前各  相似文献   

12.
<正> 省农业局、外贸局和陕北建设委员会于6月8日—12日在子长县召开了陕北老区蚕桑生产现场会议。省委和省政府的领导同志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省委第一书记马文瑞、省委书记谢怀德同志对会议要解决的问题都作了重要指示,付省长白纪年同志亲自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参加会议的除省级有关单位领导外,有当年的陕北革命根据地所辖的延安、榆林地区及三十个县的农业局和园艺蚕桑站的负责同志及技术干部,省妇联和延  相似文献   

13.
<正> 在省农业局、延安地区农业局、榆林地区林业局及子长、延川、子州、清涧四县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由省蚕桑研究所子长县毛家河大队蹲点组牵头,于四月中旬在毛家河大队召开了蚕桑基点科技工作座谈会、与会同志学习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蚕桑生产的决定”,讨论了蚕桑生产在陕北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基点工作的任务和方法。决心从现在做起,从基础工作做起,通过试验、示范、推广,把毛家河大队快速  相似文献   

14.
<正> 在目前茧丝绸市场疲软、经济效益下滑的严峻形势下,广元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地认真树立“在低谷时抓发展,在高峰期见成效”的思想,高度塑视全市的蚕桑生产发展工作,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发展蚕桑生产的力度。 一是要求各级各部门必须坚持做到“三个不动摇”、“四个不减”。“三个不动摇”即坚持全市“九五”蚕业发展战略目标不动摇;发展蚕桑这个基础产业不动摇;稳定发展蚕茧生产的决心和信心不动摇。“四个不减”即对蚕桑生产的领导力度不减、工作力度不减、科技推广力度不减,用政策调动各级干部和农户发展蚕桑生产积极性的力度不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我国15个蚕桑生产省(市、区)的107个蚕桑基地县的蚕桑生产状况、成本收益和生产资料费用的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认为,我国蚕桑生产县域集中度较高,蚕茧供求市场化程度提高;蚕桑生产规模小而粗放,生产效率较低;蚕桑生产成本上升快,比较效益不显著。为此,应该实行蚕桑区域专业化战略,巩固和深化主要蚕桑基地县的发展;加快技术进步,提高蚕桑生产效率;努力降低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提高蚕桑生产效益;拓展蚕桑多种经营,增加蚕桑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正> 陕北老区蚕桑技术协作会于4月28日—5月2日在延川县召开。陕北建委付主任冯怀亮等领导同志参加并主持了会议,会议交流了几年来蚕桑技术协作基点的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7.
<正> 蚕桑生产在我省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闻明世界的“丝绸之路”就是从我们现在的西安出发,经西域各国传播于世界,据历史记载,蚕桑生产始于西周(今歧山、风翔、扶风一带)。汉唐时代,蚕丝已达到繁荣昌盛时代,前汉《管子牧民篇》中说:“务五谷,民则食,养桑麻、民则富”,把蚕桑,六畜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两大支柱。据1918年资料,,我省产茧曾达28万担,但是,现在我们只有5.8万担,仅能供给本省现有缫丝工业原料的一半,因此,为了为“四化”提供建设资金,很有必要加快发展蚕桑的步伐。我省除长城沿线发展蚕桑有一定困难,其余各地、县都宜于大力发展蚕桑,从桑树所需求的高温多湿环境来讲,陕南优于关中,关中优于陕北,从养蚕所需要的环境来讲  相似文献   

18.
<正> 据延安地区外贸公司李裔寿同志介绍,利用富县葫芦河流域优越的自然条件,努力开发蚕丝业生产的计划己经付诸实施,陕北的蚕桑生产,有可能出现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9.
<正> 1982年元月7日至10日,陕北建设委员会和陕西省农业局,在西安联合召开了陕北蚕桑生产座谈会。延安地区、榆林地区,子长、延川、子洲、吴堡、清涧、安塞、延长等地、县的有关方面负责同志3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省蚕研所的同志应邀出席了会议。陕北建委、省农业局的负责同志主持了座谈会,并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20.
<正> 根据省政府和农办负责同志的指示精神,对陕北蚕桑生产的现状和今后开发意见。提出一个发展的可行性报告。陕西省蚕学会和陕西省水保学会共同承担了这次考察任务,考察团由12位专家技术人员组成。由陕西省农科院研究员、省黄土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