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省焦作市食用菌研究推广中心,回收出口公司,收购竹荪每公斤600元,虫草每公斤1200元,黑木耳每公斤36元,香菇每公斤40元,并提供目前国际最先进的速成高产栽培法,竹荪50天出菇,平菇13天出菇,黑木耳18天出菇,香菇22天出菇,投资是国内目前投资的1/3,周期缩短了2/3,产量菇类斤料斤菇以上。公司为确保学员成功,免费供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木屑栽培香菇发展很快,经济价值也高。我们开始试验木屑栽培香菇时,用的是野生菌北江种,每平方尺只产3、4两鲜菇。74年后采用7402菌种,并改进了管理措施,产量逐渐提高,每平方尺平均产3斤左右,高产菌块达4斤以上。 (一)菌龄长短与出菇的快慢香菇的生长发育分二个阶段:在营养阶段,菌丝在培养基内生长,分解和积累养料,为转  相似文献   

3.
枫香木用材价值不高,燃烧性也差,但它分布广,资源多,心材少,营养丰富,是发展香菇的理想树种。用枫香栽培香菇的技术比较复杂,稍有不当,不是抽芽,就是杂菌感染,得不到高产。为了攻克这个技术难关,张继仁同志连续进行了多年的研究试验,针对枫香湿度大,保水力强这个特点,摸索了一套高产技术措施,现在他栽培的枫香木,菌丝可把整根木材发透,从开始出菇,直至腐烂到手指可以穿过面,香菇长得密密麻麻,百斤菇木可收1.5斤干菇。1979年他栽培的一万斤枫香木,到1984年8月已收菇160斤,预计1984年冬还可收  相似文献   

4.
锯木屑栽培香菇具有出菇快、产量高、节省木材的优点,是今后主要生产途径。但也存在投资大、成本高、工艺繁琐等问题,发展受到一定限制。我们综合分析了香菇的生物学特性,它对环境因素的要求,以及老法种菇的经验,于1980年8月份,进行了木屑栽培香菇“三脱离”试验,即脱离玻璃瓶、脱离菇房、脱离栽培架,现已初见成效。在63.76平方尺的菌块上,共收鲜菇93.10斤,平均每平方尺1.46斤。  相似文献   

5.
1983年3月,我县(陕西留坝)在城关介草沟香菇试验场(海拔1342米),进行了人工喷水催菇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供试菇木78架,乞止4月底,一潮春菇烘干商品329.2斤,产值3646.50元,平均架单产4.22斤,菇木出菇率98.4%,其中花菇占52.3%,烘干率16.4%。试管菌种引自华中农学院7921、7927菌株。喷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县用小段木栽香菇有了较大发展,但由于秋冬干燥,菇木偏干,霜降至小雪期间很少出菇。为了促使菇蕾形成,在1979和1980年于11月份进行了浸水催蕾试验。1979年11月5日在下告大队畜牧场,将3万斤接种一年半的成熟菇木行浸水催蕾;1980年11月3日将本公司接种一年半的成熟菇木10段从中锯断,分为两组,一组浸水催蕾,另一组喷水作对照。  相似文献   

7.
关于光谱成份对平菇和凤尾菇生长、发育的影响,已有不少研究。多数学者认为,在可见光谱区,兰紫光对出菇量和子实体的数目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但用香菇作材料的研究,报导很少,为此,我们于1983年12月到1984年4月在人工气候室单光室内用香菇建壁品种压块作出菇量试验。试验处理培养料(棉子皮78斤,麦麸  相似文献   

8.
张继仁同志是菇乡龙泉的有名香菇生产能手,六十年代开始,他就从事香菇生产。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套香菇高产经验,百斤菇木可产干菇1.3斤以上,高的可达2斤多。总结、推广张继仁同志的经验,对于充分利用山区资源,发展香菇生产具有现实意义。这里先介绍他利用枝丫废材种香菇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我县糖蔗渣甚多,除小量用作造纸外,大部分是当作燃料。1980年我们试用糖蔗渣代替原木栽培香菇,获得成功。从9月6日接种,到11月18日开始收菇,只有70天,翌年还可采收春菇。每平方尺鲜菇产量为1.78斤,折每百斤干料产干菇6.2斤。试验证明,香菇菌丝在糖蔗渣培养基与锯末培养基中的生长速度基本相近。但甘蔗渣栽培香菇,成本比本屑低,锯末每100斤价值2元,甘蔗渣每  相似文献   

10.
地道栽香菇     
利用地道栽培香菇,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能充分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香菇产量,增加收入。【做法和结果】1981年春季,我站压块1000多平方尺,在自然温度适应的菇房里,已顺利出了两批菇,平均单产鲜菇1.3斤/尺~2。此时由于菇房内日平均温度已达25℃以上,不能继续出菇。为此,我们于6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段木栽香菇法,其出菇场一般选择在“七阴三阳”的树林下。此法出菇批次不明显,且接种成活率低,菇丁次菇较多,又不便管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县峪口公社田畈大队社员张宗堂,采用了半地窖薄膜覆盖栽培法,年年获得丰产。1983年,他栽培的110根枫树菇木当年就获得干菇8.2斤的好收成,是全县香菇的高产典型。他所以能获得连年  相似文献   

12.
香菇新品种抚香2号利用长白山野生香菇菌株野香3号和生产应用品种L66远缘亲本,采用单孢杂交技术,配成异合体菌株.经四年出菇试验,产比试验和生产试验选育而成.具有出菇早、产量高、优质菇率高、适宜北方地区春夏秋三季出菇等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13.
香菇木屑栽培,多数地区受自然条件限制,只有春秋两季。1981年,我们根据香菇L_B菌株的生育条件,利用人防地道进行多季栽培,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获得了“周年生产”,“四季出菇”的良好效果。截至82年2月底,先后压制香菇菌块近四千块(约合2400平方尺),已收鲜香菇2568斤。一、环境与设备 1.场地处理:地道高约3米,宽2.8米,长250米,两个洞口。投产后地道内年平均温  相似文献   

14.
红安县生物所,于1980年用花生禾秆培育香菇获得成功,每百斤花生禾秆、壳可产干菇3斤,品质与锯木屑、棉籽壳栽培的相同。用花生秆禾、壳栽培香菇,生产周期短,同锯木屑原料比,菌丝生长速度和菌砖出菇时间,分别提早15天和7天左右。试验用的菌种是7402,经组织分离获得纯菌种。培养料的配方有二个:①花生禾秆98%,石膏和糖各10%;②花生禾秆、壳78%,麸皮20%,石膏和糖各1%。花生壳需先晒干研细,花生秆要铡成0.5厘米长的颗粒状。料拌匀后按常规法装瓶、灭菌、制  相似文献   

15.
香菇反季节低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宝军 《食用菌》2017,(5):63-65
<正>平泉县2007年开始香菇反季节覆土栽培,品种以L18为主。由于多年覆土栽培,黏菌危害严重,三潮菇后菌棒腐烂严重,经济效益严重下滑。2011年引进新品种L808,进行香菇反季节立棒栽培试验,经过四年的试验、示范、推广,栽培技术成熟,经济效益显著,单棒纯收入达到2元以上。香菇立棒栽培的子实体,菇柄弯曲,相对层架栽培,优质菇少,采菇、注水不方便。为了利用原香菇反季节覆土栽培设施,生产出优质菇,操作时又方便  相似文献   

16.
我县栲胶厂每年生产栲胶的废渣有2730多吨,因它的主要原料是香菇适生树种栓皮栎、麻栎的壳斗和化香树的果球。因此,近年来我们进行了栲胶废渣栽培香菇试验,取得了初步效果,单产鲜菇1.6斤/尺~2左右,每百斤干料产干菇6斤左右,高的达7.1斤。香菇原种是“7402”,培养料配方为干栲胶废渣  相似文献   

17.
对香菇"暴发式"出菇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杉木屑栽培香菇937两潮菇产量达744g,子实体菌盖直径3cm以下、3~5cm和5cm以上分别占16.36%、67.14%和16.5%。且出菇整齐一致,菇形都较圆正,菌肉较厚,每个菌筒出菇朵数都较均衡。  相似文献   

18.
龙泉、庆元、云和三个香菇栽培老区,每年播菌种达数十万瓶。去年12月走访各菇场,发现凡管理好的,播后8个月普遍出菇。龙泉泗源公社菇场有110万斤段木,分16个堆场。有4万斤栲木堆于东南向竹林下,播后225天检查,96%段木出菇,平均每段28只,而且树皮新鲜,不见野菌;堆于  相似文献   

19.
我们于1980年用废纸栽培香菇,初获成功,共收鲜菇5.58斤,平均每斤干纸收菇0.62斤。供试茵种为7402,试验配方为废纸60%,麦麸10%、粗糠30%、含水量调至70%,拌匀装入菌种瓶,封口灭菌,接种后置27℃左右的培养室中培养。菌丝在废纸培养基上生长快,粗壮,没有发现杂菌污染。约36天菌丝都长满瓶,每块菌砖都出菇,每斤废纸  相似文献   

20.
香菇栽培传统出菇季节主要限于春秋两季^[1],冬夏两季市场特别是鲜菇供应短缺。为满足香菇市场周年供应、改善出菇环境、提高产量品质,我们从2005年开始进行林下反季节香菇栽培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