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海藻酸钠明胶联合固定化香菇纤维素酶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藻酸钠、明胶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对香菇纤维素酶进行固定化。研究了海藻酸钠浓度、明胶浓度、氯化钙浓度、给酶量、戊二醛浓度及交联时间对固定化酶的影响,并对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最适pH、温度稳定性等酶学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海藻酸钠和明胶的最佳浓度分别为3.5%和3.0%,戊二醛浓度为1.0%。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最适反应pH向酸性方向移动了0.4,最适反应温度提高了5℃,并且固定化酶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海藻酸钠固定化木聚糖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藻酸钠为载体,研究了木聚糖酶的固定方法,并利用固定化酶和游离酶进行了酶解试验.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热稳定性,最适pH,稳定性及与底物的亲和力都有所提高.其中采用直接包埋方式固定率低,稳定差;交联包埋法固定的固定化酶反应pH范围变宽,固定率高,但与底物的亲和能力强和操作稳定性不如包埋交联法.  相似文献   

3.
改良壳聚糖固定化真菌漆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改良壳聚糖-壳聚糖铜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对真菌漆酶进行了固定化研究,探讨了其固定化条件及固定化酶的部分性质.结果表明:戊二醛最适浓度为0.5%,交联最佳时间14 h,最佳给酶量约1.3 mg,固定时间12 h或0.5 h.在此条件下获得的固定化漆酶酶活回收率分别为56.4%与51.2%.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漆酶与作用底物邻联甲苯胺的亲和力降低,但固定化漆酶的稳定性有明显改善.最适温度分别为40℃和80℃,分别比游离酶提高10℃和50℃;90℃条件下保温5 h后固定化酶活保留率分别为57.4%和40%,而相同条件下游离酶酶活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壳聚糖固定化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酶学性质。分别以不同方法对超氧化物歧化酶进行固定并比较其活力,对固定化方法进行相应的优化,对固定化超氧化物歧化酶进行酶学性质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以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交联法制备固定化超氧化物歧化酶,优化条件下制备的固定化酶,所得壳聚糖酶粉活力较高,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较游离酶有很大的提高,且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结论是壳聚糖-戊二醛交联法可用于制备性能较优的固定化超氧化物歧化酶。  相似文献   

5.
双孢菇漆酶酶学性质及染料脱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双孢菇漆酶的酶学性质及对染料的脱色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孢菇漆酶的最佳反应温度和保存温度都是25℃,最佳反应pH和保存pH都是5.0,对大多金属离子不敏感,但Al3+对其有明显抑制作用。对8种工业染料中的4种脱色效果比较明显,其中弱酸艳蓝-RAWL的脱色率达到79%。  相似文献   

6.
从野生食用菌中筛选出一株漆酶高产菌株F0027,依据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以及r DNA ITS序列分析得出该菌株属于黄色金针菇。对子实体培养料中的酶学性质初步研究表明,其产漆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 H分别是35℃和4.8。抗坏血酸可以完全抑制该漆酶的活性;Fe~(2+)、草酸和EDTA对漆酶活性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K+、Ca~(2+)、Mn~(2+)、Zn~(2+)、Mg~(2+)对漆酶活性几乎无影响,Cr~(2+)、Al3+对漆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Cu~(2+)对漆酶活性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该漆酶对溴百里香酚蓝、依来铬黑和孔雀石绿3种实验室染料有不同程度的脱色作用,其中对依来铬黑染料的脱色率可达到30%以上。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丝瓜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酶学特性,本研究应用分光光度计开展温度、pH、酶体积、反应底物浓度等对酶反应的影响,为丝瓜酶促褐变的研究提供基础。结果表明,CAT最适反应体系:以H_2O_2为底物,最适底物浓度为0.33 mol/L H_2O_2,Km值为0.1818 mol/L,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值为7.8,最适酶液体积为0.1 ml。  相似文献   

8.
以新鲜桑叶为材料,考察不同温度、p H值、底物浓度、激活剂、抑制剂对桑叶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桑叶PPO酶活性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 H值为6.0,最适底物浓度为0.02mo L/L的焦性没食子酸;高温(70℃)短时间(2min)处理能明显抑制酶的活性;蔗糖、硫酸铝和硼酸溶液对桑叶PPO活性有一定激活作用,在0.1mo L/L时激活率分别达到75%、73%、88%;抗坏血酸、柠檬酸、亚硫酸钠对桑叶PPO活性有一定抑制作用,亚硫酸钠、柠檬酸在0.1mo L/L时抑制率分别达到80%、87%,抗坏血酸的浓度在0.6mo L/L时抑制率达到了86%。为深入研究桑叶PPO的酶学特性及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漆酶活性为指标,利用不同果皮为基质对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固态发酵产漆酶的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所产漆酶进行纯化,研究纯化后漆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以柚皮为培养基质(5g柚皮、25mL水、20μL吐温-80),30℃固态发酵10d,糙皮侧耳产漆酶的活性最高,比活力为21800U/g;在该条件下将糙皮侧耳所产漆酶的粗酶液用硫酸铵沉淀、透析、浓缩、DEAE-纤维离子交换柱层析得到漆酶蛋白单一条带,SDS-PAGE检测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66000;该漆酶命名为Lac h2,其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反应pH值为4.5;在30~50℃,pH 4.5~6.0范围内稳定;金属离子Zn~(2+)、Mn~(2+)、Cu~(2+)和Mg~(2+)对纯化的漆酶Lac h2的酶活力有促进作用而Ca~(2+)、Ag~+和Fe~(2+)对Lac h2的酶活力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液体发酵产α-半乳糖苷酶的培养条件,研究其酶学性质。采用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设计原理设计实验,建立以酶活性为响应值的回归方程模型,采用Design-Expert得到最优液体发酵产酶工艺,采用硫酸铵沉淀初步纯化该酶,研究该酶的温度、pH特性及其对蛋白酶的抗性。结果表明:猴头菌发酵产酶的最佳发酵工艺为3%豆粕粉、2.3%葡萄糖、1.9%蛋白胨、0.3%MgCl_2,在此条件下猴头菌发酵液中的α-半乳糖苷酶活性提高了48.9%;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pH为6.0,对胃蛋白酶、胰蛋白酶、酸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均表现出较好的抗性。  相似文献   

11.
白腐真菌F9产漆酶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方法,探讨了碳源、氮源、pH值、培养温度等各种因素对白腐真菌分泌漆酶能力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对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优化的培养条件为:马铃薯200 g/L,葡萄糖20 g/L,酵母膏5 g/L,MgSO41.5 g/L,VB10.1 g/L,ZnSO40.05 g/L,MnSO40.05g/L,KH2PO43.0 g/L,pH 6,120 r/min,28℃发酵到10 d左右粗酶液酶活达到109.1μ/mL。  相似文献   

12.
分别用海藻酸钠、聚乙烯醇、卡拉胶、明胶、醋酸纤维素和聚丙烯酰胺作载体,对食用菌菌种进行固定化实验,结果显示以10%聚乙烯醇添加0.8%海藻酸钠为包埋剂进行菌种固定化,所制备的固定化菌种其机械强度和细胞活性都最好。  相似文献   

13.
桑黄漆酶的发酵条件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体深层培养方法通过不同碳源、氮源、pH值、温度等因素对桑黄产酶量的影响,研究桑黄合成漆酶的最适发酵条件。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对桑黄合成漆酶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初步筛选出了桑黄合成漆酶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培养基为玉米粉1%、麦麸1%、葡萄糖2%、蛋白胨0.5%、酵母膏0.5%、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添加Cu2+浓度60μmol.L-1,维生素B1 1 mg.100-1.mL-1,漆酶产量最高,为7 666 U.L-1。  相似文献   

14.
外源氯化钙和脱落酸处理对茄子低温胁迫相关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外源喷施不同浓度脱落酸(ABA)和氯化钙(CaCl2)对低温胁迫下茄子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茄子幼苗外源喷施10mg/L ABA和1 000mg/L CaCl2效果最好,能够使茄子的冷害指数显著下降。喷施外源物质能够明显降低茄子幼苗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提高保护酶和叶绿体膜ATP酶含量,对冷害具有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褐藻酸钠对向日葵幼苗遭受盐胁迫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在6 g/L的氯化钠胁迫下,加入0.5 g/L褐藻酸钠后,向日葵幼苗的存活率提高了69.1%,株重增加了54.7%,叶绿素含量提高了47.6%,根数增加了55.6%,根长增加了30.8%,SOD活性增强了50.2%;褐藻酸钠可提高向日葵幼苗的耐盐适应性,缓解氯化钠胁迫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6.
蔡金华 《现代园艺》2014,(24):14-17
座壳孢(Aschersonia Montagne)是一类重要的虫生真菌,在其侵染害虫过程中产生的蛋白酶是重要毒力因子。本文通过分析子座形态及分生孢子、侧丝等数据,确定菌株WYSD-16为扁座壳孢(Aschersonia placenta Berk.et Br.)。为进一步开发研究该菌株,对其产蛋白酶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最佳产酶培养基:40g/L的麦芽糖,20g/L的蛋白胨,4×10-4mol/L Mg2+,400mg/L的VB6,p H值6.0;最佳产酶条件为:接菌量8ml,装液量150ml/250ml,菌龄5d,培养时间10d。  相似文献   

17.
Shoot tips obtained from in vitro grown plantlets of guava (Psidium guajava L.) were encapsulated in calcium alginate beads for short-term storage and germplasm exchange. A gelling matrix of 3% sodium alginate and 100 mM calcium chloride was found most suitable for formation of ideal calcium alginate beads. Maximum percent response for conversion of encapsulated shoot tips into plantlets was obtained on growth regulator free full strength liquid MS medium. The regrowth ability of encapsulated shoot tips was affected by medium strength and sucrose concentrations in the medium. Encapsulated shoot tips could be stored at low temperature (4 °C) up to 30 days with a survival frequency of 25%. After 60 days of storage under minimal growth conditions (sucrose lacking medium), about 75% encapsulated shoot tips were converted into plantlets when subcultured on 3% sucrose containing medium. Plantlets regenerated from encapsulated shoot tips were acclimatized successful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