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施复合肥、尿素、有机肥和灌水等因素对紫花苜蓿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施肥和灌水能显著提高紫花苜蓿的产草量。肥料单施以每公顷施复合肥50kg、尿素50kg、有机肥300kg处理产草量较高;灌水以每公顷灌水lOOt处理产草量最优;组合处理以处理7即每公顷施复合肥150kg、尿素50kg、有机肥300kg和灌水lOOt的处理产草量最高,每公顷产干草11052kg,比对照(不施肥和灌水)增产3694kg。增产50.20%,增产极显0著(P〈0.01)。  相似文献   

2.
对西昌地区冬春旱季(1-5月)紫花苜蓿进行灌水施肥处理,灌水组和灌水加施磷钾肥组鲜草产量分别提高149.74%和204.07%,差异极显著(P〈0.01),每公顷分别增加产草量19026.2kg和25929.6kg,经济效益显著,分别增加纯利1353.00元/公顷和2256.51元/公顷,表明西昌冬春旱季紫花苜蓿灌水或灌水加施磷钾肥是紫花苜蓿生产管理的重要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明确了水、肥对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工草地的一般增产规律。草地生产力的增产顺序是灌水+施肥〉施肥〉灌水。试验结果表明,干草产量第一年(2004年)的增产幅度为:施肥49.1%-59.5%,灌水8.4%-20.7%,灌水加施肥92.4%-96.3%。第二年(2005年),由于在施肥加灌水的土壤中均有残留肥效,其干草产量仍比对照增产64.9%和41.3%。  相似文献   

4.
对西昌地区冬春旱季(1~5月)紫花苜蓿进行灌水施肥处理,灌水组和灌水加施磷钾肥组鲜草产量分别提高149.74%和204.07%,差异极显著(P<0.01),每公顷分别增加产草量19 026.2 kg和25 929.6 kg,经济效益显著,分别增加纯利1 353.00元/公顷和2 256.51元/公顷,表明西昌冬春旱季紫花苜蓿灌水或灌水加施磷钾肥是紫花苜蓿生产管理的重要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5.
《养猪》2011,(4):6-6
国家统计局根据对夏粮主产区抽样调查和非主产区统计,2011年全国夏粮总产量为12627万吨,比上年增加312万吨,增长2.5%。1)因播种面积扩大增产粮食50万吨。2011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27557千公顷,比上年扩大116千公顷,增长0.4%。2)因单产提高增产粮食262万吨。2011年全国夏粮单产每公顷4582千克,比上年增加94千克,提高2.1%。  相似文献   

6.
荒山荒坡栽培沙棘灌丛对牧草生长及水土保持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湟水河源头荒山荒坡上的人工栽培沙棘灌丛带牧草的地上部与地下部产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地区的荒山荒坡上人工栽培沙棘,地上产草量平均提高23.7%,地下牧草根量平均提高18.2%,每公顷减少水土流失1300吨  相似文献   

7.
通过12月下旬刈割后萌发再生进入产种期的盛世紫花苜蓿的灌水处理观察测定,得出从刈割到开花产种生育期为141d;灌水组每667m^2产种量15.41kg,千粒重2.2107g,比不灌水组分别提高115.83%、10.26%;灌水组每667m^2干物质产量为275.69kg,比不灌水组提高61.38%,灌水对植株性状生长发育更有利,表明每周灌水1次(0.07t/m^2)对紫花苜蓿种子生产的产量和质量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8.
豆科牧草追施钾肥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结果表明,当旱地红壤养分中的速效钾含量在75.5ppm情况下,白三叶每公顷追施氯化钾225kg,结果施肥比对照每公顷增产鲜草7779kg,每公顷氯化立鲜草34.6kg,增产率达29%。按生物统计t测验,增产显著。当稻田速效钾含量在45ppm条件下,给紫云英每公顷施用氯化钾112.5kg,结果施肥比对照每公顷增产鲜草5000-7750kg,平均每公顷增产6750kg。每公斤钾肥可增产粮食23.5  相似文献   

9.
人控火烧林间草地对草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计划人工控制火烧林间草地,试验区牧草覆盖率为54.17%,每1m^2平均产草量665g,牧草含水量71.85%,干物质中含无氮浸出物55.41%,粗纤维23.62%,粗蛋白质10.20%,粗脂肪2.31%,粗灰分8.46%,对照区(未烧区)牧草覆盖率48.75%,每1m^2平均产草量692.88g,牧草含水量72.43%,干物质中含无氮浸出物53.66%,粗纤维26.89%,粗蛋白质10.03%,粗脂肪2.08%,粗灰分7.28%。  相似文献   

10.
试论高寒人工草地施氮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诸多施氮实践证明,高寒人工草地施氮量每公顷控制在75公斤或75公斤以下时,均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一般每公斤氮素大致可获取14-40公斤干物质。土壤含氮量相对较低的黑钙土类区施氮增产效应最高,棕钙土类,栗钙土类次之,而土壤含量氮量相对较高的高山草甸土区则最低。地区越势高寒,牧草生长季越短,土壤耗氮量变越低;反之则高。氮,磷肥合施增产效应比单施氮或磷大致可提高30%以上。  相似文献   

11.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苜蓿进行行距、灌水、施肥种类及施氮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行距以30em处理产草量最高,每公顷产干草11049kg,比45cm处理增产干草9.9%,差异显著(P〈O.05);以灌水1次为好;施农家肥22500kg/hm^2产干草11403kg/hm^2,增产效果最佳,比施复合肥150kg/hm^2增产干草17.1%(P〈O.05)和施磷酸二铵150kg/hm^2增产干草6.6%(P〈o.05),施磷酸二铵比施复合肥增产9.8%(P〈0.05);施尿素112.5kg/hm^2增产效果好于施尿素75kg/hm^2和150kg/hm^2处理;处理6(彳亍距30cm,灌水3次,施磷酸二铵150kg/hm^2,施氮肥112.5kg/hm^2)和处理2(行距15cm,灌水2次,施农家肥22500kg/hm^2,施氮肥112.5kg/hm^2)分别产干草11818kg/hm^2和11730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2.
试验结果表明,沙壤土碱草地上,施氮肥比施氮磷肥混施或施复合肥增产效果显著。而氮肥中又以施硝酸铵效果最好。667m2施硝酸铵10kg时增产甘草50.0kg,比对照增产76.8%,施肥时期以6月5日和6月20日效果较好,分别增产0.8%和72.3%。草地施肥不仅要考虑土壤、植被、产草量、肥料种类、施肥时期及牧草的生长发育阶段,还要注意水分条件,一般在降雨后或施肥后灌水最好。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全国公有制牧草市场缺口300万吨,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国家每年需从国外调草250万吨。有关部门预测,全国牛存栏数将达1.57亿头,羊存栏数将达3亿只,年出栏率分别为4120万头和2.14亿只:因此,对优质高产牧草的需求量极为巨大。据专家介绍,种紫花苜蓿,每年收获两茬,每0.067公顷可获干品400-500千克,每年收三茬,每0.067公顷可获干品600-700千克。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区3种暖季型草坪蒸散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模拟大田试验方法,对北京地区3种暖季型单播草坪进行蒸散量研究,结果表明:3种草坪充分灌水条件下蒸散量高于限制灌水条件,其蒸散量顺序为狗牙根〉结缕草〉野牛草;3种暖季型草坪蒸散量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呈正相关关系,其关系式为:狗牙根为y=1.051z+2.523(R^2=0.914);结缕草为:y=1.135z+3.105(R^2=0.984);野牛草为:y=0.801x+2.948(R^2=0.865)。一天内蒸散量呈现单峰变化趋势,并且709,5~809/6的蒸散量时间集中在10:00-16:00。  相似文献   

15.
试验在内蒙古察古后旗进行,为典型半干旱气候区,设HCF-1每公顷喷施剂量为0.75公斤,浓度为0.5%,分设在苗期喷施一次,在苗期,拨节期冬喷施一次,在苗期,拨节期,花期各喷施一次三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羊草草场喷施HCF-1,具有明显的抗旱,保产和增产效果,其中以在苗期喷施一次效果最好,保产增产率为43.66%,试验还表明:喷施HCF-1对牧草具有增强抗逆性和生命力的效果,并可使牧草生育期延长7-10天。  相似文献   

16.
用150g/hm^2增产菌对三年生沙打旺进行喷施,增产效果明显,喷施一次的可提高产草量7.43%,喷施二次的可提高13.64%,喷施比对照区每公顷可增加纯收入111.45元-229.50元,投入产出比为1:10.6。增产菌是北京农业大学研制培育出来的植物保健益菌,是我国最新生物高技术产品,在农作物及果菜类推广应用中已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在牧草上应用则刚刚起步,本试验为今后在牧草上大面积应用增产菌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新型植物液肥植物动力-2003在我盟生境条件下对饲料作物的增产效果及效益情况,为下一步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1996年于乌盟冷冻站进行了喷施试验,试验表明:喷施植物动力-2003,冀承单饲料玉米增产幅度为20.2%,每公顷可增效益1752.0元,黄胡萝卜增产幅度为28.4%,每公顷可增效益1703.5元。  相似文献   

18.
应用正交试验方法,通过对不同苜蓿品种、不同种植密度、灌水次数、不同施用化肥量的各种组合两年产草量比较试验,明确了施用化肥在各因素中的主导作用,筛选出了每公顷基施颗粒磷肥(P2O5含量12%)750kg、种施复合肥(含N24%-P2O5 12%-K2O 6%)150kg、现蕾期施复合肥300kg;品种为中苜1号;灌水为冬灌、春灌和第一次刈割后灌水;播种密度1012.5万粒/hm^2的搭配组合增产效果较大,比其他水平组合增产3.2%~43.5%。  相似文献   

19.
豆科牧草是草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家畜饲料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豆科牧草具有改善草地氮素平衡,提高牧草产量和营养、改善土壤理化性能及防止水土流失等生物学特性,豆科牧草是草地环境保护和建设中十分重要的首选草种之一,应得到重视。互助县现有天然草场6.913万顷之一,应得到重视。互助县现有天然草场6.913万公顷,近年来,草场退化严重,可食豆科牧草少,据1998年普查,全县有退化草场6.098万公顷,占草场总面积的80%,其中沙化草场1.8万公顷,鼠虫害发生面积4.835万公顷,毒杂草发生面积4.461万公顷,草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飞播牧草是一项大面积、高速度、高效益治理退化草场,建立半人工草地的实用技术。翁牛特旗从1984年至1996年,累计飞播牧草7.2万公顷,建立了一批高标准的飞播半人工草地,飞播草地植被盖度由播前的10—30%提高到60—85%,牧草产量由播前的450公斤/公顷提高到2625公斤/公顷。十年来累计开放利用飞播草地17.36万公顷,增产优质牧草3.78亿公斤,第一性生产效益达3780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5.25。该旗通过改革完善管理制度,建立了飞播牧草专项基金,加快了飞播草地建设速度,最好年份完成上级下达任务的322%;同时,通过飞播草地有偿承包、配套建设、建设家庭牧场,使飞播草地效益大幅度提高,实现了飞播草地建设高速度,利用高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