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平菇栽培在我县农村已普及,但由于技术措施陈旧,产量不高。笔者通过比较试验,发现渗灌出菇比常规管理出菇可增产30%以上。长荡乡菇农徐跃文用此技术,投料3000kg,收鲜菇5682kg,生物效率接近190%。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培养料配制、灭菌接种同常规。待菌丝长满袋后,在菌袋周围用刀片划3~5个宽3~5cm、长20~25cm的口子,移至事先用砖铺好的出菇场所,然后一层菌袋一层泥堆积,最上层泥要厚些,并做成蓄水沟,利用泥的渗水性和保水性,通过菌袋上的口子将泥中的水渗灌到菌袋中起到补水作用。故在出菇时期水沟内要灌满水或营养液,采菇后每天灌1~2次水,其它管理方法同常规。 值得注意的是:在用刀片划口时不要伤害菌丝;菌袋堆积高度一般为1~1.5m,不宜太高;所用的泥土事先进行消毒,易板结的土不宜采用。 采用渗灌出菇,菌墙牢固不易倒,菌袋的两头出菇整齐,便于管理,菌袋出过二潮菇后也不用浸泡补水,  相似文献   

2.
我市棚式栽培食用菌比较普遍,本文主要介绍棚式栽培金针菇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 菌丝迟迟长不满不能解袋出菇 1.1 主要原因 ①菌种用量少。②菌丝长到2/3时,因袋内氧气不足,影响了菌丝的长速。③发菌期培养温度不适或袋料过干、过湿或污染严重,影响了菌丝的正常生长,延长了菌丝生长期。 1.2 处理办法 ①接种量7%~8%增加到10%~12%。②菌丝长到1/3时,把扎口解开,增加向袋供氧气,加速菌丝生长。③发菌期保持菌袋温度19~20℃,保证含水量70%,争取30~35天让菌丝长满袋。④把杂菌污染处理在最佳的状态,一是在拌料时每100kg培养料加入50%的多菌灵0.01%,生石灰2%~3%,石膏1%,充分搅拌均匀;二是进行熟料栽培,把料袋装锅在100℃下灭菌8~10小时;三是把全部接种用具放入接  相似文献   

3.
尹亭  题正芳  刘怀珠 《食用菌》2004,26(2):34-34
平菇窄棚免喷高效栽培法集埋土栽培法和菌墙栽培法的优点于一体,使平菇的栽培管理更加简单,且品质优,产量高。其方法是:将采收第一潮菇的菌坯脱去菌袋,绕菇棚的四面土墙筑菌墙。菌墙外端用封口泥把菌坯与菌坯粘结起来,菌墙内全部用营养土填充,菌墙上筑一水槽,用于补水补肥。该法的优点主要有五条:①筑菌墙前,先让菌坯出一潮菇,用已收  相似文献   

4.
江同军 《食用菌》2004,26(6):46-46
浸泡池是袋栽平菇的重要设施,把它建在菇棚中,由于搬运方便,可以对出菇袋以少吃多餐的形式进行补水充养,并以浸泡的方式及时杀灭病虫害,一举多得。修砌与操作如下:①在菇棚方便的一处,修砌1个容量50~150袋的水泥池,进排水要流畅,并可直接排出棚外。②每出1潮菇后,及时进行浸泡,第2潮菇后,用pH8的水浸泡,并适当补加营养。③对个别出现杂菌及虫害的袋子要加药物单行浸泡,并适当延时。④为防操作污染,每次浸泡完毕要及时排放浸液,并用浓石灰水或消毒药物冲刷喷浇池壁。  相似文献   

5.
尹亭 《食用菌》2001,23(3):25-26
平菇立体湿润栽培法是在袋式栽培的基础上,将采收头潮菇后的菌坯脱袋,不用补水补肥,直接用封口泥和营养土筑成可使菌坯始终保持湿润状态的菌墙,为菌丝复壮和出菇提供一个极为有利的环境。菌墙筑成后,约 5~ 7天即可出第二潮菇。这潮菇无论从产量和质量上都不亚于第一潮菇,产量可提高 50 %以上。由于菌墙中的菌坯能源源不断地从营养土中得到水分和养分的供应,菌丝衰老慢,抗病虫能力强,采收期可维持 6~ 7个月,而且省时省工好管理。现将该方法简介如下:1 菇棚建造 选择远离畜禽栏舍、无污染、背风向阳、土质较厚的场所建菇棚。菇…  相似文献   

6.
袋栽香菇过程中,一个极为严重的“致命伤”是菌袋受杂菌污染的问题。武汉市有一个农场,接种10万袋,杂菌污染7万袋,损失4万多元。湖南省有一个县,接种30万袋,菌袋成品率仅有70%。菌袋污染,增加了成本,而且直接影响香菇产量和经济效益。因而成为栽培户的一大威胁,也是科研部门必须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实践经验,要根绝菌袋污染源,关键措施在“十防”。一、原辅料防变质:原辅料霉烂变质,容易孳生杂菌。  相似文献   

7.
养菌与刺孔:养菌恒温好,避光防温差;菌穴将连窝,手工刺小孔;菌棒发满菌,刺孔好时机;刺孔五六十,增氧促菌瘤。防出自由菇:防止自由菇,养菌要恒温;二三至二五,不出自由菇;挤压控生长①,高温不出菇;转色出菇好,白棒②菇形差。白棒子出菇:白棒要出菇,防止出菇密;脱袋选晴天,促使菌皮干;手摸柔光滑,温差促出菇;幼小出菇期,尽快剔畸形。转色与脱袋:转色控温度,二十上下三③;发现出菇多,尽快脱外袋;脱袋菇全剔,防止畸形菇;湿度低九十④,利于出菇稀。  相似文献   

8.
鲁林胜 《食用菌》2002,24(4):42-42
袋栽平菇接种后一般需 2 5~ 30天菌丝才能长满袋 ,发菌时间越长感染杂菌的机会就越多 ,生产周期也较长。为了缩短发菌时间 ,减少杂菌污染和加快出菇时间 ,提高经济效益 ,笔者试验成功了一种简易快速发菌法 ,现向菇友们介绍如下 :培养料 (熟料 )装袋后 ,采用两头接种。在料袋的两头先后用尖棒 (直径 2~ 3cm、长约 30 cm)从袋头的中心分别打洞 ,深度为料袋的一半以上 ,然后向棒孔中播入适量菌种 ,在袋头的料面也放少量菌种 ,套好颈圈并把袋口拉紧 ,用一层纸和橡皮筋封口 ,再将另一头以同样方法接好种 ,即可发菌。发菌要根据气温情况排袋。气…  相似文献   

9.
尹亭 《西北园艺》2005,(4):50-51
平菇窄棚免喷高效栽培就是将采收第1潮菇的菌坯脱去菌袋,绕菇棚四面土墙筑菌墙。菌墙外端用封口泥把菌坯与苗坯粘起来,菌墙内全部用营养土填充,菌墙上筑一水槽,用于补水补肥。具体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在盛夏供应鲜平菇,近年来我们采用越夏露地埋袋发菌、室内脱袋保温出菇相结合的方法,基本控制了高温杂菌污染,棉籽壳栽培的得率可达100%以上。菌种系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提供的佛罗里达平菇。培养料为棉籽壳97%、石灰粉1.5%,石膏粉  相似文献   

11.
代料栽培平菇,不论是垛袋垒菌墙还是脱袋床架栽,都不如阳畦不脱袋高产,具体做法:先按常规整地做阳畦,把发好的菌袋用小刀竖直每隔scm划15cm长一刀.底端解开绳挽至与料面平,上端把袋口从扎绳处剪去,似开非开即行。然后竖直摆在阳畦上,袋间隔约hm,依次摆完,空隙填营养土,菌袋上胃Zcm厚言养土,这样无论是增加营养,还是提高湿度都比较容易。试验表明,这样种植比全脱袋的产量高。袋栽平菇阳畦不脱袋出菇高产技术@孙启风!山东金乡化雨南马村孙武庄 272204~~  相似文献   

12.
平菇抗杂菌能力强,生产率高,可以开放栽培,是我国发展最快,产量最高的菇类。但是,从生产角度来看,平菇的高产特性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主要表现:①发菌过程中霉菌污染,特别是连年栽培的场所更严重;②管理不当,部分栽培块前期不出菇,总的生产率降低;③出菇后  相似文献   

13.
袋栽香菇污染率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淑芳  张占兴 《食用菌》1998,20(1):38-39
近年来,我国香菇代料栽培发展很快,但由于有些菇农对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重视不够,导致污染率高,造成香菇减产或绝收。 1 污染原因 1.1 料袋灭菌不彻底造成污染 特征是杂菌在料袋内普遍发生,种类多样。有时前期无任何表现,后期突然暴发。造成灭菌不彻底的原因:①灭菌灶设计不合理,仓内有“死角”。②温度达100℃保持的时间太短,袋料中心由于传热慢灭菌不彻底。③原料严重霉变,杂菌基数大,按常规灭菌达不到彻底灭菌要求。 1.2 表面微孔造成污染 特征是出锅后5~10天,在袋表有杂菌小斑点,细查在袋膜有小孔。造成微孔污染的原因:①塑料袋质量不高,韧性差,本身存在有微孔。②在装料、出锅、转运过程中操作粗放,造成的小孔。③灭菌灶仓壁粗糙,在装锅过程中扎破袋造成的微孔。 1.3 接种过程中造成污染 特征是接种穴周围有杂菌斑。主要原因:①接种室消毒不彻底有杂菌孢子存  相似文献   

14.
在指导食用菌生产的过程中,发现陕西省汉中市各县(区)黑木耳原种生产成品率普遍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易感染杂菌。主要原因有:①培养料灭菌不彻底。表现为整个培养袋上都长出均匀的杂菌菌落,污染率达90%。②接种过程不规范或菌袋有问题。表现为杂菌在袋口周围或培养袋被刺破的地方形成圆形扩散的菌落,且菌丝稀疏。③菌种本身  相似文献   

15.
袋栽平菇采完2~3潮菇后,由于脱水和缺肥,常会导致后期菇蕾枯死、菇形变小、色泽变差等。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种打孔浸水、脱袋砌墙法,既起到了补水增肥的作用,还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湿度,可多收3~4批菇,生物效率可增加50%~100%。现将具体方法简介如下: (一)脱袋、打孔和浸液 采完2~3潮菇后,应及时将菌袋搬出培养室脱去塑料袋,在菌筒上并排扎3~4个直径2cm的孔,间距视菌筒长度而定,一般在10cm左右,再将菌筒浸泡在配备好的营养液中3~4小时。同时准备一些菜园土(也可用一般田土,加入3%~5%的过磷酸钙,若碱性土应将pH值调到6~7),打碎过筛,喷雾水拌匀至手握不成团为宜。 (二)排筒、撒土和砌墙 将菌筒捞起,再把菜园土铺成似菌筒长、宽的条幅,厚2~3em,将沥水后的菌筒浸水孔朝上,逐个挨紧并排在土上,每摆好一层上面撒一层菜园土,并把空隙填满,以利于菌墙形成一个整体,一般可叠5~6层,若场地太少也可多砌几层,但以不超过10层为好。在最后一层的菌筒上撒4~5cm厚  相似文献   

16.
杨儒钦 《食用菌》1994,16(4):29-30
栽培榆黄蘑的方法很多,根据季节和条件,采取相应的栽培方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根据我地区众多的栽培方式,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整理出较实用的十种高产栽培法,供读者选用。 (一)墙式栽培 采用塑料袋培养菌丝,待菌丝发满后脱袋将菌柱垒成墙,让其从墙面上出菇。技术要求:培养菌丝采用较大的塑料袋,培养料采用生料、熟料或发酵料,按常规操作。垒墙时菌柱间要填满土,土质应是肥沃的园田土,以壤土或沙壤土最佳,晒干过筛去杂质,每1OOkg土壤加入尿素500g,石灰粉1500g,石膏粉1OOOg,多菌灵1008,水120kg,混合拌均,上面土厚为1.5cm左右,之后上罩塑料膜进行催蕾,出菇管理如常规。此法适应地窖、温室、走廊栽培,占地少,菇朵大。 (二)仿木桩栽培 在地上用帘子围成圆筒形,内衬地膜,直接装入培养料,同时接种,之后养菌出菇。技术要求:帘子可用条子或秸秆材料,编成高60cm、长1m的软帘。场地清理干净喷洒0.1%的多菌灵溶液,再撒一层石灰粉。栽培时,按一定行距和株距(以便管理),就地将帘子围成圆筒形,筒内周围衬地膜(底部不衬),  相似文献   

17.
曹建刚 《食用菌》2006,28(5):56-56
传统的香菇生产是在香菇菌袋转色之后上室外菇棚或在畦内覆土栽培出菇,笔者将香菇菌袋放在室内进行出菇管理,省时省钱省力,简单易行,获得高产,现介绍如下:1菌筒制作①拌料装袋:培养料配方为阔叶树粗木屑60%,细木屑18%,麸皮20%,白糖1%,石膏1%。北方2~4月底开始生产,将料拌匀,含水量在60%左右装袋,松紧适度,手指按袋有弹性不下陷。②灭菌接种:将料袋装入蒸锅内料  相似文献   

18.
张越 《食用菌》2001,23(4):28-28
栽培香菇,发好菌后的菌袋出菇期保水是个很重要的管理环节,笔者经几年的栽培实践,研究出菌袋发好菌后,进行柱体中心夹土栽培法,克服了出菇期菌袋脱水严重和空气湿度大等弊病.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1配 方①玉米芯56.2%,木屑26%,麦麸15%,石膏粉 2%,磷酸二氢钾 0.1%,硫酸镁 0.5%,尿素0.3%;②木屑76 .6%,麦麸20%,石膏2%,硫酸镁0.2%.磷酸二氢钾0.2%,糖1%。玉米芯粉碎成玉米粒大小.用水预湿(玉米芯湿度要比木屑大些),闷一夜,见上面无干粒.掰开里面无白心时即可把各种原…  相似文献   

19.
黄良水  徐立胜 《食用菌》2004,26(3):23-24
在秀珍菇的反季节生产中,由于生长适温的差异,秀珍菇对杂菌特别敏感,如果管理不当,菌袋污染就比较严重。如2003年夏季,因持续高温给秀珍菇制袋和出菇管理带来严重影响,部分菌袋污染了绿霉、链孢霉、毛霉等。因此,要使秀珍菇生产获得高产稳产,首先必须解决高温季节制袋的成品率和出菇期烂袋问题。我们通过多年的实践摸索认为:从源头  相似文献   

20.
鸡腿菇覆土方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覆土是栽培鸡腿菇的一个重要环节。覆土时菌种棒既有竖式也有横式,到底以哪一种方式好,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培养料为棉子壳87%,玉米粉10%,石膏、过磷酸钙、石灰各1%,含水量65%左右。料拌匀后装入17×33cm的聚乙烯塑料袋,每袋装干料400g。灭菌、接种后置培养室培养,温度控制在24℃左右,约30天菌丝长至袋底。然后脱袋埋土,塑料大棚内套小拱棚栽培,4月底大棚上覆盖遮阳网。试验设二个处理,以不同的覆土方式为处理,每(?)理3次重复,每小区30袋。二个处理为:Ⅰ菌种棒竖式覆土;Ⅱ菌种棒横式埋土。 2 试验经过 1996年2月10日接种,3月12日发菌至袋底,3月15日脱袋覆土进行出菇管理。竖式栽培4月1日开始有原基形成,4月8日开始采收。横式栽培4月6日开始产生原基,4月13日开始采收。由于后期气温较高,至5月29日采收结束。 3 试验结果 ①竖式覆土比横式覆土出菇提前5天。②平均每袋产菇470g,生物效率117.5%;横式覆土处理平均袋产360g,生物效率90%。竖式覆土处理比横式覆土处理增产30.6%(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