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为了探明不同土壤对库尔勒香梨生长发育、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提高库尔勒香梨的生产效率,通过采用不同覆盖材料覆盖果园土壤,测定了香梨树新梢生长量、果实产量和品质,分析了生草、覆草、地膜、遮阳网、无纺布等不同覆盖材料对香梨树生长和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清耕相比,各处理均极显著提高了叶片质量、产量和脱萼果率。生草极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覆草加快了新梢的生长,覆网和覆布减缓了新梢的生长;覆网能显著降低单果质量;各处理均提高了大果比率但均不同程度降低了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的含量;覆草极显著提高了可滴定酸含量;除覆草外其它处理均降低了维生素C的含量;覆网和覆草极显著提高了果实硬度。综上所述,不同土壤覆盖均极显著地提高了叶片质量,有效地改善了果实的外观品质,特别是能显著提高果实产量。不同覆盖处理对提高产量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生草、覆布、覆网、覆草、覆膜、清耕,但覆盖处理果实的内在品质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2.
针对渭北旱塬地区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布设试验样地,采取不同覆盖材料和集水整地措施,从土壤温度、含水量等方面分析其对核桃经济林造林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时采取一定的微型集水工程和覆盖措施,在集流节水、抑制蒸发和保蓄土壤水分等方面是有效的,薄膜、麦秸和杂草3种覆盖材料中,以薄膜覆盖集水效果最好,含水量达到21.74%,对0~20 cm土层增温效果明显,能够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从而提高核桃经济林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蛋黄果果园覆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怒江坝7龄蛋黄果果园进行生草法(种植白喜草、铺地木兰)、覆草法(覆盖玉米秸秆、木豆枝叶)果园覆盖的田间试验,经过2004~2005年试验观察,结果表明果园覆盖处理在最干、热的5~6月,能明显降低果园空气和土壤温度,减小温差,提高相对湿度,生草处理的效应>覆草处理;提高和保持雨后土壤较高的含水量,覆草处理的效应>生草处理;显著提高土壤肥力,覆草处理的效应>生草处理。而观测的环境因素变化,有利于蛋黄果在严重干、热季节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适合在北方干旱地区造林中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土壤覆盖措施,提高人工造林的成活率,开展了不同土壤覆盖措施对侧柏林间土壤含水量及造林成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土中覆草的处理蓄水能力更强,明显促进侧柏苗木生长,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应用土中覆草技术可明显提高造林成效。  相似文献   

5.
稻草覆盖对油茶幼林林地土壤温度及新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稻草覆盖对油茶林地土壤温度和幼林新梢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覆盖可以有效降低土壤温度,尤其在7~9月份的高温季节与对照差异显著,稻草覆盖条件下的土壤温度日变化平缓.由于覆草后改善了土壤的水热状况,所以覆草下的油茶长势良好,新梢长度高于对照.随着稻草覆盖量的增加.其对林地土壤温度及幼林新梢的影响也增大.各处理效果比较:D>C>B>A>E.  相似文献   

6.
刘士军 《防护林科技》2013,(11):29-30,35
在五味子人工种植园通过采用双层黑地膜覆盖、覆草、覆沙等不同覆盖措施对土壤温湿度及肥力因子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材料覆盖措施均能明显提高土壤温湿度,以覆双层黑地膜效果最好,在15 cm和20 cm土层地温分别比对照提高50%和30%,含水率比对照提高12.89%~13.05%;覆双层黑地膜能增加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养成分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65.57%、3.60%和2.75%。  相似文献   

7.
不同覆盖方式对造林地土壤水分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兰州市徐家山后山干旱造林基地,对采用树盘覆膜、树盘覆砂、树盘覆草不同的覆盖方式的造林地进行表示组内方差;N表示各组的样本容量;自由度为土壤含水率测定,结果表明:树盘覆膜、树盘覆砂、树盘覆草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相对于对照差异性显著;树盘覆膜、40;等级分别为2、3、4的q值见表3。树盘覆砂、树盘覆草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相互之间差异性显著;几种覆盖方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顺表3 q值序是:树盘覆膜>树盘覆砂>树盘覆草。自由度等级q0.05q0.01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防草布在寒地果园管理应用效果。方法:本试验以新建寒地桃园为试点,探究覆盖防草布对桃园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并进行成本分析。结果:覆盖防草布后,夏季能提高地表温度,降低土壤温度,提高土壤含水量,防草效果达100%,综合成本低于人工除草,高于化学除草。结论:覆盖防草布能够保水保墒,抑制杂草生长,节省用工成本,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9.
果园覆草节水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张掖市林果业研究所苹果梨园内进行的果园覆草节水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果园覆草具有明显的保水作用。0~6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清耕对照;不同深度土层以0~20cm土层含水量最高,为10.4%,说明覆草能抑制表面蒸发;覆草能促进苹果梨树体生长,明显提高果实品质,使大果率增加25%,平均单果重增加12.1%。  相似文献   

10.
在舟山泗礁岛的松材线虫病危害迹地,通过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覆草、保水剂、覆草+保水剂3种抗旱保墒措施对舟山新木姜子(Neolitsea sericea)、全缘冬青(Ilex integra)、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和石栎(Lithocarpus glaber)4树种容器苗造林保存率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草、施用保水剂和覆草+保水剂3种蓄水保墒措施均能有效提高苗木生长量,其中以施用保水剂+覆草的效果最好,但不同处理对各树种的保存率没有显著影响;不同树种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幅度为:全缘冬青>石栎>红楠>舟山新木姜子,保存率为:舟山新木姜子>石栎>全缘冬青>红楠,通过隶属函数评价,供试树种适应能力为:舟山新木姜子>全缘冬青>石栎>红楠.综合分析表明,在海岛困难立地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可以优先选择覆草+保水剂保墒措施,应用舟山海岛地带性植被的优势树种的优质苗木进行造林.  相似文献   

11.
对造林地进行深沟秸秆覆盖,可降低土壤蒸发量,增加土壤蓄水空间和能力,提高降水的利用率,是缓解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水分匮乏的有效措施。在位于干旱区的塔城盆地老风口生态区,进行了造林地深沟覆盖秸秆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覆盖条件比未覆盖的土壤蒸发量明显降低,含水率显著增高,随着深沟加深和覆盖厚度的增加,抑制土壤蒸发、蓄水保墒的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不同覆盖物对红松播种苗床土壤日蒸发量、土壤表层温度和种子出苗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开展了不同覆盖物红松播种试验.结果 表明:不同覆盖物下土壤日蒸发量由大到小依次为CK、河沙、草炭土、松针、锯末和豆秸;河沙覆盖的土壤表层温度最高,其次是松针覆盖,豆秸覆盖的最低,锯末和草炭土覆盖下的土壤温度两者相差不大;松针、草炭土、...  相似文献   

13.
红哺鸡竹笋期覆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哺鸡竹(Phyllostachys iridescens)进行覆盖技术可明显提早出笋、增加笋产量及早期笋比例。但采用不同覆盖物覆盖,其效果不同。覆盖稻草 鸭粪对提早出笋、增加笋产量及提高早期笋比例的效果最好。覆盖竹叶在提早出笋上比覆盖稻草、谷壳好,但出笋数、早期笋数少。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出适宜豫南地区的信阳五月鲜桃果园节水覆盖措施,以5年生桃树为试材,研究了覆膜、覆草覆膜、棚内覆草、棚内清耕4种地表管理措施对信阳五月鲜桃果园土壤含水量和树体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表管理措施均能够显著减少地表水分蒸发,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避雨栽培和覆草处理可有效降低土壤温度;避雨栽培措施下信阳五月鲜桃叶片的光合速率日变化由露地的"双峰"曲线变为"单峰"曲线;棚内覆草能够有效提高信阳五月鲜桃叶片光合速率,减轻由遮光带来的群体光照强度降低,叶片光合速率下降的负面影响;棚内覆草措施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秸秆覆盖对林地土壤肥力及树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覆盖降低了土壤温度,缓和了暴风雨对土壤的直接侵蚀,减少了水、土、肥的流失;促进了土壤有机质和营养物质的积累、分解和转化,从而复壮了树势,提高了树体的生长量及养分含量。本文通过综述秸秆覆盖的发展及其所产生的土壤效应、环境效应和对树体营养生长的影响,为探索秸秆覆盖对其它经济林的影响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辽西地区玉米秸秆还田覆膜对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在大田中设置了玉米秸秆不同还田量的试验。试验设计为4个秸秆还田量水平,对照为秸秆不还田。结果表明:不同秸秆还田量各处理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对照比较都有明显提高,而且除了600 kg.hm-2还田处理外,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同一个处理土壤各层次之间的含水量多数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或者极显著水平,且总体趋势表现为表层含水量低于中下层。但综合来看,还田量12 000 kg.hm-2效果最佳,适合在当地推广。  相似文献   

17.
毛竹林覆盖技术对笋产量及产值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毛竹笋用林不同覆盖模式下春笋和冬笋产量及产值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砻糠+稻草的传统覆盖模式,可显著提高冬笋产量,且连续2次覆盖后,冬笋产量增幅更为明显,全面采挖冬笋会影响春笋产量;地膜+稻草的覆盖模式在产量方面虽然不及传统覆盖模式,但由于地膜成本相对较低,其产出效益反而高于传统模式,也值得推广应用;竹林经济产出既受笋产量的影响,也受覆盖材料及笋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借鉴农林业生产经验,提出了将整地集水、坐水栽植、覆膜防蒸发、膜上集水灌溉等多种措施有机结合的"储水保墒"新模式,并在侧柏造林中进行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可以明显提高土壤含水量,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随着土壤水分状况的改善,侧柏造林效果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