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Porcine reproductive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 1 987年发现的一种新的猪病 ,它主要是引起母猪的繁殖障碍 ,如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呼吸道症状的一种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PRRSV)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此病最初在美国首先被发现 ,随后相继在世界各国报道 ,我国台湾省也有疫情的报道。 1 995年我国首次从进口猪中检出 PRRS阳性猪 ,并从中分离到 PRRSV。 1 996年郭宝清等首次从国内 PRRS血清阳性猪群中分离到 PRRSV,从而证实了我国也有此病的流行[1] 。由于 PRRS主要是引起母猪的繁殖…  相似文献   

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于1987年初次暴发于美国,1996年郭宝清等首次从国内分离到PRRS病毒,从而证实了本病在我国的存在。PRRSV是动脉炎病毒属成员,分为欧洲型和美洲型,迄今为止,我国分离的PRRS大多为美洲型。如今该病已遍布我国各地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主要疫病之一[1,  相似文献   

3.
<正>1发病机理猪繁殖呼吸综合征(PRRS)的病原体为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PRSSV)。PRRS毒血症:感染PRRSV后早在第1天就可检查到毒血症,其持续时间不定。感染猪几乎都可在感染后1天就能分离到病毒,此后则与检验的动物和采样的时间有关。精液中病毒的来源:感染公猪即使在没有毒血症或者存在有中和抗体的情况下精液中仍可排出病毒,说明病毒可在生殖道的不同部位增殖,然后从精  相似文献   

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 PRRS)又称蓝耳病或神秘病 ,是近年来国际上最引人注目的一种新猪病 ,病原为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 ( PRRSV)。本病于1 987年最早在美国暴发 ,1 990年冬传入欧洲 ,并很快在欧洲各国暴发和流行 ,现在 PRRS已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中国最早于 1 996年检测猪群血清抗体阳性 ,并从可疑病猪群中分离了 PRRS病毒之后 ,有不少省市相继报道了该病 ,但福建省未见报道。PRRS不仅引起呼吸道感染、仔猪死亡、母猪繁殖障碍等直接损失 ,还会导致免疫抑制而继发多种其它疾病 ,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1 998年下半年以来 ,…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的流行情况,探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瘟(CSF)、猪伪狂犬病(PR)之间的相关性,采用ELISA法对2009年黑龙江省部分地区418份血清样品进行抗体检测,通过统计学手段对PRRS、CSF与PR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部分地区PRRS具有流行趋势,PRRS、CSF与PR混合感染现象严重;PRRS与CSF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相关性系数为0.518;PRRS与PR相关性较弱,相关性系数为0.152。  相似文献   

6.
80年代初期,一种新发现的严重的急性传染病,猪呼吸—生殖系统综合征(PRRS、开始在北美和欧洲的主要产猪国蔓延。其特征为流行性传染,侵袭猪的呼吸与生殖系统。这种病是否存在于人类或其他动物,目前尚未有报道。从病猪中分离到一组新的披膜病毒属,命名PRRS病毒,是引起该病的病原。1991年最早在荷兰分离的病毒叫Lelys-  相似文献   

7.
<正>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临床暴发急性繁殖障碍而被首次报道,以母猪繁殖障碍,尤其是母猪怀孕100 d后出现流产、死胎、木乃伊胎、新生仔猪死亡,以及各阶段猪出现呼吸道疾病为特征[1]。1996年中国首次报道从疑似PRRS流产胎儿中分离到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2]。PRRSV是单链正义RNA病毒,属于套式病毒目,动脉炎病  相似文献   

8.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 PRRS)是 1 987年在美国首次发现的猪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 ,主要造成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呼吸困难、高死亡率及免疫机能下降 ,该病已给世界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国际兽医局 ( OIE)将该病列为 B类传染病。该病曾被称为猪神秘病、不孕和呼吸综合征( SIRS)、猪流行性流产和呼吸综合征 ( PEARS)、蓝耳病 ( BED) ,1 992年正式命名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 PRRS)。我国郭宝清等 1 996年首次报道从流产胎儿中分离到 PRRSV,同时对 1 0个地区 1 0个猪场的血清学调查发现 PRRS阳性感染率为 58.6%;同年简中友等的…  相似文献   

9.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又称"猪蓝耳病",以引起呼吸道感染、仔猪死亡、母猪繁殖障碍等临床表现为主要特征.1987年美国首先报道了该病,1996年郭宝清等首次从国内疑似PRRS感染猪群中成功分离出PRRS病毒.证实该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传播快、危害大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10.
孟俊英 《养猪》2008,(3):40
鉴别现有PRRS(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基因 型的工作是瑞典2007年流行病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德 国,从1990年首次暴发PRRS起,PRRS就成了地方病.汉诺威的兽医大学与英特威国际公司合作,测定从下 萨克森郡(该国养猪密度最大的地区)分离到的病毒 株类型发现,2004-2007年问病例分离出的病毒类型 关系密切,大多形成了具有自身特征的族群,与其它欧洲国家的PRRs病毒毒株类型不同.  相似文献   

11.
12.
本研究将广西北海市涠洲岛黄牛和山羊的瘤胃液用胃管分别接种转移到广西大陆地区采食100%银合欢的合浦黄牛和山羊的瘤胃中,观察能否使其尿中排出的毒素 DHP 浓度下降或不再排出。结果表明,在接种后第3或第4日12头合浦黄牛尿中DHP 浓度分别由0.22%和0.21%下降至0,2头合浦山羊尿中 DHP 浓度分别由0.42%和0.52%下降至0。由此可见,我国广西涠洲岛黄牛和山羊瘤胃中都存在可使银合欢脱毒的 DHP—降解细菌资源。  相似文献   

13.
14.
海花  魏生柱  巴音孟克 《青海草业》2004,13(1):47-48,51
简述了德令哈市的草地利用、建设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施用鹅粪与化肥对牧草生物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苜蓿和黑麦草人工草地上施用鹅粪,与施和化肥比较,探讨不同种类肥料对牧草生物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给苜蓿施用鹅用鹅粪与施化肥比较,能提高牧草产量25-35%左右,提高根系干物质量15-30%左右。  相似文献   

16.
松土保温剂信德瑞在改良排水性土壤如草炭土方面效果明显,每升土中加入1.5g的信德瑞,水分渗透速度明显快于未加信德瑞的对照,每100ml水渗透时间比对照少317,而且土壤含水量比对照多34.82g。信德瑞在壤土、砂土和蛭石中的渗透1保水效果不如在草炭土中明显。  相似文献   

17.
刘海泉  黄文惠 《草地学报》1991,1(1):100-105
在南方业热带海拔1200米左右的中山区,在以多年生黑麦草与白三叶混播的草地上进行了研究,试验分模拟放牧和直接放牧两种处理。放牧试验为放牧强度的单因子试验,选择了三个水平的放牧强度,即放牧后草地牧草留槎高度为3cm、5cm 及7cm。模拟放牧试验为放牧强度与放牧草丛高度的两因子试验,各选三个水平,即强度为牧草留槎高为3cm、5cm、7cm,放牧草丛高度为15cm、20cm、25cm。通过三年(1987—1989)的试验表明,不同放牧强度、放牧草丛高度对草地组成、牧草产量的影响明显,在当地生态条件下,适宜的放牧强度是放牧后草地留槎在5cm 左右,放牧草丛高度在20cm 左右,这时的牧草采食率在55%右左。  相似文献   

18.
Foxp3特异性表达于胸腺、脾脏和淋巴结等淋巴器官和组织中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表面,在诱导CD4+CD25+Treg发育、分化与功能发挥中起重要的作用,它通过调控Treg的转录和蛋白表达参与机体稳态机体,在感染免疫、肿瘤免疫及自身免疫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Foxp3分子结构、功能及其在免疫抑制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2011~2013年间,从山东省、河北省和江苏省等地的多个貂场疑似水貂出血性肺炎病貂的肺脏、肝脏和脾脏中分离到425株疑似绿脓杆菌。用绿脓杆菌的OprF和PEA基因的PCR引物对分离菌株的目的基因扩增,经核苷酸测序确定其均为绿脓杆菌序列。通过日本生研株式会社血清学分型系统进行分型:G型376株,占88.5%;B型34株,占8%;C型12株,占2.8%;E型3株,占0.7%。取其中6株细菌(G血清型3株,其他血清型各1株)进行详细生化试验,结果显示该6株菌均符合绿脓杆菌的生化特性,并且从这6株中选4株细菌(每血清型各1株)腹腔接种小白鼠和气管内接种水貂,结果表明4株菌对其均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20.
幼年牦牛寄生线虫吸虫动态及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青藏高原东部地区,通过调查寄生虫病对草原牦牛饲养业的危害,病原分类,流行规律及防治对策等一系列研究,探明寄生虫病是引起幼年牦牛春乏死亡的重要原因;在已查明青海牦牛的85种寄生虫中,优势虫种有17~22种。对线虫寄生阶段幼虫和成虫自然消长规律同步研究结果证明,冬季的幼虫寄生高潮是形成春季成虫高潮的主要来源;春季成虫高潮与牦牛春乏死亡密切相关;冬季适时驱杀占优势的线虫受阻型幼虫和其它蠕虫,能够有效地预防春季成虫高潮的出现;1~2月应用丙硫咪唑按10~20mg/kg体重剂量,对幼年牦牛进行一次口服投药驱虫,经对10万余头牛示范推广应用观察,可使春乏死亡率下降幅度达71.6%~93.3%,每头牛平均多增或少减活重2.3~5.05kg。本项研究与笔者等对羊线虫的研究结果吻合,从而阐明了寄生虫病春季高潮来由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成功的冬季驱虫防治措施,方法简便易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坚持推广该项技术,将为草原畜牧业生产带来可观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