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鸡白痢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所引起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主要经卵传递、消化道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不同品种、日龄鸡均可感染,以2~3周龄雏鸡发病最高,死亡率可高达50%~70%。1.1临诊症状与病理变化病雏表现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停食,绒毛松乱,两翼下垂,缩颈低头,嗜睡,不愿走动,挤在一起,闭眼不停地叫,腹泻,泄殖腔周围绒毛粘满白色糊状粪便,最后因呼吸困难及心力衰竭而死亡。病变主要表现为1周龄内病雏脐环愈合不良,卵黄变性和吸收不良。1周龄以上表现肝脏肿大、充血,有条纹状出血,表现有针尖大的黄白色坏死灶,肺有灰白色结节,心…  相似文献   

2.
<正>鸡的胚胎病是一类值得重视的疾病,它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导致一部分胚胎死亡,出雏率降低;二是病胚孵出的病雏、弱雏,生长发育和成活率都低于健康雏;三种鸡多种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可能通过种蛋--病胚--病雏的途径进行扩散。鸡胚胎病可以分为三类:(1)种蛋  相似文献   

3.
<正>鸡球虫病(Coccidiosis)是由孢子虫纲(Sporozoa)、艾美耳科(Eimeriidae)、艾美耳属(Eimeria)的一种或多种球虫艾美耳球虫寄生于鸡的肠上皮细胞引起的一种危害极其严重的原虫病。该病呈全世界分布,以出血性肠炎和雏鸡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本病多发生在温暖季节,以3周龄及2个月龄的雏禽易感染,15~50日龄的鸡发病率高达50%~70%,死亡率为20%~30%,严重  相似文献   

4.
何欣云  钟建钢 《畜禽业》2002,(7):X035-X035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首发现于美国特拉华州的冈博罗,又称冈博罗病(Gumborodisease).目前,也是威胁我国养鸡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该病主要危害幼鸡,死亡率差异很大,低者为3%~5%  相似文献   

5.
一起疑似雏鸭绿脓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绿脓杆菌病是由绿脓假单胞菌引起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是上世纪70年代后,在我国新发生的一种鸡病,在一些养鸡场(户)的雏鸡和育成鸡中时有发生。近几年,在雏鸭中也有发生,但比较罕见。现将一起疑似雏鸭绿脓杆菌病的诊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幼鳖爱德华氏菌败血症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爱德华氏菌属细菌能感染多种鱼类、两栖类以及爬行类等动物,有时还会引起败血症。1994年1月福清某鳖场幼鳖发生以内脏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取样检验,从病鳖肝脏、腹水中分离出缓慢爱德华氏菌(野生型),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幼鳖体重40~60克,共6000多只,分养三口池,各池病情相似。该场采用锅炉加温,水温30~31℃。幼鳖移入保温棚加温饲养后发病,病情发展较快,初期每天死亡20多只,由于没有及时控制病情,发病死亡数  相似文献   

7.
今年春季以来,我县塔山库区周边、徐山、夹山、吴山、黑林等乡(镇)的农户饲养太湖鹅、雏鹅发病死亡,感染鹅群使用过小鹅瘟疫苗防疫,发病雏鹅用小鹅瘟血清,投服各种抗生素,磺胺类药物,驱虫药治疗,均不见效,故采集病料送检定为鹅副粘病,现将发病症状和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1.发病情况 经现场调查了解,发现病鹅群均属库区游牧,因年年放牧,草质低劣,草源污染严重,草场粪便腥臭,发病时间4~7月份,发病鹅日龄最小在3~5日龄,最大150日龄,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据反映,有的鹅群死亡率高达100%,随着鹅群日龄增大,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  相似文献   

8.
张国红 《畜禽业》2001,(7):18-20
鸡慢性呼吸道病(Chronic Respivatory Disease CRD)是由鸡败血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引起的一种接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以呼吸时发出咽音、咳嗽、流鼻涕和窦部肿胀为临床特征.赵公舜认为,本病发病率可高达90%以上,死亡率不高,但它使肉鸡存活率、活重下降,料肉比提高,蛋鸡产率下降,种蛋孵化率、出雏率降低,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以危害幼龄鸭为主的一种急性或慢性、接触性、细菌性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不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发病率与死亡率都很高,感染率可达90%以上、死亡率达10%~75%左右,急性型病例l~2d内死亡,病程较长者8~10d死亡。在一般情况下,主要发生于1~8周龄的雏鸭。尤以2~3周龄雏鸭最易感,8周龄以上的鸭很少发病。成年鸭罕见发病,但可带菌,成为传染源。  相似文献   

10.
万州某养殖场饲养的一批3月龄鸡发病,发病率50%,死亡率50%,发病鸡体温升高至43℃~44℃,精神沉郁,食欲不振,部分鸡鸡冠发紫、发绀,病鸡常常做吞咽和甩头的动作。病鸡下痢,排黄绿色和黄白色的稀粪,有的混有纤维蛋白和坏死组织。剖解病死鸡发现喉头、支气管黏膜出血,心包有少量积液,腺胃乳头出血、肿胀,腺胃和肌胃之间有大块的带状及斑点状出血,有的形成溃疡。根据病鸡的临床症状和剖检症状及血清学试验,确诊为鸡新城疫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1.
<正>鸡巴氏杆菌病,又叫禽霍乱或禽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的发病特征是病禽的肝脏有针头大小、边缘整齐的灰白坏死点,还可见心脏出血、肺脏水肿、肠道出血等败血性变化,本病多发于成鸡,雏鸡较少发病,  相似文献   

12.
肉鸡禽流感的发生特点及防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发生特点1.1发病特点(1)发病日龄有缩小的趋势,2月份前一般发生于30日龄后的肉鸡群;2月份后发病提前,有23日龄发病的鸡群。(2)病程长,一般4~5d,如果防治不及时,病程可长达10d以上,甚至到淘汰出栏。(3)发病率20%~80%、死亡率8%~40%。较高的死亡率主要与防治不及时,继发感染有关。(4)饲养密度大,饲养管理条件差,易发且发病率、死变率较高。(5)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传播,病鸡的各种排泄物、分泌物及尸体污染的饲料、饮水、空气中尘埃、设备、车辆、野鸟、昆虫、人等可传播本病。1.2临床症状鸡群发病,多先出现个别鸡只突然死亡(鸡头、胸部紫…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16,(12)
正幼鸭的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传播快、死亡率的急性病,常在1~2 d内雏鸭发病率可达50%以上,在新疫区死亡率可达50%以上。1流行特点主要发生于雏鸭,对成年鸭没有致病性,鸡和鹅不感染,3~25日龄的幼鸭最易感,发病率达100%。该病的死亡率因年龄不同而不同,1周龄死亡率为95%,2~3周龄死亡率为50%,4~5周龄的鸭基本不死亡或极少发生  相似文献   

14.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临床性病毒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0~85日龄鸡,15~60日龄鸡最易感,一旦发病,发病率高达100%,死亡率20%~35%,对鸡群特别是大规模饲养的鸡群危害极大。现将漳州市某新建养鸡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4,(8)
2013年11月21日,贵阳市某养殖户饲养的雏鸡5 000只鸡场发生鸡疫情,发病率几乎达70%,1周后死亡率高达20%。情况危急,为了尽快控制疫情,笔者现场挖掘资料,查看病鸡的临床症状,现场剖解病鸡,采血及无菌取下肝、脾样本带回实验室进行诊断。根据发病情况、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结果可确诊为雏白痢沙门氏杆菌病。药敏试验结果:首选药物为庆大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中度敏感药物有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噻肟,而萘啶酮酸、土霉素、链霉素均不敏感。  相似文献   

16.
<正>新城疫是危害鸡的主要疫病之一,同时感染其他病原菌如大肠杆菌引起的内源性感染,将会使蛋鸡产蛋量下降,育成鸡死亡率增加。2007年10月23日我区某养鸡专业户报告,其饲养的育成蛋鸡突然发病,2d后,发病、死亡增多,发病率为25%~30%,死亡率为10%左右,使用多种药物无法控制。  相似文献   

17.
曾凡云  郭晓宇 《畜禽业》2003,(11):59-5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多年来,各大小养殖场、专业户和广大兽医工作人员尽管非常重视对鸡法氏囊病疫苗的预防接种,但鸡法氏囊病在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死亡率在有的鸡场还很高。1鸡法氏囊病的危害鸡法氏囊病毒使鸡的体液免疫中枢法氏囊遭到破坏,影响了淋巴细胞的成熟、分化,造成淋巴细胞的大量流失而导致鸡体免疫能力的下降、甚至丧失,使正常疫苗效果降低或无效,是鸡各种细菌性继发病的根源,发病后期使用各类抗菌药物几乎无效,给养鸡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病在临床…  相似文献   

18.
<正>小鹅瘟又称德舍氏病,是由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引起的雏鹅和雏番鸭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20日龄小鹅,本病的特征性病变是小肠空肠和回肠部分呈急性卡他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根据调查分析情况看,它流行广,传播快,危害严重,10日龄以内雏鹅发病后,死亡率可达100%。1956年  相似文献   

19.
<正>鸡白痢病(pullorum disease)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一种最常见的,也是最顽固的鸡的传染病之一。主要发生于孵化后不久的雏鸡,常常出现白色下痢,并呈现急性败血症而致死,雏鸡发病、死亡率都高,甚至高达100%,成年鸡则多表现为无症状的带菌者。该病既可横向水平传播,也可垂  相似文献   

20.
王海鹏  唐亚军 《畜禽业》2003,(12):31-32
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疱疹病毒科B亚群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多发于2月龄以上的鸡,其特征是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内脏器官、肌肉等部位的单核淋巴细胞浸润和形成肿瘤病灶。2002年4—6月,南通市袁庄镇曾发生鸡马立克氏病的小面积流行,在此期间共有五十多个群体发生本病,发病日龄大多集中于90~120日龄,发病率为1%~3%。此次MD虽没有出现以往20%~30%的发病率,但由于其没有特效药能够控制,发病率几乎等同于死亡率,因此在目前养殖业利润相当薄弱的情况下应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了预防和减轻本病发生而造成的损失,通过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