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氯对鳜鱼苗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余氯对鳜鱼苗的急性毒性试验,得出余氯对鳜鱼苗的24、48、96小时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12、0.06、0.02毫克/升,安全浓度为0.002毫克/升。  相似文献   

2.
农药杀灭菊酯对鱼类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在实验条件下,杀灭菊酯对鲤鱼、鲢的幼鱼96小时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634和1.63微克/升.0.634微克/升和1.53微克/升浓度分别对鲤鱼和鲢生长无显著影响.对草鱼胚胎发育最大无作用浓度0.0447微克/升.对大型水蚤96小时半致死浓度为0.032微克/升.浓度0.0634微克/升对鲤鱼生化和血液指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敌百虫对奥尼罗非鱼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采用96 h半静水式生物毒性试验方法,在水温(23.5±2.0)℃,溶解氧>5 mg/L的条件下,分别检测在曝气自来水(pH为6.5)和池塘水(pH为8.5)中敌百虫对奥尼罗非鱼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显示:在曝气自来水中,敌百虫对奥尼罗非鱼幼鱼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3.68、3.31、2.05、1.57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157 mg/L;在池塘水中,敌百虫对奥尼罗非鱼幼鱼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35、0.29、0.17、0.13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13 mg/L。试验结果表明,在池塘水中敌百虫对奥尼罗非鱼幼鱼的毒性比在曝气自来水条件下强。  相似文献   

4.
镉与锌对草鱼种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以草鱼种为实验材料 ,研究了重金属镉与锌对草鱼种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效应。联合毒性效应评价采用了Marking联合指数相加法。实验结果表明 ,镉对草鱼种的毒性大于锌。镉对草鱼种的 2 4小时、4 8小时、96小时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 5 86mg/L、4 5 3mg/L、3 4 9mg/L ;锌对草鱼种的 2 4小时、4 8小时、96小时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 8 18mg/L、7 36mg/L、5 73mg/L。镉与锌对草鱼种的安全浓度分别为 0 81mg/L、1 79mg/L。联合实验结果表明 ,镉与锌对草鱼种的联合毒性在 2 4小时、4 8小时AI<0 ,为拮抗作用 ,这种作用随时间延长而减弱 ,在 96小时 ,AI>0 ,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三、二氧化氯的作用1.对水产养殖动物的急性毒性二氧化氯对水产养殖动物的急性毒性研究涉及的品种很多,但是因为所用二氧化氯产品检测标准不同,以至于得到的结果相差很大。如二氧化氯对于体长3.3厘米的草鱼48小时的安全浓度为0.117毫克/升,而另一个研究对于孵化出膜后7天的草鱼96小时的安全浓度为8.26毫克/升;在黄颡鱼上也同样出现了近7倍的差距,而且96小时的安全浓度反而更高;  相似文献   

6.
5种常用农药对江黄颡鱼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法对江黄颡鱼进行研究.5种常见农药对江黄颡鱼苗24 h LC50半致死质量浓度、48 h LC50半致死质量浓度、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阿维菌素0.43、0.28、0.035 mg/L;草甘磷15.38、13.43、 3.072 mg/L;啶虫咪0.13、0.09、0.013 mg/L;百草枯4.62、3.72、0.724 mg/L;复方胶悬剂550、389、58.38 mg/L.常用农药的敏感性依次为:啶虫咪>阿维菌素>百草枯>草甘磷>复方胶悬剂.  相似文献   

7.
在21~25℃下研究了钻井液对卤虫、蒙古裸腹溞、凡纳滨对虾和裸项栉虎鱼的生物毒性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钻井液对卤虫的24、48、72、96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36.8、8.94、6.39、4.81g/L;对蒙古裸腹溞96h半致死质量浓度为4.67g/L;对凡纳滨对虾24、48、72、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39.57、18.20、9.43g/L和7.55g/L;对裸项栉虎鱼24、48、72、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8.33、8.84、7.11g/L和4.75g/L。凡纳滨对虾的半致死质量浓度最高,卤虫、蒙古裸腹溞和裸项栉虎鱼的半致死质量浓度没有明显差异,从实验室培养条件考虑,卤虫更便于钻井液的毒性评价。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几种常用水产药物对三角鲂鱼种的急性毒性作用,探讨安全的用药途径和使用剂量,采用静态试验方法,开展了铜铁合剂、敌百虫、亚甲基蓝和聚维酮碘对三角鲂夏花鱼种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铜铁合剂对三角鲂24、48、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91、1.88、1.81 mg/L,安全浓度(SC)为0.24 mg/L;敌百虫对三角鲂24、48、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1.24、15.93、15.47 mg/L,安全浓度为2.69mg/L;亚甲基蓝对三角鲂24、48、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0. 22、11. 90、8. 89 mg/L,安全浓度为1. 24mg/L;聚维酮碘对三角鲂24、48、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36.47、128.47、125.91 mg/L,安全浓度为34.16mg/L。结果表明:铜铁合剂应慎用于三角鲂的夏花鱼种;亚甲基蓝在保证使用剂量的情况下仍可安全使用;敌百虫和聚维酮碘可按常规浓度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9.
氯氰菊酯和有机磷农药对草鱼鱼种急性及联合毒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谢文平  马广智  赖子尼 《水利渔业》2006,26(1):98-100,103
氯氰菊酯对草鱼24、48、72、96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32.82、9.92、8.12、6.51μg/L,安全质量浓度为0.65μg/L;三唑磷对草鱼24、48、72、96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93、1.73、1.601、.50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15 mg/L;辛硫磷对草鱼24、48、72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5.34、8.88、6.12、5.74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57 mg/L。急性毒性顺序是:氯氰菊酯>三唑磷>辛硫磷。氯氰菊酯与三唑磷混配在24、48、72、96 h时毒性表现为拮抗;氯氰菊酯与辛硫磷混配在24 h时表现为协同,48、72、96 h时表现为拮抗;这2种农药对草鱼的联合毒性作用,都显示出随时间的延长AI逐渐增大,拮抗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0.
以脊尾白虾(Palaemon carincauda)为研究对象进行葱的毒性试验,设置0、6、9、12、15、18、21和24 mg/L 8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白虾,96小时试验结果发现,蒽对白虾的24小时半致死浓度为19.62 mg/L、48小时半致死浓度为15.61 mg/L、72小时半致死浓度为11.18 mg/L、96小时半致死浓度为7.21 mg/L,安全浓度为2.95 mg/L。之后在蒽安全浓度下胁迫脊尾白虾,设2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白虾,使用相关酶活性试剂盒测定脊尾白虾0、3、6、12、24、48、96和192小时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结果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虾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先升高然后逐渐降低,丙二醛含量上下波动无明显变化,总抗氧化能力先升高后逐渐减小,过氧化物酶活力在波动中逐渐上升。总的来说,蒽会降低脊尾白虾的免疫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室内常温静水条件下,采用二溴海因(六个梯度)对斑点叉尾鮰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24小时、48小时、72小时、96小时半致死浓度分别为52.3mg/L、37.8mg/L、35.2mg/L、29.6mg/L,安全浓度2.96mg/L.使用时不可随意加大用量。对该鱼消毒的使用浓度一般不超过2.96mg/L为宜  相似文献   

12.
阿维菌素等三种常规渔药对卡拉白鱼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静态法,研究了三种常规渔药阿维菌素、三氯异氰脲酸和硫酸铜对卡拉白鱼(Chalcalburnus chal coides aralensis)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卡拉白鱼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6.25、4.66、3.66和2.82 mg/L,安全浓度为0.77 mg/L;三氯异氰尿酸对卡拉白鱼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22、2.49、2.19、1.79 mg/L,安全浓度为0.45 mg/L;硫酸铜对卡拉白鱼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5.56、3.96、2.03、1.74 mg/L,安全浓度为0.6 mg/L。三种药物对卡拉白鱼毒性高低依次为:硫酸铜三氯异氯尿酸阿维菌素。三种常规渔药的安全浓度近于或高于生产中常用泼洒浓度,可放心使用。  相似文献   

13.
重金属镉和锌对可口革囊星虫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镉、锌离子对可口革囊星虫的单一和联合毒性。结果显示:镉离子对可口革囊星虫的48 h和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501 mg/L和175 mg/L,锌离子对可口革囊星虫的48 h和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82 mg/L和61 mg/L,镉和锌对可口革囊星虫的安全浓度分别为17.5 mg/L和6.1 mg/L;镉和锌对可口革囊星虫的联合毒性在48 h和96 h时AI<0,相互拮抗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两种重金属离子对黄口荔枝螺的毒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重金属Gu2 和Cd2 对黄口荔枝螺(Thais luteostoma)的毒性作用,并研究海水温度和螺的规格对毒性作用的影响。在预试验基础上,采用急性攻毒和联合攻毒方法。试验结果:Cu2 在72 h和96 h时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94 mg/L和0.17 mg/L,而Cd2 在72 h和96 h时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00 mg/L和1.10 mg/L。等浓度联合毒性试验表明:在72 h和96 h时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86 mg/L和0.16 mg/L,在72 h和96 h的S值分别为1.33和1.07,AI值分别为-0.03和-0.07。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随温度升高毒性增强;螺的规格对Cu2 的毒性作用影响不大。结论:Cu2 的毒性比Cd2 强,联合毒性表现为拮抗作用;温度对重金属的毒性有明显影响,而螺的规格对毒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阿维菌素和甲苯咪唑对黄河鲤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生物毒性试验方法进行了阿维菌素和甲苯咪唑对黄河鲤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阿维菌素对黄河鲤的24、48和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8.72,7.85,6.97×10-3mg/L;安全浓度为1.91×10-3mg/L.甲苯咪唑对黄河鲤的24,48和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29,3.98,3.53 mg/L;安全浓度...  相似文献   

16.
在室内常温静水条件下,采用三氯异氰尿酸(6个梯度)对斑点叉尾(?)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24、48、72、96小时半致死浓度分别为9.6、8.7、7.2、6.2 mg/L,安全浓度0.62 mg/L。  相似文献   

17.
敌杀死对几种海水桡足类的毒性实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研究了敌杀死对几种常见海水桡足类的毒性。查明敌杀死对中华哲水蚤24小时半致死浓度为0.036×10-6,全致死浓度为0.07l×10-6;48小时半致死浓度为0.03l×10-6,全致死浓度为0.060×10-6;72小时半致死浓度为0.028×10-6,全致死浓度为0.044×10-6;96小时半致死浓度为0.026×10-6,全致死浓度为0.039×10-6。敌杀死对几种小型桡足类的96小时最低全致死浓度均不超过0.0055×10-6。以0.08×10-6作为该药的使用浓度时.解毒时间为7天。  相似文献   

18.
镉对蚤状溞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金属镉对蚤状(氵蚤)96小时的急性毒性反应。结果表明镉浓度越高,暴露其间时间越长,蚤状(氵蚤)的活动、蜕皮时间、蜕皮次数以及生长所受影响越大。镉对蚤状(氵蚤)24、48、72、96小时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1.28ppm、0.39ppm、0.21ppm、0.16ppm。用半数致死浓度估算水体Cd~(2+)对蚤状(氵蚤)的安全浓度为0.0016ppm。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合成洗涤剂主要成份表面活性剂直链型烷基苯磺酸钠(LAS)对隆线溞、白鲢幼鱼的急性毒性,以及对鲤鱼胚胎发育的毒性影响和鲤鱼仔鱼的急性中毒效应。试验结果表明,LAS 对以上几种水生生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作用,隆线溞48小时 LC_(50)为5.26毫克/升,白鲢幼鱼96小时 LC_(50)为2.16毫克/升,鲤鱼受精卵的孵化率随着 LAS 浓度增大而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其浓度组推迟了孵出时间。因此初步说明 LAS 对溞和鱼类是属低毒物质。本文还用加佳、白佳两种洗衣粉对隆线溞的急性毒性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0.
16~19℃水温下,采用静水式生物毒性试验法,研究了环氧丙烷、丙烯酸和异戊二烯对体质量(1.30±0.62)g的仿刺参幼参的急性毒性。研究结果表明,环氧丙烷、丙烯酸和异戊二烯对仿刺参幼参的24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81.53、117.63、70.40mg/L,48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48.91、109.81、68.28mg/L,72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33.62、102.70、67.25mg/L,96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98.89、100.34、66.55mg/L,24、48、72和96h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9.89、10.03、6.66mg/L。毒性依次为:异戊二烯(中毒)环氧丙烷(中毒)丙烯酸(低毒)。本结果可为研究这三种化学品对海洋生物的生态毒理学及其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