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对真空蒸发浓缩、冷冻浓缩技术、反渗透浓缩、以及纳滤浓缩技术在浓缩茶水中的应用进行比较,其结果表明了采用纳滤、反渗透(Ro)膜分离工艺生产的茶浓缩汁品质显著地高于传统的蒸发热浓缩工艺生产的茶浓缩汁,并对茶水浓缩方法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茶叶高活性天然抗氧化剂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提出了用超滤和反渗透膜分离法制备茶叶抗氧化剂的新工艺。考察了膜分离过程中的操作条件如压力、温度、茶汁浓度等对透过流速及茶汁中化学成分的影响。实验表明,经果胶酶预处理和超滤处理后能得到澄清的茶汁,可供反渗透浓缩。再经喷雾干燥便可制得色泽、溶解性及颗粒均匀度俱佳的茶叶抗氧化剂。通过对猪油的油脂氢化抑制率的测定表明,膜分离新工艺制得的茶叶抗氧化剂具有比传统工艺制品更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3.
用反渗透法浓缩茶汁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王华夫 《茶叶科学》1991,11(2):171-172
在速溶茶生产中,以前多采用减压蒸馏或薄膜蒸发等技术对茶汁进行预处理,耗能大,茶汁中的有效成分损失严重,尤其是香气成分几乎损失殆尽。反渗透法是以膜两侧压力差为动力的分离技术,它能在不发生相变的前提下进行溶质的分离,因此越来越广泛地被用于食品、果汁等的浓缩工艺中。  相似文献   

4.
绿茶汁澄清工艺的膜分离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尹军峰  权启爱  罗龙新  钱晓军 《茶叶科学》2001,21(2):116-119,129
采用平板超滤装置 ,选用CA材料 3万、 5万、 10万分子量膜 ,系统研究在不同浓度、温度、压力下茶汁超滤通量及超滤前后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可溶糖、果胶、蛋白质等化学成分以及色差、pH、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 ,超滤可以有效澄清绿茶汁 ,在合适的工艺参数下茶汁有效风味成分保留率高 ,能截留大部分易发生沉淀的高分子物质 ,感官品质佳  相似文献   

5.
浓缩茶叶的制备与保鲜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淑英  石元值 《茶叶》2002,28(1):30-32
制取的浓缩茶汁,贮放在45℃的恒温箱中20天,观察沉淀产生的时间,测定沉淀量,结果表明:提取时间缩短,水温降低及采用蒸馏水或重蒸水所制备的浓缩茶汁沉淀产生的时间延迟且量减少.采用添加食品添加剂对浓缩茶汁的保色与浓缩茶汁贮藏保鲜试验,结果表明:对绿茶浓缩茶汁保色、保鲜效果以D-VcNa处理最好;对红茶浓缩茶汁的保色、保鲜效果以L-Vc和L-VcNa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浓缩茶汁的制备与保鲜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龚淑英  石元值 《茶叶》2002,28(1):30-32
制取的浓缩茶汁,贮放在45℃的恒温箱中20天,观察沉淀产生的时间,测定沉淀量,结果表明:提取时间缩短,水温降低及采用蒸馏水或重蒸水所制备的浓缩茶汁沉淀产生的时间延迟且量减少。采用添加食品添加剂对浓缩茶汁的保色与浓缩茶汁贮藏保鲜试验,结果表明:对绿茶浓缩茶汁保色、保鲜效果以D-VcNa处理最好;对红茶浓缩茶汁的保色、保鲜效果以L-Vc和L-VcNa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超滤膜澄清乌龙茶饮料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平板超滤装置,选用CA材料3万、5万、10万分子量膜,系统研究在不同浓度、温度、压力下茶汁超滤通量及超滤前后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可溶糖、果胶、蛋白质等化学成分以及色差、pH、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超滤可以有效澄清乌龙茶汁,在合适的工艺参数下菜汁有效风味成分保留率高,能截留大部分易发生沉淀的高分子物质,感官品质佳。  相似文献   

8.
膜技术富集儿茶素渣中茶氨酸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茶叶深加工中提制儿茶素后的废料—儿茶素渣为材料,在筛选出膜分离与富集茶氨酸最适料液pH值的基础上,比较研究了截留分子量为2500 Da、3500 Da、5000 Da的膜超滤儿茶素渣料液对茶氨酸得率与纯度的影响,以及300 Da纳滤、200 Da纳滤、反渗透、真空蒸发浓缩四种浓缩方法对茶氨酸的效应。结果表明:调节料液体系的pH值至2.8~3.5左右,有利于在超滤过程中分离与富集茶氨酸;选用截留分子量为3500 Da膜超滤儿茶素渣料液,茶多酚、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等大分子物质大部分被截留,其截留率分别为89.90%、92.20%,可获得率为54.50%、纯度为8.92%的茶氨酸料液,300 Da纳滤、200 Da纳滤、反渗透、真空蒸发浓缩四种浓缩方法在加工茶氨酸中,茶氨酸损失率依次为4.51%、3.62%、0.45%、5.15%。综合考虑,利用3500 Da超滤分离与反渗透浓缩可以分离与富集儿茶素渣中的茶氨酸,综合得率与纯度分别为54.05%和8.53%,在生产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绿茶饮料生产的一种工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朱初耀  章伟光 《茶叶科学》1995,15(2):159-160
绿茶饮料生产的一种工艺朱初耀,章伟光,黎华养(江西师范大学化学系南昌330027)关键词:绿茶,浓缩茶汁,液态饮料,生产工艺Keywords:GreenteaConcentratedteainfusionLiquidbeverageProductio...  相似文献   

10.
王敏 《福建茶叶》2005,(2):29-30
以茶叶(红茶或绿茶)为原料,采用热水重复浸提法提取茶汁,再经真空浓缩成茶汁浓缩物,并配以白砂糖、淀粉糖浆等甜味剂就可生产出茶香浓郁、营养丰富、富有弹性、组织软韧、耐嚼、甜度低的新型软糖——茶香啫喱糖。其特点是设备投资少、工艺简单、产品质量好、有利于保持茶汁中香味成分。  相似文献   

11.
李传忠 《茶叶通讯》2009,36(2):18-19
选定扁形茶全程机械化加工(电加热方式)的五种不同工艺作对比试验,筛选出最佳工艺。分析不同工艺的正确使用操作方法和所制茶叶的不同品质风格。  相似文献   

12.
大豆低聚糖反渗透浓缩过程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利用反渗透(RO)膜技术来批量浓缩豆清废水中大豆低聚糖的新工艺流程.介绍了40T/h浓缩过程的控制要求.设计了仪电一体化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结构采用以工控机(IPC)及触摸屏为操作站,PLC为控制站.PLC采用Siemens的S7.400的CPU及ET 200M远程I/O.MCC的软启动器采用3RW系列.实践证明,该工艺流程及控制系统运行可靠,操作及维护方便,膜系统达到了废水处理同时回收高附加值产品的理想效果,有利于膜技术在环境保护及特种分离领域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电子鼻检测技术并结合感官审评,对3种不同萎凋工艺的山东红茶进行评价分析。通过传感器响应值的变化和数据统计分析表明:电子鼻技术对不同工艺的红茶均有较好的响应,可有效区分不同萎凋程度的红茶,且第7、9、2、6和8号传感器在红茶香气区分中起主要作用,即萜烯类和硫化物、芳香型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醇类和烷类对茶叶香气贡献较大。这几种成分可能是引起山东不同季节红茶品质差异的主体成分。感官审评表明重萎凋工艺制得的山东红茶品质更佳。  相似文献   

14.
用3种不同孔隙度的膜进行西瓜汁超滤试验,测定了超滤速度,以及膜的再生性能。鉴定了产品的营养成分与感官指标,重点研究了超滤技术的除菌效果。结果表明,采用超滤技术生产西瓜澄清汁具有品质优、效率高、成本低,操作简便的特点;西瓜汁的超滤以选用 GR61膜比较适合。   相似文献   

15.
安化千两茶香气品质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技术,联合GC-MS鉴定方法分析了9个安化千两茶中的挥发性成分,结合感官审评初步探讨了这些成分的香气品质特点。感官审评结果表明,千两茶香气以松木香、陈香为主要特点,部分千两茶香气略带粽叶香或粗老气、烟气、陈气味,个别千两茶略带酸味。GC-MS分析结果表明,香气物质相对含量最多的为醇类(9个样品平均相对含量为21.97%);其次为酮类(20.11%)、醛类(18.69%)、杂氧化合物(18.39%)、脂肪酸类(12.71%)、烷烃类(1.70%)、含量最少的是杂环类(1.21%)。可见对千两茶香气起主要作用的是醇类、酮类、醛类和杂氧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摇青和揉捻工艺对白茶生化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高香型白茶产品,本研究以黄观音茶树品种驻芽小开面三、四叶为原料,以传统白茶工艺为对照(CK),以室内自然萎凋过程中引入摇青(YQ)、揉捻(RN)、摇青加揉捻(YQ+RN)为处理,对比分析不同工艺对黄观音白茶香气物质的含量与组成、生化成分含量及成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观音茶树品种鲜叶内含物质比较丰富、组成比较合理;各处理成茶香气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丰富:种类在101~106个之间、相对含量占提取物总量的78.10%~ 84.26%,与CK相比,处理组对白茶主要香气成分的总量和种类,以及香气成分的构成影响显著;各处理之间,成茶的生化成分含量差异显著,其中茶多酚等10个生化成分以CK含量最高,茶黄素等3个生化成分以YQ最高,黄酮类等3个生化成分以RN最高,茶褐素以YQ+RN最高;成茶感官品质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YQ>YQ+RN>CK>RN,且处理之间差异显著。综合分析,认为YQ所制白茶品质优异,具有花香型白茶的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