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不同饲用高粱为试验材料,系统研究了植株氪、磷、钾营养的含量、积累量和分配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饲用高梁品种植株氮、磷、钾的含量全生育期表现为递减趋势。随着生长发育进程推进,全株氮、磷、钾积累量呈“S”型曲线变化。饲用高粱品种全生育期氮素的吸收量、吸收速率、吸收百分率皆呈双峰曲线变化,第一吸收高峰出现在6月24日到7月30日之间,第二峰值出现在8月15日到9月12日之间。不同饲用高粱品种钾素吸收变化规律不同,健宝和乐食吸收量,吸收速率、吸收百分率呈单峰曲线变化,其余品种均呈双峰曲线变化。本试验通过对不同饲用高梁品种间比较表明,全生育期氮磷钾吸收量均表现为钾〉氮〉磷。每生产100k干物质所吸收的N、P2O5、K2O数量分别为0.79~2.22kg、0.53~0.82kg、1.99~3.26kg。  相似文献   

2.
旱地春谷子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研究了在施肥与不施肥处理情况下,半湿润偏旱区春谷子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特点。结果表明,在供试土壤条件下,施肥可明显提高春谷子产量、干物质累积量、体内氮、磷、钾含量及其累积量。施肥或不施肥,春谷子地上部干物质的累积量随生育期呈典型“S型”曲线增长,其中抽穗灌浆期为累积高峰期,占总累积量的50%左右。植株氮含量随生育期呈曲线下降趋势;整个生育期植株含磷量呈 “W型”变化;植株含钾量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拔节期。植株氮、磷、钾累积吸收量随生育期的延长和施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各生育期相对累积吸收比例,施肥与否差异不大。苗期氮、磷、钾的吸收量约占总吸收量的1%~3%,拔节期约占总吸收量的30%、20%、37%,是钾素吸收的高峰期,孕穗期约占22%、21%、34%,抽穗灌浆期约占43%、53%、23%,是氮、磷吸收的高峰期,籽粒形成期约占3%~5%。不论施肥与否,地上部氮、磷、钾累积吸收量与干物质累积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植株氮、钾含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以不同粮饲兼用玉米为试验材料,系统研究了植株氮、磷、钾营养的含量、积累量平衡吸收关系。结果表明,粮饲兼用玉米品种植株合氮量全生育期表现为递减趋势,含磷量、含钾量则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时间因不同品种而存在一定差异。随着生长发育进程,全株氮素积累量呈“S”型曲线变化,磷素积累量呈直线增加趋势,钾素积累量呈单峰曲线变化。各生育阶段氮素、磷素的吸收呈双峰曲线变化,第1吸收高峰出现在拔节一大口期,第2峰值出现在散粉一乳熟期;钾素的吸收则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大喇叭口—散粉期。全生育期氮、磷、钾吸收总量,承3359表现为氮〉钾〉磷,其余4个品种均表现为钾〉氮〉磷,粮饲兼用玉米栽培应重视钾肥的投入。粮饲兼用玉米适宜的N:P2O5:K2O=2.39~3.77:1.00:2.78~3.83,每生产100kg千物质所需要的氮、磷、钾量分别为0.96kg、0.32kg和1.06k,此结果可作为呼和浩特地区粮饲兼用玉米计划.产量施肥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不同钾肥用量对长绒棉养分吸收、分配和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南疆长绒棉高产区,不同钾肥处理下长绒棉氮、磷、钾的吸收符合Logistic生长函数模型。各处理棉花钾素的吸收集中在出苗后的60~110 d内,在这50 d左右时间内吸收钾的量占生育期总吸收量的近60%。在一定范围内增加钾肥的用量可以促进棉株对氮、磷养分的吸收。棉株对氮、磷、钾的吸收速率均呈一单峰曲线,钾素吸收速率在出苗后80~85 d达到速率最大值;氮素的吸收速率明显高于钾和磷素吸收速率;与氮、钾不同的是,磷吸收峰相对平缓,施用钾肥对磷素吸收速率没有明显影响。吐絮期棉铃中的钾、氮、磷素随施钾量的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均有所增加,施钾对棉铃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氮素分配总体规律和钾素分配一致,施用钾肥对长绒棉磷素各器官的分配影响不大。合理施用钾肥,可以显著提高长绒棉的皮棉产量,明显促进棉株对氮、磷养分的吸收,过量施用钾肥会降低钾肥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油用向日葵钾素吸收、分配和积累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提高向日葵的栽培技术及钾肥肥料利用率,试验选用油用型向日葵品种S31作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化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向日葵各器官对钾素的吸收、分配、积累规律及施钾肥效.结果表明:向日葵茎、叶的钾素吸收量呈现出相似的"S"型增长趋势,在出苗70 d时(终花期)钾素吸收量达到最大值;花蕾的钾素吸收量呈直线上升趋势,在110 d时(成熟期)达到最大值.向日葵钾素的日积累量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终花期;OPT处理钾素吸收速率变化幅度最大,最大值为0.194 g/(株 · d);CK处理钾素吸收速率变化幅度最小,最大值为0.112 g/(株 · d).钾素在叶片中的分配以苗期最高为 52%,到成熟期时下降到9%~16%;钾素在茎中的分配终花期时达最大值61%~66%.向日葵施用钾肥增产10%,每公斤钾增产向日葵7.17 kg,施用钾肥的利用率为35.3%,每生产1 t向日葵籽粒吸收K2O 73.9 kg.  相似文献   

6.
氮磷钾配施对小麦植株养分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氮水平与磷、钾配施对小麦植株氮磷钾含量、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氮(135kg N/hm 2)、中氮(225kg N/hm 2)和高氮(315kg N/hm 2)与2个磷钾用量(P2O5-K2O,90-120、135-180kg/hm 2)处理组合中,各处理不同生育时期植株干重、氮钾含量、氮钾累积量随供氮水平提高而增高;等氮条件下,增施磷钾使植株含氮量降低,植株氮、磷和钾累积量随磷钾用量增加而增多。各施肥处理生育期间土壤碱解氮含量呈波动性变化,表现为起身期较冬前降低,起身至开花期不断增高,开花期至灌浆期明显下降,灌浆期至成熟期有所回升的特征。随生育进程,各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不断降低,土壤速效钾含量呈“V”字形变化,在开花期达到谷底。高氮水平各生育时期的土壤速效磷、钾含量低于低氮处理;等氮水平下增施磷、钾肥处理的土壤速效磷、钾含量提高。单位面积穗数随供氮增多而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以中氮处理最高;产量表现与穗数相似,但中、高氮处理差异较小。等氮水平下,增施磷钾可明显改善各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随供氮增多,单位氮素生产子粒能力降低,氮肥利用率下降;单位磷、钾素生产子粒能力随氮素用量增多呈低—高—低变化。研究表明,中氮(225kg N/hm 2)配施磷钾(P2O5-K2O,90-120kg/hm 2或135-180kg/hm 2)有利于调节生育期间土壤养分供应,改善植株养分吸收、干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7.
熊昌明 《耕作与栽培》2009,(3):30-31,43
试验以准两优527和两优293为材料,设不同施氮量处理(135、180、225kg/hm^2),研究了施肥量对一季超级杂交稻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抽穗期稻穗、叶片和茎秆的干物质积累分配比例为1:1.5:3~3.5,干物质积累主要在茎秆;成熟期籽粒的干物质重迅速增加,是稻草干物质重的1倍以上。准两优527前期叶面积指数和后期干物质积累均高于两优293;不同施肥量对一季超级杂交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存在品种间差异,其中两优293的有效穗、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较低,3种施肥水平处理间连续两年产量差异不大,说明施氮量在135~225kg/hm^2范围内,能满足超级杂交稻生长对氮素养分的需要;不同施肥量处理间植株氮素含量和氮素吸收量差异不大,但品种间略有差异,准两优527成熟期植株氮素吸收量为165.8~188.7kg/hm^2,抽穗期达到总吸收量的72.4%~80.3%,两优293植株氮素吸收量为154.3~170.8kg/hm^2,抽穗期达到82.0%~89.0%,说明准两优527后期仍有较强的氮素吸收能力;磷素和钾素的测定结果与氮素相似。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试验对肥料投入量、甘薯养分吸收量、盈亏量和平衡系数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试验区氮素盈亏量有较大差异,平均平衡系数范围为1.32~2.00,在施低N区基本上表现氮素亏缺、高N区均表现氮素大量盈余、中N区氮素的盈余量表现适中;施P处理磷素均有盈余,且盈余量基本较大,不同试验区平均平衡系数范围为2.27~3.71;不同试验区钾素盈亏量明显不同,平均平衡系数范围为1.10~2.74,其中以中K区K的盈余量表现较为适中。  相似文献   

9.
在不同土壤养分条件下,对氮、磷、钾三大营养元素设置不同水平施用量,研究地力条件和养分水平对超级稻产量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平均以施180 kg/hm2产量最高。土壤氮素背景值与空白区产量呈正相关关系,R=0.8930,也就是说土壤氮含量高,不施氮肥水稻也能高产。氮素利用率与施氮水平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土壤背景氮呈单峰曲线关系。氮素收获指数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下降,土壤氮含量对其并无影响。在土壤严重缺磷和钾素情况下,施磷钾有显著的增产效果,产量和施肥量有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9841和0.9408,随着土壤磷素和钾素量的上升,施肥增产效果逐渐下降,在土壤含磷>10 mg/kg状态下甚至出现施磷减产的现象。磷钾肥农学利用率和表观利用率与其施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磷肥R分别为-0.9611和-0.9049,钾肥R分别为-0.9534和-0.9472,生理利用率受土壤背景值影响,与施用量的关系表观较复杂。磷肥农学利用率、表观利用率均与土壤背景磷含量呈单峰曲线关系,以土壤磷含量在少量缺乏的情况下,磷肥利用率最高。钾肥农学利用率与土壤含钾量的关系和磷肥相似,但其表观利用...  相似文献   

10.
钾肥用量对甬优籼粳杂交稻物质积累及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甬优籼粳杂交稻的适宜钾肥用量及其对产量的影响,以籼粳杂交稻甬优12和甬优538为试材,设不同钾肥用量(0、75、150、225、300 kg hm-2)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 (1)与对照(0 kg hm-2)相比,两年中施钾处理使甬优12增产9.2%~14.0%,甬优538产增产9.8%~15.0%,以钾肥用量225 kg hm-2处理的产量最高。施钾处理显著增加了群体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2)随钾肥用量的增加,拔节、抽穗和成熟期的植株干物重和叶面积指数均增加,拔节至抽穗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光合势、抽穗至成熟期阶段光合势亦递增;抽穗至成熟期干物重呈先增后降趋势,以钾肥用量225 kg hm-2处理最高。(3)与对照(0 kg hm-2)相比,施钾处理显著增加了花后各时期的剑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以及根系伤流强度。(4)与对照(0 kg hm-2)相比,施钾处理显著增加了拔节、抽穗和成熟期氮素和钾素吸收量。随钾肥用量增加,植株抽穗至成熟期的氮素和钾素积累量呈先增后降趋势,以钾肥用量225 kg hm-2处理下最高。施钾处理下,钾素偏生产力、钾素籽粒生产率和钾素农艺效率均随钾素用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1.
选用烤烟K326包衣品种于2006年进行漂浮育苗,研究了氮素对烟苗蛋白质组分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干质量积累的影响。试验设3个处理,N0(前期氮素胁迫,后期氮素浓度为100 mg/L)、N1(前后期氮素浓度均为100mg/L)、N2(前后期氮素浓度均为200 mg/L)。结果表明,播种后35~56 d,各处理水溶蛋白含量与总可溶蛋白含量变化趋势完全一致,两者呈极显著相关关系,但水溶蛋白含量仅占总可溶蛋白含量的55.6%~79.6%;各处理醇溶蛋白含量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播种后49 d;播种后42~56 d,不同处理碱溶蛋白含量表现为:N2>N1>N0。氮素浓度过大反而降低烤烟叶片NR活性,不利于烟苗的氮素代谢;播种后35~56 d,3个处理根干质量均表现为N1>N2>N0,而N1,N2叶干重均大于N0。  相似文献   

12.
重庆冬水田地区单季籼稻磷钾高效配施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以重庆为代表的冬水田地区稻田磷钾养分利用率和单季籼稻的单产水平,以重庆水稻生产主导品种‘渝香203’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冬水田地区单季籼稻的磷钾利用特点和磷钾高效配施方案。结果表明,水稻植株组织总的含磷率随施磷量增加而增加,磷收获指数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植株总的含钾率及钾收获指数变化具有类似特点。磷、钾表观利用率随磷、钾用量相应增加而先上升后下降。N150P75K90处理的磷、钾农学利用效率较高,分别为13.07 kg/kg、7.80 kg/kg。高效的氮磷钾处理为N150P75K90,实际产量为8194.50 kg/hm2,其配施方案为氮:磷:钾=2:1:1.2。  相似文献   

13.
氮肥用量对芸豆叶绿素含量和子粒营养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4个不同芸豆品种为材料,设5个氮肥处理,研究了不同施氮用量对芸豆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子粒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芸豆品种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单峰曲线变化,在结荚期达到峰值;施纯氮30kg/hm2可以有效地提高叶绿素含量.品芸2号和龙芸4号子粒蛋白质含量随着结荚后天数增加呈双峰曲线变化,峰值分别出现在结荚后21d和35d;英国红和龙芸6号子粒蛋白含量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结荚后28d;在结荚过程中品芸2号、龙芸6号和龙芸4号的N30处理子粒蛋白质含量最高,而英国红则在N45处理时最高.从芸豆子粒营养品质方面来说,N30处理对于蛋白质、直连淀粉、支链淀粉、总淀粉和粗脂肪的影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对不同品种春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育前期叶长和叶宽均是高氮处理大于低氮处理,但从抽雄期以后,东甜4号和东农早黏无论叶长和叶宽都是N100 〉 N200 〉 N300 〉 N0;而东农248和四单19则是N200 〉 N100 〉 N300 〉 N0。单株叶面积在整个生育期的变化动态因品种和氮素营养水平而不同。叶面积指数从苗期开始逐渐增加,达到高峰后又呈下降趋势,叶面积指数在整个生育期内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在相同氮素营养水平下,在各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除均是四单19最高,东农248和东农早黏相近,而东甜4号最低。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川中丘陵区高花青素甘薯新品种‘绵紫薯9号’适宜的施肥量,采用三元二次通用组合正交设计方法,研究氮、磷和钾施用量对‘绵紫薯9号’鲜薯产量和花青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块根鲜薯产量和花青素含量三元二次回归方程的回归项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干物质率三元二次回归方程的回归项未达到显著水平。3种施肥因素对鲜薯产量的影响依次为氮素>磷素>钾素,对块根花青素含量的影响依次为钾素>氮素>磷素。鲜薯产量大于37500 kg/hm2优化施肥量:氮素207.27~218.22 kg/hm2,磷素97.18~147.11 kg/hm2,钾素207.27~218.22 kg/hm2;块根花青素含量大于102 mg/100 g以上优化施肥量:氮素126.16~158.43 kg/hm2,磷素110.13~136.74 kg/hm2,钾素119.62~151.69 kg/hm2。  相似文献   

16.
黄淮海区域现代夏玉米品种产量与养分吸收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玉米合理施肥,实现高产高效提供理论依据,2016年在济南商河国家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中心和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试验,于玉米完熟期进行植株取样,测定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植株矿质元素含量,探究黄淮海区域现代夏玉米品种的产量与养分吸收规律。探测分析和正态分布检测结果表明单株生产力、单株生物产量、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分别符合正态分布N (167.0, 22.722)、N (285.0, 33.472)、N (318.0, 35.752)和N (10.9,1.502),其变化范围为141.55~246.99 g株–1、197.68~389.92 g株–1、226.58~413.76 g和5.84~13.41 t hm~(–2)。每生产100kg籽粒氮素需求量平均为1.95 kg,单位籽粒氮素需求量随籽粒产量提高呈降低趋势。当产量水平由7.0 t hm~(–2)增加到8.0~9.0 t hm~(–2)时,每生产100 kg籽粒氮素需求量从2.15 kg降低到1.96 kg,主要是收获指数升高和籽粒氮浓度降低造成的;当产量水平由8.0~9.0 t hm~(–2)增加到10.0~11.0 t hm~(–2)时,每生产100 kg籽粒氮素需求量从1.96 kg降低到1.84 kg,主要是籽粒氮浓度降低造成的;当产量水平由10.0~11.0 t hm~(–2)增加到11.0 t hm~(–2)时,单位籽粒氮素需求量基本不再变化。生产100kg玉米籽粒的磷素需求量平均为0.97kg,其与籽粒产量呈显著负相关,从产量水平7.0t hm~(–2)的1.07 kg下降到产量水平11.0 t hm~(–2)的0.92 kg,这是由收获指数升高和籽粒磷浓度降低造成的。生产100 kg玉米籽粒钾素需求量平均为1.89 kg,其与籽粒产量呈显著负相关,从产量水平7.0 t hm~(–2)的2.14 kg下降到产量水平11.0 t hm~(–2)的1.74 kg,这是由收获指数升高、茎秆钾浓度增加和叶片钾浓度降低造成的。当前黄淮海区域现代玉米品种籽粒产量为(8.91±1.23)thm~(–2),生产100kg籽粒的氮素、磷素和钾素需求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95±0.24)、(0.97±0.11)和(1.89±0.28)kg。氮磷钾需求量随产量的提高而增加,但每生产100kg籽粒产量的氮素、磷素和钾素需求量随着产量升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17.
夏播黑花生干物质积累与氮磷钾吸收分配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田试验研究了夏播黑花生干物质积累及其对氮、磷、钾的吸收特点,结果表明:植株总干重自出苗后随生育期的推移而持续上升,以8月中下旬增长速度最快;总过程可以分为缓慢增长期、快速增长期和稳定期3个不同时期,并分别以7月中旬和8月下旬为两个重要转折点.对氮、磷、钾的养分需求为前期少,出苗后前70天养分吸收量不足总量1/3,以后迅速上升,至收获前仍保持缓慢上升势头.后40天左右养分吸收量占总量的2/3.每生产100 kg荚果需吸收氮(N)5.65 kg,磷(P2O5)0.83 kg,钾(K2O)3.84Kg,氮:磷:钾=1:0.147:0.648.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樱桃萝卜的合理施肥技术,利用盆栽试验开展了樱桃萝卜营养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樱桃萝卜干物质积累量在出苗后40d达峰值,地上与地下部分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0.0211 g/株、0.1375g/株.樱桃萝卜对氮素吸收呈现慢—快—慢的趋势,在出苗后20d氮素积累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樱桃萝卜对磷素和钾素的吸收态势基本一致,均表现为出苗后20~40d吸收速率逐步递增.对氮、磷、钾的积累量均表现为:地下部分>地上部分.在试验条件下,在生育期为35d时收获,每生产1kg樱桃萝卜块根鲜重,需要N 4.84g,P2O5 0.54g,K2O 8.07g,即N∶P2O5∶K2O=9∶1∶15.  相似文献   

19.
了解砂姜黑土地区花生养分的吸收特征,根据花生的需肥特点进行合理施肥,从而提高该地区花生产量和肥料利用率,为该地区花生生产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田间试验,在花生不同生育时期取样分析植株不同器官养分累积量,研究砂姜黑土地区夏花生养分吸收与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花生的生长发育,营养器官根、茎、叶中的氮素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并在成熟期降到最低值;磷素含量总体呈现平稳的趋势;茎、叶中的钾素含量呈现S型变化,根中钾素含量呈先降后增的趋势。营养器官氮素含量叶片>根>茎;钾素含量茎>叶>根。荚果中氮、磷、钾的含量分别高于根、茎、叶中氮、磷、钾的含量。(2)花生植株氮、磷、钾的累积吸收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和生物量的不断增加而逐渐增加,收获期吸收量达到最大值,氮: 磷: 钾的吸收比例为1.00:(0.20~0.32):(0.47~0.95)。(3)氮、磷、钾在砂姜黑土夏花生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苗期均以茎叶为主,根的分配量相对较少;结荚期开始主要以荚果为主,根、茎、叶中的养分累积量逐渐减少,并向荚果中转移;成熟期荚果中的氮、磷、钾累积量达到最大值,氮素累积量占整株的93.50%、磷素为89.16%、钾素为69.30%,氮、磷、钾在根、茎、叶和荚果中的分配比例分别为0.47%:4.05%:1.98%:93.50%、0.66%:8.32%:1.87%:89.16%和1.32%:24.04%:5.26%:69.39%。综上,结荚至饱果期是花生养分吸收的高峰期生产上应根据花生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特性,合理安排施肥,确保满足生长后期的养分需求,以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选用高油大豆品种东农47,于R1和R4期分别测定了大豆植株中氨态氮、硝态氮和酰脲含量的日变化动态。结果表明:氨态氮含量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于中午;硝态氮含量也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0h,R1期硝态氮含量大于R4期;R1期茎酰脲含量从早晨开始呈降低趋势,并于18h达到最低值,叶片、叶柄酰脲含量日变化幅度小,酰脲含量以茎最高,叶柄次之,叶片最低;R4期荚酰脲含量明显高于其它部位,总的趋势是早晨最高,各部位酰脲含量均大于R1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