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生理红叶是造成棉花后期早衰减产的主要病害,对产量影响较大。近几年,北疆棉区不同区域不同程度发生棉花红叶病害,个别区域棉田90%叶片发红、干枯、脱落,甚至造成棉株上部2~4果枝棉铃脱落,减产十分严重。病害常发生于棉花生长的中后期,病症一般表现为从主茎生长点或上部果枝顶端开始发病,然后由上向下、由外向内发展,病株的根系粗短,须根少且发育不良。调查发现,造成棉花  相似文献   

2.
杨发琴 《农村科技》2010,(12):20-20
<正>棉花后期病害是我区最主要的棉花病害,受害棉田常造成叶片发红、干枯脱落,个别发生较严重的棉田上部1~3台果枝幼铃脱落,造成减产。棉花中后期,气候条件是导致棉花生理病害的主要原因。2009年8月中旬~9月中旬,我区平均气  相似文献   

3.
<正>2009年8月初库尔勒地区由于气候异常,积温达不到棉花生长要求,部分棉田红叶早衰现象明显。8月下旬迅速表现叶片发红,棉株早衰,上部叶片少量脱落,顶部棉铃小且不膨大,脱落率高,单铃重明显下降,棉花大幅减产。  相似文献   

4.
棉花早衰是指棉株过早停止生长,没有达到预定的果枝数,或者上部果枝伸展不开,或上部果脱落多,在一定的密度下和适宜的生长季节内,没能充分发挥个体的增产潜力。棉花早衰主要是由于干旱、缺肥和病虫害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南方棉区入伏后,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伏旱。如果遇到伏旱加秋早的年份,干旱时间就更长。  相似文献   

5.
棉花的“二次生长”会使棉花产量受到很大的影响.如果种的是同一个棉花品种.出现“二次生长”的棉花.比正常生长的棉花要减产20%左右。所谓“二次生长”.是指在棉花结铃高峰出现之后.在棉株上部又滋生一批无效果枝.或从上部果枝果节的叶腋中又萌发出营养枝.有的无效果枝和营养枝长达30-40厘米,着生大批无效蕾、花和幼铃.使棉田的生态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由于库尔勒棉区在4~8月持续低温天气及降雨天气的增多,棉花植株在各区域不同程度发生红叶病害,个别区域棉田90%叶片发红,叶功能大大削弱,严重抑制了棉株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导致棉田大面积减产,给棉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范。一、发病症状棉花生理红叶病是一种潜伏性生理病害,常发生于棉花生长中后期,植株上部叶片为暗红色。初期叶缘颜色变淡、逐渐向内转化为不规则黄斑,随后叶  相似文献   

7.
在棉花减产的诸多因素之中,蕾铃脱落是棉花减产的重要原因.明确蕾铃脱落原因,制定相应措施,可以减少蕾铃脱落从而获得高产. 脱落原因造成蕾铃脱落有生理脱落、未受精脱落、病虫危害脱落和机械损伤脱落等4种类型.①生理脱落.生理脱落约占脱落量的60%~70%.生理脱落又由以下原因造成,棉株发育不良、生长弱及棉蚜和红蜘蛛等害虫危害造成有机养分制造不足;种植密度大,田间郁闭通风透光差,生长过旺造成养分分配失调;植物激素中减少生理脱落的吲哚乙酸受到抑制而减少、抑制生长的脱落酸增加,使得铃柄与果枝交接处产生离层造成脱落.  相似文献   

8.
<正>棉花早衰是棉花生产中普遍发生的现象,对棉花的产量影响极大,一般棉田减产10%~20%,严重地块可减产50%以上。一般年份,棉株8月份以后就逐渐表现衰老症状:叶片变薄而发黄或发红,甚至干枯脱落,上部果枝不能伸展,蕾小、花弱、铃小,落花落蕾增多,棉株上部可出现顶心发硬、红茎到顶,严重棉株过早死亡。早衰的棉株一般出现在土质僵硬、土壤肥力较差的棉田,或施  相似文献   

9.
牛建国 《河北农业》2010,(11):18-18
<正> 棉花生长到中后期,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功能明显减退,只靠根系吸收养分远远不能满足棉花生长的需要,如管理不当,很容易导致棉花早衰,造成减产。根据多年的试验,棉花中后期,喷施叶面肥,具有防早衰、防病害、防止蕾铃脱落、争取优质高产的  相似文献   

10.
棉花生长中后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旺盛生长阶段,也是棉花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而此期多高温多雨天气,以致于棉铃虫、棉盲蝽、棉叶螨、伏蚜、枯萎病、黄萎病和铃期病害等发生严重。如不及时防治,就会严重影响棉株生长发育,引起蕾铃大量脱落,造成减产。因此,必须加强病虫监测,抓住有利时机,及时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以确保棉花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11.
烂铃是棉花生产上的一大病害,我国主要棉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烂铃不但造成棉花减产,而且使纤维品质降低,严重影响植棉效益。一般年份,烂铃率为10%-20%;大发生年份,烂铃率可高达30%~40%。棉花烂铃多发生在8月中旬~9月底,一般由下而上、由内向外发展,绝大多数发生在下部1~3个果枝上的内围铃,上部铃和外围铃很少发生。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天津市降雨量偏多、光照不足,加之排涝设施损毁,造成大量棉田内涝,而花铃后期又久旱逢雨,盖顶蕾铃大量脱落,形成铃比果枝少的特殊现象,导致棉花大幅度减产.  相似文献   

13.
生产上,棉农对棉花早衰现象很难掌握,往往与病害混为一谈,导致早衰程度不断加深.其具体表现有如下两种情况,其一是植株矮小,果枝少,封顶早,生长停滞提前.其二是植株虽不矮小,但棉花生长无后劲,下部叶片过早变黄脱落,上部空果枝多,下部蕾铃脱落严重.二者均表现出棉株长势迟缓,棉花下部叶片叶缘向上卷曲,叶肉失绿,叶片伴生角斑病和轮纹病.严重时叶片发红且凋萎干枯死亡,上部叶片逐渐叶脉失绿变黄,最后整个叶斑点性黄叶产生,棉田成铃率严重下降.  相似文献   

14.
棉花生长到中后期,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功能明显减退,只靠根系吸收养分远远不能满足棉花生长的需要,如管理不当,很容易导致棉花早衰,造成减产。根据多年的试验,棉花中后期喷施叶面肥,具有防早衰、防病害、防止蕾铃脱落、争优质的作用,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其主要功效:  相似文献   

15.
烂铃是棉花生产上的一大病害,我国主要棉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烂铃不但造成棉花减产,而且使纤维品质降低,严重影响植棉效益。一般年份,烂铃率为10%~20%;大发生年份,烂铃率可高达30%~40%。棉花烂铃多发生在8月中旬-9月底,一般由下而上、由内向外发展,绝大多数发生在下部1~3个果枝上的内围铃,上部铃和外围铃很少发生。  相似文献   

16.
刘忠强 《油气储运》2011,(10):39-40
枯萎病、黄萎病是棉花的两大主要病害,发病后引起叶片和蕾铃的大量脱落直至枯死,轻则减产10%,重则减产30%~50%,且棉花的品质明显下降。对于棉花枯黄萎病,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抑制病害的发生。1.症状表现。棉花枯、黄萎病属于维管束病害。病菌危害棉株输导组织,造成全株发病,病株由于水分的输送受阻表现出萎蔫症状,同时叶片、株形  相似文献   

17.
正棉花是舞钢市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棉花铃病是舞钢市棉花生产上的一大顽症,对棉花生产影响很大,不但造成减产,而且引起棉铃烂铃僵硬,使棉花纤维品质降低,严重影响了棉农生产的积极性和种棉效益。为此,笔者针对舞钢市棉花铃期病害发生规律,结合多年来的探索研究,总结出棉花铃期病害综合防治关键技术措施,以期为棉花铃期病害防治提供技术指导。一、棉铃病害的症状特征1.棉铃疫病多发生于中下部果枝的棉铃基部,棉铃苞叶下的  相似文献   

18.
棉花早衰的具体表现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前期虽然发育较早,但开花前未能搭起丰产架子,棉株瘦小,果枝少,封顶早,生长停滞提前;二是尽管开花前搭起了丰产架子,但棉株生长后劲不足,蕾铃脱落严重.棉花早衰造成棉株生长迟缓,下部叶片边缘上卷,叶肉失绿,易诱发红叶茎枯病,严重时叶片发生凋萎,棉株大片枯死.由于棉株早衰常伴随角斑病、轮纹病等真菌性病害发生,棉农往往将二者混为一谈,或分不清主次,贻误预防和防治.  相似文献   

19.
棉花红叶茎枯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一般在棉花蕾期开始显症,在结铃吐絮期发病最重。主要从主茎顶端或果枝的枝梢开始发病,自上而下,自内向外发展。叶片初呈暗绿色,叶肉逐渐由黄色变成暗红色,叶质增厚变脆,皱缩反卷,叶脉仍保持绿色,叶脉间发生黄色斑块,后产生红色斑点,最后全叶变黄或红,叶柄失水干枯,最后脱落。在自然条件下,不同棉田表现  相似文献   

20.
棉花早衰就是棉株在进入花铃期后,由于根系吸收能力转弱以及其它恶劣生存环境,限制了地上部分的营养生长,导致上部果枝不能正常伸展,顶部果枝达不到3—4个果节;蕾小且黄,花弱铃小,顶部结铃率不足40—50%,脱落增多,吐絮不畅,最后造成品质下降、产量降低。据调查,引起棉花早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