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旨在研究复合酶制剂对育肥猪生产性能、肉品质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活泼健康、日龄一致、体重约60kg的杜×长×大三元杂生长育肥猪180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即对照组CK、试验组Ⅰ为添加植酸酶、试验组Ⅱ为添加复合酶制剂Ⅰ),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栏),每栏20头,公母各半,试验30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CK相...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膨化杂粮饲料对生长育肥猪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肉品质的影响,选择120头初始体质量为(72.31±2.65)kg健康的晋淮黑猪,按照体态相似、体质量相近、性别比例相同的原则分为2组,即对照组用常规基础饲料饲喂,试验组用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膨化杂粮饲料饲喂。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干物质、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试验组的滴水损失显著降低,肌内脂肪含量和α-亚麻酸含量显著提高,pH、肉色评分无显著差异。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膨化杂粮饲料可提高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并可改善肉品质。  相似文献   

3.
肌酸是一种氯基酸衍生物,主要由精氨酸、甘氦酸和腺苷甲硫氯酸在猪肾和胰腺内合成,猪体内的肌酸可维持其与磷酸肌酸的平衡,多余的肌酸向肌酸酐发生非酶转化,随后大部分肌酸酐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小部分肌酸酐转化成其他化合物,如精氯酸和呱基丁酸。1992年,Harris等首次报道口服肌酸可提高肌肉总肌酸含量,增强运动能力,缩短高强度运动后肌肉复原时间,使帆酸成为国内外医学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发酵床猪舍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挑选胎次相同、日龄相近的“杜×大×申”商品猪90头,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猪,分别在水泥地面猪舍(对照组)和发酵床猪舍(试验组)中饲喂137 d,测定其生长性能.试验结束时,每组随机选6头猪屠宰并测定肉质及药物、重金属残留.结果表明,试验组的腹泻率比对照组降低了57.2%,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的发病率比对照组降低了60.1%,且差异显著(P<0.05).发酵床猪舍饲养的肉猪在胴体斜长、背膘厚、6~7肋骨膘厚、皮厚、眼肌面积、瘦肉率方面优于传统猪舍饲养的肉猪.发酵床猪舍饲养的肉猪与传统猪舍饲养的肉猪在嫩度方面差异显著,在肉色和肌内脂肪方面有差异倾向,其他方面差异不显著.说明发酵床养猪可以显著提高猪肉的嫩度,改善猪肉的风味,有提高瘦肉率的趋势,但对屠宰率、肉色等肉品质指标及安全性能指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为父本,东北细毛羊为母本进行杂交,选取出生日期相近的4月龄断奶公羔F1代12只,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6只,A组和B组分别饲喂精粗比6∶4和8∶2饲粮,研究不同饲粮对杂交一代羔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B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骨重和板油重显著提高(P0.05);A组的失水率显著高于B组(P0.05);在羊肉的营养成分中,羊肉的干物质含量A组显著低于B组(P0.05),粗蛋白B组极显著高于A组(P0.01);粗脂肪A组极显著高于B组(P0.01);脂肪酸含量方面,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和油酸的含量B组极显著高于A组(P0.01),饱和脂肪酸硬脂酸和棕榈酸的含量B组极显著低于A组(P0.01),从食品营养学的角度来讲,B组羊肉对人体有利。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非常规蛋白饲料资源——构树饲料,通过不同的发酵处理方式,研究发酵构树叶对AA肉仔鸡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饲喂试验时间为42 d,随机挑选160只健康AA肉仔鸡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日粮+麸皮),试验1组(日粮+构树叶),试验2组(日粮+HS3发酵构树叶),试验3组(日粮+GZ3发酵构树叶)。结果显示,各试验组肉仔鸡的屠宰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皮脂厚度、肌间脂肪宽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饲喂GZ3发酵构树叶的肉鸡的皮脂厚度、肌间脂肪宽度分别比对照降低8.75%、10.02%;日粮中添加发酵构树叶可提高肌肉p H值,显著降低肌肉的滴水损失和烹饪损失;饲喂构树叶或发酵构树叶的AA肉仔鸡胸肌IMP和腿肌Hx R含量均显著增加。表明日粮添加构树叶能显著改进AA肉仔鸡的肉品质和风味,且以发酵构树叶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分析花生粕替代豆粕和棉粕对育肥绵羊(Ovis aries)生长性能、表观消化率、屠宰性能、肉品质、瘤胃发酵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择24只育肥羊公羔,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对照组(HP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50HP组)和试验Ⅱ组(100HP组)分别饲喂花生粕替代基础日粮中50%、100%豆粕和棉粕的试验日粮。试验为期90 d,每30 d称重。每组挑选3只羊进行屠宰用于测定肉品质。饲养试验结束后采集晨饲前瘤胃液用于测定发酵指标。各处理间绵羊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随花生粕替代豆粕和棉粕比例的增加,各试验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先增后降,50HP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100HP组(P<0.05);HP组总能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100HP组(P<0.01),HP组显著低于50HP组(P<0.05);各试验组pH值(1 h)明显下降,pH值(1 h)呈现显著差异(P<0.05);100HP组熟肉率显著高于HP组(P<0.05);50HP组的剪切力显著高于HP组(P<0.05);各试验组pH值(24 h)、肉色(...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富集环境对育肥猪生产性能、胴体品质和肉质影响,将杜长大(杜洛克×长白×大白n=60)、大杜民(大白×杜洛克×民猪n=60)和杜长民(杜洛克×长白×民猪n=60)育肥猪分别饲养在富集和贫瘠环境圈舍,测定其生产性能,胴体品质及肉质。结果表明,畜舍环境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但富集环境中育肥猪屠宰后24 h肌肉p H(p H24)显著高于贫瘠环境(P0.05);与大杜民和杜长民相比,杜长大生长至100 kg时间短(P0.001),日增重和胴体眼肌面积较大(P0.05),胴体平均背膘厚较小(P0.05);大杜民和杜长民p H24显著高于杜长大(P0.05)、肉色亮度(L*)显著低于杜长大(P0.05)。富集环境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无显著影响,但有助于改善肉质。民猪杂交育肥猪生产性能稍差,胴体脂肪比例偏高,肉多汁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不同比例发酵饲料对育肥湖羊瘤胃发酵特性、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选取6月龄左右、体重(30.86±4.50)kg健康湖羊70只,随机均分5组(每组14只),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对照组)、2%、4%、6%、8%的发酵饲料(有益菌含量≥1×108 CFU·g-1)。预饲期15 d,正试期45 d。正试期第45天采集瘤胃液用于瘤胃发酵特性测定;正试期43~45 d,采集饲粮和粪样,测定养分表观消化率;根据正试期采食量、初末重测定生长性能指标;试验结束当天每组随机选择3只育肥羊屠宰,用于胴体性状及肉品质测定。[结果]添加6%发酵饲料的湖羊平均日增重(ADG)显著增加(P<0.05),料重比(F/G)、平均日采食量(ADFI)、干物质采食量(DMI)极显著降低(P<0.01);添8%发酵饲料的湖羊屠宰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添加2%、4%发酵饲料时,各养分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添加不同比例发酵饲料对育肥羊瘤胃液氨态氮(NH3  相似文献   

10.
选取8头产奶量为(20.7±1.0)kg,体质量为(556.4±4.3)kg的头胎中国荷斯坦奶牛,其中4头安装有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瘘管组),4头未安装瘘管(非瘘管组).2组奶牛饲喂相同日粮,饲养环境及饲养方式完全相同,试验期共5个月.结果表明:安装瘤胃及十二指肠瘘管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及血液IgA、IgG、IgM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非瘘管组奶牛乳蛋白的含量有高于瘘管组奶牛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2组奶牛乳的乳脂肪、乳糖、非脂固形物和总固形物间差异不显著(P>0.05);安装瘤胃及十二指肠瘘管对奶牛的干物质、粗蛋白的消化率及氮的利用率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说明安装瘤胃及十二指肠瘘管对奶牛的生产性能、健康状况及含氮物质表观消化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构树叶构件种群动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构树叶构件种群生长动态变化及其粗蛋白年变化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叶构件种群的生长过程呈"S"型曲线变化,3月上旬发芽展叶,现叶方式为"爆发型",4~6月生长迅速,同时4月开始慢慢落叶,12月落叶结束;构树叶粗蛋白年变化呈2个高峰,分别在4月和8月时出现,其叶粗蛋白值分别为25.4%和21.2%.在每年4月和8月采集构树叶做饲料,其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构树叶提取物的抗病毒活性。[方法]采用MTT法,观察构树叶的水、75%乙醇和50%丙酮提取物及不同给药方式对NDV、IBDV、ILTV和IBV等病毒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活性的影响,探讨构树叶提取物体外抗病毒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结果]乙醇和丙酮提取物能显著提高NDV感染的CEF细胞活性,丙酮提取物能显著提高ILTV和IBV感染的CEF细胞活性,但对IBDV诱导的CEF细胞病变无影响。经丙酮提取物预处理的CEF细胞对NDV或ILTV感染的抵抗力呈上升趋势。[结论]构树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可能通过阻断病毒对宿主细胞的识别和粘附发挥其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13.
有机硒与维生素E对肥育猪生产性能和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有机硒(酵母硒)和维生素E后对肥育猪生产性能和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硒及维生素E对肥育猪的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肉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0.3mg·kg-1有机硒 200 mg·kg-1VE显著提高了猪肉的pH1、pH2、肉色评分(P<0.05),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7.34%、6.16%、23.14%;极显著降低了滴水损失(P<0.01),比对照组降低16.37%.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选用15头体重为35kg左右的长大二元杂交猪,考查饲喂褪黑激素(MT)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饲料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设两个水平MT添加组[低MT组1·5mg/(kg·d),高MT组3·0mg/(kg·d)]和1个对照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结果为,高MT组猪平均日增重和日采食量比对照组分别下降11·31%(P<0·01)和13·53%(P<0·01),料肉比(F/G)有下降趋势,但差异还未达到显著水平。低MT组日增重和采食量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但饲料转化率显著提高,料肉比(F/G)较对照组下降了5·85%(P<0·05)。与对照组相比,两个MT水平组对饲料消化能和总有机养分表观消化率均没有显著影响,而降低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其中高MT组比对照组降低了6·19(P<0·05),低MT组比对照组降低了5·27%(P=0·056)。高MT组降低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而低MT组则提高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高MT组与低MT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本试验表明,饲喂低水平的MT可提高生长猪的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饲粮能量水平对荷斯坦阉牛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为荷斯坦阉牛育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体重在650 kg左右的健康的荷斯坦阉牛39头,随机分为3组(n=13)。试验期为255 d(预试期10 d、正试期245 d)。试验前期(1—87 d)3组分别为低能量组(LE)、中能量组(ME)、高能量组(HE),NEmf分别为6.10、6.30、6.50 MJ·kg-1,CP水平均为11.6%;试验后期(88—245 d)分为3个阶段,Ⅰ(88—130 d)、Ⅱ(131—188 d)、Ⅲ(189—245 d)阶段,不同阶段的各试验组饲粮能量和粗蛋白质水平相同, NEmf分别为6.7、7.20、7.29 MJ·kg-1,CP水平均为11.5%。于试验前期和后期结束时进行生产性能等指标测定,每组随机选择6头牛采集血液进行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并进行屠宰,测定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等。【结果】提高试验前期饲粮能量水平,显著提高了荷斯坦阉牛HE组的日增重,较LE组和ME组分别提高了21.50%(P<0.05)和17.12%(P<0.05),但饲粮能量水平对荷斯坦阉牛后期和全期的平均日增重、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在试验前期,血清中的TG含量显著增加,高低次序均表现为HE组>ME组>LE组,HE组血清中LPL含量最高,较LE组、ME组分别提高了35.17%(P<0.05)、9.92%;HE组血清中NEFA含量最高,较LE组显著提高了13.16%(P<0.05),与ME组无显著差异。而在试验后期,LE组血清中LPL含量较ME组、HE组显著提高18.47%(P<0.05)、26.17%(P<0.05)。不同饲粮能量水平显著提高了荷斯坦阉牛胴体重,HE组最高,较LE组和ME组提高了6.26%、5.26%;HE组屠宰率极显著LE组和ME组,分别提高了4.86%(P<0.05)、4.10%(P<0.05),而对眼肌面积、大理石花纹等级无显著差异(P>0.05)。饲粮能量水平对pH、蒸煮损失、剪切力、失水率以及色差无影响(P>0.05);HE组背最长肌粗脂肪含量最高,较LE组和ME组分别显著提高了52.54%(P<0.05)、57.45%(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荷斯坦阉牛采取直线高能育肥模式较好,在体重650—770 kg阶段,饲粮NEmf水平为6.50 MJ·kg-1,CP水平为11.6%饲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育肥方式对迪庆藏猪生长、胴体和肉质的影响,筛选理想的养殖方式。 方法 分养殖场标准化育肥和放养+补饲2种方式进行迪庆藏猪育肥试验,测定其生长、胴体、体组分、肉质和肌肉化学成分。 结果 与放养+补饲育肥组相比,迪庆藏猪养殖场标准化育肥组平均日增质量提高53.29% (P<0.01),胴体皮率和骨率分别降低38.76% (P<0.05)和32.85% (P<0.01),脂率提高26.61% (P<0.05),胃质量率、小肠长、小肠质量和大肠质量分别降低27.93%、15.41%、56.20%和34.86% (P<0.01),花油率和板油率分别提高147.94% (P<0.01)和46.59% (P<0.01);肉色评分降低18.59% (P<0.01),失水率降低18.40% (P<0.01),粗蛋白质含量提高10.45% (P<0.05),肌内脂肪含量降低46.96% (P<0.01),pH、大理石纹、熟肉率、水分、干物质和粗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 (P>0.05)。 结论 迪庆藏猪场养可提高生长速度,降低胴体皮和骨比重,增加背脂和腹脂沉积,提高肌肉保水性能和粗蛋白质含量,提高产肉性能和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17.
郭建凤  武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791-6791,6865
[目的]为了研究比较不同育肥体重和屠宰体重商品瘦肉猪的生长性能及胴体肉品质。[方法]选择体重约35 kg的以杜洛克公猪与莱芜猪合成系母猪配套生产的杂交猪30头,饲喂同一水平日粮,平均体重达90~105 kg时结束育肥试验,挑选符合屠宰体重的试验猪进行屠宰测定,研究不同体重试验猪的生长性能及胴体肉品质。[结果]结果表明:不同体重试验猪的肥育性能及胴体肉品质差异不显著;采用综合选择指数对不同体重试验猪的肥育性能及肉品质进行综合评定,2个体重阶段的试验猪肥育性能及肉品质的综合选择指数基本一致,以90~95 kg组稍大。[结论]在该试验日粮营养水平条件下,试验猪的屠宰体重选择90~95 kg;该研究为优质肉猪的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测定单层大笼和三层兔笼饲养肉兔的屠宰性能和宰后肌肉成熟过程中肉质的变化,为肉兔养殖圈舍建设中兔笼的选择和兔肉加工消费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分别用单层大笼和三层兔笼饲养在同一栋兔舍内的70日龄、健康、接近群体平均体重的加利福尼亚肉兔各10只(公母各半),按家兔屠宰方法屠宰后测定其屠宰性能和肌肉成熟过程中的pH、肉色、剪切力、蒸煮损失和失水率。【结果】相同日龄下,两种兔笼饲养对肉兔的屠宰重影响不显著;单层大笼饲养的肉兔和三层兔笼饲养的肉兔相比,全净膛中段的百分率显著降低(P<0.05),而后段的百分率显著增加(P<0.05),腹腔脂肪率极显著降低(P<0.01),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均显著降低(P<0.05);单层大笼饲养肉兔的股骨重、径骨重和后腿肌肉率较高,而三层兔笼饲养肉兔的肝重和肾重较高。三层兔笼饲养肉兔肌肉L*值在成熟的第2天达到最大值,单层大笼饲养的肉兔在第3天达最大值;三层兔笼饲养肉兔的肌肉L*值在第6天显著高于单层大笼饲养肉兔(P<0.05),第7天极显著高于单层大笼肉兔(P<0.01);但在成熟的前3天,单层大笼饲养肉兔的肌肉L*值高于三层兔笼饲养肉兔。单层大笼饲养肉兔的肌肉a*值在成熟的第2、3和5天显著高于三层兔笼饲养的肉兔(P<0.05),在第4天极显著高于三层兔笼饲养的肉兔(P<0.01)。成熟过程中,三层兔笼饲养肉兔的肌肉b*值比单层大笼饲养肉兔的高,在第1天极显著高于单层大笼饲养的肉兔(P<0.01)。在兔肉成熟过程中的1-3 d,三层兔笼饲养肉兔的肌肉pH比单层大笼饲养的高,3天后比单层大笼饲养的低,整个成熟过程肌肉pH差异不显著。单层大笼饲养肉兔的肌肉剪切力在宰后和成熟的第1天和第3天显著高于三层兔笼饲养的肉兔(P<0.05),第2天极显著高于三层兔笼饲养的肉兔(P<0.01);第4天后,单层大笼饲养肉兔肌肉的剪切力低于三层兔笼饲养肉兔(P>0.05)。三层兔笼饲养肉兔的肌肉蒸煮损失在成熟过程中均大于单层大笼饲养的肉兔。兔肉在压力作用下的失水率情况和蒸煮损失一致。【结论】单层大笼饲养肉兔与三层兔笼饲养相比,能改变肌肉在胴体中的分布,改善兔肉肉质。  相似文献   

19.
探讨高温环境下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日粮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90头平均体重为(65.90±3.37)kg 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5头公,5头母),1组为对照组,粗蛋白质水平为16.02%,2组、3组为试验组,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4.08%和12.05%。试验期40 d。结果表明,在日平均温度为29.53~31.16℃条件下,2组、3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1组提高2.49%和1.81%,差异不显著(P >0.05),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血清皮质醇(F)、T3、T4浓度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 >0.05);血清尿素氮(BUN)浓度 2组、3组分别比1组降低10.45%和19.13%,差异均显著(P <0.05);氮表观消化率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粪氮排泄量2组、3组分别比1组降低10.48%和25.64%,差异均显著(P <0.05)。由此可见,在高温环境条件下,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日粮未能缓解热应激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美系大白猪不同胎次、配种季节对繁殖性能,不同体质量阶段对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对美系大白猪不同胎次、配种季节初生仔猪体质量、窝总产仔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美系大白母猪胎次对窝总产仔数、初生仔猪体质量均有显著影响,其中第4胎次比第1、第7胎次平均窝总产仔数分别提高1.02头和0.87头(P<0.05);第1、4、5胎次初生仔猪体质量均显著低于第2、3胎次;配种季节对大白猪窝总产仔数有显著影响,其中冬季进行配种的平均窝总产仔数比夏季、秋季进行配种分别提高0.63头和0.53头( P<0.05)。在屠宰性能上,屠宰体质量120 kg与80 kg、100 kg的屠宰率、肾脏质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P<0.01);板油质量、脂肪率及骨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他胴体性状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大白猪的肉质性状(肉色、大理石纹、肌内脂肪)随屠宰体质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100 kg和120 kg屠宰时大理石纹评分分别比80 kg屠宰时增加0.67、0.65;肉色、pH值、肌内脂肪含量在不同屠宰体质量间均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胎次、季节对大白猪的繁殖性能有显著影响,屠宰体质量对屠宰率、脂肪率、骨率及大理石纹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