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超高茬麦套稻立苗特点及全苗匀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高茬麦套稻是指在麦子生长后期套种水稻,麦收时留30cm以上高茬自然还田。该技术彻底免除了传统的耕掘整地、育苗移栽等繁杂工序,是最典型的省力节本、高产高效稻作新技术,尤适合未来农村规模经营和农业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超高茬麦套稻集全免耕读播、旱育、免播及大量秸秆还田等先进技术于一体,是稻作自然农法的一种初级形式。经"七五"期间的尝试和"八五"期间的系统研究及近几年多点示范验证认为:超高茬麦套稻的产量一般与育苗移栽稻持平或略增,但在高产栽培条件下,具有超高潜力,最高亩产已突破650kg;每亩省工4-5个,节本20%左…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高沙土地区超高茬麦套稻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明显,及其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高沙土地区超高茬麦套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此技术减少了环境污染,发展了生态农业,达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发展,推广速度可以加快。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稻套麦的最佳氮肥运筹方案,以烟农19为品种材料,设置6个氮肥运筹处理,研究了不同氮肥运筹比例对稻套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苗肥比例,小麦群体质量及成穗数有所提高,增加拔节期及以前施氮比例,每穗粒数随之增加,增加孕穗期施氮比例,增重效应明显,而成穗数和每穗粒数与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增加追肥比例特别是氮肥后移,可显著协调穗粒结构,增加产量。增加追肥比例特别是后期追肥比例能显著提高小麦籽粒的营养品质。追肥比例愈高,面团形成时间愈长;追肥比例多且后期追肥均衡,面团稳定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5.
稻茬麦亩产400kg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茬麦亩产400kg的栽培技术,每亩施纯氮10~13kg,五氧化二磷5~6kg,氧化钾4~6kg,硫酸锌1~1.5kg,优质农家肥3000kg,还田秸秆300kg。每亩播种量为9~10kg;春性品种的适宜播种期为10月下旬,每亩播种量为10~11kg。江淮之间半冬性品种的适宜播期为10月中旬,每亩播种量为9~10kg;春性品种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每亩播种量为10~11kg。  相似文献   

6.
稻茬麦免耕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鲁南稻区由于水稻生育期普遍较长,加之部分年份秋涝,致使小麦播种推迟,严重影响了小麦产量。为了解决此问题,郯城县自2005年以来开始研究稻茬麦免耕栽培技术。2009年又被山东省农技总站列为稻茬麦免耕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县,通过项目实施,使这一技术更加趋于成熟。目前该技术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现将此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运用裂区试验方法,研究了肥料水平和肥料运筹对麦田套播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及其群体质量的影响。明确了麦田套播稻高产(≥600kg/667m^2)栽培的适宜肥料水平为15kg/667m^2,肥料运筹4:6为最佳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8.
2001-2002年通过对春小麦新品种垦鉴素3号密度与施肥两因子裂区试验及不同施肥量级与氮素运筹方式的裂区试验,初步探讨出垦鉴麦3号在平丰年及早年不同肥密对其产量水平的影响。为其品种在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雨养农业区推广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超高茬麦 (油 )套稻 (麦套稻 )是指在麦子灌浆成熟的中后期 ,将处理好的稻种直接套播到麦田内 ,稻麦形成一段共生期 ,麦收时留茬 30cm左右自然还田 ,机收将多余秸秆就地撒开或就近埋入麦田一套沟内 ,任其自然腐熟还田 ,进行配套管理的一种新型稻作方式。具有不耕翻、不整地、不育秧和秸秆全量还田等优点 ,1999年被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 0 0 1年又被列为国家重点环境保护技术向全国推广 ,目前姜堰市示范应用面积 2 0 0 0hm2 ,实践证明该技术总体优势明显。但在应用过程中 ,还需要解决好以下几点难题 ,才能获得成功。1 几点难题1.1 杂稻…  相似文献   

10.
龙辐麦12号原代号龙辐97-0189,春性,中熟,生育期从出苗至成熟85d左右.苗期生育缓慢,幼苗半直立,分蘖力较强.株高90cm左右,秆强,有弹性,抗倒伏,无芒,粒红色,角质,千粒重35g左右,秆叶锈病免疫,高抗赤霉病和白粉病,根腐病轻.后期耐湿性强,熟相好,容重800g/L.1998年品质分析结果,湿面筋49.8%,沉降值57.1mL,稳定时间超过20min;1999年品质分析结果,湿面筋43.2%,沉降值49.0mL,形成时间6min,稳定时间15min,为目前优质面包麦中优质品种之一.1998年、1999年产量鉴定平均为4 216.3kg/hm2.为了探索不同密度及不同施肥量级调控对该品种的产量水平影响进行试验研究,以期形成龙辐麦12号优质高产的最佳密度运筹方案.  相似文献   

11.
探索不同生育时期浇水对稻茬晚播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淮北稻茬晚播小麦浇水提供科学依据。在大田条件下,以‘淮麦33’为材料,采取人工浇水的方法,研究在越冬、返青、拔节和灌浆初期浇水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越冬初期、返青初期浇水对个体和群体生长的促进作用好于拔节初期和灌浆初期,随着浇水次数增加小麦的生长明显增强。在返青初期和拔节初期浇水能促进小麦穗分化,增加穗粒数,A2B2B3处理穗粒数比CK多3.76粒/穗。单产并不随着浇水次数增加而提高,越冬初期和拔节初期两次浇水单产最高,比对照增15.85%。因此,对于稻茬晚播麦宜在返青初期和拔节初期浇水为宜,既能促进小麦个体和群体生长,保证有效穗数,又能提高每穗粒数,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2.
豫南稻茬麦区小麦生态条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金平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1):156-160
摘 要:豫南小麦生产在河南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然而,诸多原因导致豫南稻茬麦产量低而不稳,为此,研究分析了豫南稻茬麦区光、热、水、土壤等生态条件及其特点,找出了小麦生长发育的自然障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主攻方向和对策。主要自然限制因素有:渍害、土壤瘠薄、土质粘重、后期高温高湿逼熟、昼夜温差小等。主攻方向和对策是:(1)前茬收获前起沟晾墒;(2)免耕法播种;(3)深挖沟,“四沟”配套;(4)勤清沟;(5)积肥造肥,合理轮作倒茬,秸杆还田,发展绿肥,氮磷钾配合施用,培肥地力;(6)深耕细作;(7)培育和选用早熟、耐湿、抗病、灌浆快且强度大、丰产稳产、适应过渡性生态条件的小麦品种;(8)适期早播。  相似文献   

13.
春季低温对小麦产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淮麦区频发春季低温冻害, 造成小麦减产。为探讨小麦品种对春季低温胁迫响应的生理特点, 确定品种抗寒性鉴定的生理指标, 以泰山6426、泰山4033和济麦22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起身期、拔节期和孕穗期低温处理下不同品种的产量性状、光合生理指标及叶片细胞结构差异。3个品种受低温胁迫后, 观测农艺性状的变化趋势相似, 且年度间有一定的一致性。不同低温处理对株高的影响相对较小, 尤其是起身期低温处理; 不同生育期低温处理, 小麦单株穗数均显著低于对照, 但下降幅度在年度间不完全一致; 单株穗粒数和单株产量随低温处理的推迟呈现显著降低趋势, 尤以孕穗期低温处理的降低幅度最大, 单株穗粒数比对照低90.5%~93.3% (2012—2013)和91.9%~96.6% (2013—2014), 单株产量比对照低87.9%~97.3% (2012—2013)和91.5%~97.8% (2013—2014); 拔节期是低温伤害的第二敏感期, 而起身期低温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相对最小。减产的主要原因是穗粒数降低。无论是拔节期还是孕穗期低温处理, 3个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 下降的幅度因品种而异; 低温胁迫下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叶片气孔导度均显著下降, 胞间CO2浓度均有较大幅度的升高, 3个品种中泰山6426受影响最小。低温胁迫对叶绿素荧光参数也有明显影响, 除泰山6426外, 其余2个品种的Fv/Fm均显著下降。各品种受低温伤害后表皮叶肉细胞破坏严重, 排列趋于松散, 保卫细胞和副卫细胞变形, 气孔变大。本研究结果显示, 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及Fv/Fm可作为评价品种春季抗寒性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小麦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高稳系数法(HSC),结合变异系数和稳定性参数,对2001—2002年度山东省高肥小麦新品种(系)区域试验的l3个品种(系),进行了高产稳产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烟475、烟农23是两个聚合了高产稳产基因型的优良小麦新品种,潍62036具有一定的高产潜力,但稳产性稍差。3种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高稳系数法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评价作物高产稳产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梅再发 《耕作与栽培》2013,(5):58-58,52
为促进普安县高寒山地区小麦规范化生产,根据多年小麦高产栽培试验示范经验,介绍了适宜高寒山地区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花后高温对春小麦籽粒淀粉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小麦灌浆期频繁遭受高温危害,严重影响了小麦产量和品质.本研究在盆栽条件下,探讨了花后高温对春小麦淀粉形成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期高温使春小麦籽粒直链淀粉含量上升,支链淀粉含量下降,直/支比增大,总淀粉降低显著,淀粉品质下降.花后高温降低了春小麦籽粒淀粉,导致春小麦产量大幅度下降.因此,采取相应栽培技术缓解花后高温危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宁夏春小麦的产量.  相似文献   

17.
高产小麦氮肥施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随着小麦高产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技术的改进,中国小麦产量不断提高,高产和超高产小麦面积不断增加,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生产中高产小麦所占比例较小,高产品种的生物学潜力没有充分发挥。氮肥是小麦生产中重要的物质投入,对于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2004年全国小麦平均氮肥用量达153.45 kg/hm2,总用量达到331.85万t,占全国氮肥用量的14.93%。由于缺乏科学技术指导,中国不同区域和不同农户之间氮肥用量差别较大,氮肥利用率不高,对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对中国高产小麦的生产和氮肥施用状况、高产小麦需氮规律、高产小麦氮肥施用技术和麦田的土壤肥力状况等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高产小麦氮素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提升麦茬复播谷子品质及防倒技术,2017—2019年在山西临汾采用裂区、随机区组方法分别开展了多效唑(PP333)不同叶龄期的不同喷施浓度、不同生育期微喷灌量对麦茬复播谷子品质及矮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叶龄期喷施不同浓度PP333、不同生育期微喷灌量对麦茬复播谷子蛋白质及其3类氨基酸、脂肪、淀粉、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PP333在8叶期以1.2%浓度喷施可显著提高蛋白质含量、8种必需氨基酸、4种半必需氨基酸、3种非必需氨基酸平均含量;除色氨酸性状外,蛋白质及其他14种氨基酸含量在0.8%~1.2%浓度范围喷施PP333均优于清水喷施(对照);4叶期以1.0%、0.8%浓度喷施PP333分别有利于脂肪、淀粉含量的提高。随微喷灌水量的增加蛋白质含量及其8种必需氨基酸、4种半必需氨基酸、3种非必需氨基酸平均含量基本呈现下降趋势,除半胱氨酸、色氨酸性状外,蛋白质、3类氨基酸平均含量及其13种氨基酸含量、脂肪含量均以生育期微喷灌量0.0...  相似文献   

19.
高麦茬覆盖复播效应及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麦茬覆盖复播技术,是在机械收获后在的高茬麦田,通过人工撒种、施耕机施耕等作业环节,达到灭茬、播种、覆盖的目的。这种复播方式既有蓄水保墒、调控地温、培肥改土、抑制杂草等土壤环境效应,又有促进夏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的生物学效应。与常规耕作复播相比,每公顷增产夏玉米1275kg、夏 大豆826.5kg,增产率分别为29.1%和33.1%。  相似文献   

20.
铁观音低产茶园综合改造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有效技术措施,对稳定提升乌龙茶产业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元昌基地和安溪县茶叶研究所基地铁观音低产茶园综合改造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铁观音低产茶园提纯后纯度达(97.6±0.603)%~(99.5±0.467)%,苗木纯度可达(99.9±0.067)%,比未提纯的高出9.7%,提纯结果与对照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改造后供试点土壤pH明显提高,均值分别达到4.64和5.06;铁观音的种植成活率均值分别达(99.3±0.513)%和(99.5±0.5)%,比老茶园高5.13%~9.17%,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改造后第2年和第3年分别增产10%和15%以上,增产效果明显;综合改造后品质得分比对照高出3.05~9.46分,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品质平均提高1个等级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